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古月
「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華僑城集團第七個「五年規劃」也即將迎來交卷時刻。
五年前,華僑城以轉變發展模式為主線,在早期「旅遊+地產」的創業模式基礎上,確立了「旅遊+網際網路+金融」和「文化+旅遊+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由此拉開了跨越式發展新序幕。
五年間,華僑城陸續推進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舉措。按照「一套人馬、兩塊牌子」設立戰區,展開體制機制改革;先後重組雲南世博集團、雲南文投集團,開啟央地混改大幕;成立華僑城資本投資公司,創新融資手段;全球公開選聘子公司高管,探索人才市場化;組建歡樂谷集團,全面落實振興康佳戰略。
幹在實處,走在前列,五年後的今天,華僑城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連續十年獲得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躋身全球主題公園集團三強,繼續領跑亞洲;2016―2019年,營業收入從536億元增至1357億元,利潤總額從90億元增至228億元,總資產從1740億元增至5468億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改革之聲
過去五年,改革、落地與跨越,成為華僑城發展的三大關鍵詞。
2015年2月,管理層以《適應新常態 邁上新臺階》為題,與公司員工探索未來將向何處去。「面對新常態,華僑城是否已著手模式創新,從而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優勢?面對新常態,華僑城是否以『戰功』為導向,能夠給予不同層級員工同等參與的機會?面對新常態,華僑城的決策是否足夠高效,決策前是否充分預估風險並為風險做了準備?」
那場討論,奠定了華僑城改革的基礎。隨後,在持續推進「旅遊+地產」的創業模式基礎上,華僑城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的戰略新構想,並將「旅遊+網際網路+金融」作為做大做強做優「華僑城旅遊」的補償模式。在華僑城看來,與網際網路、金融結合,補償了「旅遊+地產」模式下市場空間和機會不足的問題。深耕「文化+旅遊+城鎮化」,抓住了國家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機會。
與此同時,為了實現強區放權,讓聽得見炮聲的指揮員決定何時開炮。2016年,華僑城還按照「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先後成立華僑城文化集團、雲南投資集團、海南投資集團、西部集團、北方集團等子集團,「戰區制」管控模式由此形成。同一年,華僑城成立資本投資公司,並與國家開發銀行、中保投分別籤訂1200億元和10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為新戰略落地提供了金融保障。
更為關鍵的是人事改革。「集團管理幹部崗位,特別是新選拔的各級『一把手』原則上全面實施公開競聘上崗。」「未來在用人機制方面,儘可能實施聘用和聘任制。」在管理層歷次重要講話中,人事改革都是重點談論話題。
2017年,通過市場化選聘和公開競聘的形式,華僑城引進了包括康佳集團、資本公司、北方集團、華雲投、東部華僑城等公司的高管人員共27名。2018年,華僑城完成集團總部及華僑城股份本部部門負責人公開競聘,共41名領導幹部通過公開競聘上崗。
落地與跨越
深化內部改革之際,華僑城的戰略版圖同步在全國鋪開。
2016―2018年,華僑城完成四川安仁、黃龍溪等歷史文化名鎮的戰略協議籤約,為打造「中國新型城鎮化典範」奠定基礎;在大本營深圳,先後布局並啟動濱海華僑城、甘坑新鎮、光明小鎮、深圳國際會展中心等十大重點項目;與雲南世博、雲南文投、雲南城投三大文化旅遊集團全面合作,參與雲南國資重組獲得重大進展;與北京、天津、廣州、武漢等地籤署合作協議,新型城鎮化戰略布局遍及全國。
藍圖雖美,但決策不去落地就只是一紙空文,目標不去落地就只是井中之月。華僑城決定以點帶面,建立示範和樣板,形成經驗在集團推廣。
2018年7月,具有華僑城特色的「雲南大會戰」吹響了號角。「雲南全域旅遊布局需要的是一場革命,要舉全集團之力重點突破。我們鼓勵雲南戰區拿出手中所有資源,邀請系統內外全國各企業進行合作,也動員各戰區、各兵種企業『認領項目』。」華僑城集團管理層在動員大會上如是說道。
資本集團提出願為雲南戰區提供資金支持、北方集團表示會為雲南做更多個性化的產品;深東集團提出將通過投資參股的方式,與雲南世博集團開展合作……會上,多家二級集團紛紛表態支持。
作為集團上下開放共享、協同作戰的一次成功嘗試,「雲南大會戰」累計60個籤約項目,籤約金額逾千億元。2019年,「雲南大會戰」一周年成果持續鞏固優化,新增籤約項目37個,籤約金額約490億元。
在位於成都的安仁古鎮,華僑城也在做這樣的嘗試。2016年,華僑城正式入駐安仁古鎮,並立志將其打造成為國內新型城鎮化的示範案例。其間,華僑城相繼改造了紅星街(修建於民國時期)、安仁壩子和安仁規劃展示館,並邀請《國家寶藏》的原創團隊打造大型公館實境體驗劇《今時今日安仁》;同時,華僑城還以清源村為核心,聯動新華社區與蔡山村共2600餘畝用地,拉開了「南岸美村」鄉村振興大幕。
寧良老廠房變身安仁華僑城創意文化園,閒置的老作坊酒廠改造成為南岸美村鄉村客廳,康佳之星安仁創新中心落地,錦繡安仁奇境花園、溪地·阿蘭若天府度假村落陸續開門迎客。五年來,華僑城人摸著石頭過河,逐漸形成了以「產業先導、開放共享、雙輪驅動、以人為本」為特徵的「安仁模式」。
五年探索與實踐,讓華僑城成功實現了「第一次跨越」。展望未來,管理層提出,在突出抓好主業轉型升級的同時,還要全面深化改革創新,繼而推動集團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乘風破浪、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