「蝦夷人」為什麼畏懼「文字」與「繪畫」?

2021-12-25 日語金句

在日本過去的「蝦夷地」(如今的北海道)以及「鄂霍次克海域」一帯,生活著擁有獨特文化的「アイヌ」(阿伊努族)人。

由於該民族即沒有繪畫,也沒有寫文的習慣,所以其歷史與生活方式至今依舊留下許多謎團。

為了記錄這種有意思的文化,日本畫家曾在江戶時代後期至明治時代期間,動筆將「阿伊努人」的風俗繪入畫中。

從而誕生出了一類名為「蝦夷絵」(えぞえ)的日本畫。

比如「小玉貞良 」的《古代蝦夷風俗之圖》、「秦檍麿」的《蝦夷島奇觀》,以及「蠣崎波響」的《夷酋列像》。

可是,「阿伊努人」為什麼不自己畫下來或寫下來呢?

他們的理由,或許聽上去很玄幻:繪畫與文字有惡靈寄生。

「阿伊努人」認為,製造基本的物(尤其是生物)乃是「神(造物主)的領域」。

無此資格的人類一旦發生越權行為,製作出來的物便沒有「」,從而被惡靈附身(或成為惡靈)並作惡。

作為一門藝術,有的繪畫令人觸目驚心,有的令人陶醉其中,有的令人心神震撼。

更有甚至,除了引發心靈觸動外,還會對身體造成物理不適。

或許這就是「阿伊努人」認為有惡靈在搞鬼的原因。

因此,在「阿伊努語」中,與其說連直接表達「畫」或「繪畫行為」這些禁忌的詞彙都沒有,不如說這些詞彙遭到了封印。

至於文字,或與繪畫同理。

「阿伊努人」明知將語言作為文字書寫,對於信息傳達、共享、以及記錄的便利一面,卻出於對惡靈的畏懼,而一直不敢以身犯險。

相關焦點

  • 「班」字背後的政治史:「上班」為什麼叫「上班」?朝鮮「兩班」是...
    據說,每個上班族的一天都是從被窩裡思考「我為什麼要上班」開始的,尤其是近來天氣轉冷,按時早起的難度陡然上升。不過,人們終究能告訴自己一點上班的意義,只是這「上班」,為什麼叫「上班」呢?    為什麼叫「上班」,還得從「班」字背後的多義指向與歷史變遷說起。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辨識一些文字及符號,但依然有一些看起來奇怪的符號,學過日語都不見得讀的出來。今天跟這明好小語種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據說「〆」這個字是由漢字「卜」變形而來,也有人說「封」字簡略化後產生的字,沒有標準答案。書面信封口上的「〆」則是表示此信封已經黏死封閉好。也就是取「閉(し)め」的關閉、合上之意。而文件中的「〆切(しめきり)」即是表示截止時間,這種用法取自「締(し)め」,有關閉、結束等意思。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字文化圈,因此不少中國人即使不會日語還是能辨識一些文字及符號,但依然有一些看起來奇怪的符號,學過日語都不見得讀的出來。今天跟這明好小語種再來看一下其他的文字&符號。據說「〆」這個字是由漢字「卜」變形而來,也有人說「封」字簡略化後產生的字,沒有標準答案。書面信封口上的「〆」則是表示此信封已經黏死封閉好。也就是取「閉(し)め」的關閉、合上之意。而文件中的「〆切(しめきり)」即是表示截止時間,這種用法取自「締(し)め」,有關閉、結束等意思。
  • 「鬼」與「歸」的聯繫
    在他們的認知中,人在死後會轉化為「鬼」,而「鬼」就是構成死後世界的必要單位。無論是東方的地府,還是西方的冥界、地獄,這些鬼眾棲居的死後世界,與活人聚集的人間世界形成了天地間的陰陽循環。也許,正是因為「鬼」的神秘屬性,世人往往將它與恐怖、醜陋或不可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就像「鬼」字的甲骨文字形:下邊兒是一個人的軀幹,而軀幹上長著一個碩大無比的腦袋。
  • 世間的「名相」與「實相」
    於是「名相」壓倒了「實相」,「表相」驅走了「真相」,我們的世界變得顛顛倒倒;人生變得虛虛實實。這點從網絡上不少的事件反轉可以體現。君不見多少痴情男女,非常在意一句「我愛你」。不論「我愛你」、「我恨你」、「我討厭你」、「我喜歡你」,這些都只是一種語言或一種文字,一種圖像,一種符號,充其量只是一種「名相」。
  • 為什麼有「河南話」「四川話」卻沒有「河北話」?
    「京津冀」之「冀」的河北省,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省份。河北一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河北也是一個人口大省,但是似乎,與很多大省比起來,河北的存在感又很低。在大眾的認知裡,沒有一個很有標誌性的「河北」的東西,於是河北這個省的形象,就很模糊了,方言也是。
  • MEXPO2017「穿」金「戴」銀的「知識營銷」好在哪裡?
    「知識營銷」被知乎正式標籤化的半年時間裡,知乎商業 Live 獲得「第五屆梅花網營銷創新獎」最佳營銷產品創新金獎;另外,知乎梅賽德斯奔馳「致敬人類首次登月」、知乎天貓「玩物立志,玩出理想生活」分別獲得最佳事件營銷創新銀獎和最佳電商營銷創新銀獎。  那麼,收穫一金兩銀的「知識營銷」究竟好在哪?
  • 「青空」「青葉」!日本人為什麼藍綠不分?
    但是在日語中同樣有「青葉」「青菜」這些詞彙,這時候「青」又是指的「綠色」。那麼日本人為什麼藍綠不分呢?今天就一起來尋找一下答案吧。Q:日本では「青」と「緑」の區別があいまいなのはなぜ?在日本,為什麼「藍」「綠」的區別很曖昧?
  • 【字體創意】只要一個字就能寫完「煩躁」「耍廢」「有你真好」
