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炒「中國威脅」!澳斥資七億美元,升級海軍基地「迎接美艦」

2020-12-2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澳大利亞特約記者 王瀟】據美國《星條旗報》網站12日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在發給他們的一份郵件中稱,澳大利亞國防部準備投資7.15億美元升級改造位於北領地首府達爾文的庫納瓦拉皇家海軍艦艇基地及拉臘凱雅防禦管理區。澳大利亞國防部前助理防長羅斯·巴貝奇接受該報採訪時表示,澳此舉不僅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澳大利亞的北部海域,還將為美國艦艇到訪提供更多便利。

報導稱,澳大利亞國防部表示,達爾文海軍基地的升級改造包括,在2023年前投資2.72億美元新建一座支持主要水面作戰軍艦的新外港碼頭以及相關的油料存儲和加油設施。而庫納瓦拉基地內港碼頭的升級改造將對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未來10年引進的6艘「阿拉弗拉」級近海巡邏艦給予停靠支持。澳國防部稱,升級現在的碼頭使其具有泊靠特大型軍艦的能力需要投入約2.2億美元,工程預計於2026年中期竣工。另外,澳還將在未來25年內投資2.23億美元升級改造拉臘凱雅防禦管理區的基礎設施。澳國防部強調,除上述項目外,澳大利亞暫無對北領地的新海軍基地展開進一步投資的計劃。不過,巴貝奇預測,澳國防部仍將對北領地的海軍設施進行新的開發,「具體細則仍在規劃,未來三四年肯定能看到不少新的進展」。

眾所周知,澳大利亞是美國的鐵桿盟友,而位於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則是兩國軍事合作的重要基地。2011年,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被認為意在應對中國崛起及中國快速發展的軍事力量。同年,歐巴馬政府還與澳大利亞達成「軍力態勢倡議」,旨在加強美澳防務關係。協議籤訂後,美國可以有2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在澳大利亞接受訓練,後者的基地向美國飛機開放,美澳空軍也會進行例行聯合訓練。而達爾文港就是美國政府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實現軍力重返亞太的重要支點。自2012年以來,已有超過6800名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與澳大利亞國防軍人員一起在該地區服役。美國《星條旗報》網站報導稱,根據美國第七艦隊發布的消息,今年以來,「斯託克代爾」號飛彈驅逐艦、「愛國者」號掃雷艦、「埃默裡·蘭德」級潛艇供應艦等美國軍艦都曾到訪達爾文港。巴貝奇稱,隨著達爾文基地的升級,美國在這裡的軍事存在還將進一步上升。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加強軍事合作,打造所謂「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美澳兩國國防與安全部門的一些官員連同某些學者及媒體不遺餘力地渲染「中國威脅論」,強調達爾文港對澳國防以及美澳同盟的重要性。今年5月,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報導稱,澳戰略與政策研究所(ASPI)學者約翰·考因表示,澳大利亞的北領地是涉及一系列國家安全和外交事務的舉足輕重的地點。他認為,美海軍陸戰隊在北領地的存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科廷大學國際關係和國家安全項目負責人阿列克謝·穆拉維耶夫也稱,美國在北領地的存在是向該地區發出的信號,即美國打算在各關鍵地點部署部隊,以應對當前和新出現的威脅。8月,澳大利亞戰略與政策研究所同雪梨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同時發布報告,警告澳大利亞政府必須緊急檢驗捍衛北部邊境的能力,因為「中國正在印太地區激進擴張其國防和戰略利益,美國則在該地區失去其軍事首要地位」。

今年7月,澳大利亞外長佩恩表示,美國海軍計劃在澳大利亞建設新的軍事基礎設施。該計劃投資2.115億美元,澳大利亞國防部稱,只有在獲得美國國會批准後,這項計劃才有可能實施。8月,上述消息獲得北領地首席部長岡納證實。同月,澳大利亞國防部長雷諾茲表示,政府承認「北澳大利亞對我們的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聯盟黨致力於「在我國北部進行強大的澳大利亞國防軍部署」,而且「在該地區進行重大的國防投資」。雷諾茲稱,「未來十年,僅在北領地就將投入超過80億澳元(約合385億元人民幣)的國防基礎設施。澳大利亞北部是澳大利亞進行國際參與支持我們戰略夥伴關係的關鍵。」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在達爾文駐軍一事上就聲稱是為了應對中國軍事力量上升,現在美澳又在兩國輿論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情況下對達爾文軍事基地進行升級改造,目的昭然若揭,就是企圖通過強化軍事合作來圍堵或遏制中國不斷上升的影響力,這勢必會對澳中關係可能出現的轉圜帶來不利影響,很有可能進一步損害兩國的戰略互信。澳大利亞智庫羅伊國際政策研究所旗下政治評論網站「The Interpreter」13日刊文稱,雖然澳中兩國在太平洋地區競爭激烈,但合作才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相關焦點

