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子街師古齋紙莊

2020-12-15 訪古湖湘

坡子街師古齋紙莊

長沙師古齋紙莊是民國時期省內經營紙張、印刷、字畫、糊裱業的名店。初期以木版印刷為主,繼有石、鉛印刷,並經營裁刀、裱殼、開捶、折凳等業務。前店後坊,產銷結合。紙莊開業40餘年,三易其主,各有所長,經營管理頗有特點。

一、以品種質量創牌

民國元年(1912年)。易見龍以銀元1萬元獨資創辦師古齋紙店於長沙坡子街,修建了獨具一格的鋪屋店堂:石庫門面,陳設精雅,樓臺窗格,雕花飾金,桌案櫃檯,油漆光亮。書法家王運長隸書招牌,赤金裝點,光彩奪目。青龍牌由書法家周介祹(周昭怡之父)手書:

制傳蠶爾;

品重龍鬚。

尤以清末舉人粟谷青擬就嵌字對聯最具特色,聯云:

師竹友梅多異趣;

古書名畫發奇香。

店堂客廳中,羅致名貴雀鳥、奇花異卉,加上金魚池、假石山,入店如進書齋畫廊、如登大雅之堂。

民國初年的師古齋

師古齋以重金聘請高級技師,對產品製作,精益求精,注重質量,名牌產品有:

1.壽屏、對聯。(1)用料考究。採用大紅貢緞,真血牙冷金、衝泥金、杏黃絹心、蘇州朱尖、各種蘇州朱尖描金(這兩種朱尖水洗不退)。(2)花色多。各種片、冷金有大紅、玫瑰、珊瑚、血牙、鵝黃、淡青、古色、雪白等。(3)規格齊全。分整紙二尺二寸對開、一尺四、一尺六等。(4)裝璜美觀。裱邊用黃白大花錦、仿宋錦、各色萬字花錦,還有各色花綾裱邊。選用頂好的織錦,上等夾宣紙做珊瑚點、珊瑚片、泥金朱紅做芯子,上等內山杭連紙裱四層做底,再用石頭磨光。

2.帳簿。原料紙採用頭二牌福建花胚紙「大生乾記」和「大生祥記」兩種,由專人負責監製、裁切、裝訂、磨光、顏料、印刷、殼面、包角、用線,精工製作。並用品朱、品黃兌入滕黃等調色印刷,再用深藍緞子包角,殼面用淺藍色夏布或竹布糊裱,潔白的絲線(雙線)裝訂。每本百頁,外加目錄。

3.煮捶宣紙。宣紙分生宣和熟宣(煮捶宣),還有單宣和夾宣、薛濤五色宣、五色虎皮宣、珊瑚點、珊瑚片及朱紅宣等。煮捶宣是該紙莊獨特產品,系採用上等宣紙,加上適量明礬水,再以光潔的石頭打磨而成。

4.仿古信箋和信封(又名博古箋)。信箋選料用上等花胚紙和福建陳坊杭連裱兩層,繪以花卉,蟲、魚、禽、鳥,印以影花(即暗花),經木刻套印影條8行,顏料採用上等花青、赭石、大青、大綠、滕黃、西洋紅等,信封原料以較次的陳坊杭連紙,精裱二三層,繪製木刻影花圖案。此亦該紙莊特產。

5.八寶印泥。系用蘇州的上等艾絨,陳年印油及優質朱標和土燭、洋紅,盛於瓷擂缽內,擂槌攬拌成泥狀即成。有的還要加入珊瑚粉、珍珠粉、赤金葉,可保永不褪色。

同時,經常邀請當時的文士名流和書畫家來店作客,熱情款待,請其作對聯、吟詩、寫字、繪畫。也可訂立筆單(即書法、繪畫的價格),代售取傭。或將文士名流平日所作書畫加以精裱,訂價出售,紙莊抽三成。這不但為書畫家增加了收入,也為商店作了宣傳,提高了紙莊的聲譽,擴大了業務。

易見龍經營10年,創出名牌,業務發達,年營業額銀元10餘萬,最高年份達20萬元,獲利頗多,日漸富有。後易見龍吃喝玩樂,不理店務,營業日下,最後負債外逃,紙莊停業。

