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最豁達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看破貧富值得一讀再讀

2020-12-12 美詩美文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展的一座高峰,出現了很多名傳千古的大詩人,瀟灑飄逸如「詩仙」李白,沉鬱如「詩聖」杜甫,別具禪理如「詩佛」王維等。而我們今天要介紹的是另外一個詩人和他的一首七言,他就是「詩魔」白居易,可能很多朋友都很好奇,為什麼白居易會被稱為「詩魔」呢?只因白居易當時每天誦讀至舌頭長瘡,天天寫詩導致全是老繭,所以後世之人才稱白居易為「詩魔」。

白居易的詩歌風格,注重於寫實,而且通俗易懂,有著強調諷喻的傾向。而本期筆者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白居易的經典七言,出自白居易的《對酒》系列。《對酒》總共五首,我們本期要講的是最為經典的一首。這是詩魔白居易最豁達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短短28個字,看破世間貧富執念,值得一讀再讀。

《對酒五首其二》-(唐-白居易)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喜,不開口笑是痴人。

這首詩的白話譯文如下:人生在世,就好像被侷促在蝸牛角那般狹小的空間之中,所以何必為了那些無謂的事情而爭執呢?光陰如梭,人之一生就像石頭碰撞發出的丁點兒光亮,轉眼間就逝去了。所以說,人生沒有必要因為一時的貧富而煩惱,且放寬心活的開心一點,不常開口笑的那都是痴人!

這首詩前兩句就給人一種超然的豁達之感。「蝸牛角」是形容空間之狹小,雖然人生在世,似乎天高地闊,但是仔細想想,從整個宇宙的角度來說,人所能輾轉的空間可不就像在「蝸牛角」上打轉一般。而站在歷史的角度上來看,人生短短幾十年,投入到歷史的河流中,也就如同「石火光」一般短暫,這兩句多多誦讀幾遍都能讓人感覺心中開闊不少。由此也能看出詩人豁達的胸襟,要有這樣的認識,首先一定是心中藏著一方天地,才能有這樣的感悟。而這兩句也是《對酒》五首中最經典的兩句,至今還時常被人誦讀。

如果說一,二兩句是論據,那麼三、四兩句就是論證得出的結果,同時也是詩人對於世人的勸勉。既然人生如「蝸牛角」,又如「石火光」,那又何必糾結於貧富之別呢?那些都只是外物,只有由心而發的喜悅才是屬於自己最真實的感受。這其實也就是現在人常說的,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所以為什麼不開心一點呢?而那些不開口笑的人大多都是對於某些事情過於偏執,這正是詩人筆下的「痴」。

其實我們現在說的很多道理,古人早已說盡,只是現在的人大多被名利所累,想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實在太難。對於白居易的這首詩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焦點