  • 濟州島海軍基地或成美韓圍堵中國橋頭堡
    2008年9月,韓國最終決定,將斥資9.7億美元在濟州島南部的和順港建設一座「民軍複合型海軍基地」。2010年,由於居民的強烈反對,已建成14%的基地再度處於停滯狀態。  2012年3月7日,建築公司在當地警察的配合下進行了海岸巖石爆破作業,這表明了基地建設已重新啟動。
  • 美聯合日印澳圍堵中國 四國聯盟即將形成?
    「裡根」號航母戰鬥群以及澳大利亞海軍「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艦隊開展聯合演練。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了「秋月」級驅逐艦「照月」號,美國海軍出動「裡根」號航母、「安提坦」號巡洋艦、「馬斯廷」號驅逐艦,澳大利亞海軍則出動了「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霍巴特」號驅逐艦、「斯圖爾特」號護衛艦、「阿蘭達」號護衛艦以及「天狼星」號綜合補給艦。     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消息中聲稱,此次多邊演習表明日本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當下仍繼續追求所謂的「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願景。
  • 洛杉磯將斥資170億美元升級洛杉磯國際機場
    洛杉磯將斥資170億美元升級洛杉磯國際機場 2019-10-21 11:11:00來源:中國民航網T 大T 小
  • 美海軍「好人理察」號艦將退役解體,打亂未來10年亞太部署計劃
    該艦起火之時,正處於為期18個月綜合大修的末期。美國海軍投入了2.5億美元對其進行升級,以支持搭載和使用F-35B戰鬥機。該艦的退役,對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損失。目前還不清楚,戰艦升級投入的為F-35B戰鬥機運作提供支持的計算機系統和其它系統是否保留了下來。
  • 韓軍濟州島基地距上海僅499公裡 可容20艘軍艦
    雖然韓國官方強調基地的和平目標,宣稱與遏制中國無關,但包括韓國媒體在內的幾乎所有國際媒體都不相信這種說法,而最擔心的是濟州島當地的民眾,他們害怕基地建成後反而容易誘發美中軍事衝突,增加他們成為炮灰的風險,因此持續示威阻攔施工,基地一度停建。斥資9.7億美元2014年建成1800多平方公裡的濟州島,2006年成為韓國的特別自治道。
  • 藉口「中國威脅」,日本國防預算連續九年創新高
    日本政府周一批准了總額為5.34萬億日元(約合516億美元)的2021財年國防預算,同比增長0.5%,連續第九年刷新軍費紀錄。日本聲稱此舉是為了應對來自中國的安全挑戰,重點研製先進的隱形戰鬥機和遠程反艦飛彈。
  • 美海軍新裝備兩棲攻擊艦 名為「馬金島號」(圖)
    美海軍新裝備兩棲攻擊艦 名為「馬金島號」(圖) :據美《海軍時報》報導,美海軍新一艘兩棲攻擊艦被命名為「馬金島號」。美海軍陸戰隊司令官米歇爾·海基在給美海軍代理部長詹森的信中稱,這一命名取自於1942年美海軍陸戰隊A和B連進攻被日本佔領的馬金島的作戰經歷。此次戰鬥被認為是美海軍陸戰隊在特種作戰中的首次行動。  另據了解,該艦也是第二艘以該名字命名的海軍艦隻。1944年,護航航空母艦CVE93就是以「馬金島號」命名的,但該航母服役不到兩年就於1946年退役。
  • 美海軍「巴裡」號驅逐艦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
    美海軍「巴裡」號驅逐艦抵達日本橫須賀基地
  • 美國兩棲攻擊艦僅值9億美元,失火大修要32億,只能再花3千萬拆解
    美國海軍在2020年的時候似乎走了黴運,先後出了不少事,尤其是好人常領號兩棲攻擊艦失火,在2020年7月12日,停泊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內的美軍兩棲攻擊艦「好人查理」號突然起火,一直到7月16日才被完全撲滅,事故中至少有36名船員以及23名平民受傷,火災更是一片狼藉,損失相當慘重。
  • 馬來西亞海軍首艘中國制瀕海任務艦下水 單價6千萬美元
    (觀察者網訊) 馬來西亞《航空時報》新聞網4月15日消息,馬來西亞皇家海軍從中國引進第一艘「近海多任務艦」(下簡稱「LMS」)昨天在雙柳基地舉行下水儀式, 該艦被命名為「KERIS」(馬來短劍)號,由武船集團建造。
  • 美未來「幹預」中國的平臺:新加波樟宜海軍基地
