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酬業,佛渡有緣人,不度無根之人

2020-12-16 慧悟佛心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人生活快樂,工作順利,家庭和睦;有的人,生活困苦,疾病纏身,工作不順。都一樣,一無所有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命運卻有,那麼大的差別呢?佛說:「人生酬業」,都是自己的業力所感,業力在牽制你的生活。前世做了「善事」,你的生活就一帆風順,幸福快樂。前世作了「惡業」,今生就生活不順,艱難困苦。

今生身體多病,前世沒做無畏布施,殺生造業:今生生活困難,前世沒做財布施,浪費錢財;今生不聰明,前世沒做法布施,修智慧因。

懂得因果關係,就知道自己的命運,不是上天安排,也不是佛菩薩做主,而是自己修的因,結的果,一切都掌握自己手裡。你有多少福因,就會給你多少福報,沒有不可強求,即使強求到了,也會出問題,因為你福報小,承受不了。

福報小,可以增福添壽,加智添慧。在生活中,感召業力,因轉業力,用善力轉化業力,最終把業力全部轉化成善力。

怎樣才能把業力全部轉化成善力,只有修心養性,善行布施,吃齋念佛,得到佛菩薩的加持。

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要並駕前行,才會更圓滿,得到更大的福報。如果只做財布施,錢財的福報大,很有財富,但身體不健康,享受不了。只做無畏布施呢,身體很健康,長命百歲,可是沒有財富,要過清貧的生活。

福報少的,多培養福因,轉化業力,增添福報。福報多的,要惜福,不可浪費,同時還要以福養福,培養更大的福報,報答眾生,利益眾生。

如果你走進寺廟,看到佛菩薩,聽到念佛,心生歡喜。就說明,你與佛有緣,真心念佛,佛菩薩就會加持。如果聽到念佛,心生煩惱,並且謗佛,謗三寶(誹謗三寶,罪業很大的,要下無間地獄,受苦受罪。因為三寶是用善心來幫助大家的,一切利益眾生。),說明與佛無緣,沒有善根。阿賴耶識裡,種不了佛陀的金剛種子,結不了善果,佛菩薩也無法渡無根之人。佛不強求任何人,也不攀緣。

有緣眾生,佛菩薩都會護持,在生活中,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善念利他,如理如法,靜心修行。多做法布施,無畏布施,財布施修福報的因,將來就會結福報的果。

修行中,靜心梵行,多學佛菩薩的智慧,不要傷害眾生,也不要間接傷害眾生。比如,在生活中吃素,看起來沒什麼,其實你在間接放生,如果你要吃動物,就會傷害它們的生命,你吃素,就放了它們的生命,這也是最智慧的放生。放生,不但釋放了眾生的生命,而且還要放出希望,放出慈悲之心!