  • 李商隱最令人絕望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一句神來之筆
    李白的標籤是浪漫,杜甫的標籤是沉鬱,白居易的標籤是通熟易懂,王維的標籤是空靈,李賀的標籤是奇絕,而到了李商隱身上,卻被掛上了一個「情聖」之名。李商隱的情詩是唐詩一絕,從「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用一首首絕美情詩,像世人證明了個道理:感情經歷不豐富的直男,也是懂情的。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雖然不出名,卻很感人,值得我們一讀!
    與今人多種多樣的交友方式相比,古人就比較單一了,往往只是以詩交友。即把詩歌作為結識朋友的媒介,互相之間常常唱和,也就是所謂的「酬唱」。而當詩人有所表達、有所感受、有所思念時,也會常常贈詩給朋友,以明情言志,這也就是所謂的贈詩。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古典詩歌中的一大門類,酬贈詩。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反而可以增強詞境的哲理意蘊。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詞《行香子·過七裡瀨》,便是蘇軾的一首既有優美景色,又有深刻哲理的千古名作。
  • 宋代很難超越的詠菊詩,其中一個千古名句大氣磅礴,值得一讀再讀
    而古代的文人,骨子裡都有歸隱的心理訴求,不管有沒有付諸於行動,但是當世事維艱,這樣的想法總會出現在心底,就像蘇軾雖然一生宦海沉浮,但是也曾在詩詞中多次表達歸隱的想法,像「幾時歸去,做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等。
  • 白居易的《暮江吟》,從紅日西沉寫到新月東升,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前一陣買了本講中國二十四節氣知識的小冊子,翻到白露那一章,開頭就放了一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我們小時候曾經學過這一首詩。 作者聖手妙筆,以詩作畫,全詩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面感極強的風景圖。開篇的「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更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詩風平易近人,表面上看,這首詩的內容理解起來全無困難。但是《毛詩序》曾有云:「詩者,志之所之也」。然而,《暮江吟》背後所言的「志」卻不容易弄明白。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如果你喜歡詩詞,就沒辦法不喜歡蘇東坡,他就是那種千年難得一遇的曠世奇才,隨手一寫,就是不朽名篇,隨意一吟,就是千古絕唱。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一讀想再讀
    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一讀想再讀蘇軾不僅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思想家。 其實,蘇軾類似的作品很多,下面我就帶大家欣賞,蘇軾最普通的一首千古名作,景色唯美,哲理深刻,忍不住一讀再讀。 看到這,很多人都會問,普通的詩怎麼說成是千古名作呢?是不是有語病呢?沒錯,就該這麼寫。對別人來說,憋出一個千古名作,確實需要費很大力氣。
  • 蘇軾的一首詩成為千古名篇,看透他對人生的豁達,彰顯了他的灑脫
    在被貶到黃州期間,蘇軾一邊吃著東坡肉,一邊寫下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在悲情中體現了他對人生的豁達。而今天我們要為大家分享的是蘇軾中最經典的一部千古詩篇《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簡稱《女王城和詩》),這首詩詞全民有31個字,雖然題目很長,但整首詩卻能洗涮人們的心靈。
  • 白居易16歲寫的一首詩,太經典,最後兩句被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
    今天,隱娘想說的詩,是白居易的《草》。白居易的《草》,全名《賦得古原草送別》,背後有一個「居長安不易」的故事流傳甚廣,詩的最後兩句被南唐後主李煜化用成千古名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這是一首送別詩,白居易安排了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滿草原。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每年秋來枯黃,春天又綠色濃濃。
  • 白居易自求外放,途中見日落月升,寫下一首七絕,開篇即千古名句
    前一陣買了本講中國二十四節氣知識的小冊子,翻到白露那一章,開頭就放了一首白居易的《暮江吟》,我們小時候曾經學過這一首詩。這一首詩是白氏七絕力作,被《唐宋詩醇》贊為「作色秋江圖」。作者聖手妙筆,以詩作畫,全詩四句,每一句都是一幅畫面感極強的風景圖。
  • 白居易寫西湖的一首詩,千年之後再讀,依然美得讓人心醉!
    我們吟誦著千古詩篇,也在體味著人間百態。「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是一份喜悅,「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一份感動;「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一份希望。無論它綻放出的是哪種光芒,都是詩歌永遠的魅力。本文就讓我們通過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錢塘湖春行》,去重溫千年之前文人的情懷和智慧,感受它所帶來的詩歌魅力。
  • 唐朝名相的一首望月詩,不輸蘇軾《水調歌頭》,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這一首詞於瀟灑豪邁之間見兒女情長。其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被視為千古愛情詩詞中的佳句。其實,除了這蘇軾的這首詞,唐朝還有一位宰相寫過一首與「明月」、「愛情」相關的詩句,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背這首詩的頭兩句。
  • 白居易在宮中值班,覺得無聊寫下一詩,最後14字是千古名句
    《紫薇花》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是白居易當年任職中書舍人期間,一次在宮中絲綸閣值班,覺得無聊的情況下所作。它的主要內容,便是透過對自身無聊心情的描繪,嘲諷了宮廷生活的寂寞無聊。同時也影射了當時沉悶的政治氣氛,進而表達了對此的不滿。在詳細看這首詩前,主要了解一個事實。
  • 白居易最驚豔的一首詩,其中四句,成為了千古名句!
    而白居易這首詩恰恰是因難見巧,顯示了不凡的才華。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這首詩限定詠古原草送別,既要顧到送別,又要顧到芳草,這就必須找到草和送別的關聯,並在它們的聯接點上挖掘出詩的情趣。白居易從《楚辭》的兩句詩裡找到了這種聯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這兩句詩本來只是感嘆王孫久遊不歸,並沒有正面寫離別,但盼歸裡已包含著離別的意味; 而盼歸的感情又是由春草引起,並以春草為象喻表現出來的。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外號「詩豪」,他有一首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字很長。詩歌的頸聯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
  • 硬漢辛棄疾很「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唱,不輸李清照
    硬漢辛棄疾最「嫵媚」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絕唱,不輸李清照敲碎離愁,紗窗外、風搖翠竹。人去後、吹簫聲斷,倚樓人獨。滿眼不堪三月暮,舉頭已覺千山綠。但試將一紙寄來書,從頭讀。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時足?滴羅襟點點,淚珠盈掬。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短歌行》,亦是曹操為求得賢才所寫,也是為了配合「求賢令」。《短歌行》是漢樂府的舊題,屬於《相和歌辭·平調曲》,所以它實際上就是一首《求賢歌》。而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曹操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無疑更能起到感染作用,達到最終求得賢才的目的。
  • 張九齡這首寫月的詩,情深意永,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一輪明月在古代不知讓多少偉大詩人詩性大發,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名篇。月亮本無情,但在這些詩人的筆下賦予了它那麼多美麗而又深邃的意義。月亮可以寄託對愛人的相思之情,也能夠表達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在失意人的筆下,月亮又能夠象徵傷情離緒。
  • 劉禹錫一首詩樂觀豁達,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注釋:1、樂天即白居易。見示,告訴我的意思,指作者自己。根據詩題和首聯可知,白居易因感傷好友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詩)、崔玄亮(字晦叔)相繼去世,寫了兩首絕句給劉禹錫。劉禹錫看後,又寫了這首詩作為酬答。2、芳林:長滿花草的樹林;陳葉:枯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