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實平易曉暢,與元稹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我國「唐代三大詩人」。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錢塘湖春行》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紫薇花》,便是白居易的經典詩作之一。
《紫薇花》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白居易當年任職中書舍人期間,一次在宮中絲綸閣值班,覺得無聊的情況下所作。它的主要內容,便是透過對自身無聊心情的描繪,嘲諷了宮廷生活的寂寞無聊。同時也影射了當時沉悶的政治氣氛,進而表達了對此的不滿。
在詳細看這首詩前,主要了解一個事實。即這首詩中白居易的職位身份中書舍人,也叫紫薇郎。至於為何會有這個名字?原因便是中書舍人所在的中書省,曾因省中多植紫薇,故改名為紫薇省。這個機構的職責便是代皇帝擬訂詔令。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便是在代皇帝擬訂詔令的閣樓絲綸閣值班。
《紫薇花》
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
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
詩的開篇兩句「絲綸閣下文書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白居易便交代了自己在宮中值班的無聊。意思是說,我現在正在絲綸閣值班,卻沒有什麼詔書可以寫。百無聊賴,只好聽著鐘鼓樓上刻漏的滴水聲,這樣的時間實在太過漫長。乍一看,白居易的工作還是很輕鬆地,為何他會覺得無聊呢?
一方面,按照當時的規矩,在絲綸閣值班的官員,是不能四下走動的,也就是說,工作的環境比較侷促。另一方面,白居易工作的主要內容擬訂詔令,又不是時刻都有。對於想要幹一番事業的白居易來說,如此「閒職」,令他覺得無所事事,便只好聽聽刻漏聲,打發著寂寞無聊的時間。
後兩句「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微郎」,是這首詩的千古名句。它的意思是說,我一個人孤獨地坐著,直到時間到了黃昏時分,又有誰來和我作伴呢?只有紫薇花和我這個紫微郎寂寞相對。從這兩句詩的意思來看,白居易不僅對自己寂寞的心情加以安慰,也嘲諷了當時宮廷生活的寂寞無聊。
另外,這裡的「對」字用得極其工妙。它所描繪出來的意境,就如同李白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的意境一樣。所不同的是,白居易面對的是紫薇花罷了。單看「紫薇花對紫微郎」,它又可以說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即將白居易寂寞一人獨坐,無所事事的情景描繪得生動傳神。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主要描寫了他在宮中值班,因為無聊閒坐而覺得刻漏聲長,因為寂寞無伴而觀看紫薇花的情景。語言淺近明白,體現了白詩平易曉暢的藝術風格。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