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 將持續鞏固專業壁壘、加強「上遊」布局

2021-01-09 金融界

來源:動脈網

作者: 張曉旭

12月28日,丁香園宣布已於近期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跟投,融資資金將用於強化專業壁壘,探索更多醫療健康場景,打造更多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健康產品。

據了解,丁香園已經實現規模化盈利,並處於持續增長狀態中。在這一背景下,為何會進行大額融資?短期規劃與長期戰略是什麼?動脈網採訪了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進行詳細解讀。

走向「上遊」,持續鞏固專業力量

回溯丁香園20年發展歷程,從服務醫生出發,逐漸延伸至服務大眾、服務企業,歷經了業務布局的多次迭代。

2000年,丁香園創立之初主要為醫生和醫學生提供文獻檢索、學術交流平臺;2006年起,丁香園開始為醫療機構、醫療健康企業提供人才招聘服務;2014年起,丁香園正式布局C端,通過新媒體矩陣、丁香診所、網際網路醫院等,為大眾提供醫療健康服務,並通過數位化營銷助力健康消費品企業;2019年,丁香園正式將「健康更多,生活更好」作為新願景,更多地關注C端健康需求。

今年疫情期間,丁香園憑藉多年來積累的專業內容生產能力,打造了廣為人知的「疫情地圖」,闢謠科普信息也廣為傳播。

李天天透露,丁香園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盈利,並處於逐年穩健增長中;同時,基於這20年的探索和積累,加之受到疫情催化,丁香園更加明確地釐清了戰略方向:如果把解決疾病比作河流的「下遊」,把健康維護比作「上遊」,那麼,對於丁香園來說,「上遊」比「下遊」有更多機會。

「『上遊』用戶不只是患者,還包括健康人群;『上遊』的場景在院外,包括生活、工作、出行等;『上遊』還能產生更多的產品需求,不再限於問診、檢查等,還包括患者教育、預防醫學、公共衛生方面的產品。」李天天認為,結合丁香園團隊的組織能力來看,『上遊』有著更龐大的用戶群、更豐富的服務場景以及更大的產品開拓空間。

丁香園強調「聚專業力量,做靠譜產品」,以丁香醫生主打的內容產品為例,其借鑑了學術期刊的同行評議制度,必須由專業的醫生團隊審核後才能發布。

李天天提到,丁香園在走向「上遊」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鞏固供給側的力量。因此,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繼續鞏固醫生端專業能力的核心壁壘,持續助力中國醫生成長;進一步協同醫生、企業、醫療機構等專業資源,探索更多醫療健康場景;並通過旗下品牌丁香醫生提供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產品,提升大眾健康生活品質。

丁香園融資歷程,來源:動脈橙資料庫

再回溯丁香園的融資歷程,總共五輪融資,投資者並不多,融資頻率不算高。「我們認為,企業成功與否並不是看融資輪次或者融資速度,關鍵在於實現了什麼用戶價值。從我們的現金流來看,不融資也是可以的。」李天天坦言,但醫療健康是一個特殊的行業,需要通過長時間的專業力量來建立用戶信任。因此,丁香園此次融資也在於進行長期的用戶信任塑造,而非在短期內通過燒錢、補貼等來獲客。

B to D to C的戰略如何協同?

那麼,丁香園將如何實現用戶價值?動脈網了解到,今年7月,丁香園發布了醫生端與大眾端的全新戰略,將大眾端品牌丁香醫生和專業端品牌丁香園連接在一起,形成了D+C「雙核戰略」;並聚集B端專業力量,藉助醫生資源和大眾資源的廣泛積累,幫助B端通過醫生觸達大眾。

D端,助力醫生成長與收穫

面向醫生,丁香園的定位是助力中國醫生成長。

醫生在網際網路醫療平臺接診、獲得診金,這是網際網路醫療能給予醫生最基本、也是最常見的回報。動脈網了解到,一些在網際網路上活躍的醫生,手機上少則有幾個在線問診APP,多則有十多二十個。

