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不缺水,人為因素才是鄱陽湖枯水的主因|鄱陽湖建壩討論

2021-01-20 中國綠髮會

#生態文明建設#

1月14-15日,江西省#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可研階段環境影響專題報告技術討論會議即將召開。#鄱陽湖#到底該不該建壩(閘)再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近日,綠會研究室接到一位長年關注鄱陽湖生態的民間志願者來電,認為鄱陽湖此前之所以連年喊旱、冬枯頻繁,其主要原因在於三峽蓄水和鄱陽湖上遊五大水系的大壩林立。

「江西從來就不缺水,秋冬枯水問題完全可以通過調蓄解決」,「鄱陽湖此前的#枯水期#提前、冬季水位低等,也都是人為原因導致」,這名志願者表示。

這位民間志願者對鄱陽湖流域相當了解。據他觀察,在#三峽水庫#建成蓄水之前,鄱陽湖沒有出現過連年冬旱、或秋冬季枯水期大大提前的狀況,三峽水庫蓄成後,這種狀況變得頻繁起來,原因是作為大型水電站,秋冬季降水普遍減少,這時水電站通常會蓄水,而這必然導致下遊湖泊來水減少,秋冬枯水季提前。

同樣,與三峽水庫類似的是,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分布在江西境內的鄱陽湖上遊五大支流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流域,開始興建大大小小的水壩,主要分流水壩、蓄水壩兩種類型,其功用都是用來發電。「在江西,有個習慣說法,就是將大壩稱作鑽石壩,意思是一座壩相當於一個鑽石,建成後就可以年年收錢」,該志願者稱,據他們調查了解,每年鄱陽湖五大支流流入鄱陽湖的平均水量是150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贛江佔到一半以上,而五大支流上如今共分布有2000多座壩體,每年寒露季節過後,這些大大小小的壩便開始蓄水,以待第二年春夏放水發電,這樣一來,與三峽大壩秋冬蓄水效應疊加,鄱陽湖冬枯現象就出現了。

「雖然此後國家對流域小水電要求整治,但事實上很多當地的小水電不是公務員親戚建的,就是因為其他原因,根本拆不動」,這位志願者稱。但2020年夏天,鄱陽湖出現大洪水,洪峰水位一度超過1998年#長江#大洪水記錄的0.08米。「如果鄱陽湖再建壩,那麼夏季防汛的壓力,將下延至下遊安慶,這個因素請大家一定要記得考慮「,該志願者認為,對於江西方面當然願意建壩,因為除了留住清水,還可以減少洪澇損失,比如2020年夏天洪水時,沿湖周邊幾個縣早稻、晚稻均絕收,損失相當大。

