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夷三族」和「誅九族」哪種刑罰更殘酷,為何親屬不逃跑

2020-12-19 騰訊網

縱觀華夏歷史,以法家思想為根本的律法成為封建君主們維繫江山統治的根本方式,在眾多的古代法律處罰名目之中,」夷三誅」和「誅九族」是最讓囚犯及其族親膽戰心驚的判罰。這兩種處罰多對謀反及弒君罪名的重犯叛罰,都是以「斬草除根」的方式徹底消除被處死囚犯後代及親屬復仇的實力和社會關係。這也是封建專制從歷代前朝得出的教訓,比如,吳國的大將伍子胥為報家仇率吳伐楚掘墳鞭打楚平王屍體,就是滅族不徹底的後果。所以,後來的皇帝為了防止復仇,誅族從夷三族到誅七族,在殘暴的隋煬帝楊廣手裡更是演變成了「誅九族」的刑法。那麼這兩種刑罰哪一種更殘酷呢?

判誅族後先抄家然後按戶籍逮捕族親

誅族刑法最早起源於夏朝,椐《尚書》記載,被後人稱頌為賢君的夏啟和商湯在每次出徵之前的都會警告士兵,如果戰鬥中逃跑,就會將他及他的父親、兒子及孫子一同處死。《史記》記載:秦始皇一統六國後。為防原諸侯國造反,正式把「夷三族」列入法典,所以,夷三族只是把主犯這一直系血脈的男丁斬盡殺絕,並不牽連外房族人。

誅九族受牽連關係圖

現代人常常把誅九族和株連九族混為一談,其實兩者的嚴重程度完全不同,歷史劇中的株連九族其意思就是一人犯法,九族五服內的人均要受牽連,多不至死,常為刺配充軍服官役之類。比如上官婉兒就是株連入宮為奴。誅九族就要命的多,「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孫,即自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身、子、仍孫(古時稱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為仍孫)、曾孫、玄孫整整九代人五服內的所有親屬。相當於整個姓氏分支家族全部處死。血脈相傳就此徹底斷絕,這對於注重家族延續傳承的封建禮教古人來說,無疑是最殘酷的懲罰。這麼嚴厲的刑罰,那些即將受牽連被處死的親屬為什麼不逃跑呢!分析原因無外乎以下幾點。

被判誅九族的胡惟庸

一是消息知道得太晚,古代既沒有手機,更沒有網絡,消息傳遞只能靠官方郵差。都城發生的事,常常數月甚至數年才能傳到地方。對於這種誅九族的刑罰,一旦定罪判處,官差會第一時間會拿著戶籍上門抓捕,往往在親屬完全不知的情況下就被逮捕了。

判誅族後從老至幼均被誅殺

二是古代的人丁管理制度使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交通不便利,地廣人稀,即使跑到再偏僻的村落,很快就會被當地人發現,那時候人們出行需要有官方開具的路引,類似於現在的身份證明,如果沒有路引,每個城鎮入口的守衛就會直接把你拿下。往深山老林跑吧,那更麻煩,古代的山林裡可真是啥猛獸都有,除非有武松那一身本事。

古代有人煙的地方

三是想跑也跑不了,古代的姻親關係錯綜複雜,一旦受株連的人跑了,等於成了正式犯人,這一族的人又會受到株連,而且那時同族的人都為聚集居住,官府實行保甲連坐制,一旦逃跑其它家同罪,因此不等官兵到來你已經被族親控制住了。

等待被處決的被誅族親

誅九族雖然殘酷,但封建皇朝的君主為了統治的穩定,也不是濫用的,秦朝末年禍亂朝綱的李斯,西漢大將韓信,英布等,都只是夷三族,荊軻刺秦王如此嚴重的罪行,始皇誅其七族。造隋煬帝楊廣老兒反的楊玄成了誅九族刑罰第一人,明朝的方孝孺,拒絕為明成祖朱棣起草詔書,被威脅誅九族,他厲聲回答:要殺便殺,誅我十族又如何!最終朱棣將其學生算為第十族,連同其它九族一併誅殺,共計誅殺八百七十三人。

