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車該走哪條「道」

2020-12-13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鹿城公共自行車有望下月上路,屆時市民就可以在80個網點租到公共自行車,1個小時內免費。市區目前的路況是否適合「騎行族」通行?1個小時,在市區騎車又到底能走多遠?

  【熱問題】

  騎行體驗人:王永勝

  非機動車道時有時無

  只能「糾結」地騎在人行道或機動車道上

  昨天上午10點鐘,我從單位一名保潔員阿姨那借了一輛自行車。10時8分,我從新城大道晚報大廈出發,體驗鬧市區騎自行車之旅,習慣了駕車的我心裡還是有點小興奮:換個角度,體驗綠色出行。可能與平時缺乏鍛鍊有關,在快速騎行5分鐘後,來到市兒童醫院時,我開始感覺到累了。好在從市兒童醫院到王朝大酒店錦繡路這一段,行道樹茂盛,非機動車道又寬暢,騎車感覺很舒暢與愜意。不過從錦繡路轉入民航路後,交通擁擠感陡然上升,騎行難度也隨之加大。在蒲鞋市農貿市場門口,車流量變得更大,非機動車道時有時無,我只能「糾結」地騎行在人行道或機動車道上。

  10時40分,我騎到南站天橋。騎了半個小時之後,要把車推上天橋難度更大了。這使我不禁回想起幾個星期前在西湖邊騎車的場景,頗有幾分豔羨。人民路上,有些地段設了隔離帶,隔開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有些地段沒設隔離帶。設有隔離帶的非機動車道騎行通暢,騎車感覺舒服,沒有設隔離帶的,得「借」機動車道……11時許,終於到了此次騎行體驗的終點——鹿城區政府門口,騎行時間近1個小時。

  一個小時騎了6公裡

  從南站天橋到廣場路騎車比開車快

  我算了一下,1個小時的時間,可以從新城騎到廣場路,大約是6.2公裡。初定9月22日啟動的鹿城公共自行車,1小時內是免費的,事實上,1個小時6公裡的距離,基本上可以滿足市民需求。15分鐘內騎車,騎快點,大約可以騎2公裡,感覺最舒適,不會太累。

  還有一名同事開車陪我走完全程,從新城到南站天橋,他開車比較快,要時不時地停車等我,可是從南站天橋到廣場路,交通變擁堵,我騎自行車比開車的同事早到目的地!可見,在鬧市區,騎自行車比開轎車更有效率。

  跟車記者目擊

  這一路,我心裡直呼「難」

  機動車與自行車混行

  錦繡路與惠民路交叉口,靠近宏德中學一側,有非機動車道,但上陡門住宅區出來的車輛被欄杆阻隔,只能開上非機動車道,與自行車混行。

  黎明西路靠近南站天橋附近,原來設置的非機動車道突然消失。由於該路段車流密集,騎車人只得與汽車搶道。到了南站天橋,橋下沒有非機動車道,市民須推著自行車上天橋過馬路。

  非機動車道停滿小汽車

  民航路奧林匹克酒店路段,道路寬約10米,但道路僅有一側劃有非機動車道。酒店對面一側,因為沒有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只能在機動車道上騎行或者乾脆騎上人行道。民航路上村路段,小汽車一溜停在上面,自行車被擠到馬路中央,很多騎自行車、電動車的人,只能在馬路中與汽車爭道。家住附近的吳先生,天天騎自行車經此上班,他說:「騎車往往險象環生,希望有關部門對此加以整頓,讓騎車人有點安全感。」

  很多非機動車道已被劃成停車泊位

  在學院路上陡門路段,有寬敞的非機動車道,不過車道上已被劃成很多個停車泊位,停滿了車輛。自行車經過時,只能上人行道或拐到機動車道騎行。

  【冷觀察】

  調查

  八成騎車人沒有安全感

  昨日,記者在市區街頭隨機採訪了30名騎車者,八成騎車人認為市區騎車環境差,騎車安全感得不到保障,暢通感不強。

  受訪者中幾乎每個人都曾遇到過「非機動車道被堵,只能在機動車道上和機動車混行」的情況。四成的受訪者表示常有「無路可走」之感,市民張樂樂堅持騎車已經一年,但她說自己即將放棄,因為現在的非機動車道甚至連盲道上都停著機動車,騎車沒有空間可言。

