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的五年】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2020-12-12 央視網

【砥礪奮進的五年】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原標題:

  【砥礪奮進的五年·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前行】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

  ——雲南緊扣「三大定位」譜寫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

  編者按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雲南考察,他希望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兩年多來,雲南省認真貫徹總書記的指示精神,緊扣「三大定位」,譜寫中國夢的雲南篇章,取得了新的成就。

  大理白族婦女在演唱白族大本曲《習總書記到我家》。光明日報記者 任維東攝/光明圖片

  雨後春城,天更藍,雲更白。

  6月13日下午2時許,記者走出G2111次高鐵,站在寬闊的廣場,仰望巍峨的昆明南站。驕陽下,「昆明南站」四個大紅字格外耀眼。放眼看去,這個4層高、總投資突破30億元的特大型綜合交通樞紐,如開屏的孔雀般美麗,似山茶花在空中迎風綻放。

  82年前,中央紅軍依靠雙腳從貴州進軍雲南,如今高鐵僅用兩個多小時就打破崇山峻岭的阻隔,完成從貴陽到昆明的極速跨越。

  這裡是雲南以高鐵內聯北上廣深,外接南亞、東南亞周邊國家的重要樞紐節點。這裡也是歷史與現實的一個交匯點。數裡之外便是滇池,遠古時期,滇池流域曾誕生了古滇國。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此考察時,昆明南站正在建設當中,兩年後,它已成為一個人潮湧動的高鐵車站,成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火車客運站。

  歷經建設者5年的艱苦奮戰,昆明南站於2016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運營,結束了雲南不通高鐵的歷史。它集高鐵、客運專線、城際鐵路及城市地鐵、公交、出租等交通方式於一體,主要承接雲桂、滬昆、渝昆、成昆、昆玉等鐵路客運專線,作為「蘭昆通道」「滬昆通道」「南部沿海及西南通道」和「泛亞鐵路」等四大通道的匯合點,是雲南「八入滇、四出境」國際鐵路通道的重要樞紐,是國家「一帶一路」規劃中輻射東南亞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雲南省「五網」建設中路網的重要交通樞紐。

  這只是雲南近年來跨越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1.跨越發展的步伐愈發堅實

  雲南雖然遠離中原內地、長期落後,但中國共產黨的幾代領導人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並一直情系邊疆,關注著這片神奇的熱土。

  還記得那首在華夏大地上廣為流傳的不朽詩篇嗎?

  「紅軍不怕遠徵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這首膾炙人口的《七律·長徵》,是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1935年10月創作的,描繪了紅軍戰士依靠一雙鐵腳板徵戰於雲貴烏蒙山中的景象。那時他與周恩來、朱德等中央紅軍領導人率領紅軍四渡赤水,強渡金沙江,擺脫數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堵,進入雲南的昆明、昭通等地,並在威信縣召開了著名的扎西會議,在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輝煌篇章。

  而共和國的兩大著名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朱德、葉劍英,早年就畢業於其時赫赫有名的昆明陸軍講武堂。

  習近平同志也始終牽掛著雲南的發展。

  早在2008年11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就先後到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昆明市等地進行調研,對黨的建設、民族團結、生態農業、國企改革等作出了重要指示。

  懷著對邊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再度踏上了雲嶺大地,深入考察了昭通、大理、昆明等地,希望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在總書記重要講話的鼓舞下,雲南各族人民激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好中國夢雲南篇章的信心和決心,煥發出沿著習總書記指引方向奮勇前行的豪邁激情和昂揚鬥志。

  隨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深入貫徹落實,雲南省上下思想認識更加統一,目標任務更加明確,跨越發展的步伐越發堅實。雲南努力克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困難,奮力戰勝地震、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經受住了各種嚴峻考驗,攻堅克難、開拓奮進,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勝利完成「十二五」規劃,推進實施「十三五」規劃,成績斐然。

