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籌建鄱陽湖底隧道 連接鄱陽湖東西兩岸

2020-12-12 人民網江西頻道

3月初,江西省發改委召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推介項目新聞發布會,2015年第一批總投資1065.17億元的80個項目亮相,涵蓋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其中,我省對數十家媒體公布了一項序號「16號」的九江至湖口穿湖隧道項目。該隧道指的是鄱陽湖隧道,這將是鄱陽湖千年以來第一條湖底隧道。

根據方案,該隧道屬於「非經營性」,由九江城區直達湖口縣穿鄱陽湖隧道,總投資為30億,計劃採取BOT模式(由投資方建設並專營一定期限最後移交政府的方式)建設,政府方面提供的回報機制為「財政補貼」。

項目初步設計方案

●全長約8.5公裡,設計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

●起於廬山區青山咀趙家村,與九江繞城高速和宿九高速相接,終於湖口北港湖洪家村,在銅九鐵路南側,高速公路線平行於銅九鐵路,向東延伸與九景高速相接。

●項目主要擬採用政府自籌、社會融資和向上爭取中央資金解決。項目採取PPP方式進行建設。

探因

僅一座鄱陽湖大橋不夠車輛過湖

記者了解到,目前連接鄱陽湖東西兩岸的公路交通只有稱作「江西公路第一橋」的鄱陽湖大橋,該橋全長3799米。籌建中的鄱陽湖隧道遠遠長於大橋,達到了8.5公裡。

既然已有一座鄱陽湖大橋,為何還要建設一條湖底隧道?

湖口縣發改委投資科王主任5日告訴記者:「僅憑現有一座鄱陽湖大橋,因車流量太大不夠用。還有,遇到下雨天、雪天,高速公路封路沒法過湖。在『十二五』就提出這個設想,但沒來得及實施。預計要在『十三五』規劃體現,工程從技術上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

功效

有助改善九江市域交通

鄱陽湖隧道從表面看,僅僅是溝通鄱陽湖東西兩岸的通道,其實,這裡面還隱藏著九江的小秘密!

湖口縣已經被九江市納入市區總體規劃的考慮,根據九江市提出的打造「四縣一山」(瑞昌、星子、九江縣、湖口縣和廬山)的大九江都市圈格局,力圖實現九江市整體範圍的擴大,意味著上述三縣將成為九江的衛星城。

記者從湖口縣發改委獲悉,鄱陽湖隧道方案將九江主城區內部高速路網及連接湖口的九景高速部分路段改變為不收費的城市快速路,在九景高速銅九鐵路以南(約彭湖高速口)新建主線收費站一處。原有九景高速通過鄱陽湖大橋的過境車輛,改走九江繞城與鄱陽湖底隧道高速連接線。這將湖口縣與九江市在城市快速交通體系上融為一體,高速過境交通流量通過九江繞城、鄱陽湖底隧道、九景高速全部繞城通行,減少了對大九江都市區內部交通的衝擊。

帶動環鄱陽湖區域發展

除了九江市域交通大大改善外,鄱陽湖底隧道同時可以解決極端惡劣天氣九江與湖口方向的交通聯繫,起到打開九江與湖口城市框架,連接彭湖沿江板塊,形成真正的大九江格局,帶動環鄱陽湖區域經濟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湖口縣發改委投資科王主任告訴記者:「大九江概念中,湖口縣是被納入大九江的範圍之內。湖口縣到九江市很近,以後湖口縣完全有可能發展成類似九江市廬山區這樣的城區概念。」

網友「鐘山腳下」說:「表面上看湖口的交通四通八達,但是細細分析,通往九江的最便利但是成本昂貴的只有一條九景高速公路。現在,因湖口工業發展,每天來往九江-湖口的車輛及人員成倍增長,付出的交通成本(過路費)也是一筆不小費用支出,給企業和湖口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成本支出和壓力。彭湖板塊是九江經濟騰飛的四大板塊之一,如果僅靠一條且是收費的高速公路來作為運輸的重要途徑,對企業和政府來說,勢必有很大的弊端。要想湖口的未來企業能良性地發展,降低運輸陳本、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實現安商富商,可以說,湖口至九江,絕對不能單靠這一條收費的高速公路!解決這個交通運輸問題,迫在眉睫。」

為江西參與長江經濟帶提速

毫無疑問,長江戰略是江西參與全國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僅僅湖口縣一個長江沿線小縣城,就在長江邊布局了140多家企業。

湖口縣還認為,經濟因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湖口縣發改委投資科王主任說:「我們工業園規劃面積有40平方公裡,現在落戶企業有140多家,規劃了6個園區。建設鄱陽湖隧道還要一個重要因素,是增強長江沿線的工業園聯繫。目前鄱陽湖隧道還是在做可行性研究,如果資金到位會很快啟動建設。」