  六成受訪者認為「在溫州騎車成了一項危險活」。市民張銳宏家住上陡門住宅區,單位在新城。他說,現在一些非機動車道成了停車位,自行車只能在馬路中間騎,「每天各種大車亂變道,膽戰心驚」。

  交警

  為騎車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根據目前公布的180個服務網點,主要涉及交警一大隊和二大隊轄區。昨日記者致電交警一大隊。「我們會為自行車的安全出行提供更多的保障」,該大隊有關負責人表示,該大隊已在市區人民路等地段使用隔離樁,在自行車道與機動車道之間實現硬隔離,保證騎車人安全。今後,他們會加強對佔用非機動車道行為的管理力度,特別是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停放和行駛等將加大查處力度。在人民路等嚴管街上佔道違停的,將增加扣3分的處罰,長時間停留還將予以拖車處理。交警二大隊也將在近期出臺具體保護「騎行者」路權的實施方案。

  市民監督團聲音

  市政協委員歐陽後增:

  鹿城區推出公共自行車是倡導自行車出行方式的一個積極信號。但在實施公共自行車租賃服務前,市區亟待解決自行車「路權」問題。決策部門不該以犧牲自行車「路權」來拓寬機動車車道,以此解決交通堵塞問題。我建議,新建道路應該留有非機動車道,堅決反對限制使用自行車道的做法,近幾年為給機動車讓道而變窄或取消的自行車道必須恢復。

  青年反扒志願者分團負責人單建文:

  目前全國有很多城市推出公共自行車,但是有成功也有失敗,而在這些推出公共自行車的城市中,溫州的交通現狀並不佔優勢,缺乏系統的自行車道,如何保障市民的騎車安全感,鹿城區任重道遠。而只有保障了安全感,才能講求舒暢感,才能最終被大眾接受。