「水是流動的,造成鄱陽湖冬旱的原因主要是人為因素,失去這一天然湖泊的調蓄作用,是不是僅靠建一個壩就能解決問題?請大家一定要將這個問題帶到會場「,該志願者表示。

附註:因為為了保護這名民間志願者,其姓名、地址均不涉及。請大家諒解。

整理/ gone 審 /summy 責編 /angel

相關焦點

  • 江西: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鄱陽湖不適合建壩
    江西:我最不想聽到的,就是鄱陽湖不適合建壩!一種觀點認為,洪災的根源是鄱陽湖,洞庭湖等這些湖一直在縮小,縮小的原因是圍湖造田!水利工程不一定建大壩,恢復原本的生態就好……江西經濟確實不出彩,但自然環境很好,當地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敬畏自然。江西省綠化率在全國排前幾,整個鄱陽湖流域生態環境是完全達標的,水土流失的問題並不嚴重。更何況支流河段有大規模的採砂行為,河床根本沒有淤積,反而是越挖越深。
  • 為什麼說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
    本文有兩部分內容: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二、為什麼鄱陽湖會出現豐水一片,枯水一線?一、什麼是單退迂堤,為什麼潰壩後可以不封堵?最近幾天,我們一直在為鄱陽湖發生的超大洪水而揪心,為了減少損失,江西省有序啟用單退迂堤進行分洪蓄洪。
  • 江西將建鄱陽湖博物館
    本報南昌訊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新聞客戶端記者朱嘉明報導:日前,江西鄱陽湖博物館展陳內容大綱專家評審會在南昌召開。記者獲悉,江西將建設鄱陽湖博物館,該館以文明演進為主線,突出鄱陽湖重要的生態地位、社會經濟地位和歷史人文地位,全面展現湖區的自然、歷史、文化、生態與未來,講述鄱陽湖故事。
  • 對話鄱陽湖建閘主要推動者——原江西副省長、南昌大學教授胡振鵬
    2021年1月9日《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了「鄱陽湖建閘」選址公示,可能引來「更多的反對意見」文章,文章提到了胡振鵬的話語:「在2008年之前,我還是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堅決的反對派』,但現在卻是該工程的主要推動者之一。」、「如果大家能提供更好的法子,我也不主張建閘」、「如果你提到很要緊的、很有益的(意見),我們該研究就研究。如果有的人概念都沒有理清楚,我感覺就沒有價值。」
  • 急徵籤名|三大質疑,呼籲駁回鄱陽湖建閘申請的公開信
    #生態文明建設#今天是最新一輪鄱陽湖建閘公示意見徵集的最後1天,我們希望能在下午4點之前,徵集5000份籤名,一起呼籲駁回審批申請!在【緊急關注 | 建閘計劃再起,亡鄱陽湖之心不死?!】我們認為,審批通過這樣一份建設申請,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行政行為,望審慎。十幾年來,從反對建壩計劃,到反對建閘,到這一次新一輪的建閘計劃又開始蠢蠢欲動,每一次,渴望保全鄱陽湖與長江的自然紐帶,反對建壩建閘的呼聲,從未有所減弱。這個漫長的歷程中,老一輩的生態保護工作者尚未退出一線,新一代的年輕一輩也已經成長起來。
  • 周海翔:鄱陽湖建閘,是利是弊看目的!
    黃河三角洲到鄱陽湖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湖泊,有微山湖、駱馬湖、洪澤湖、高郵湖、巢湖、駱馬湖、太湖,還有長江沿岸眾多的湖泊,應該是中國最不缺水的區域。那為何白鶴不能落呢?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了江湖隔斷,沒有了通江湖巨大的落差,灘涂及淺水區被悉數開發成水田、魚塘、矮圩。
  • 汛期到來,鄱陽湖逐漸「發福」,水天一色、煙波浩淼
    鄱陽湖「發福」了!鄱陽湖水體面積今年以來首次突破3000平方公裡。6月29日上午9時,江西鄱陽湖都昌站水位上漲至17.16米,鄱陽湖水體面積達到3440平方公裡。隨著鄱陽湖周邊近期的持續降雨,再加上長江上遊來水增多,饒河、撫河、修河、贛江、信江「五河」入湖流量的進一步加大,鄱陽湖水位持續上漲。6月30日14點鄱陽湖星子水文站水位達17.65米,警戒水位為19.00米,歷史最高水位為22.52米。
  • 鄱陽湖建閘工程將會是一個政治影響過程的產物嗎?
    如此推斷,鄱陽湖建閘工程項目儼然已經不是水利技術項目本身,如果該項目在接下來的流程中如願通過,則將會是一個政治影響過程的產物。我們也將深深地為之感到無比的痛惜,我們的國家建設了多年的生態文明,我們已經深深地認識到鄱陽湖不僅是江西的,更是全國的和大美而不言的大自然的。作為一名普通公眾,對於一個具體的政治過程,我們是無法參與到各種利益的博弈和討價還價的過程中的。
  • 鄱陽湖枯水後,才看清它的真相和全貌!
    在歷史的長河中,因為自然或者人為的種種因素,有一些隨著時間的車輪消失了,有一些卻在朝招潮落中倖存了下來,默默的見證著人來人往和滄海桑田。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位於中國鄱陽湖上的特色古建築,就是其中之一。航拍俯瞰落星墩。
  • 江西鄱陽湖:候鳥又南歸