由於丁香園聚焦於大健康領域,醫生在丁香園不只能通過在線接診獲得回報,還有更多方式可獲得陽光收入。例如,醫生參與科普內容的產出或審核,參與課程設計,參與健康消費品的研發等。

李天天舉例稱,丁香醫生與五穀磨房合作推出的一款健康食品,正是由食品營養專家共同研發的。

「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終身學習。」李天天說,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意識,是獲得更多陽光收入的基本前提。因此,丁香園也為醫生開發了丁香公開課、用藥助手等教育產品和實用工具,幫助醫生提高專業水平。

同時,醫生的服務能力也需要提升。丁香園聚集了210萬專業醫生用戶,並挑選出50000名醫生在丁香醫生平臺上為大眾服務。「這些都是我們逐一篩選和培養起來的。」李天天介紹,篩選標準即是否有服務意識,在線下,這種意識是不被重視的。「目前,丁香園的醫生在線上回答問題時,回答300字的醫生佔比達88%,500字以上的佔50%以上,這是醫生服務能力提升的一種表現。」

因此,醫生既是專業力量的輸出者,也是獲得者,在輸出或接收專業力量的過程中,醫生要麼獲得回報,要麼提升能力。

C端,解決院外健康困擾

面向大眾,丁香園也不只是通過網際網路醫院提供在線問診,更多的是針對大眾生活中的健康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李天天認為,隨著消費能力的提升,大眾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更高了,也一定會更加關注自身健康,醫療健康行業不能再局限於生病看醫生的思路。因此,丁香園試圖提供更加符合用戶習慣的選擇,在院外場景幫助大眾解決生活中的困擾。

丁香醫生是丁香園最典型也是最早的大眾端品牌,針對大眾的健康問題,丁香醫生通過專業的醫生團隊和內容生產團隊,提供循證、科學的健康解決方案。丁香媽媽則是沿用丁香醫生思路,在母嬰領域推出的垂直類品牌。

新冠疫情期間,丁香醫生率先推出「疫情地圖」,成為全球新冠疫情數據的主要來源;同時還推出科普闢謠、線上義診、新冠公開課等公益產品,累計觸達超過86億人次,為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做出了貢獻。

與B端夥伴共同服務D+C

李天天表示,醫生用戶和大眾用戶始終是丁香園的核心,成為「雙核驅動」。同時,最終服務用戶的專業力量既需要醫生提供,也需要包括藥械企業、健康消費品企業、醫療機構在內的B端來共同參與。

在B端,丁香園強化與企業的協同,和醫生共同發揮專業優勢,做健康生活的嚮導。面向企業,丁香園不是供應商、也不是渠道商,而是扮演合作夥伴的角色。

以藥企合作為例,丁香園並非藥品銷售平臺,而是協同藥企的專業力量,共同服務於醫生或大眾。「我們開展合作前首先就要考慮,某家企業、某個項目是否能幫助醫生成長?是否能幫助大眾提高生活品質?至少滿足一個,合作才可行。」

在健康消費品領域,丁香園與企業已探索出高度協同模式,攜手專業醫生參與到企業的產品設計研發中。例如,丁香園與健康食品品牌五穀磨房、母嬰用品品牌Babycare均已有深度合作。

通過以上展開內容可看出,丁香園不斷引入B端合作夥伴的專業能力,共同賦能醫生,並與醫生一起為大眾輸出健康屬性更鮮明的產品和服務。

難以複製的網際網路醫療模式

我們還能看出,丁香園作為成立最早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已經走出了與其他企業截然不同的路徑。

首先,丁香園深度服務醫生。大多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與醫生是合作關係,為醫生提供患者管理工具,達成診金分成模式。李天天認為,丁香園不只是把醫生當成供給側資源,還幫助醫生成長,當醫生在平臺上有獲得感,平臺再從中挑選出合適的醫生去服務C端用戶,這個邏輯是順暢的。