相關焦點

  • 古代被誅九族,親人都不逃跑,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在古代,有個很殘忍的懲罰手段,叫做「誅九族」。在中國,出五服便是很遠的親戚,這一個懲罰手段牽連甚廣,許多人和罪犯之間可能都沒有見過面。不過,這種懲罰制度的背後,總有一個很讓人疑惑不解的問題,就是,這些被無辜牽連的親屬,為什麼不逃跑呢?
  • 古代誅滅九族,主犯親屬為何沒人逃匿,專家說出了真相
    而後來到秦代的情況下這類刑罰宣布被應用,值得一提的是,仍在這一基本上多了夷三族」、「誅九族」等沒什麼人的本性的懲罰,因此古代的情況下大伙兒針對這類刑罰全是十分擔心的。相信很多人會覺得好奇,古代被「株連九族」時,為何家人沒敢逃跑呢?
  • 「誅九族」誅的是哪些人?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
    那麼為何要實行「滅九族」這麼殘酷的刑罰呢?主要是為了斬草除根,防止子孫後代來報仇。其實早在三代時,是沒有「滅九族」這麼殘酷的刑罰的,即便是敵國,將對方打敗以後也是「滅其國不絕其祀」。如周武王伐紂,商朝雖然滅亡了,但依然將商族後裔封為諸侯,讓其祭祀祖先。春秋時期的宋國便是殷商的後裔,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孔子了。那麼,「滅九族」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 「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誅九族會殺多少人
    「誅九族」是古代最嚴厲的刑罰,只因為一個人犯錯,而連累成百上千的人被殺頭,那場面是非常的殘忍。有些被株連的人更是冤,因為他們平時跟犯人都沒有來往,好事沒沾上,倒是沾上砍頭的災難。在實施「誅九族」刑罰的時候,也有跟犯人非常親近的人能夠僥倖逃脫。
  • 古代的「誅九族」,究竟是哪九族?嫁出去的女兒算在內嗎?
    古時封建社會,帝王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專制統治,會制定嚴厲而殘酷的刑罰,懲治那些觸及王朝利益以及罪大惡極之人。其中,「誅九族」就是帝王常用的殘酷手段,相信大家在影視劇上都聽到過這個罪名。那麼這「誅九族」到底是誅哪九族呢?
  • 古代沒有身份證,為何被誅九族的人不選擇逃跑?原因令人絕望
    ,最嚴厲的刑罰莫過於誅九族了。人們常說,伴君如伴虎,特別是在那些喜怒無常的皇帝手下做官,一個不留神惹皇帝不高興,可能就會被株連九族。不但自己要丟了性命,還要連累自己的親族。那麼很多人可能就會感到奇怪了,古代沒有身份證,那些被皇帝誅九族的人為什麼不選擇逃跑呢?
  • 古代誅九族,是哪九族?其中嫁出去的女兒和女婿誅不誅?
    ——克羅齊 古代人對於刑罰這一塊看的是特別的重,這也是帝王的一種統治手段。在古代往往有誅九族那麼一說。那麼這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其實這件事還真的需要好好的說道說道。 誅九族的由來 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誅九族這麼重的刑罰,最嚴重的也就是對其進行夷三族。夷三族的興起還是秦始皇率先使用的。
  • 歷史上「誅九族」誅的都是哪九族?史上承受誅九族酷刑的都有誰?
    夷九族,為「族誅」之刑的其中一種,比夷二族、夷三族、夷四族……更為殘忍,是封建時代最高統治者給予自己所認定的有罪之人的最為殘酷的刑罰,比凌遲、滿門抄斬更為殘酷。漢初,西漢延續秦制,繼續實行「族誅」刑罰,並公布夷三族之令,其令曰:「當三族者,皆先黥劓,斬左右趾,笞殺之,梟其首,菹其骨於市。其誹謗詈詛者,又先斷舌」,漢高祖時期,西漢開國功臣彭越、韓信等均受族誅之刑。文帝曾廢除過「族誅」刑罰,但後來因受方士新垣平的欺騙,文帝大怒遂下詔再次恢復「族誅」之刑,並將新垣平「夷三族」,之後晁錯、李陵皆以族誅。
  • 古代人面對滅九族刑罰時,家中親人為何不逃走?其實逃走的才傻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的刑罰非常嚴重,在秦朝時期就達到了頂峰。當然,當懲罰達到頂峰時,那麼禍害就會隨之而來。因此,歷朝歷代都會減輕刑罰的力度,讓老百姓過上舒心的生活,但是,唯有懲罰才能揚善,所以一些懲罰也得以延續。
  • 古代誅九族如此殘忍,被列入九族名單的人,為什麼不提前逃跑
    古代被誅滅九族的人,都是一些朝廷重臣和地方豪強,這些人都有穩固的家業,親屬朋友大多都在朝廷做官,很容易被官府捕獲。而且朝廷在誅滅大臣的九族之前,都會先把跟大臣有關係的人抓起來,等到判決誅滅九族的時候,大臣的家屬都已經被關押在監獄中,根本來不及逃脫。
  •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
