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儋州新英灣紅樹林「告急」 植物魚藤蔓延成災

2021-02-07 儋州微勢力

儋州微勢力  傳遞正能量

致力於打造儋州最好的便民平臺
新聞.城市114.論壇.策劃.推廣.小品.調聲
合作微信:13215800818

29日,海南大學生態學博士生導師楊小波教授帶領團隊等在儋州新英灣紅樹林市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野外作業時,發現在該片區紅樹林正遭受魚藤迅猛繁殖危害。魚藤通過攀援覆蓋,蔓延成災,導致連片紅樹林植物生長「告急」,魚藤「瘋長」已經成為對紅樹林生態系統新的威脅,急需採取措施保護受危害的紅樹林溼地。

記者看到,在該片區的北門江入海口處,紅樹林受魚藤危害後的現象嚴重,原有紅樹林群落中出現被魚藤覆蓋的大小不等、顏色深綠的斑塊,並呈擴大趨勢。在北門江一帶的紅樹林群落裡,攀附於桐花樹、白骨壤等頂部的魚藤,產生了大量的分枝,生長了濃密的葉子,直至完全覆蓋所攀附的紅樹植物,蔓延到周邊的正紅樹、木欖等植物上,並形成半徑越來越大的被「吞噬」後的深綠色斑塊,而在斑塊的周邊仍能看到濃綠的魚藤以及部分逐漸枯萎或是塌陷的紅樹植物。

據了解,魚藤是紅樹林常見攀援類伴生物種,不屬於外來入侵生物,常生長於潮汐能到達的淤泥質灘涂或泥質堤岸上,在紅樹林靠岸林緣常大量生長,纏繞盤旋。

「魚藤爆發性的生長繁殖覆蓋,嚴重抑制原有紅樹林群落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會造成大量紅樹植物枯萎死亡,影響林內群落演替速度,紅樹林生態系統面臨嚴重的威脅。」楊小波教授介紹說,近些年他在海口東寨港、文昌清瀾港、澄邁花場紅樹林等地都有發現魚藤生長較快、種群發育過猛的跡象,目前省內對魚藤的認識常停留於紅樹林伴生物種層面,在其生物學特性、爆發性生長繁殖原因、對紅樹林的生態危害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儋州新英灣受魚藤危害而「滿目瘡痍」的紅樹林警示,急需引起足夠重視。

被破壞後的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很難自行恢復,為防止魚藤危害擴大,並儘可能恢復受危害的溼地生態系統,楊小波建議在了解魚藤「瘋長」原因之前,先以人工清除的方式。同時,他呼籲相關部門要及時對全省受魚藤危害紅樹林的現狀進行全面調查,對尚未遭受危害的區域,應加強防範措施,避免危害面積的擴大;關注魚藤危害,建立有效的監控管理範疇,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法等來遏制其危害。

另據悉,目前對入侵植物危害影響的研究已有不少,但主要針對外來入侵植物,然而,並非只有外來入侵植物才會成為「植物殺手」,土著植物也會成為有害植物。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作用等多種原因影響下,植被發生演變,會促使「土著」敏感植物狂長,使之與外來入侵植物一樣發生災變,如前些年海南本土植物金鐘藤的大量生長,侵蝕了大面積的次生林或灌叢植被,對森林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嚴重危害。