長江經濟帶建設將給江西帶來多重機遇。據了解,長江經濟帶加強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有利於江西整合水運資源、重振贛鄱千年「黃金水道」,加快構建立體化現代交通運輸體系,提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交通區位優勢;長江經濟帶將推動東、中、西部之間產業的轉移和要素合理配置,為江西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而鄱陽湖底隧道的建設與開通,無疑將會對江西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起到提速作用。(記者左陽天)

來源:中國江西網-信息日報

相關焦點

  • 橫跨鄱陽湖!航拍「東方百慕達」老爺廟水域上的鄱陽湖二橋
    今天來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橫跨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鄱陽湖的一座大橋——鄱陽湖二橋。鄱陽湖二橋全景圖,攝於2019年10月。鄱陽湖二橋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於都昌縣之間,位於鄱陽湖的中段,起點在都昌的多寶鄉,終點在湖對面廬山市的華林全長5589米。從2015年8月7日開工到2019年6月28日通車,歷時3年八個月,鄱陽湖二橋是鄱陽湖上第二座公路大橋,也是中國跨內陸湖最長的斜拉大橋。
  • 鄱陽湖系列一:鄱陽湖為什麼又叫彭澤湖?
    鄱陽湖,古稱彭蠡、彭澤。在江西的最北邊,有個叫彭澤縣的地方,而在彭澤縣的南邊,有個叫鄱陽縣的地方。兩縣一南一北,相隔一百餘公裡,為何名字表示的是同一個湖泊呢?這就要從鄱陽湖的變遷說起。之後又經過不斷的變遷,在長江南岸形成了一個彭蠡新澤,也就是今天鄱陽湖的北湖部分。而鄱陽湖的南湖部分在當時還是一個縣,叫做鄡(qiāo)陽縣,土地肥沃,水網縱橫,不過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隨著彭蠡新澤不斷向東南擴張以及長江幹流徑流激增,鄡陽縣逐漸沼澤化,並開始不適宜耕種,直至被彭蠡澤徹底吞沒。
  • 江西都昌:鷸舞鄱陽湖
    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
  • 江西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9月12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昌保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水鳥調查時,在馬影湖上驚喜地發現了4隻越冬的白琵鷺,這也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秋首次監測到的越冬候鳥。9月24日13:45,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都昌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在當地馬影湖開展日常巡護監測時,清晰監測到11隻越冬大雁(豆雁)抵達湖區,與此前抵達的「先頭部隊」白琵鷺和今夏留守的大雁家族成員(6隻白額雁、2隻豆雁)會面。這是今秋以來,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鄱陽湖範圍內監測到的首批越冬大雁。
  • 鄱陽湖概況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南北長173公裡,東西最寬處達74公裡,平均寬16.9公裡,湖岸線長1200公裡,平均水深8.4米,最深處25.1米左右,容積約276億立方米,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大河。  鄱陽湖古稱彭蠡澤、彭澤或彭湖,鄱陽縣建縣800年時,由於湖水南浸至鄱陽縣而改名鄱陽湖。
  • 江西將建鄱陽湖博物館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報導:日前,江西鄱陽湖博物館展陳內容大綱專家評審會在南昌召開。記者獲悉,江西將建設鄱陽湖博物館,該館以文明演進為主線,突出鄱陽湖重要的生態地位、社會經濟地位和歷史人文地位,全面展現湖區的自然、歷史、文化、生態與未來,講述鄱陽湖故事。
  • 江西都昌:鄱陽湖水枯 湖底明代古橋露真容
    日前,由於鄱陽湖水位下降至枯水位,一座石橋露出水面。該石橋位於鄱陽湖江西都昌縣多寶鄉附近的鄱陽湖湖床上,連接都昌縣多寶鄉蔣公嶺和星子縣縣城,歷史上曾是兩縣沿湖群眾往來的交通要道。
  • 鄱陽湖,到底有多重要?
    長江從青藏高原奔騰東下時,一路「招兵買馬」,將兩岸眾多河流納入麾下,流到鄱陽湖最北邊的湖口縣——長江中、下遊分界點時,其最主要的八大支流,已被收納七個。最近一段時間,「飽飲洪水」的長江,猶如裝了一肚子酒的醉漢,看到鄱陽湖便迫不及待地張開了嘴,將部分洪水洩入鄱陽湖中。於是,鄱陽湖不堪重負,水位急劇上升。
  • 江西鄱陽湖提前進入枯水期 湖底鋪滿紅花
    遊客在開滿蓼子花的鄱陽湖江西都昌段的湖床上遊玩拍照遊客在開滿蓼子花的鄱陽湖江西都昌段的湖床上遊玩拍照遊客在開滿蓼子花的鄱陽湖江西都昌段的湖床上遊玩拍照國園林網10月23日消息:據「中國水文信息網」發布的水文數據,2015年10月19日8:00位於鄱陽湖中部的都昌水位站水位12.58m,比該站1952—2014
  • 中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湖--江西鄱陽湖