相關焦點

  • 摩託車究竟想走哪條道
    但是,一些汽車司機認為摩託車肆意竄入機動車道,造成了交通擁堵或剮蹭事故,還有一些騎自行車的市民反映,摩託車在自行車道上「橫衝直撞」非常危險。對此,有市民質問,摩託車究竟該走非機動車道還是車行道?法律對此有無明確規定?摩託車駕駛人的行為誰來約束?如何約束?昨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機動車流中肆意穿行 自行車道上橫衝直撞 摩託車要走哪條道
    但是,一些汽車司機認為摩託車「肆意」竄入機動車道,造成了交通擁堵或者剮蹭事故,還有一些騎自行車的市民反映,摩託車在自行車道上「橫中直撞」非常危險。對此,有市民質問,摩託車究竟該走非機動車道還是車行道?法律對此有無明確規定?摩託車駕駛人的行為誰來約束?如何約束?6月10日,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 公共自行車還需補短板 科學布局自行車網點
    廈門空中自行車道近日開放。該車道整體通暢,秩序井然,無論是共享單車還是私人自行車都可以輕鬆通行。圖為在空中自行車道上騎行的市民。他感慨地說:「騎自行車,連條痛快的路都沒有。路是為開車人設計的,根本就沒考慮騎車人的需求。」   除了行路難,停車難也是一個突出問題。騎車到單位,找不到停車的地方,而小汽車卻有專用停車位。張生遠將自行車停放在公共停車區域,走路到單位需10分鐘,還總擔心自行車丟失。   最讓張生遠不爽的是,騎車到單位沒地方換衣服,滿身是汗味。不愉快的經歷,最終動搖了張生遠騎車上班的決心。
  • 汽車佔用70%公共道路資源 自行車道僅佔20%
    自行車無路可走,街頭難覓修車點、存車棚,自行車修理工轉行……記者調查中發現,由於機動車輛的普及,人們不再依賴自行車,部分自行車道形同虛設,或者被公交車、小汽車等佔用。「按西安市常住人口860萬人算,平均3.4個人擁有一輛機動車,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254輛,是全國平均水平(110多輛)的2.2倍,是全國36個大城市平均水平的1.4倍,而西安市千人擁有自行車的數量究竟有多少呢?
  • 公共自行車道被佔用情況普遍 部分路段還需人車混行
    自行車道邊上就是公共自行車的停車樁。  方便快捷的公共自行車,騎起來暢快嗎?連續兩天,記者騎著公共自行車在幾條主幹道上體驗,發現想要一路暢通無阻並不容易,要麼沒有自行車道,要麼有車道被機動車「攔截」,而公共自行車站點的一些停車樁也有人佔用。  本報昨日發起的微型調查顯示,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在沒有自行車道的路段,騎車和行人、機動車混行很危險。
  • 深度之旅 | 日本絕美的7條自行車道,你pick哪一條?
    不僅大街小巷都可看到它的身影,更是形成了獨特的自行車文化。行樂君也發掘了7條絕美自行車道,讓你騎著單車就可以領略最美的風景,你會pick哪一條?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單車旅行,不失為深度感受日本的最佳方式之一。
  • 騎行的好去處,中國第一條空中自行車道,就在這裡
    但是在廈門,還有一個絕美的騎行跑道,那就是全國第一條,世界最長的廈門空中自行車道。廈門湖裡區空中自行車道示範段(BRT洪文站——BRT縣後站)2016年09月14日開工建設,2017年01月20日工程完成竣工。起點BRT洪文站,終點BRT縣後站,全長約7.6公裡,是全國首條、世界最長的空中自行車道。
  • 深圳自行車道的「昨天、今天、明天」
    對深圳騎車人來說,一度幾乎消失、又終於回歸的自行車道,既有讓人引以為傲的「最美騎行道」,也有一些無奈的短板和缺憾。 隨著深圳地鐵和公交網線的不斷完善,如今越來越多的深圳人選擇地鐵等公共運輸出行。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為解決深圳人「最後一公裡」接駁問題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項,不僅考驗著深圳的公共設施,亦促使自行車專用道加速回歸。
  • 公共自行車的臺北答卷
    本版主持:李文舒 約501公裡自行車道、288個公共自行車租借站、9442輛公共自行車、3.6萬個停車架、2.9萬個自行車停車位(劃設格位線)……這是哪裡?沒錯,就是臺北!其中,「三橫三縱」簡單來說就是分別在臺北市橫縱交織的6條主幹道(南京東路、仁愛路、信義路、中山北路、松江新生南路、復興南北路)鋪設自行車專用道路。目前,臺北市交通局相關負責人回復,除中山北路未完成外,以上路段均完成鋪設工作。
  • 公共自行車點該維修了