來源:海南日報客戶端 作者:周曉夢

相關焦點

  • 海南儋州10多畝百年紅樹林慘遭亂砍濫伐(組圖)
    大片紅樹林被砍伐,這些紅樹林有100多年樹齡了,讓人看了十分可惜。  新英鎮英隆村海邊原來有紅樹林1000多畝,密集紅樹林不僅在海岸邊形成了一道綠色的風景線。它們發達的根系,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衝擊下屹立不動,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是英隆村沿海一道最獨特最靠得住的「海岸衛士」,使附近居民免受了海風海浪的侵襲。
  • 殺蟲植物魚藤的開發利用及種植技術
    魚藤,豆科魚藤屬中的一種熱帶常綠藤本植物,盛產於東南亞,喜高溫多溼的熱帶氣候和蔭蔽的環境,在熱帶各地常作為殺蟲劑原料作物栽培,20
  • 海南西部機場定址儋州 委員建議與洋浦經濟聯動
    南海網2012海南兩會專題報導南海網海口2月12日(南海網記者符澤亢)去年4月,隨著中國民航「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明確海南西部機場落戶儋州,但是最後還沒確定落戶在儋州哪裡,今年兩會上,有政協委員遞交提案,建議儋州機場選址在新英灣,打造以洋浦為龍頭的「三角灣區經濟帶」。
  • 網媒海南行走進儋州:品東坡文化 看千年鹽田
    暢遊國際旅遊島——2011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官網  滾動報導:2011全國網絡媒體海南行全程追蹤(點擊播放按鈕查看視頻)  出鏡:2011全國重點網絡媒體海南行今天下午是來到了第三站儋州市。儋州市擁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所以我們的網媒朋友首先來參觀的是最能代表儋州文化的東坡書院。  東坡書院位於儋州市中和鎮,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享有「天南名勝」之稱。這裡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在儋州謫居三年間所居住過的地方。
  • 【海南日報】儋州「跑海鴨」 跑出知名度
    儋州市新州鎮藍田村,距碧波蕩漾的新英灣僅300多米。每天,洶湧的潮水退卻後會在海邊的灘涂上留下大量小魚、小蝦、小蟹、小螺等海洋生物。大自然的饋贈,給在海邊生長的鴨子帶來了豐富的食物。這種趕海覓食的鴨子,當地人稱為「跑海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浦至儋州白馬井公交線路開通
    、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引起儋州代表團代表們的熱議。1月17日上午,代表們現場溝通部署,決定首先從交通互聯互通上先行先試,方便兩地人員往來,當天下午就開通了洋浦至儋州白馬井的公交線路。  「報告提出『推動洋浦和儋州、東方、臨高聯動發展,共同建設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讓我非常激動。」省人大代表、洋浦工委書記周軍平說,這對于洋浦和儋州都是一個重大的機遇,大家將主動支持、積極配合,共同推動港產城一體的自貿港先行區建設,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 海南小戶型丨儋州白馬井 魚米之鄉裡的養老居所
    二、氣候條件在氣候方面,海南儋州白馬井屬熱帶季風氣候,春季溫暖,降雨較少,夏秋季高溫多雨,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左右,年平均氣溫23.8°C,一月份平均氣溫17.5°C,七月份平均氣溫海南環島高速公路和海南西環高鐵貫穿境內,設有白馬井互通和白馬井站,瀕臨北部灣和新英灣,與洋浦港一水之隔。2014年4月4日,全長3.3公裡的洋浦跨海大橋建成通車,白馬井鎮和洋浦經濟開發區連為一體。2015年12月30日,海南環島高鐵白馬井站正式通車運營。
  • 海南團:望儋州機場早開工 建洋浦-萬寧高速公路
    南海網北京3月7日消息(特派記者 李曉梅)自去年4月明確海南西部機場選址儋州後,機場項目開工日期一直未定。  全國人大代表、洋浦工委副書記王積權說,隨著海南西部工業經濟和旅遊業的發展,人流物流量大幅增長,西部機場的建設顯得非常必要和緊迫,建議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加快海南西部機場建設。  全國人大代表、儋州市政協主席鄧澤永也提出,希望國家發改委、民航總局在政策和資金上支持海南加快推進西部機場的建設,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提早開工建設。
  • 海南海口二日旅遊,除儋州東坡書院懷古,這麼多景點你都知道嗎?
    沿途加油站有保證,海南實行燃油稅制,全線沒有過路費,全程均有93*或以上無鉛汽油。行車線路海口[高速+國道.245公裡]-儋州- +[G225124公裡]-海口行程推薦D1第一天從海口出發,沿G98海南環線高速到達金牌出口後離開高速,沿S306到臨高。臨高去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路雖為縣鄉級別,但路況較好。推薦在紅樹林吃午飯。下午到洋浦開發區參觀遊覽。