  2.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

  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縣的深山裡,有一個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小山村直苴村。當記者來到這裡時,恰好趕上村民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道正在歡度一年一度的彝家賽裝節。伴著三弦琴,人們唱起了彝家山歌,跳起了左腳舞。

  村口山坡上一塊臨時開闢的空地上人山人海,一片歡樂和彩裝的海洋。直苴村及附近的彝族群眾,盛裝打扮,把本民族最靚麗的服裝原汁原味地展現在世人面前。

  直苴村世世代代靠種地吃飯,長期以來,因為地處深山、交通不便,缺乏致富門路,一直為窮困所困擾。

  近年來,楚雄州和永仁縣的兩級黨委政府,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的過程中,幫助該村修通公路,利用當地彝族歷史上有賽裝節和刺繡的傳統,組織彝族農村婦女發展彝繡產業,開展鄉村特色文化旅遊,拓寬村民的致富路徑。其中,「直苴彝族女式服裝」獲得了國家專利,繡品遠銷昆明、北京、上海、歐美等地,彝族刺繡已成為當地彝家婦女增收致富的重要產業,年產值已達60多萬元,從業人數突破了800多人。

  雲南是我國民族種類最多的省份。除漢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數民族有25個。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景頗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獨龍族等15個民族為雲南特有。全省少數民族人口數達1583.3萬人,佔全省人口總數的33.4%,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數超過千萬的3個省區之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土地面積為27.67萬平方公裡,佔全省總面積的70.2%。

  早在2008年11月,習近平同志在雲南民族地區調研時就指出,做好民族工作,關鍵是促進民族地區的發展,從根本上改變落後面貌。要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切實做好民族工作,推動實現各族人民和睦共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

  兩年來,雲南各地全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把加快民族地區的發展作為促進民族團結的重中之重,民族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如今,「不能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等理念,在雲嶺大地已經深入人心。

  為抓好民族團結示範區建設各項重點工作,雲南省委提出了8個方面的明確要求:一要更好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實施「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脫貧攻堅戰行動計劃、興邊富民工程改善沿邊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三年行動計劃;二要全力推動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著力補齊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激活壯大產業內生動力,努力提升城鄉「顏值」和品質;三要突出抓好就業和教育,讓更多民族貧困地區群眾通過教育提升素質、轉變觀念、掌握技能、實現就業;四要深入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程,樹立先進典型,推動共創共建;五要加強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構築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六要紮實推進法制建設和法治保障,著力提高民族宗教事務法治化水平;七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著力促進宗教和諧和順;八要加強優秀少數民族幹部人才隊伍建設,聚集各方面人才為示範區建設獻計。

  地處滇、川、藏三省交匯處的迪慶藏族自治州,是全國藏區民族成分最多的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總人口40.7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88.68%。州境內有藏傳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宗教。

  近年來,在雲南省委及迪慶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和領導下,迪慶民族宗教工作突出「四個堅持」和「一個落實」,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鮮明「迪慶特色」的路子,民族宗教工作始終做到活力不減和亮點頻現,維護藏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創造了在維護祖國統一前提下各民族相互包容、彼此認同和友好相處的典範,成為全國藏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一面旗幟。

  3.讓洱海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5月30日下午,細雨霏霏,高山天氣還有些寒冷,三五成群的犛牛在大草甸子上安靜地吃草。

  時值香格裡拉最美的時節,記者走進位於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裡拉市的普達措國家公園。穿行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山間,漫山遍野的鮮花、鬱鬱蔥蔥的森林和靜謐的碧塔海映入眼帘,呼吸著高度清新潔淨的空氣,心曠神怡,感覺實在是「醉美」了!

