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7日 18:25 來源:新華社
參與互動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寧·斯卡利亞在一次狩獵之旅中平靜辭世,卻把進入大選季的美國政壇攪得更無寧日。圍繞斯卡利亞的繼承人選,支配美國社會的主要權力——白宮、國會、政黨、遊說集團、意見領袖等展開狂熱對撕,撕開了美國式「三權分立」的虛妄面紗。
許多美國人覺得,享年79歲的斯卡利亞走的「不是時候」。其一,作為美國司法界保守派重鎮,斯卡利亞去世打破了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保守派相對自由派長期保持的微弱優勢;其二,今年恰逢美國大選年,誰來繼承斯卡利亞,其對美國政治和社會的影響甚至不亞於誰是下一位總統。
美國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組成。根據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大法官由總統提名後,需經參議院投票贊成才能出任,大法官可終身任職,除非任內發現重大節操問題遭國會彈劾。美國最高法院歷史上100位大法官中,只在1804年有一名大法官遭彈劾後辭職。
在美國這個人種、文化、階級、宗教、利益群體、意識形態極度多元甚至相互對立的社會,由於最高法院對幾乎所有重大價值判斷問題擁有最終裁決權,最高法院和大法官的影響力怎麼說都不為過。上可以影響總統人選——2000年總統大選陷入計票爭議後,最高法院保守派法官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喬治·W·布希送進了白宮;下可以影響普羅大眾生活——由於斯卡利亞等保守派對持槍權利的頑固維護,儘管主流民意支持控槍,但美國社會至今未能從司法層面對槍枝泛濫做出有效管束。
大法官人選如此重要,以至斯卡利亞去世未久,美國政壇就圍繞繼任人選開始了激烈爭奪。即將卸任的歐巴馬總統第一時間表態,將儘快提名斯卡利亞繼任人選,但控制參議院的共和黨人馬上嗆聲,稱歐巴馬應該把提名機會留給今年11月選出的下一任總統。共和黨還威脅說,即使歐巴馬提名,參議院也將拒絕審議。民主、共和兩黨主要總統競選人、各種遊說集團、輿論平臺也紛紛發聲,或挺奧,或附和共和黨。
然而,包括歐巴馬和民主、共和兩黨在內,爭奪斯卡利亞繼任人提名話語權的背後考量只有「政治利益」,與三權分立和「司法獨立」並無多少干係。
歐巴馬在乎的是,自己下臺後,諸如「歐巴馬醫改」、控槍行政令等政治遺產會否遭最高法院顛覆。民主黨在乎的是,最高法院能否翻開自由派佔上風的歷史一頁。共和黨則不僅在乎維持最高法院保守派傳統優勢,更想藉此給歐巴馬和民主黨一點顏色看看,並試圖將「斯卡利亞繼任問題」納入大選議題,從而重新激發因預選四分五裂的保守陣營的團結和鬥志。
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標榜平衡、公正的美國式「三權分立」也未能例外。總統的價值觀和意識形態偏好,政黨和府院勢力消長,大法官本人的宗教背景、價值偏好甚至如狩獵之類的個人嗜好等等,這些制度之外的主觀因素和個人色彩無一不在影響和塑造權力架構——而這種影響和後果,很多時候無關民意,甚至有違民意。有時則會導致令人無語的政治現象。例如,被最高法院保守派送進白宮的小布希在任內提名了有「史上最保守大法官之一」之稱的塞繆爾·阿利託。
在最高法院幹了30年的斯卡利亞被譽為最淵博、最有才華的大法官,但就連他也曾在判例附議中抱怨,最高法院其實是一個9人組成的精英俱樂部,在諸多司法判例實踐中缺失社會代表性。
圍繞斯卡利亞繼任人的熾烈政爭、黨爭和權爭,給斯卡利亞這個敏銳的觀察結論新增一個大號註腳。(紀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