  • 海南海口二日旅遊,除儋州東坡書院懷古,這麼多景點你都知道嗎?
    沿途加油站有保證,海南實行燃油稅制,全線沒有過路費,全程均有93*或以上無鉛汽油。行車線路海口[高速+國道.245公裡]-儋州- +[G225124公裡]-海口行程推薦D1第一天從海口出發,沿G98海南環線高速到達金牌出口後離開高速,沿S306到臨高。臨高去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路雖為縣鄉級別,但路況較好。推薦在紅樹林吃午飯。下午到洋浦開發區參觀遊覽。
  • 海南儋州2025規劃出爐!機場和免稅城統統在列!
    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加快儋州-洋浦「環新英灣」港產城一體化發展根據《綱要》,儋州將大力發展與洋浦主導產業相配套的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導入發展旅遊會展、數字經濟、航運服務、貿易金融、文創設計、物流倉儲等產業業態,加快教育、醫療以及生活、商務、休閒娛樂等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不斷提高「環新英灣」地區城市承載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依託洋浦、
  • 5002 東寨港紅樹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東寨港紅樹林風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距市中心約30公裡,風景區地跨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三江農場、三江鎮,與文昌境內的羅豆農場交界,海岸線總長84公裡。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80年1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成為中國第一個紅樹林保護區。1986年7月9日經國務院審定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去儋州,遊美麗鄉村,賞旖旎風光,品千年古韻
    儋州—一座擁有2千多年歷史的古郡,這裡人流如織,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在城市中隨處可見,城市繁華的背後是這座城市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它歷經歲月洗禮,依然留存完好的風土人情和風光景致,是海南西線旅遊的一顆璀璨明珠。
  • 詩鄉歌海,熱帶植物王國,海南儋州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儋州古稱儋耳,位於海南省西北部,地處北部灣之東畔。儋州旅遊資源豐富,有「山、海、江、河、湖、泉」等優勢旅遊資源,可謂處處是美景,獨特的海邊石屋、石路,成片的紅樹林,開發潛力巨大。儋州歷史悠久,蘇東坡晚年流落儋州,曾在此創辦書院。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裡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
  • 海南日報數字報-你所不知道的紅樹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貢  導讀  海口東寨港紅樹林海上棧道開通後,市民、遊客紛至沓來。近距離觀光紅樹林,吃個農家樂,手機拍照發微信;根據指示牌上的圖文,對照認幾棵樹,當然會驚呼白鷺飛過。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黑臉琵鷺數量創新高
    新盈灣、新英灣和東方黑臉琵鷺保護區  均為黑臉琵鷺在海南傳統的越冬地
  • 海南「明星」候鳥曼妙身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隨著冬日臨近,大批候鳥南遷,長途跋涉來到溫暖的海南,其中不乏珍稀候鳥。海南一直是候鳥遷徙的重要落腳點和越冬地,且近年來隨著人們自然意識的提高,城市對候鳥的保護也越來越重視,作為「候鳥酒店」的紅樹林溼地面積也逐年擴大,優越的環境為候鳥遷徙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棲息條件,每年吸引大量候鳥棲息、繁衍。
  • 當美食和文化碰撞,海南儋州的味道很鄉土
    上一篇:海南這些有情懷的民宿,我就關心能否賺到錢?
  • 這植物能懷孕?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圖為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新網記者 馬學玲 攝  (新時代·幸福美麗新邊疆)這植物能懷孕?探訪中國首個紅樹林溼地自然保護區  中新網文昌6月12日電(記者 馬學玲 李宇凡)紅樹林其實並不是紅色,而是綠色?這種植物能懷孕、會排汗,還流血,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