    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但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還是湖南洞庭湖相比很多人都會心存困惑,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江西鄱陽湖鄱陽美景鶴舞紅花海鄱陽湖,古稱彭蠡(péng lí)、彭蠡澤、彭澤,位於江西省北部,地處九江、南昌、上饒三市,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國第二大湖,僅次於青海湖(青海湖是鹹水湖,中國面積最大的湖泊)。
  • 江西不缺水,人為因素才是鄱陽湖枯水的主因|鄱陽湖建壩討論
    #生態文明建設#1月14-15日,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可研階段環境影響專題報告技術討論會議即將召開。#鄱陽湖#到底該不該建壩(閘)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日,綠會研究室接到一位長年關注鄱陽湖生態的民間志願者來電,認為鄱陽湖此前之所以連年喊旱、冬枯頻繁,其主要原因在於三峽蓄水和鄱陽湖上遊五大水系的大壩林立。「江西從來就不缺水,秋冬枯水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調蓄解決」,「鄱陽湖此前的#枯水期#提前、冬季水位低等,也都是人為原因導致」,這名志願者表示。這位民間志願者對鄱陽湖流域相當了解。
  • 江西鄱陽湖博物館展品徵集公告
    江西鄱陽湖博物館展品徵集公告 2020-05-20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鄱陽湖,怎一個旱字了得?鄱陽湖旱情持續,大面積湖灘裸露
    2019年9月30日至10月18日,江西九江,鄱陽湖旱情持續,大面積灘涂裸露。圖為2019年10月18日,江西九江,裸露的鞋山扼守在鄱陽湖水道上。2019年10月18日,江西九江,鄱陽湖裸露的草灘上流淌的狹窄水道。
  • 【新春走基層】江西:鄱陽湖特大橋的日與夜
    央視網消息:在鄱陽湖特大橋,每天平均20分鐘就有一趟列車經過。因為大橋橫跨鄱陽湖,多變的氣候,也給橋梁和鐵路維護帶來不小的挑戰。春運期間,不論白天還是夜晚,都一直有人守護在這裡。今天的《新春走基層》,一起去認識這群守護者。雷哲哲和胡興亮是鄱陽湖特大橋的橋隧工。
  • 江西都昌:鄱陽湖水枯 湖底明代古橋露真容
    日前,由於鄱陽湖水位下降至枯水位,一座石橋露出水面。該石橋位於鄱陽湖江西都昌縣多寶鄉附近的鄱陽湖湖床上,連接都昌縣多寶鄉蔣公嶺和星子縣縣城,歷史上曾是兩縣沿湖群眾往來的交通要道。
  • 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新華網南昌11月7日電(通訊員鍾南清 李夢麗)日前,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進賢保護監測站工作人員曾慶靈在開展「逢八」鳥類監測時,驚喜發現1隻江西省「省鳥」白鶴的到來。當天,該保護區大汊湖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在同步開展「逢八」鳥類監測時,又於轄區發現17隻白鶴抵達。
  • 江西鄱陽湖:溼地成候鳥樂園
    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央廣網都昌10月25日消息(記者胡斐 通訊員傅建斌)近日,眾多候鳥飛抵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越冬地處江西北部的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豐富的溼地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使這裡成為越冬候鳥的「最愛」。每年冬季,數十萬隻候鳥從西伯利亞飛到鄱陽湖,開始數月的越冬生活。
  • 科技部徐南平副部長深入江西調研、指導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為推動江西省創新驅動發展,加快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創建工作,6月4日至6日,科技部徐南平副部長一行到江西指導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工作。江西省委書記、省長劉奇會見,並召開座談會。省領導毛偉明、殷美根、吳曉軍陪同調研或參加會見。省科技廳廳長謝光華、副廳長趙金城等參加了相關活動。    6月6日,江西省創建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調研座談會在南昌舉行。省委書記、省長劉奇與來贛調研、指導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建工作的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一行座談。
  • 江西鄱陽湖第一座跨湖大橋,沉睡湖裡近400年,你見過嗎?
    千眼橋位於鄱陽湖水域的湖底,東起江西都昌縣多寶鄉蔣公嶺,西至鄱陽湖主航道,與廬山市(原星子縣)隔湖相望。每當鄱陽湖進入枯水期,這座古石橋就會露出其「廬山真面目」。此橋總長2930米,橋面寬1.2米,遠遠望去,猶如一條青龍穿越鄱陽湖,頗為壯觀。
  • 江西多措並舉切實改善鄱陽湖溼地生態環境
    全域補償 高壓執法 監測預警 江西多措並舉切實改善鄱陽湖溼地生態環境 發布時間:2019-05-10 00:00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