二、用競銷擴大營業

1922年,復昌紙號經理倪友松見師古齋招牌較響,願出價接頂。除當時紙莊庫存商品並家具器皿另行作價外,僅招牌頂費達4000銀元。倪友松接頂後,即以原招牌加「祥記」二字,繼續營業。新店股金仍為銀元1萬元。其中湘潭長發祥紙店7000元,倪友松3000元。倪友松任經理,原有人員大部留用,並新增人員共40多人。店員最高月工資20元,最低12元。整頓店務,重新安排人事,修訂規章制度,分別把關,各負其責。經濟上有湘潭長發祥和長沙袁大生紙莊,以及謙和、春茂錢莊的支持(均為江西幫)。

經營上除了繼承過去產品,注重加工質量外,還採取多種措施,為擴大銷貨打開局面。如廣泛與各銀行、錢莊、綢布、百貨、南食、藥材等行業大戶名流世家聯繫,發送往來貨折,憑摺取貨;或預約訂購,送貨上門,三節結帳,當年訂貨的就有200多戶。在門市銷售上加強商品廣告,擴大宣傳,以廣招徠。薄利多銷,大眾化品種微利保本。店堂內配齊品種,高、中、低檔俱全,打頭貨(即普遍有的品種)價碼劃一,童叟無欺。貨架豐滿,陳列整齊,插花間色,擺布得體。顧客進門,接待殷勤,不論是成批交易或小買小賣,也不論兒童、婦女,均不怠慢,不放走一個顧客。對於價昂的獨特產品,如壽屏、名人字畫等,價格面議,視不同對象定價,一般高於成本幾倍。批發業務請進客廳洽談。生意成交,各自清點,打包成件,快而不亂。特別是壽屏業務沒有定價,全憑店員銷貨技巧,顧主進店,大家都上,泡茶敬煙,搬貨看樣,盡心推薦。每銷一堂壽屏,給經手人一定的介紹費和獎金,以資鼓勵。

此外,還固定專人分行業、店戶上門聯繫(名曰上街),不管要貨多少,都及時送貨上門,貨不對路,質量不好,可以斢換或退回,以取得信譽。成批交易,實行「抹尾」優待。對機關團體,給總務人員1%的回扣,甚至可以隨客意開票。並千方百計地打聽竊取同行業投標的標底和標價,力爭本店中標。倪友松接替經營,使紙莊業務重振,名牌確保,盈利更豐。1930年,倪友松病故,其弟倪俊生繼任經理。友松子倪禎祥主管業務。1938年,長沙「文夕大火」,店堂財產付之一炬,營業遂停。

三、經營與管理並重

1942年,原股東梁漢臣、何楚賢等人,在南門口原長郡中學舊址殘垣開始恢復紙製品加工,併集合股東陳成甫、梁世文等,擬集資銀元8000元,恢復紙莊舊業。由於意見分歧,以周錫銘、石端猷為首在福勝街開發新師古齋紙莊;另以梁漢臣、何楚賢為首就原班人馬在坡子街舊地開設老師古齋紙莊。1943年老號落成開業,用工50多人(其中學徒15人),幾月內一棟新鋪屋的建築費就賺回來了。後來日軍再犯長沙,店員各散,又被迫關門停業。至抗日戰爭結束,店主店員陸續歸來,由梁、何等人策劃,先辦書畫展覽會,乃找過去與紙莊關係較好的知名書畫家求援,得到有關人士的熱情贊助支持,拿出不少作品,加以精裱展出,通過報紙廣告,擴大影響,顧客絡繹不絕,日營業額最高上千銀元。此次展覽會為紙莊復業提供了資金,還添置了鉛、石印刷機器。