其次,用戶定位不同。網際網路醫療企業大多定位於患者用戶,再往下細分,則是按病種來劃分。丁香園的用戶既有患者,也有健康人群。針對健康人群,主要結合其在生活中的健康需求來細分,例如丁香媽媽針對的是母嬰人群。

最後,盈利模式不同。藥品銷售是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常見的盈利模式,也是更容易實現盈利的模式。在線問診、消費醫療、信息技術服務、保險銷售、慢病管理和家庭醫生等也是較為普遍的盈利模式。而丁香園在C端主要通過健康內容和產品收費,在B端主要通過推廣服務與合作收費。

整體上看,無法去評判這些差異孰優孰劣,存在即合理,各家企業的業務布局均與自身組織能力、優勢資源等相關。不過,丁香園的模式也難以複製,無論是在醫生用戶還是大眾用戶中的影響力,均不可能在短期內形成,或投入大量資金就能形成,這也讓丁香園更加堅定了要鞏固專業壁壘的決心。

明年將會成為今年出臺的網際網路醫療各項政策密集落地的一年,對丁香園來說,則是延續現有戰略,持續鞏固專業能力的一年。「高度強化醫生端的專業能力,在C端不斷探索消費醫療帶來的機會,同時深入到特定的人群……不管明年還是更長時間,都是我們在實踐和迭代升級中的選擇。」李天天表示,針對特定人群,將持續堅持丁香媽媽的探索,力爭把用戶價值做到極致,並重點關注口腔、皮膚、兩性、睡眠、心理等領域,尋找機會按現有戰略邏輯去擴張。

關注用戶價值是長期要素

今年以來,公立醫院大力發展網際網路醫療,對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李天天認為,公立網際網路醫院與第三方平臺將呈現出協同的趨勢,並非直接的競爭關係。

「醫院解決的是院內問題、主要針對疾病本身,醫院的組織能力也是為解決疾病而構建的。再往前看,醫療教育體系也是為了解決疾病來設計的,並沒有專門的課程教醫生怎麼寫科普文章,這種能力醫生也很難自己形成,一定要有媒體、廣告等人才跨界參與。」李天天表示,丁香園這樣的網際網路醫療企業關注點在院外,重點不在疾病,而在健康問題,這部分是公立醫院沒有精力、也很難有能力去涉及的。

從更長遠的角度去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李天天認為,這就像在黑夜裡開車,雖然車燈只能照10米遠,但車子依然能開上百公裡遠。因此,看待行業未來時,雖然只能清晰看到短期狀態,但企業若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能夠快速應對市場變化,大概率也能走得更遠。這其中,最核心的又是用戶價值,無論模式怎麼變、技術怎麼變,始終關注用戶需求和核心價值,也是走得更遠的基本要素。