  這是在雲南建立的我國第一個國家公園,現已發展成5A級旅遊景區,為雲南省探索更好地保護自然生態的道路作出了有益嘗試。

  素有「動植物王國」美譽的雲南,為國家西南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保護任重而道遠。近年來,雲南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森林建設不斷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生態修復、水土保持、地質災害防治有序推進。以滇池、洱海為重點的九大高原湖泊保護治理得到加強,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位於大理的洱海,是我國著名的高原淡水湖泊。2015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來到洱海之濱的千年白族古村——大理市灣橋鎮古生村考察。在洱海邊,習近平總書記叮囑,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

  在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後,記者兩度走進古生村了解發展變化。今年初,第二次來到古生村時看到,陽光下,盛開的三角梅輝映著一座座富有白族特色的青磚白牆灰瓦房,新鋪就的石板路平坦而整潔,路邊還像城裡的馬路一樣有指示牌,古生村變得更加美麗了。

  古生村人牢記總書記的囑託,為保護好「母親湖」洱海,兩年來,村裡切實加強洱海流域保護網格化管理,大力實施洱海流域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健全環保機制,建立鎮、村、組、黨員(村民代表)、農戶五級洱海保護網格化管理責任制,認真落實「門前四包」責任制,加大保潔投入,合理劃分責任區,建立覆蓋全村的定人、定時、定點保潔制度。同時,通過入湖溝渠沉澱池和攔汙閘建設,有效淨化農田尾水,及時對所有入湖溝渠進行徹底清淤,對洱海岸線和湖濱帶定人定責全天候保潔,確保垃圾不入湖。

  村支書何橋坤高興地告訴記者,目前,一套村落處理汙水管網已投入使用,可對古生村430多戶村民生活汙水進行集中收集,再送入村外不遠處的汙水處理站。村裡以龍王廟為重點的3300平方米的洱海溼地、環海路以東溼地景觀公園等建設也已完成。

  為了以保護治理的實效向習近平總書記、向黨和人民、向子孫後代交上滿意的答卷,大理白族自治州開啟了洱海保護治理搶救模式,連出保護「重拳」,實施了洱海流域「兩違」整治、村鎮「兩汙」治理、面源汙染減量、節水治水生態修復、截汙治汙工程提速、流域綜合執法監管、全民保護洱海的「七大行動」,全力推進洱海保護。從今年4月1日起,正式劃定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在保護區核心區內,禁止新建除環保設施、公共基礎設施以外的建築物、構築物。按照「總量控制、只減不增」的原則,暫停審批餐飲、客棧等經營性場所,並對現有的餐飲、客棧服務業進行整治和規範;禁止畜禽規模養殖。

  目前,洱海保護七大行動已經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今年5月份洱海水質保持在Ⅱ類。

  4.對南亞東南亞輻射「熱起來」

  6月2日,雲南大學東陸校區至公堂不時傳來歌聲和笑聲。

  來自越南、寮國、孟加拉國、斯裡蘭卡、法國等十幾個國家的留學生,為到場師生獻上了一個個精彩的節目。這是由雲南大學國際學院主辦的2017年雲南大學留學生畢業文藝會。無論是情真意切的詩朗誦,還是充滿異域風情的斯裡蘭卡舞蹈、西方器樂演奏,都贏得了中外師生的陣陣喝彩。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雲南在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不斷擴大。2016年,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大理大學等高校招收了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14272人。雲南省目前還在東南亞、南亞、北美洲和非洲建有12所孔子學院(課堂)。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指示,雲南堅持以改革激活力、以開放促發展。一手抓改革方案出臺,一手抓改革舉措落地,各項改革全面推進,行政管理、投融資、民生保障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效應逐步顯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動。依託已有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GMS)合作機制與2016年3月正式啟動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與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這些沿岸國家的合作,積極開展對內對外交流合作,對外開放影響力不斷擴大。

  6月12日,主題為「共創新機遇,共謀新發展」的2017南亞東南亞國家商品展暨投資貿易洽談會在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商洽會緊緊圍繞融入和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主旨,深化了與各國、各地區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推進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共商、共建、共享。

  令人欣喜的是,在本屆展會上,「一帶一路」沿線33個國家和地區,全球86個國家和地區參展參會。在參展的4000餘家企業裡,境外企業達41.2%,其中,南亞8國、東南亞11國全都參展。

