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絨 特約撰稿員
核心提要
1.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病人,生前曾4次打敗癌症的美國傳奇大法官金斯伯格於9月18日,在進行胰腺癌治療時,因併發症去世。
2. 今年一月,她剛剛宣布,自2019年發現胰腺癌復發後,經過將近一年的治療,已經沒有再發現癌細胞。這也是金斯伯格第四次打敗癌症,第二次戰勝癌症的復發。其中兩次癌症發生在過去14個月內。
3. 1993年金斯伯格被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2005年成為當時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席上唯一的女性法官,並開始以領袖身份挺身而出。她長期以來致力於推進女性、少數族裔平等權益、維護和保障等問題,因激烈的自由主義異議和拒絕下臺而受到關注。
4. 美國最高法院現有9位大法官,其中5位保守派,4位自由派,保守派佔據優勢。一旦金斯伯格離場,再有一位保守派加入最高法院,就會形成保守派對自由派6比3的絕對優勢,這意味著未來一代人的時間裡,三權分立的重要一極屬於保守派。
5. 這個結果對自由派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災難,種族平等、男女平等、環境保護等一系列進步事業都會被套上緊箍咒。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病人去世
生前曾4次打敗癌症的美國傳奇大法官金斯伯格於9月18日,在馬裡蘭州巴爾的摩市的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進行胰腺癌治療時,因併發症去世。
據悉,金斯伯格曾在13日晚間出現了發燒等症狀,並於當晚在華盛頓特區的西布利紀念醫院接受初步檢查,在14日當天轉院至約翰斯·霍普金斯醫院,於當日下午完成了內窺鏡手術,並清理了曾在去年8月放置的膽管支架。一位資深醫生認為,「膽管支架有再次堵塞而感染的風險,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屬於需要立刻處理的急症,患者如果發燒要立刻去急診評估。並進行抗生素治療,顯然金斯伯格大法官,並沒能逃過這一劫。
今年8月,金斯伯格曾接受過胰腺癌治療。之前她曾透過最高法院發布聲明稱,5月份曾透過增強CT掃瞄發現肝癌復發,同時嘗試PD1免疫療法失敗。也有新聞認為她是因(肝穿刺活檢確定了是胰腺癌復發並轉移),因評估無法手術以及放療,她首先嘗試了PD1免疫治療然而無效,之後在五月份接受了吉西他濱(Gemcitabine)單藥的化療方案。7月中旬的增強CT掃瞄顯示,肝臟病變略有縮小。她會繼續每兩周化療一次,並宣布,自已有能力繼續履行職務。
作為最高法院年齡最大的女法官,她今年以來,一直在與癌症以及癌症治療中引發的副作用做鬥爭。這位被媒體稱為死神帶不走的女人,在今年一月剛剛宣布,自2019年發現胰腺癌復發後,經過將近一年的治療,已經沒有再發現癌細胞。這也是金斯伯格第四次打敗癌症,第二次戰勝癌症的復發。其中兩次癌症發生在過去14個月內。
金斯柏格的健康史,可謂既波折又勵志。她最早在1999年罹患結腸癌,經過手術和放化療後被治癒;2009年罹患早期胰腺癌,再次接受了手術切除治療;2018年因為摔倒導致的肋骨骨折入院,在評估肋骨斷裂慈狀態時,做CT檢查,碰巧又發現了早期肺癌,並在紐約斯隆腫瘤中心再次接受了手術切除治療,除了左肺兩個惡性結節;2019年,金斯柏格的胰腺上又發現了腫瘤,她接受了放療並宣布腫瘤已被完全控制。
即使不是美國大法官的身份,僅憑她以如此高齡,仍然數次戰勝癌症與心臟疾病,本身就是一個傳奇。但顯然,這次胰腺癌的復發以及膽管的感染,使這位傳奇大法官無法再續傳奇。
金斯伯格現年87歲,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歷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按照規定,大法官將一直履職直到去世或自願退休。
這位有著27年任期的美國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大法官的去世,引發美國民眾關注與不安的是,在選情緊繃的當下,她的去世給川普總統提供了一個提名自己人的機會。
川普將在任內第三次提名最高法院大法官,這樣保守派變成6人,自由派3人。這對美國司法、社會制度影響甚至要超過美國總統大選。因為總統只能執政4到8年,但大法官是終身制,他們會決定美國未來幾十年的社會發展。誰接替金斯伯格,也會成為未來不到兩個月,美國大選爭論的焦點之一。
用自己的健康與川普的任期賽跑
生於1933年的金斯伯格,是美國最高法院現任9位大法官中最為年長的一位。從她第一次患癌症開始,就已成為歷任總統們擔心的理由。
最重要的原因是,如果現在她因為身體狀況退休,美國總統川普將會獲得提名繼任者的機會,現任政治格局下,幾乎肯定會由一位保守派大法官來接替她。事實上,金斯伯格並不太喜歡這位川普總統。
