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一首詩樂觀豁達,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2020-12-15 品詩賞詞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飛速發展的時代,生活如暴風驟雨般激烈動蕩,無數的困苦灑落到自己的頭上,命運時刻都遭受著淫雨的侵襲。歷史如洪流,攜裹著每一個人前進,無論是美好還是醜陋,也不管是高貴還是卑賤,終將都被無情地淹沒在歲月的汪洋大海中。

潮起潮落,有人擔憂;花開花謝,有人悲愁。顛沛浮沉,不是上天的錯;興衰成敗,一切都是太匆匆。枯枝長嫩芽,老樹開新花,這是大地的恩寵;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唐代詩人劉禹錫就非常具有前瞻性,早就在千年之前就知道天命不可違,於是寫下一首寓意深刻的詩。

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劉禹錫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注釋:

1、樂天即白居易。見示,告訴我的意思,指作者自己。根據詩題和首聯可知,白居易因感傷好友元稹(字微之)、崔群(字敦詩)、崔玄亮(字晦叔)相繼去世,寫了兩首絕句給劉禹錫。劉禹錫看後,又寫了這首詩作為酬答。

2、芳林:長滿花草的樹林;陳葉:枯葉。

這是一首傷逝之作,引發無限的人生感慨。首聯寫作者讀了白居易寄來的兩首絕句,有感於朋友的離世,也作詩一首抒發感慨。頷聯寫到友人逐漸離開人世,祭文自然增加,對於友人去世的傷痛和無奈之情,還有自己的孤獨之感都一起溢於言表。

頸聯「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乃千古名句,體現了劉禹錫的哲學思想。春天萬物復甦,樹林裡新長的葉子催換著老葉;奔騰的激流中,前面的波浪主動讓位給後面的波浪。這裡的「陳葉」、「前波」可指元稹和二崔等已經逝去的好友,也引申指舊事物;「新葉」「後波」可指晚輩,也指新事物。

這兩句詩告訴我們,新陳代謝是自然規律,生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因此用不著悲觀。新事物中包含了舊事物中的優秀成分,舊事物中孕育了新事物的某些基因。劉禹錫還曾寫過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也體現了這一規律。

劉禹錫人有感於友人的去世,悲痛之餘,他想到的也許就是尊重逝者、善待生者,以及生者應該珍惜生命好好的地活下去。所以這句詩也告訴人們,要順應、利用規律,沒有陳葉就不會有新葉,沒有前波亦不會有後波,新舊事物不是絕然對立,也不是毫無關聯。

劉禹錫善於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消亡有它的客觀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每一天都會有人撒手人寰,可是大家還是努力並認真地生活。詩人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也擺脫了一般悼亡詩的感傷情緒,用全新的意境表達了樂觀、豁達的人生態度。