    近日,網友「山月江」反映,城北城市運動公園東門外有一公共自行車存放處   10月17日華商報向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發函諮詢。 華商報記者 楊平 網友『山月江』供圖   告別不文明行為,爭做文明有禮西安人。
  • 杭州公共自行車走在前列 G20峰會期間將推出「外賓租賃卡」
    其中,在城市交通治理領域方面,公共自行車的發展,成為專家們普遍關注的焦點。  公共自行車的「杭州模式」走在全球前列 從無到有探索出了125項企業標準  杭州公共自行車交通服務系統,2008年5月1日試運行,同年9月16日正式運營,截至今年5月,公共自行車8年累計租用達6.65億人次,總數8.41萬輛。
  • 濟南的公共自行車來了,車道卻被私家車擠佔!
    機動車亂停放  慢行車道被擠佔  濟南13處公共自行車站點分布在歷山路、解放路、趵突泉北路、大明湖路、黑虎泉北路、黑虎泉西路等交通要道,除了歷山路以及解放路,剩餘的四條道路都是濟南慢行交通區域。記者探訪後發現,慢行交通尤其是非機動車道被佔的情況很是嚴重。
  • 自行車專用道不讓走,行人道的坡道太窄,請問這地兒嬰兒車往哪走?
    嬰兒車、手推車等通行不便 今年5月31號,位於回龍觀地區的北京市第一條自行車專用道開通投入使用,同時開通的還有專供行人走的人行步道,住在地鐵13號線龍澤站西側的居民可以通過人行步道直接穿行京藏高速到達小區。
  • 北京將改造自行車道 班車走公交道正研究
    據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地鐵13號線和八通線已完成全部車站屏蔽門主體安裝及配套改造工作。13號線光熙門站、柳芳站、北苑站三站及八通線管莊站已完成5000次連續開關門試驗。其他站相關試驗正在陸續進行中,待完成後,力爭今年年底正式啟用。地鐵1、2號線屏蔽門安裝工程已經立項,相關工作儘量快審快批,目前正在做前期方案,有望明年開工。
  • 廈門五條美麗的自行車道,還有一條最美海上自行車道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你可以找一輛共享自行車,帶上您的愛人和孩子,一起騎行在風光旖旎的自行車道上。廈門這五條自行車道,每條都代表著廈門的美,還有一條就位於海上,堪稱最美海上自行車道。環島路自行車道環島路是一條廈門海邊最美麗的路線,全長31公裡,它也是廈門的驕傲。
  • 臨沂公共自行車卡在哪辦 城市公共自行車怎麼用
    27日,臨沂城區公共自行車試運營首日,市民「嘗鮮」、辦卡熱情高。當日,北城新區已建成的公共自行車站點開始租還車業務。城區公共自行車系統何時建成運營?自行車損壞、丟失後如何處理?還車時鎖止器滿架怎麼辦?對於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採訪了市政工程建設處和臨沂公共自行車公司的相關負責人。
  • 石獅市公共自行車正在承受哪些「傷」?
    ­  去年10月份,我市建設7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共投入單車1700餘輛。與全國其他城市一般,公共自行車一度引發了城市綠色出行熱潮。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市民在公共自行車的使用過程中,也逐漸暴露出諸多不文明現象。
  • 跑高速應該走哪條道?這條道雖然慢,但是卻「最危險」!
    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而在我們出行的時候也是有多種的出行選擇的,相信有很多有了私家車的朋友,在出行的時候都會選擇在高速出行,因為高速出行不僅非常的節約時間,而且高速公路的道路也是非常的好的,所以也是非常的方便的,那麼有很多人在拿到駕照之後可能還沒有上過高速,所以在上高速的時候還是不免會有一些擔心的,那麼在跑高速的時候應該走哪條道呢
  • 廈門《島內公共自行車系統專項規劃》完成 首條前埔-五緣灣慢行道...
    ▶廈門島內慢行道分布圖長旺/製圖  閩南網6月9日訊 在廈門也能租到公共自行車了。昨日,記者從廈門市政園林局獲悉,廈門《島內公共自行車系統專項規劃》已完成。今後兩年,島內將建8條慢行線路,第一期工程前埔BRT樞紐站—軟體園二期—五緣灣片區慢行系統,預計今年內投用。政府會採購800~1000部自行車供市民租用。
  • 晚報110丨網友疑問:公共自行車手扳扣去哪了?
    網友疑問:公共自行車手扳扣去哪了?新城最早投用的「小紅車」無手扳扣,正逐步更新換代近日,有市民向晚報「110」反映,新城有的公共自行車找不到手扳扣,無法調節座椅高度。記者在舟山論壇也看到有網友發帖稱,位於新城千島路市中級人民法院外的公共自行車站點,許多自行車沒有座椅卡扣。「車子卡扣都去哪裡了?」該網友發出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