美國最高法院現有9位大法官,其中5位保守派,4位自由派,保守派佔據優勢。這些大法官平時似乎更像無比淵博的法律泰鬥,起著引領社會思辨的作用,關鍵時刻則可能決定國運,比如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出現了小布希與戈爾之間的輸贏之爭,法律戰打到最後,就得由最高法院裁定勝負。
如今,金斯伯格是最高法院自由派大法官中的領軍人物,意見傾向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所以,兩黨都將她是否離開這個位置視為改變美國政治格局的關鍵點之一。
美國媒體分析認為,金斯伯格現在正用自身健康與川普的任期賽跑。 這兩人人生觀完全不同,金斯伯格曾經稱川普為「有自尊心的騙子」,川普馬上在社交媒體上回擊,要求她辭職,這場口水戰最後以金斯伯格道歉告終。
從政局形勢上看,如果今年美國大選民主黨能奪回總統職位,金斯伯格就可以鬆一口氣,選擇退休。如果川普連任,金斯伯格就必須得再拼五年,堅持不倒下,這個任務對於一個身體狀況不佳的八旬老人來說,實在太艱難了。一旦金斯伯格不得不離任,最高法院就會出現大法官空缺,川普肯定會再提名一位保守派大法官,只要參議院確認後就可繼任。
現在,美國總統寶座和參議院都由傳統上屬於保守派的共和黨控制,一旦金斯伯格離場,再有一位保守派加入最高法院,就會形成保守派對自由派6比3的絕對優勢,考慮到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終身制,這個局面將可能保持數十年不變,因而意味著未來一代人的時間裡,三權分立的重要一極屬於保守派。 這個結果對自由派來說,將是一場巨大災難,種族平等、男女平等、環境保護等一系列進步事業都會被套上緊箍咒。
她在80歲時的癌症手術後
能夠一次完成20個伏地挺身
金斯伯格一直飽受疾病困擾,五次患癌症,還有心臟問題。
在19年再次發現胰腺癌並實施治療之前,金斯伯格已經與癌症三次交手。
1999年,金斯伯格被診斷出患有結腸癌。醫生診斷彼時的癌症,尚屬早期階段,她成功地接受了手術、化療和放射治療。
十年後,在2009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一次例行體檢中,醫生在她的胰腺裡發現了一個小的癌腫瘤。雖然當時的診斷似乎很嚴重,她還是成功地康復了。但當年晚些時候,在接受門診治療時,她又因頭暈目眩在醫院住了一夜。2014年11月26日,她與私人教練一起訓練後感到不適,並住進了醫院,醫生後來在她的心臟裡放了一個支架。
第三次患癌是在2018年11月,美國媒體報導說,金斯伯格在辦公室摔倒,三根肋骨骨折。 然而在之後的CT掃描中,發現她有兩個腫塊為惡性腫瘤。 隨後金斯伯格接受了左肺下葉的切除手術。 術後恢復良好,對外宣稱再沒有任何可疑的地方。
前兩次癌症治療都沒有使金斯伯格錯過任何斷案的重要時刻。 去年進行完手術後, 金斯伯格19年初在其大法官生涯裡第一次缺席最高法院辯論,但金斯伯格依然通過書面方式參與裁決。她在19年2月正式回歸正常工作。
這位大法官的直系親屬病史也是她健康一直令人擔憂的原因之一。
金斯伯格的母親塞西莉亞·巴德爾47歲時死於癌症,當時她只有17歲。她的父親內森·巴德爾去世時71歲,並不算太老,她還有一個姐姐,瑪麗蓮,6歲的時候死於腦膜炎。
此外,金斯伯格的丈夫馬丁·金斯伯格在與癌症抗爭後於2010年去世,享年78歲。魯思·金斯伯格稱馬丁為「人生伴侶」,而馬丁則在2010年患病去世前給魯思的紙條裡寫下:「我覺得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你可以成為你現在的樣子。你是我此生的最愛。」
這次的胰腺癌復發,著實讓很多人為金斯伯格捏了一把汗。據美國媒體報導,金斯伯格在今年7月的一次血液檢查中,又發現癌症跡象,後經活檢確診為胰腺癌。幸運的是,她接受了三周的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目前療程已全部順利結束,體內已無腫瘤跡象。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英文簡稱SBRT,通常用於治療小的早期非小細胞肺腫瘤。 美國著名的安德森癌症中心專門研究這一治療方法在肺、肝、脊柱和腎上腺中治療胰腺癌和轉移性腫瘤的用途。不過,許多醫生也懷疑它究竟是不是像外界宣傳的那樣,徹底治癒了金斯伯格的胰腺癌。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癌症專家Otis Brawley教授說,胰腺癌五年存活期低於40%。胰腺癌通常局部不轉移,可以治療,然後復發。維吉尼亞Inova Schar癌症研究所的Timothy Cannon醫生說,金斯伯格的確接受了最新的SBRT,但這種治療不能完全清除胰腺癌。他說,不清楚金斯伯格的癌症是什麼類型,究竟屬於原來的胰腺癌復發?還是新發現的胰腺癌?這些信息不清楚,無法對治療做進一步評價。