梁、何經營期間,汲取前兩屆經理人所長,抓經營,重管理。注重人才,用其所長。對紙莊老業務人員,均以高薪挽留,如建店元老曾孝慈精通業務,一直留用下來。店員學徒按各人專長安排使用,門市、印刷、裁刀、裱殼、質檢等工種,各司其職,包幹負責。除一兩人專搞賣貨外,其餘都有手藝,既做又賣。大家都懂得加工技術、市銷行情。招收學徒歷來較多,最多時20餘人。學徒3年,無月工資,只每年春節才給少許「壓歲錢」。紙莊店員一般月薪比同行業其他店鋪優厚,年終並有分紅,發雙薪,平日設考勤記錄,月總年結,按考勤實績,等級分紅。此外,還有單項獎金,如銷出高檔壽屏、字畫,毛利多,均給一定比例介紹費作為獎金,業務成交後立即兌現。謄文錢、打格子錢亦歸個人所得,謂之「外快」。

產品講究包裝,既保商品質量和美觀,又可作宣傳品。比如:一般文具紙張的包裝用紙,附印廣告:「本庄自運中外紙張、蘇杭屏聯、八寶印泥、真陳印油、顏料泥金、文具儀器、鉛石印刷、各種表冊、文憑禮券、信箋客帖。」八寶印泥自醴陵瓷廠訂製大小不同的圓形蘭花圖案的瓷盒,嵌以「師古齋」招牌。仿古信箋是用彩色紙盒,盒蓋上嵌以玻璃,與信箋大小一致。各式對聯由裝璜店承制彩色紙盒,大花錦包邊或蘇金紙鑲邊,盒蓋上刻有空心字,嵌以各色臘光紙,美觀適用,便於攜帶和運輸。壽屏包裝採用衣鋪街遊德太小木店承制的樟木箱,塗上各色國漆,箱蓋上請名人題字,精刻「壽比南山」「延年益壽」等篆隸字體,貼金或填佛青、石綠等色彩,箱內分三屜或四屜,分裝12—16塊壽屏。紙莊各色包裝,均受顧客歡迎。

1949年梁漢臣去世,副經理何楚賢年老體衰,無力操店務,加之時局動蕩,市場蕭條,營業銳減,處境艱難。20世紀50年代後,國營商業給予加工訂貨,幫助擴展零售業務。1956年師古齋公私合營,後轉入長沙市文化用品公司。