相關焦點

  • 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E輪融資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溫婷)丁香園28日宣布完成5億美元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兩家機構跟投。公司此前已經完成四輪融資,投資方包括DCM、順為基金。公司表示,此次獲得融資後,丁香園將繼續鞏固醫生端專業能力的核心壁壘,進一步協同醫生、企業、醫療機構等專業資源,探索更多醫療健康場景;並通過旗下品牌丁香醫生提供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產品,實現「健康更多,生活更好」的願景。今年疫情期間,丁香園—丁香醫生率先推出「新冠肺炎疫情地圖」,並向醫—眾兩端提供科普闢謠、線上義診、新冠公開課等公益產品。
  • 再獲5億美元融資,丁香園內容變現之路能否走到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網際網路醫療企業丁香園12月28日獲5億美元融資的消息,成為醫療領域的年終小彩蛋,繼續印證這一賽道的勃勃生機。跳出「賣藥套路」12月28日,丁香園宣布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跟投。據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介紹,目前丁香園已實現規模化盈利,並處於逐年穩健增長中。
  • 融資5億美元,丁香園做網際網路醫療的思路是什麼?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融資5億美元,丁香園做網際網路醫療的思路是什麼?醫療行業最後拼的,還是用戶對品牌的信任度。 12月28日,網際網路醫療平臺丁香園宣布,已於近期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跟投。據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透露,融資資金將用於強化專業壁壘,探索醫療健康行業的更多場景。
  • 5億美元拿到!「網紅」醫學科普專家丁香園是如何走紅的?
    最近,網紅數字醫療健康科技企業丁香園宣布獲得5億美元融資。丁香園董事長李天天表示,本輪融資資金主要用於繼續鞏固醫生端專業能力的核心壁壘;進一步協同醫生、企業、醫療機構等專業資源,探索更多醫療健康場景;並通過旗下品牌丁香醫生提供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產品,提升大眾健康生活品質。
  • 丁香園獲新一輪融資,創始人李天天:醫療健康是主打心智的長賽道
    作者:蘇打編輯:tuya出品:財經塗鴉公司情報專家《財經塗鴉》消息,12月28日,數字醫療健康科技企業丁香園完成新一輪5億美元戰略融資,本輪融資由摯信領投,騰訊、高瓴創投跟投。丁香園創始人、董事長李天天表示,該輪融資所募資金將用於發力「上遊」,即從關注下遊的疾病向上遊的預防延伸,從而挖掘生活方式與生活場景中更高頻的商業化機遇;同時繼續鞏固醫生端專業能力的核心壁壘,協同醫生、企業、醫療機構等專業資源,並通過旗下品牌丁香醫生提供專業可信、連續整體的系列產品。天眼查App顯示,丁香園曾於2010年獲得一筆來自DCM的A輪融資。
  • 一周投融資匯總:火花思維完成E1輪1.5億美元融資 KKR領投
    2 火花思維完成E1輪1.5億美元融資 KKR領投 8月26日,火花思維在北京舉辦了成立以來的首次發布會,正式對外宣布完成E1輪1.5億美元融資。
  • 鞏固中餐外賣領先地位HungryPanda熊貓外賣完成C輪7000萬美元融資
    11月30日,HungryPanda熊貓外賣宣布正式完成C輪融資,由瑞典知名投資公司Kinnevik領投,83North和Felix Capital等數家歐美知名投資機構跟投,本輪融資總金額達7000萬美元。至此,今年熊貓外賣總計融資9000萬美元,創下2020年度業內最高融資紀錄,熊貓外賣也將繼續鞏固海外中餐服務行業的領導地位。
  • 社區團購興盛優選將完成8億美元C+輪融資
    36氪從多位消息人士處獲悉,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將於近期完成C+輪融資,金額約8億美元,投後估值40億美元。本輪領投方為KKR,騰訊、紅杉中國、天一資本等跟投。其中紅杉中國、天一資本屬首次參投,KKR、騰訊為多次參投。
  • 螞蜂窩旅行網公布完成了1.33億美元D輪融資!
    【PConline資訊】12月12日消息,自由行服務平臺螞蜂窩旅行網今日宣布完成D輪融資,融資金額為1.33億美元,由鷗翎投資(Ocean Link)、美國泛大西洋資本集團(General Atlantic)、淡馬錫(Temasek)、元鈦長青基金、厚樸基金共同投資
  • 一周融資 | 摩拜哈羅分別獲10億美元投資;快手即將完成10億美元...
    簡單來說,宋小菜通過以銷定採的B2B反向供應鏈模式,連接上遊蔬菜生產方和下遊農貿市場商販、新零售企業等次終端分銷商,深入運營少量常用交易蔬菜從而加強供應鏈話語權,直接從蔬菜種植戶或基地採購後運送至社區農貿市場等分銷商處。
  • 中餐外賣領先HungryPanda熊貓外賣完成C輪7000萬美元融資