  在過去的一年裡,雲南內引外聯,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舉措不斷:成功舉辦了第4屆南博會暨第24屆昆交會、第14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第11屆全球孔子學院大會。昆明綜合保稅區通過初驗,新增國家一類口岸1個,建成第一個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實施了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積極推進電力、裝備製造、冶金等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對外投資增長19.8%;教育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與長三角、珠三角和周邊省區的合作交流持續深化。高位推動招商引資,實際利用外資和引進省外到位資金分別增長10%和14.3%。

  今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雲南跨越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全省各族幹部群眾正在努力把握這難得的歷史機遇,以「釘子精神」大幹、實幹。

  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在雲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上說:「今後5年,對雲南至關重要,是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發展新要求、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時期,是我們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關鍵階段。我們必須深刻認清時代背景,準確把握歷史方位,牢牢銘記使命擔當,緊扣『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更加自覺地在國際國內兩個大局中科學謀劃雲南新發展,更加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奮力開創跨越式發展新局面,堅決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勝利。」

  《光明日報》( 2017年06月23日 07版)

相關焦點

  • 五年砥礪奮進 華僑城闖出跨越式發展新路
    文/ 古月 「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華僑城集團第七個「五年規劃」也即將迎來交卷時刻。五年前,華僑城以轉變發展模式為主線,在早期「旅遊+地產」的創業模式基礎上,確立了「旅遊+網際網路+金融」和「文化+旅遊+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由此拉開了跨越式發展新序幕。
  • 【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
    近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面向市民免費開放。其中,故宮的文創產品和數字文物引發關注。  此次成就展以「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主題,內容涵蓋改革發展、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各個方面。
  • 【砥礪奮進的五年】甘南迭部縣旺藏鄉發展特色紅色旅遊(視頻)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甘南迭部縣旺藏鄉發展特色紅色旅遊(視頻)[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朱梅、劉華楨):1935年和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兩次途經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旺藏鄉。旺藏寺與次日那村為紅軍敞開了懷抱。毛澤東曾在次日那村暫居。   毛澤東舊居如今的主人桑傑介紹說,他的爺爺奶奶曾經接待過毛主席。
  • 【砥礪奮進的五年】多彩河州景千重——臨夏州加快發展旅遊業紀實
    甘肅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多彩河州景千重——臨夏州加快發展旅遊業紀實  記者 鄒海林  今年,臨夏州旅遊業風生水起、風光無限。
  • 【我們這五年】砥礪奮進,南明公安的這五年
    【我們這五年】砥礪奮進,南明公安的這五年 2020-12-11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港青年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 「意外」發現自己照片
    26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向公眾開放。40多名北京和香港的學生參觀展覽。圖為學生們在展覽中發現了自己的照片,他們在合影照前留念。王駿 攝中新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 曾鼐)「看,右邊的人就是我」、「我是舉手的那個」……26日,「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向公眾開放。40多名北京和香港的學生,在展廳中「意外」發現了自己的照片。「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設計了十個主題展區和一個特色體驗展區,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第三展廳前,一個巨幅的合影照片,吸引了這些學生的目光。
  •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探索走出一條大湖地區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 六論學習貫徹市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建設秀美富饒的大湖經濟區上走在前列,為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作出常德貢獻。」
  • 福建邵武發電公司:生命的歷程——砥礪奮進的五年之邵電篇
    福建邵武發電公司:生命的歷程——砥礪奮進的五年之邵電篇 作者:李敦月 發布時間:2017-09-21   來源:中國電力網 本網訊 五年的時間,滄海未能變桑田,卻見證了一個項目從無到有的落地;五年的光陰