(原載陳先樞編著《坡子街史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

相關焦點

  • 坡子街師古齋紙莊
    坡子街師古齋紙莊長沙師古齋紙莊是民國時期省內經營紙張、印刷、字畫、糊裱業的名店。初期以木版印刷為主,繼有石、鉛印刷,並經營裁刀、裱殼、開捶、折凳等業務。前店後坊,產銷結合。紙莊開業40餘年,三易其主,各有所長,經營管理頗有特點。
  • 臺南紙莊世家的百年傳奇
    >  走在臺南新美街狹長的巷弄裡,一不留神就會與「王泉盈紙莊」擦肩而過。  「當年這是臺南最繁華的街道,俗稱『米街』,有句話叫做『紙傢伙、鐵家具』,就是指『米街』三大家族中的紙莊及打鐵業。」坐在店鋪裡,紙莊第三代傳人王長春對記者回憶往昔,感觸頗深。  「王泉盈紙莊」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清朝光緒年間。王家清朝時即在福建泉州石獅以「王源順紙莊」起家聞名,後開枝散葉,又開分號「王泉利」,併到臺灣發展。
  • 臺南紙莊世家的百年傳奇——「中華文化在臺灣」組稿之三
    「當年這是臺南最繁華的街道,俗稱 米街 ,有句話叫做 紙傢伙、鐵家具 ,就是指 米街 三大家族中的紙莊及打鐵業。」坐在店鋪裡,紙莊第三代傳人王長春對記者回憶往昔,感觸頗深。「王泉盈紙莊」的歷史可以回溯到清朝光緒年間。王家清朝時即在福建泉州石獅以「王源順紙莊」起家聞名,後開枝散葉,又開分號「王泉利」,併到臺灣發展。
  • 千年長沙坡子街
    坡子街位於長沙城市中心地段,可考證的歷史就有1200多年之久,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千年商業老街,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因1938年「文夕大火」毀於一旦。坡子街與上海的城隍廟、南京的夫子廟、蘇州的觀前街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小吃名街。
  • 樂八途自由行帶你遊瀟湘 分享長沙十大必遊景點(坡子街)
    今天樂八途自由行小亦給大家聊聊長沙十大必去景點之一的坡子街。坡子街擁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盛唐時期棲居長沙的杜甫用「茅齋定王城郭門,藥物楚老漁商市」來描述當時的盛況。古街的變遷見證著長沙城百年的滄桑巨變,濃縮了長沙市場發展和城市建設,從20世紀初的起步,到繁華、毀滅、再生、停滯、騰飛的曲折歷程。
  • 「敬記紙莊談環球名紙莊」系列之:臺北「品墨良行」
    (始創於1898年的北京最早的紙莊「敬記紙莊」)
  • 走進記憶中的坡子街(一)
    在有史料考證的記載中,坡子街從誕生到現在,已經有1200多年。自清末起,坡子街就成為了全市金融業、藥材業集中的地帶。當時這裡錢莊、銀行林立。1934年在坡子街登記註冊錢莊有14家,另外還有中央銀行長沙分行、大陸銀行、聚興城銀行、農工銀行、實業銀行、金城銀行設在這裡。
  • 坡子街餘太華銀樓
    坡子街餘太華銀樓長沙坡子街餘太華銀樓開設於清乾隆年間,始時生意極小,完全是一種手工藝性質,以承接來料加工為主,多做多得,少做少得,故生意發展不快。這件典當契不僅證實了坡子街「餘太華」的存在,還證實了「餘太華」也經營典當業務。道光二十八年胡中守曾將坡子街一房產典押給「餘太華」的字契至光緒七年(1881年),餘芬芳病逝,其子介卿、南陔繼承父業,利益日增,華太華招牌已馳名京省。隨後將湘潭支店與南陔常德支店分與堂侄某,坡子街店則為介卿一人所有。
  • 香港集古齋慶六十華誕
    本報香港5月31日電 (記者陳然)為慶賀香港著名文化藝術機構集古齋成立60周年,「集古之友——集古齋六十周年紀念展」30日下午於香港中環隆重開幕。紀念展展出約50幅曾在集古齋展覽、後為各機構及藏家收藏的書畫名家精品,作者包括齊白石、張大千、任伯年、傅抱石、饒宗頤等,展期至6月7日。   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總裁傅偉中致辭表示,60年來,集古齋始終秉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搭建藝術傳播平臺」的服務宗旨,立足香港,面向海內外,至今已有400餘場藝術展覽在此舉行。
  • 古城青春志|坡子街:韻味長沙越夜越美麗
    長沙坡子街,擁有12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一條名副其實的千年老街,同時也是湖湘文化的代表。坡子街目前已發展成為長沙一條傳承湖湘文化,引領時代潮流的標誌性商業文化街和民俗美食街。古城青春志| 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古城青春志 | 都正街:古與今,都正好古城青春志| 太平老街:繁華星城裡的一幅鮮活「清明上河圖」紅網時刻記者 周昂 黃時中 杜放 李濯雪 長沙報導