    9月12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都昌保護監測站的工作人員進行水鳥調查時,在馬影湖上驚喜地發現了4隻越冬的白琵鷺,這也是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秋首次監測到的越冬候鳥。彼時,江西省林業局建立了保護候鳥和溼地的約談機制,對工作開展不到位的實行不審批林地、不撥付項目資金、不給予評先評優的「三不」政策。同時,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護鳥功臣」。各地設立候鳥和溼地保護專項經費,開展巡護員能力建設、加大巡護設備投入,不斷提升候鳥保護水平。
  • 鄱陽湖水利樞紐工程概況是什麼?
    近十年來,受長江上遊幹支流水庫群汛後蓄水引起的長江中下遊徑流減少、清水下洩衝刷引起的河道下切等因素影響,鄱陽湖連續出現枯水時間提前、枯水期延長、水位超低等情況,鄱陽湖枯水常態化和趨勢化的新變化,造成枯水期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承載力嚴重不足,對湖區民生、生態、經濟等多方面造成嚴重影響,難於滿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周邊城市群迅速崛起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
  • 鄱陽湖荒草瘋長魚螺蟹死一地 如同大草原(組圖)
    「原本這個時候應該比較忙碌,可沒水了,也打不了魚。就把網拿出補補,等過段時間水漲起來了,還能拿出來用用。」漁民何姑說,他們有時閒得沒事,也會駕駛小船到還有點水的小溝裡去捕魚,但往往是幾個小時,才捕撈起幾條小魚。  作為產糧大省,江西每年可種兩茬水稻,早稻一般在清明時播種,5月復播。但今年的乾旱迫使不少農民放棄種早稻。
  • 綠會海水江豚保護地主任任增穎:十問「鄱陽湖之神」
    #生態文明建設#美麗的鄱陽湖之神:您好。最近幾日,眼前擺著這張「鄱陽湖建閘之後的遠景圖」,深感夜不能寐。自從2012年11月9日和10日,按照我的計劃,曾經專程去到江西鄱陽湖溼地公園以及周邊湖區尋訪了鄱陽湖的風採。煙波浩渺的湖面和豐美的大草原,還有數不清的鳥兒,給過我無限的遐想。
  • 江西籌建鄱陽湖底隧道 連接鄱陽湖東西兩岸
    湖口縣發改委投資科王主任5日告訴記者:「僅憑現有一座鄱陽湖大橋,因車流量太大不夠用。還有,遇到下雨天、雪天,高速公路封路沒法過湖。在『十二五』就提出這個設想,但沒來得及實施。預計要在『十三五』規劃體現,工程從技術上來說還有一定的難度。」
  • 鄱陽湖枯水期調查:水廠取水口裸露,有居民家中裝水箱儲水
    「2013年12月,鄱陽湖都昌水文站刷新了歷史最低記錄,7.53米。」於小求說,新建的二水廠的取水口設置參照了這個水位,要在比這個水位低一米多的湖底設置取水口,「必須得保證出現最低水位時也能取到水」。枯水期對鄱陽湖周邊造成了困擾是事實,但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分歧橫生。江西決定在鄱陽湖上建閘留住湖水,力挺聲有之,但質疑聲也不絕。
  • 江西都昌:鷸舞鄱陽湖
    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央廣網發 通訊員傅建斌 攝)1月6日,大批反嘴鷸在江西鄱陽湖都昌溼地棲息
  • 有幸為美麗的鄱陽湖獻上一份力
    湖區水面面積受季節變化影響較大,出現「高水是湖低水似河」的景象,低水時節鄱陽湖周圍形成大小不一的湖汊。這些湖汊所形成的碟子湖低水時單獨成湖,高水時與鄱陽湖形成一片。據不完全統計,鄱陽湖有島嶼(以豐水期露出水面的島嶼為準)有近50座。其中兩個群島分別為鄱陽縣長山群島(13座大小島嶼)和都昌縣棠蔭群島(有近20座大小島嶼)。
  • 鄱陽湖該不該建閘?聽2位院士怎麼說|討論會邀請!誠邀您參加!
    #生態文明建設#2021年1月16日上午9:30,中國綠髮會研究室將在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南大街2號成銘大廈 B16 E 正式召開「鄱陽湖生態保護與水利工程建設」討論會,針對鄱陽湖建閘(或壩)是否必須得建?
  • 致力於保護鄱陽湖生態功能和環境承載能力 高質量科學推進鄱陽湖...
    3月24日,省長易煉紅主持召開鄱陽湖水利樞紐專題調度會。(海波 攝)3月24日,省長易煉紅主持召開鄱陽湖水利樞紐專題調度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遵循規律、理性客觀、務實嚴謹,致力於保護鄱陽湖生態功能和環境承載能力,高質量科學推進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前期工作。省領導胡強、陳小平出席。在聽取鄱陽湖水利樞紐項目前期工作推進情況匯報後,易煉紅指出,近年來的低枯水位對鄱陽湖湖區生產、生活和生態等方面造成了嚴重影響。
  • 江西公示:鄱陽湖建閘已納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調枯不控洪
    江西公示:鄱陽湖建閘已納入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將調枯不控洪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21-01-08 11:58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