學佛,要用心修行,學的不是形式,學的是佛菩薩的智慧,佛菩薩的智慧,是無量無邊,博大精深的,我們佛弟子永遠都悟不盡。

法身是父母給的,感恩二老的大恩大德,養育之恩。慧命是自己給的,都是自己所作的因,有善因就有善的福報,善因越多,福報越大。

人生酬業,佛渡有緣人,不度無根之人。只要一心念佛,依教奉行,佛菩薩都會護持,幫助出離娑婆,往生極樂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佛渡有緣人
    大勢至菩薩正在把蓮花寶座送到眾生的屁股下面,用棍正在撬推他,可是,看眾生雙腳用力登在地上,就是不動,他與佛無緣,佛緣其實,這張畫很好的印證了這句,佛渡有緣人,想想,世間有多少這樣人啊,佛引圖願眾生早日脫離苦海,早證菩提,南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 佛教: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緣人」呢?
    佛教: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什麼樣的人才是「有緣人」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森羅萬象,有緣相遇皆因一個「緣」字。佛經有云:「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雖廣不度無緣之人」。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不必刻意強求。殊不知,一切都是緣在作用。你以為的主動,結果最後卻變成了自己的被動。
  • 人生因為酬業而來,你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知者常樂
    佛說人生酬業而來,就是說人身是隨善惡業力流轉來的,是為酬償業報,而來到這個人道上的。人因業而生、因業而活、因業而終,人就是一個業報身,一切都是業報的安排,要報的恩情要報,要還的債要償還,受了便了,受了便好。
  • 佛度「有緣人」,究竟什麼是「緣」,為何無緣不得度?
    曾經聽聞南師講經,其中有一句非常發人深省的話,「藥醫不死病,佛渡有緣人」。釋迦示現古印度,講法四十九年,度盡有緣眾生,隨即入滅。後世弟子通過數次結集,佛家的經典越來越龐雜,但佛陀最初的說教卻被漸漸隱沒,乃至被發展成玄之又玄的存在,「緣」就是其中之一。究竟哪種人算是佛門的有緣人呢?
  • 何為有緣人?「佛渡有緣人」有什麼含義呢?
    佛法中的有緣人,指的就是聞、思、修佛法機緣已經成熟的人。所謂機緣成熟,不過是指外因須得通過內因才能發揮作用,是種客觀現象,並不玄乎。因緣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世上絕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一切都在運動和發展著,我們只要有一顆渴望真、善、美的心,有著終極意義上嚮往獲得智慧與真理的追求,我們就是「有緣人」。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自己良心的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修佛是修心,佛無處不在,修佛不在表象,而在內心。佛不是要我們崇拜他,模仿他,表象的相近並不能代表本質的相同。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千萬不要做,因果輪迴,佛渡有緣人
    佛法追求功德一生,實際上只有通過善待別人,才能饒恕自己,慈悲為懷於心,才能逢兇化吉,遇難成祥,所以人不能殺生殘害眾生,造成的業害必然會折損曾經積累的陰德,而且也會染上不好的業障報應。第二個不能做的就是邪淫慾,早在佛經之中就有詳細講到淫慾之說,生死輪迴原本天命,但是脫離心中不正當的淫念,才能在亂世浮沉之中修成正果,也可以脫離六道輪迴的命運,得到禪定。如果一不小心沾染上了邪淫的念頭,做出了這個惡業最為難除之一的行為,就很有可能墜入魔道循環,終生困頓不堪。
  • 佛教裡說的「有緣人」是指什麼類型的人?
    佛教中常說佛度有緣人。那麼什麼才是有緣人?佛教中常說以普度眾生為己任。但是佛又說不渡有緣人,何為有緣人何為無緣人?其實從根本上來說,萬物眾生都是有緣人。無論是人或是動物,一切眾生皆是有緣人。釋迦牟尼佛曾經說過,一切眾生皆有佛相。其實說的意思就是每個眾生都是具有佛性的。
  • 天道酬勤人道酬善商道酬信 做到這三點想不成功都難
    天道酬勤」取典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尚書》「天道酬勤」,昭示勤奮逆轉人生的真諦。「人道酬善」取典於《周易》卦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寓意助人行善,逢兇化吉。「商道酬信」取典於「子曰,言必先信,行必中正」。「商道酬信」意指經商的誠信之道。經商講求信用,那麼就會在商場得到回報。
  • 引導你入門的就是有緣人
    這兩個字不是隨便說的,任何世間技術與帶你入門學問學識的人,基本都是有緣人。如果是無緣的人,內心深處會非常排斥你,內心深處不服你,內心深處歧視你,自然不會追隨你。引導你人生道路或事業方向的基本都是有緣人。如果與你無緣的人,你說再多,他也不聽,他內心深處不服,排斥你。所以,佛度有緣人,這句話不是隨便說說,是真理。與你沒有緣分的人,根本沒辦法度他。
  • 藥治不死之病,佛渡有緣人,我們要珍惜自己的緣分
    藥只能治好用這種藥可以治好這種病的人,治不好快要死的病人。天地保佑,保佑那些有緣分的人。常言說:「人的命天註定,胡思亂想,沒有用。」也有人說:「認命能過,任性不能過。」但是很多人又不認命,設法改變自己的命運,與天鬥,與地鬥,於是就有了不平凡的人生和世界。唐僧與佛有緣,觀音菩薩幻化成老道人,賜予唐生錦爛袈裟和九環錫杖,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師徒四人終成正果。「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裡姻緣一線牽。」誰與誰結成夫妻,那是天封的,是命中注定的。有人會問這是真的嗎?