    拆解文字筆劃,變合字。可以說是一種有趣的字體設計、文字遊戲,也把我們的生活融入進去。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合文志」,這是一本由四位新生創意者,從畢制專題到現在出版書籍。 「合字文間」用「合字」來與我們分享繁體字的文化與設計。可以和我們聊聊為什麼會有「合字文間」的產生呢?核心理念是什麼呢?希望帶給觀者什麼呢?
  • 「ずくめ」、「だらけ」、「まみれ」、「ぐるみ」
    「ずくめ」「だらけ」「まみれ」「ぐるみ」都表示「滿是…」「儘是…「使用時該怎麼區分呢?且聽小編給你道來表示從整體來看,身邊到處都是這樣的東西或事情。既可用於好事也可用於不好的事。但是不能說「赤ずくめ」「本ずくめ」。
  • 默照禪中的「定」與「觀」
    答:坐禪時,我會嘗試以最簡單也是最低的條件在每個最短的時間單位內覺察身心,或應說是維持生存,又儘量不運用任何文字或概念去描述當時身體任何部分及周遭任何事物,例如:「鼻」、「手腳」、「空氣」、「呼吸」、「緊張」、「放鬆」、「舒暢」、「妄念」等,察覺了就放下,不去深究。
  • 何謂「文字化育」?|「文化」的定義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這樣論述:文字是一切傳統文化的根基,是推行聖王之政的前提。前人藉由文字將人類經驗傳承給後人,後人需要依靠文字才能知曉前人的智慧。文字是傳承人類智慧的根本,因此可謂「本立而道生」[1]。文字微言大義,文以載道。
  • 「聰明」和「誠信」的故事
    「誠信」急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能救我嗎?「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要是有了「誠信」就不快樂了,你看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為說老實話而不快樂。  說罷,「快樂」走了。又過一會,「地位」的小船來了。  「誠信」忙喊道:「地位」、「地位」我是「誠信」,你能帶我回家嗎?「地位」一聽,忙把船劃離小島,一邊回頭衝著「誠信」說:「不行,不行,你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要是有了誠信,我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離去,眼裡充滿著疑惑與不解,只好無奈的再小島上再呆下去。
  • 為什麼被稱為「救命神器」的人工肺是「雙刃劍」?
    這是7月23日在「武漢晚報」報導的一則有關「重感冒後心臟停跳3小時,『人工肺』緊急馳援就回一顆心」的新聞:文中提到的ECMO,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魔肺」。小編記得早在今年流感大爆發的時候,它就成了「網紅」,有人稱它是「救命神器」,有人吐槽它貴得過分。「魔肺」到底是「何方神聖」?它是如何代替我們的心肺?
  • 日語裡為什麼沒有「お朝」和「お夜」?
    這個詞前面加上一個「お」變成「お晝」,「お晝」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正午,其二是午餐、午飯。這裡的お是敬語接頭詞,表示尊敬並沒有實際含義,把它接在名詞前面起到美化語言和尊敬對方的含義,類似的還有お酒、お名前等。
  • 「藝術中國」——遊依珊繪畫作品鑑賞
    Drifting」多納藝術,臺灣2020,「夢的漂浮」凱基銀行中山分行/新莊分行,臺灣2018,「虛擬的身體」,藝星藝術中心/HTC科技大樓,臺灣2017,「虛擬的詩性」,水色藝術工坊,臺南,臺灣2017,「崩壞的載體」,屏東美術館,臺灣
  • 「藝術中國 」——遊依珊繪畫作品鑑賞
    >2014,「飛行囈恣園」,清華大學藝術中心,臺灣2014,「漂浮的藝想」,交通大學藝術中心,臺灣2009,「兔 ?畫廊, 馬來西亞2015,「臺北藝術博覽會」,臺北2013,「新加坡當代藝術博覽會」參展,新加坡2013,「巴爾札克特展」參展,巴黎,法國2012,「亞洲當代藝術展—2012」參展,港麗酒店,香港2010,「Young Art Taipei」當代藝術博覽會參展,王朝大酒店,臺北
  • 「懷石便當」為什麼叫「松花堂便當」?
    其中最令人耳熟的,莫過於「懐石料理」(かいせきりょうり)。在通常情況下,一說起「懷石料理」,日本人便會聯想到「料亭」內提供的豪華大餐,這可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可事實上,「懷石料理」的起源並不那麼上流。「懷石」一詞起源於佛教。
  • 日語中有「お晝」那麼為什麼沒有「お朝」和「お夜」?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詞:「晝」(ひる):白天,白晝。這個詞前面加上一個「お」變成「お晝」,「お晝」有兩個意思其一是正午,其二是午餐、午飯。那麼有「お晝」,有沒有「お朝」或「お夜」呢?從語法角度「お」+名詞後形成「お朝」和「お夜」也是沒錯的,但其實幾乎沒有人說「お朝」、「お夜」這是為什麼呢?
  • 「南京豆」「南京玉」「南京糖」是什麼?~近代日本的「南京」情節~
    「南京豆」「南京錠 nankin-jō(掛鎖)」「南京糖 nankin-tō(一種甜點)」「南京 nankin(南瓜)」「南京焼 nankin-yaki(中國陶瓷)」等等,從江戶時代直到二戰前,日語裡曾存在著許許多多可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