    美國國際專家分析認為,李顯龍出任新加坡總理後,執行的對華政策,不會同美國站到一起來對付中國,相反會推動美國同中國好好相處。中國政府對此將拭目以待,因為在新加坡,有一個對中國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的基地——樟宜海軍基地。  基地建在「人造地」上  樟宜海軍基地位於新加坡的東北角,從市區到基地不到30公裡的路程。
  • 美擬斥資128億搞擴建 打造關島「超級軍事基地」
    據美國媒體10月25日報導,美國將斥資128億美元擴建改造太平洋關島軍事基地,這是美國二戰後在西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擴建,也是近幾十年來美國對海軍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大的一次,美軍希望通過此舉把關島打造成一個「超級軍事基地」。
  • 美軍航母新基地靠近中國 將部署韓國濟州島(圖)
    美國海軍最新核動力航母「福特」號2013年下半年在維吉尼亞州新港造船廠下水,排水量超過10萬噸,耗資130億美元,聚集美國高精尖軍事科技於一體。該航母配備隱形性能的F-35C戰機、大量無人戰機、艦載機電磁彈射系統、新的大功率一體化核反應堆、艦載雷射防禦系統等。
  • 中國海軍西安艦抵達埃及亞歷山大港
    中國海軍第三十二批護航編隊西安艦當地時間16日上午抵達埃及亞歷山大港,開啟為期4天的技術停靠補給。中國駐埃及大使廖力強、使館外交官以及中資機構、留學生、華僑華人代表近400人到碼頭熱烈迎接,並參加登艦參觀活動。埃及海軍司令代表,亞歷山大海軍基地司令希沙姆少將等到場歡迎。
  • 美媒:5億美元打造「漂浮垃圾堆」?美海軍承認瀕海戰鬥艦存在設計缺陷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任務與目標」網站12月16日報導,近日,美國海軍承認,目前相關職能部門正在對現役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設計缺陷進行調查。他們表示,為了解決該型軍艦飽受詬病的種種問題,美海軍需要「大刀闊斧」進行修復。據悉,每艘自由級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在5億美元左右,卻被美媒稱為「漂浮垃圾堆」。
  • 挑釁中國主權!美艦將例行停靠臺灣港口?
    中國國防部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並敦促美方恪守承諾,立即停止美臺軍事聯繫。 美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今年建議的2018年國防支出為6400億美元,法案將送交參議院審議。新政策還稱,美國防部應協助臺灣發展「自我水下作戰能力,包括載具和水雷」,並要求「加強戰略合作」。
  • 韓國濟州島海軍基地即將竣工 助防朝鮮潛在威脅
    韓國濟州島海軍基地即將竣工 助防朝鮮潛在威脅 2015-12-01 13:32:02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韓國即將在濟州島建成海軍基地,這有助於韓國海軍應對朝鮮潛在威脅,用更短的時間部署艦船。
  • 美傳來壞消息!眾議院批准:斥資七千億美元,對德土兩國實施制裁
    在限制它國經濟方面,川普可謂是得心應手,更何況如今川普在白宮形勢並不樂觀,並在卸任之前為拜登四處樹敵,尤其是在國際事務上近乎瘋狂,試圖對中國採取軍事威脅,制約土耳其天然氣項目,甚至涉嫌參與策劃暗殺伊朗核物理學家等等,種種行為何嘗不是把美國推向輿論風口浪尖。
  • 澳大利亞兩棲攻擊艦編隊在南海遭遇中國海軍
    澳媒22日報導,澳大利亞「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編隊上周在南海海域演習時,與中國海軍遭遇。澳大利亞國防部稱,與外國軍艦的計劃外互動是以「安全和專業的方式」進行的。參加美日澳聯合演習的「坎培拉」號兩棲攻擊艦 圖源:美國太平洋艦隊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7月22日報導,澳大利亞軍艦在南海與中國海軍遭遇並進行了「互動」。
  • 中國海軍造艦「下餃子」 美海軍同時推出「未來30年造艦計劃」
    海軍造艦「下餃子」助力遠洋作戰,還痛打美軍一計劃。有觀點認為,中國海軍長期受困於艦隊防空和艦用大型發動機兩大因素的制約,實力長期徘徊不前。但是事實並非如果,中國海軍目前已經擁有了1~2支航母編隊所需的驅逐艦、護衛艦、綜合補給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