相關焦點

  • 一代詩豪劉禹錫,膾炙人口的名篇12首,首首都有經典名句
    中唐著名文學家劉禹錫,被稱為一代「詩豪」,他性格剛毅,饒有豪猛之氣,是文人裡面最具鬥士靈魂的人物。他一生多次被貶謫,長達23年流放邊遠地區,歷經磨難,但他始終不曾絕望,作品中常常表現出高揚開朗的精神。劉禹錫的詩,無論短章長篇,大都簡潔明快,風情俊爽,有一種哲人的睿智和詩人的摯情滲透其中,同時具有一種空曠開闊的時間感和空間感,極富藝術張力和雄直氣勢。劉禹錫的詠史詩十分為人稱道。這些詩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表現他閱盡滄桑變化之後的沉思,其中蘊涵了很深的感慨。下面精選劉禹錫名作12首,共同感受詩人穿越時空的偉大情懷。
  • 訪墓記·劉禹錫墓丨所葬檀山如土丘,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檀山並不高,因年久平整衝刷,如今更像是一土丘,不知劉禹錫寫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時,是否腦海中浮現過檀山,倒是千年之後,因為檀山有劉禹錫墓,遊客們絡繹不絕。墓冢北側,立有一通石碑,上載「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之碑」,並配有一聯:高風長在至今人詠陋室頌,功節難移此後長觀滿庭花。墓園南側為劉禹錫文化紀念館,疫情期間暫未開放。
  • 劉禹錫很美的一首詩,寫出了別具一格的牡丹花,通篇美得令人心醉!
    ,並不會把這些困難和挫折放在眼裡,依舊是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來面對。特別是他一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更是寫出了一種高尚的品德,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對於人生所表現出來的豁達之情,裡面的有兩句詩極為經典:「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中國詩詞大會:劉禹錫九首《浪淘沙》,淘盡時光斑痕,驚豔古今
    這九首詩,是劉禹錫從洛陽到長安,從長安到巴蜀,從蘇杭到安徽,最後又回到洛陽,穿越了大半個中國,畫了一個巨大的圈圈後寫下的,可謂是記錄下了他的每一幀生命見聞。這一組詩,是劉禹錫的大總結,對我們了解一個真實的劉禹錫,非常重要,所以想全面了解劉禹錫的,很有必要看一下它們呢。下面我們就來一首一首的閱讀,希望大家與我一起見證劉禹錫的人生歷程。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安慰了世間多少不得志
    如果說李白的狂是張揚的,那唐代詩壇還有一個人的狂,則是不著聲色的內斂,他就是詩豪劉禹錫。之所以被叫做詩豪,是因為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泰然處之,無論被貶何處,總在找到安慰自己的樂趣。劉禹錫一生坎坷,被貶巴蜀23年,終於回到京都,他沒有滿腔憤懣,卻寫下了「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經典。他雖不像李白那樣囂張,卻當真是一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 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詩人顧況與宮女的紅葉傳情
    紅葉詩——顧況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不禁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於是他帶著好奇俯下身去拾起那片紅葉,略一端詳,發現這落葉之上竟題著一首絕句: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顧況看到這片紅葉上的題詩,不禁感慨萬千。同時心中更是升起一個疑惑,這詩是何人所寫呢?難道是這深牆之內的宮女麼?
  • 「後浪」與「前浪」
    現在說「浪」,常常和「波」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合成詞。但在波浪這個意義上,先秦用波,魏晉以後用浪。比如,先秦·屈原·《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晉·左思·《吳都賦》:「長鯨吞航,修鯢吐浪。」
  • 古詩詞文賞析《望洞庭》唐劉禹錫
    一首山水小詩,見出詩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壯採,這是很難得的。只有真心觀察,才能讀出這首詩的情意。 詩歌內容 劉禹錫的山水詩,改變了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如「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野草芳菲紅錦地,遊絲繚亂碧羅天」(《春日書懷寄東洛白二十二楊八二庶子》
  • 唐代詩人劉禹錫性格樂觀,兩次題詩玄都觀: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是唐代的大詩人,因為性格樂觀,詩風豪邁,被人們稱為「詩豪」。劉禹錫的名句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都是詩風英爽,豪氣滿懷。
  • 劉禹錫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鑑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劉禹錫寫的贈詩。敬宗寶曆二年(826)冬,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與罷蘇州刺史回洛陽的白居易在揚州相逢。當時淮南節度使王潘在揚州設宴招待劉、白兩位詩人,白居易在酒席上把箸擊盤,吟詩一首,題為《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為劉禹錫長期被貶的不幸遭遇鳴不平。劉禹錫回憶往事,感慨萬千,寫了這首詩,答謝白居易。
  • 每天一首古詩詞|歐陽修: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這是您在詩享書局打卡的第130首古詩詞。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玉樓春》這是歐陽修的一首詞,表現的是一名閨中女子對丈夫的深厚思念和別離的悵恨。發端句「別後不知君遠近」,是女子恨的緣由。
  • 25首哲理詩,每一首都包含一個道理,讀懂受益一生
    哲理詩,就是說理詩。 哲理詩內容深沉渾厚、含蓄、雋永,多將哲學的抽象哲理含蘊於鮮明的藝術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絕句。 千百年來,中華大地留傳了許多哲理。
  • 劉禹錫遇赦回京遊園,一首詩禍害八人再次被貶,樂極生悲可惡至極
    被貶湖南永州的柳宗元,時時刻刻都夢想回到長安,經過多方求救終於如願,誰知樂極生悲,回到長安的柳宗元等人,卻因為一首《桃花詩》又再次獲罪,再貶柳州,落得個半生潦倒、怨恨到老的結局。而當初一起被貶的韋執誼、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等八人也因此重新被貶。
  • 有著「詩豪」之稱的劉禹錫,用一首七言律詩,述說他的貶謫遭遇
    比如《陋室銘》、《望洞庭》等等,每一首詩詞都在表達著他各個時期的經歷,其中有一首七言律詩,更是述說出他多年被貶謫的悲慘遭遇,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劉禹錫作的詩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詩的每一句無不體現出劉禹錫被貶後的心境,從首聯的「悽涼」還有「棄置」這些字眼裡就能感受出詩人心底深深的悲涼。頜聯中還用典故暗喻,暗喻一切事物都變化了。從這兩聯中能讓大家感受到詩人在經歷了被貶遭遇後,對世事無常的無奈感慨。
  • 劉禹錫被貶後回京,筵席上寫一首詩答謝白居易,頸聯乃是千古名句
    唐代詩人劉禹錫外號「詩豪」,他有一首詩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名字很長。詩歌的頸聯是千古名句,那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在這兩句詩中,劉禹錫既表達了對歲月蹉跎,仕途不幸的傷感,同時又展現出了對欣欣向榮的未來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