  • 中國六十年紀行-54 歷史老街坡子街 縣正街 都正街
         坡子街位於長沙舊城繁華地段,它緊鄰今天長沙最繁華黃興南路商業步行街。因為街道地勢東高西低,呈斜坡,所以,就取名坡子街。坡子街在舊時分三部分:上坡子街、下坡子街、橫坡子街(又叫新坡子街)。
  • 京古齋:京中古韻 齋中臻品
    饕餮們觥籌交錯的瞬間,京古齋這個中華老字號卻迎來了它歷史性的轉變。前身為中國書畫經營八大齋之一的京古齋,在選擇改行做餐飲的同時,卻沒有拋棄「文人」的一身風骨。凡事專心,書畫需凝神運筆,炒菜亦要專注用心。認真做菜,卻不單單做菜,對於就餐環境的營造,京古齋有一顆忘不掉的初心。
  • 崔景哲繪畫藝術展走進香港集古齋
    集古齋這一香港著名文化品牌、著名老字號畫廊特別邀請著名畫家崔景哲於2016年10月赴港辦展。崔景哲,字崔巍,滿族,現居北京。1980年生於河北唐山樂亭,畢業於河北美術學院,深造於天津美術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人物畫研究生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劃學會理事、清華美術學院創作研究員、河北美術學院常務副院長,河北省工筆劃學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 不會逛坡子街的你,請收好這份坡子街美食攻略
    在大多數人印象裡,坡子街是個被外地遊客塞滿的商業街,兜兜轉轉一圈滿眼儘是網紅品牌。似乎燈紅酒綠的繁華市中心與老長沙傳統美食完全搭不上邊。但其實,只是因為你不會逛罷了。今天小懂帶大家體驗C-BLOCK歌詞中的「只曉得坡子街有呷」,教你如何人均不到100塊錢吃遍坡子街。
  • 坡子街,印刻在長沙人心裡三生三世的記憶
    每座城市都有一條屬於自己的美食街,而長沙坡子街眾多小夥伴們只知道坡子街的美食,卻很少了解它。輪船客運碼頭就設在坡子街口小西門外。旅客和貨物往來不絕,坡子街也因此成為當時長沙的交通要道,一時間商賈雲集店鋪林立。在1300多年的滄桑歲月中,坡子街遭遇了多次曲折。文夕大火使得全街盡毀,戰後重建才漸漸恢復繁榮。
  • 「群古齋」藺仕庵:從行腳商到河南古玩業的半壁江山
    上聯是:「入廝室有商彝周鼎秦磚漢瓦唐鏡宋瓷共羨腑羅群玉 」,下聯是:「觀其人如和風霽月蒼松翠柏茂林修竹齊慕仰對古賢 」,中間所懸掛的匾額上書「北海襟懷 」。整個院內常年竹木扶疏,籠鳥池魚,室內插書滿架,字畫琳琅,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具有濃厚文化氛圍的舊式企業。該店的店名「群古齋」三字匾額,是由清代狀元陸潤庠題寫。
  • 【堯都古村落】之唐代古村——封侯村
    回師途中,眾將領紛紛驚喜地議論:「不知何人救駕?」只聽空中一陣馬鈴聲,由近而遠。走不幾步,小路上橫著一塊丈餘長的大冰雹。李世民凝眸細看,只見冰紋組成一行大字:浮山縣令曹臣救駕。李世民趕忙下馬,伏地而拜,口中連道:「謝曹臣救駕之恩。」       回到帳中,派人打探,果真是曹臣此人,且為官清廉,深得民心。於是,李世民便設宴慶功,封曹臣為浮山縣無佞侯。
  • 集古齋展68幀張根起新作
    圖:張根起於展覽現場/本報攝  【大公報訊】記者周婉京報導:由集古齋主辦的「松風新韻——張根起畫展」現於中環域多利皇后街集古齋畫廊舉行,展出松風畫派中國畫畫家張根起近作共六十八幅  兼求古法與新意  在四十餘年的反覆鑽研中,張根起理解到兼求「古法」與「新意」的重要性,他認為中國畫不能停留在「文人作畫」的時期,當今時代更需要「人文繪畫」。張根起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創作的「宋人詞意冊」系列即為開啟他「人文繪畫」風格的一個象徵,畫家將馬畫當作載體,用馬的形體動作及神態來體現人的心境變化。
  • 看花鼓戲到坡子街火宮殿!
    看花鼓戲到坡子街火宮殿! 趁著陽光正好趁著微風不燥趁著暑假還未走抓住假日的尾巴在坡子街火宮殿與花鼓戲來場精彩的約會吧
  • 古聯·不了齋木版水印技藝傳承培訓班開班
    2018年10月20日,古聯公司與不了齋合作建立的木版水印文化傳承基地正式啟用,首屆古聯·不了齋木版水印技藝傳承培訓班開班儀式同時在中華書局舉行。該培訓班為學員設置了7個月的課程,既有中國版畫史及流派概論等理論課程,又有相應的版畫製作實踐課程。學員可以通過這些課程了解中國版畫的源流與發展,掌握臨摹和修復經典版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