    古代「誅滅九族」中,「九族」包含哪些人?文/炎炎談歷史古代的刑法非常殘酷,一人犯法,導致家族被株連,遭受滅頂之災,這就是最讓人害怕的「誅滅九族」,這就意味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滅族」跟「抄家」是伴隨使用,目的就是斬草除根,徹底除去復仇的實力和人脈。春秋時期伍子胥與吳伐楚就是滅族不徹底導致的楚國之災,所以,秦始皇統治之時,採納商鞅的「連坐」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來越來越酷,由三族、五族到九族。最為嚴重的就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
  • 古代被誅九族的家族,家人為什麼不逃跑,而是束手就擒
    古代刑法很多有,各種折磨人的方式,有時犯人罪過過深,甚至還會連累家族其他成員,誅九族就是如此,一人犯罪,全家被斬,從上到下老老少少一口不留,說來也是相當無情,這樣嚴厲的懲罰足以讓一個家族消失覆滅,但是為何誅九族的命令下達之後,家人都不敢逃跑呢?
  • 誅九族的範圍包括哪些?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期間,為了維護統治都會有相關的法律約束和殘酷的刑罰。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誅九族,除了誅九族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七族等,不過後面兩種的慘烈程度都遠遠比不上誅九族。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 古代「誅九族」是指哪「九族」
    中國古代有「抄家」和「滅族」之刑,同時也是經常伴隨使用,目的在於斬草除根,完全除去復仇人的實力和人脈。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到五族再到九族,一般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古代誅九族,為什麼沒有人逃跑?其實不逃跑的人才是智者!
    而皇帝為了鞏固和保全自己的地位和權利,所以皇帝就創造了一系列的制度來控制別人的行為,畢竟皇帝也不能變得太野蠻亂奪走人的性命。他希望人們都可以忠誠地服從他制定的制度,可是問題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想那麼服從皇帝並且臣服於皇帝,有些人會冒出一些危險的念頭和舉動所以被皇帝知道之後會受到一系列的刑罰。可為什麼古代的刑罰那麼重?
  • 古代皇帝動不動就誅九族,「九族」究竟有哪些人?你知道嗎
    《秦律》中開始有了「夷三族」的說法,到了後來逐漸發展成為凌遲處死、滿門抄斬、誅九族等說法,一直到清朝的十大酷刑。而我們在歷史故事中也經常聽到誅九族的說法,那麼這個誅九族到底是什麼呢?九族歷史學家對於「九族」的概念並沒有統一的見解,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許慎的觀點,他認為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加起來剛好是九族。
  • 古裝劇裡經常提到誅九族,那你知道是哪九族嗎?
    在古裝劇裡,無論是歷史劇還是武俠劇,我們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詞:誅九族。這是有人犯了謀逆之類的重罪,被皇帝處以最嚴厲的刑罰。因為在現代,九族泛指親屬,已經沒有必要分那麼清了。九族該怎麼算但是在古代封建社會,九族的概念可絲毫馬虎不得。提到九族,一般是跟刑罰聯繫在一起的。由於封建時代實行株連制度,一人犯法必將株連他人,這是統治者為了震懾百姓而採取的一種制度。
  • 歷史上人被株連九族時,家人為何不跑掉而等死,原因其實很簡單
    歷史上人被株連九族時,家人為何不跑掉而等死,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在看一些古裝宮廷電視劇是,會了解到一些刑法。族刑一種我國古代歷史上非常殘酷的一種刑罰,我們也會在電視中經常看到株連九族的一些話語,這些實際上都是在古代歷史上族刑其中的一種方式。
  • 古代沒有攝像頭,被誅九族為何不逃走?原因讓人感到無奈!
    古代沒有攝像頭,被誅九族為何不逃走?原因讓人感到無奈! 誅九族這件事是不存在的。畢竟九族涉及的人太多,一個家族上上下下多少支系,過了三代就親疏立現了,就算是人口普查也不會那麼精確。而且「九」更像是一個約數,泛指此三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