    11月30日,HungryPanda熊貓外賣宣布正式完成C輪融資,由瑞典知名投資公司Kinnevik領投,83North和Felix Capital等數家歐美知名投資機構跟投,本輪融資總金額達7000萬美元。
  • 36氪首發 |「KLOOK客路」完成 2.25 億美元 D+ 輪融資,軟銀願景...
    美元 D+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軟銀願景基金領投,紅杉中國、經緯中國、TCV、OurCrowd 等繼續跟投。目前 KLOOK 的 D 輪融資總計達 4.25 億美元,算上此前數輪融資,KLOOK 累積融資金額超過了 5.2 億美元。
  • 騰訊領投 馬蜂窩完成2.5億美元融資
    騰訊領投 馬蜂窩完成2.5億美元融資   ■天府早報記者 冷宏偉  主打旅遊攻略的馬蜂窩又披露了新的融資進展。近日,馬蜂窩旅遊網宣布完成2.5億美元新一輪融資。
  • 整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都在「向下」,丁香園卻選擇「向上」
    從國務院發布的2020年下半年醫改重點任務看,醫務人員的收入增加,將從依靠大處方、大檢查徹底轉向依靠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上來。 12月28日,以醫生論壇起家的丁香園宣布獲得新一輪5億美元融資,這可能是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領域最大的單筆融資。值得指出的是,靠醫生論壇起家的丁香園正在做的「網際網路醫療」,與其他同行做的「網際網路醫療」,並不是一回事。
  • 36氪首發 |「KLOOK客路」完成2億美元D輪融資,紅杉資本、博裕資本...
    36氪獲悉,近日旅行體驗預訂平臺「KLOOK 客路旅行」(後簡稱「KLOOK」)宣布完成 2 億美元 D 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博裕資本領投,TCV、經緯中國、高盛及知名主權基金等跟投。KLOOK 聯合創始人 & CEO 林照圍表示:「本輪融資標誌著 KLOOK 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從旅遊體驗預訂平臺,到全球旅遊活動、服務的資源整合者。」
  • 最前線丨瑞幸咖啡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22億美元
    12月12日,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宣布完成2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過後,瑞幸估值已達22億美元。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為參投公司。完成融資後,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伙人劉二海進入公司董事會。 本輪融資距離上次融資不到半年,2018年7月11日,瑞幸咖啡宣布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10億美元。
  • 浩雲長盛集團宣告完成3億美元股權融資,加速全國數據中心布局
    12月15日下午,浩雲長盛集團股權融資暨全新品牌發布會在北京四季酒店隆重舉行。德弘資本(DCP)董事長劉海峰先生,CPE董事總經理張迎昊先生,浩雲長盛集團董事長黃昭舜先生、總裁劉裡奧先生、執行總裁鄧志祥先生以及運營商代表、合作夥伴代表共四百多位嘉賓出席了本次發布會,與浩雲長盛共同見證這一榮耀時刻!
  • 快倉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海內外機構聯合注資,將夯實全球化布局
    12月17日,投中網報告稱,物流機器人公司快倉已經於近日完成億級美元C+輪融資,境外由全球領先的工業車輛和供應鏈解決方案供應商凱傲集團、能源巨無霸沙特阿美旗下Prosperity7 Ventures聯合注資,境內由交銀國際、申萬宏源、建信等投資,原有股東創世夥伴CCV跟進。
  • 每日優鮮完成4.95億美元融資 創生鮮到家行業融資紀錄
    觀點地產網訊:7月23日,每日優鮮宣布完成新一輪4.95億美元融資。此輪融資也是生鮮到家行業目前的最大規模融資。觀點地產新媒體獲悉,本輪融資由中金資本旗下基金領投,工銀國際、騰訊、阿布達比資本集團、蘇州常熟政府產業基金、Tiger Global、高盛資產管理旗下基金及其他數家機構聯合出資,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 網龍1.375億美元收購Edmodo 盒子魚英語完成C輪約1億美元融資
    本期最受關注的當屬盒子魚英語完成C輪約1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美國保險巨頭史帶集團(STARR)和新東方。在線教育賽道優質項目依舊大受追捧,融資熱度持續提升。隨著2013至2016年的資本大浪淘沙,部分在線教育融資項目商業模式被證偽,投資者逐步回歸理性,但優質項目依舊受到資本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