  • 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誠、商道酬信
    天道酬勤天道酬勤,源於《周易》卦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上天會根據每個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正所謂「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何為勤?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經歷,勤奮才是真正的成功法寶。人道,做人的道理,是人應該遵循的規範與準則。《中庸》有云:「誠之者,人之道。」誠,是做人基本價值的追求,也是為人的底線。「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 「玉養有緣人」是啥意思?怎麼才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
    「玉養有緣人」是啥意思?怎麼才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從古至今,翡翠玉器能夠保平安的寓意,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眾所周知民間一直流傳著「人養玉,玉養人」,除此還有「玉養有緣人」這兩種說法,之前也是與大家詳細的說過「人養玉,玉養人」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玉養有緣人」是什麼意思,以及怎麼才能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玉養有緣人」這個很容易理解,這句話中最具含義的就當屬緣這個字,緣有三種含義,分別是眼緣、緣分以及機緣。
  • 為什麼佛雖慈悲,卻只渡有緣人,佛陀告訴你答案
    這樣的說法讓很多人難以接受,佛不是講究慈悲,普度眾生的嗎?為什麼佛雖慈悲,卻只渡有緣人?實際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02眾生的選擇不同佛菩薩度人並沒有任何的差別心,只想每一個眾生都能夠得度,但是為什麼只度有緣之人呢?
  • 10句美到極致的霸氣古風句子:佛渡不了的天下,由我來渡!
    導語:10句美到極致的霸氣古風句子:佛渡不了的天下,由我來渡!   4.有朝一日權傾在手,殺盡天下負我之人。   結語:10句美到極致的霸氣古風句子:佛渡不了的天下,由我來渡!
  • 牌找有緣人 如何正確對待泰國佛牌?
    今天淨心佛牌與大家講解一下關於「牌找有緣人」。我常和很多善信說過,牌找有緣人,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尊佛牌和您無緣,那麼它就不會到您手中,這時很多人說了,什麼叫有緣?有錢就有緣?當今社會,佩戴佛牌再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權,無論是男女老幼,都會在種種情況下結緣得到聖物。
  • 吃什麼飯造什麼業,人生的第一大財,是人最大的福報
    人的免疫力達到正高就好,免疫力偏低容易生病,免疫力太高,處於亢奮狀態,表明已經有了疾病。健康是一點一點儲蓄起來的,它是人生的第一大財,或者說是最大的資本,也是人最大的福報,可是我們本來擁有的大財,我們並沒有珍惜它。平時一點一點地就揮霍掉了,當如夢初醒,想用錢買回健康時,實在是買不起也買不來!健康像攢錢一樣,是一點一點攢起來的。
  • 佛法無邊只渡有緣人
    整個人生可以分為12個彼此互為條件或因果聯繫的環節,即「十二緣起」,它們構成三世二重因果業報輪迴。無明無明即無知,對佛教的根本思想的世界觀及人生觀的無知,表現為愚迷暗昧,不明佛理。行行即因無明而產生的身、語、意三業(三行),包括善惡行為。識識指認識作用或主觀認識,如三科中五蘊、十八界中的識,即「六識」。
  • 西遊記中的佛與我們信奉的佛不同,真的有佛渡有緣人嗎
    大家再談論到信仰的時候,很多人信奉佛教,很多人都會相信一句話:佛度有緣人;當然這句話也是佛家的經典語句。意思就是佛家不能渡盡世間所有人,只能普渡具有慧根之人。對佛家宣揚最大的一部電視劇就是楊潔導演拍攝的西遊記,從這部電視劇中,能讓人看到救苦救難的菩薩,意志堅強的取經人,一路降妖除怪的悟空。給人最大印象的還是佛能普渡眾生的慈悲之心。但是本章中咱們要介紹一下,西遊記中原著中的佛和咱們信奉的佛有何不同?那麼咱們就說一下烏雞國國王死後三年還魂的這一章。
  • 人生四苦,送給孤獨的人
    在一次旅途中,有緣結識了一位歷經人生坎坷的友人。至今過去多年已記不清他姓甚名誰,因為當時並未留下任何聯繫方式,獨獨無法忘記他述說自己人生經歷時那種哀婉滄桑的慈音和分別時落寞孤獨的背影。在人潮人擁嘈雜的候車室,依舊趕不走他心中的孤獨,仿佛一切都與自己毫無相干。(我只是一個孤獨的人)「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童年的苦最能讓人痛徹心扉,它會影響人生幾十年生活境遇。也許他的童年也很不幸吧!人生四大苦:童年成孤,青年辜負,中年落魄,老年無依。
  • 人這輩子,其實只能靠自己,千萬別指望誰
    人生難免會遇見困境,會有期望別人來幫忙的想法,其實,這樣的念頭,早早拋卻為好。人這輩子,其實只能靠自己,千萬別去指望誰,只會失望而已。為何只能靠自己?你的人生,說到底是屬於你自己的事情,沒有誰能替代你來走過一段段的人生旅途。在很多時候,人生的艱難困苦,只能自己來扛過去。有了經歷之後,不少人都會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才是走出困境的關鍵所在,不論是人脈還是背景,都要圍繞你的能力來展開,不然再多的助力,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