喬治城大學癌症中心主任Louis M. Weiner醫生說,從最高法院公布的信息上看,金斯伯格胰腺癌還沒擴散,治療效果不錯,可以繼續工作。但長期來看,不清楚,胰腺癌預後不佳。加州大學洛杉磯醫學中心的癌症治療專家Mark D. Girgis醫生說,胰腺癌很難治癒,復發率非常高。如果發現得早,病人存活時間會長些。金斯伯格患兩次胰腺癌,非常罕見,希望她能康復。
而金斯伯格在接受完放療後接受記者採訪時則充滿了樂觀 ,她說,自己當年第一次患胰腺癌的時候,一名參議員說她活不過6個月,結果,那個參議員現在已經死了,而她還活著。
不論如何,能在這種高齡接受放療,金斯伯格已經很了不起,這與她長期健身不無關係。早在1999年,與結腸癌抗爭獲勝後,身高1米55的金斯伯格,也是元氣大傷。那時,她病後的體重剛剛超過45公斤。為了恢復體力,她開始接受私人教練布賴恩特·詹森專門制定的鍛鍊計劃。金斯伯格每周兩次在最高法院的健身房鍛鍊一小時,通常時間是晚上7點左右。鍛鍊項目眾多,從下蹲到平衡再到核心訓練。據她的教練說,同她一起參加健身訓練的,還有另外兩位最高法院大法官。就在她80歲生日之前,還都可以連續做20個伏地挺身。
「臭名昭著的RBG」
拋開權力鬥爭,金斯伯格受美國民眾矚目的另一個原因是她的人生經歷,可以說,她用一生把自己書寫成了一個傳奇。
2019年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提名的紀錄片《RBG》便記錄了這位大法官的求學、婚姻和職業生涯。
金斯伯格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一個低收入的工薪階層社區,她的父親是一名皮毛匠人,母親在一家服裝廠工作。1950年,金斯伯格17歲便進入了著名的康奈爾大學,那時便認識了後來的人生伴侶馬丁·金斯伯格。
1954年,她從康奈爾大學畢業,成績在班上名列第一。同年,她嫁給了同為法律系學生的馬丁·金斯伯格。在他們結婚的頭幾年,生活並不輕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簡在馬丁入伍後不久出生,有一段時間由於無法應付眾多社會工作,金斯伯格不得不暫停了簡的學校教育,一直到馬丁服役結束,才讓女兒繼續上學。
大學畢業之後,金斯伯格一直投身於美國公民自由聯盟的婦女權利項目。
1980年4月14日,她被吉米·卡特總統提名為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進入聯邦法官體系。
1993年,金斯伯格被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任命為最高法院大法官,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位聯邦最高法院女性大法官。 在美國歷史上,從1789年獨立開始,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均為男性,直到1981年桑德拉·戴·奧康納成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性大法官。
2010年,當約翰·保羅·史蒂文斯退休後,金斯伯格以其77歲高齡成為當時聯邦最高法院年齡最大的法官,並將這一紀錄保持到現在。 目前,美國聯邦最高法院的9位大法官中,史蒂芬·布賴爾79歲,在關鍵問題上站在自由派一邊的安東尼·甘迺迪法官81歲。 當然,在法庭任職時間方面,其他兩位現任大法官,甘迺迪和克拉倫斯·託馬斯的任職時間比金斯伯格更長。
金斯伯格此前並沒有退休的打算。她在接受採訪時說:「我一直說只要我還能勝任這項工作,我就會一直做下去。」她說,她以約翰·保羅·史蒂文斯法官為榜樣,他一直任職到90歲。金斯伯格因其激烈的自由主義異議和拒絕下臺而受到美國流行文化的關注,她被稱為「臭名昭著的RBG」,在各種流行說唱歌手中的歌聲中流傳。
這 位睿智的老婦人長期以來致力於推進女性、少數族裔平等權益、維護和保障等問題。 為了表彰她的歷史地位,2013年,一幅以四位女法官(金斯堡、桑德拉·戴·奧康納、索尼婭·索託馬約爾和埃琳娜·卡根)為形象代表的畫作在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肖像畫廊揭幕。
當她第一次被任命為最高法院法官時,她被稱為兩性平等法的瑟古德·馬歇爾。2005年當桑德拉·戴·奧康納法官離去後,金斯伯格才成為了當時聯邦最高法院法官席上唯一的女性法官,並開始以領袖身份挺身而出。
金斯伯格執著而堅韌的意志,可以從她一細節系列名言中看出來:
「我的母親告訴我,要做一個淑女。對她來說,這意味著你是獨立的你。」「為你在乎的事情而戰。但要用可以引領其他人一起加入的方式。」「當一句輕率或不友善的話被說出時,最好淡定的轉移它。在憤怒或煩惱中做出反應不會提高一個人的說服能力。」「當男人共同參與到養育下一代的責任中時,婦女才會實現真正的平等。」「你可以不同意,但無需令人不快。」「阿爾弗雷德·貝特爾海姆曾經說過,偏見為我們節省了痛苦的麻煩和思考的麻煩。」「我不要求對我的性別有特別的青睞。我對我們弟兄們要求的是,請他們把腳從我們的脖子上挪開。」「我並不是說婦女權利——我說的是憲法原則裡的,男女平等的公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