  • 這才是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的最佳路線
    這才是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成就展的最佳路線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25日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砥礪奮進的五年
  •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砥礪奮進的五年:彰顯中醫藥特色 培育中醫...
    彰顯中醫藥特色 培育中醫藥實用人才 ——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砥礪奮進的五年 馮剛利 寧靜 劉彥妮 砥礪奮進,春華秋實。五年來,信息化教研教改成果分別獲得全國中醫藥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十二五」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和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學生競賽成績突出。五年來,該校學生在全國、全省職業技能大賽以及大學生創業大賽等各類比賽中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多次獲團體及個人單項和全能一、二等獎,得到了上級部門及行業、同類院校的高度評價。 專業和學科建設得到加強。
  • 湖南宜章:「砥礪奮進的五年」卓有特色成效
    央廣網宜章9月19日消息(記者鄧文輝 通訊員劉從武)9月18日,湖南省郴州市「砥礪奮進的五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宜章縣專場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宜章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潤槐通報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 【砥礪奮進的五年】湖北蘄春劉河鎮——美麗鄉村行
    原標題:【砥礪奮進的五年】湖北蘄春劉河鎮——美麗鄉村行[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強 王巍):5月10日,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鄉村行」記者來到了湖北省蘄春縣劉河鎮胡志高村和湯衝村,兩村地處蘄春縣東南部。2015年起,胡志高村和湯衝村開始美麗鄉村建設。從整潔、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兩年時間,成為了蘄春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代表。
  • 奮進這5年 精彩看湖南|安化縣梅城鎮砥礪奮進的五年
    鄉村公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和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梅城鎮按照「興工、強農、活市」的工作方針,做響城鎮「一塊品牌」,推進交通、園區「兩大會戰」,突出商貿服務、城鄉統籌、民生事業「三項重點」,迎來發展環境最好、發展速度最快的歷史時期,城鎮面貌日新月異,梅城鎮黨委、政府帶領人民群眾正朝著建設富饒美麗新城鎮的目標砥礪奮進。
  • 於秀明:在新發展階段闖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
    他強調,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宜豐縣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要堅持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航定向,聚焦綠色產業,守住環保底線,加速「兩山」轉化,在新發展階段闖出一條綠色發展新路。市委副書記饒利萍一同宣講。  當天上午,於秀明來到江西省4A級鄉村旅遊點石市鎮宋風劉家,詳細了解古村開發與保護情況。
  • 【砥礪奮進的五年】張家界:深化改革探新路突出特色求發展
    近年來,張家界市大力推進精準扶貧,走出了一條具有張家界特色的扶貧開發路子。當前,武陵源區已實現整區脫貧。 張建國 攝影張家界將發揮荷花國際空港優勢,主動融入開放大格局,完善通道、通關、平臺等開放要素構建,不斷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 湘江集團:闖出一條市場化轉型新路子
    原標題:闖出一條市場化轉型新路子(多彩長沙走新路·長沙國企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1 ) 記者 王志偉 攝   編者按   今年以來,長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下好先手棋、謀劃新路徑,走出一條逆勢上揚的多彩新路。作為國民經濟的頂梁柱,長沙國企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今日起,長沙市國資委聯合長沙晚報推出「多彩長沙走新路·長沙國企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發現新成績、新亮點,探索新路徑、新模式,助推長沙高質量發展。
  • 砥礪奮進 再鑄輝煌
    這是一個百舸爭流的時代,也是一個砥礪奮進,再鑄輝煌的時代。  敢為人先勇做重大技術裝備主渠道  60年來,中技公司組織引進「156」項重點工程,實施國家「四三」方案,實施燃機、核電和鐵路機車等重大技術裝備引進項目,推動奠定了中國現代工業發展基礎,促進了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和產業結構升級,成為中國重大技術裝備引進的主渠道。
  • 【砥礪奮進的五年】香港回歸文化館在滬開幕,獻禮回歸二十年
    【砥礪奮進的五年】香港回歸文化館在滬開幕,獻禮回歸二十年 澎湃新聞記者 陳竹沁 實習生 潘露 2017-06-24 17:57
  • 【我們這五年】禁毒砥礪前行 從未止步
    【我們這五年】禁毒砥礪前行 從未止步 2020-12-11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砥礪奮進的五年·CRI中國鄉村紀錄】說多種外語的中國村民歡迎你...
    【砥礪奮進的五年·CRI中國鄉村紀錄】說多種外語的中國村民歡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