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生活在馬尼拉的你,將記住今天。
2019年2月27日,菲律賓的第一個地鐵工程——馬尼拉大都會地鐵MMS(Metro Manila Subway project),經歷了菲律賓與日本兩國政府和財團多次協商後,終於在今天,在馬尼拉大都會北郊的巴倫蘇埃拉市(Valenzuela)的烏攻社區(Barangay Ugong)破土動工。
圖為開工慶典現場,來源自菲律賓交通部官網。
開工現場。
在開工儀式上,菲律賓交通部長杜佳德Arthur Tugade領導了隧道掘進機Tunnel Boring Machine(TBM)比例模型的揭幕,該機器將用於馬尼拉地鐵的掘進建設。
與此同時,交通部執行秘書和日本駐菲律賓大使在施工現場操作挖掘機,施工現場的轟鳴聲,標誌性的馬尼拉大都會地鐵項目開動,也預示著馬尼拉大都會在杜特地總統的任期過半時,跑步開掘,進入了菲律賓基礎建設的黃金時代。
發布會現場,菲律賓交通部發布了相關地鐵的數據:
馬尼拉大都會地鐵,全長36公裡,縱貫馬尼拉南北,建成後,將擁有15個車站,穿越7個地方政府和3個馬尼拉大都會商業區,僅需30分鐘便可將奎松市一直連接到阿基諾機場NAIA 3號航站樓,而在當下擁堵的馬尼拉,如果從奎松大轉盤送朋友去機場,不堵車也要至少2個小時。
地鐵的快捷性顯而易見。
同時,該地鐵項目造價經過多次協調後,最終造價控制在356.96億披索,這些投資很大程度上來自於日本財團——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貸款,協力在與菲律賓財政部籤訂協議後,向菲律賓提供1045億日圓,協助菲律賓推動馬尼拉都會區地鐵項目的第一階段,採購機電設備,並培訓技術人員,利用日本在災害恢復方面的技術進步,提供一個安全,高效,快速的公共運輸系統。
菲律賓交通部長杜佳德Tugade在演講中說:「當我們宣布建設地鐵的時候,很多人都懷疑,甚至完全不相信。他們說'地鐵?那只是畫畫而已 ......'
女士們,先生們,地鐵是真實的!真實的!真實的!」
菲律賓交通部的目標是在2022年前運行總長36公裡的馬尼拉地鐵前幾站。
即從北部起點一直到奎松市的核心奎松大道——因為2022年,是杜特地總統的最後一年任期。
到2025年,所有15個車站都應該全面運營,屆時從奎松松到帕賽市的國際機場只需耗時30分鐘。該地鐵列車的運行速度預計為每小時80公裡。
截止到2022年,地鐵部分開始運營,預計每天可容納370,000名乘客,一旦開始全面運營,每天將可運送150萬名乘客。
就在幾天前,杜特地總統還在通過媒體放風,盤點自己半數任期下來的得與失,其中提及到了自己對於沒有緩解馬尼拉擁堵的遺憾,據日本國際協力機構的研究顯示,馬尼拉交通擁堵嚴重造成國家日均生產力損失達25億比索。
預計到了2030年,這個損失將高達60億比索。
不過杜特地總統也隨即表示,面對擁堵的馬尼拉街頭,他會找到改善的辦法,改善的靈丹妙藥就是地下軌道交通,同時也是作為其總統生涯內,大建特建的代表性施政措施,希望截止2022年,杜特地總統即將離任馬拉坎南宮時,在其任期內施建並逐漸開通的這條地鐵,將在這座2000多萬人口的國際都市裡,發揮它的積極作用。
為杜特地家族後代從政鋪平民意道路,也為緩解擁堵發展經濟做出貢獻,更將成為未來數代菲律賓人,所接收的歷史財富。
寫到這裡,額外再說兩句,因為本人在馬尼拉幫客戶置辦房產的職業習慣,沒事就看看谷歌地圖,縱覽開工的地鐵沿線,因為菲律賓近兩年經濟的發展和大量炒房客的湧入,馬尼拉BGC國際城和馬卡蒂的房價已經超過3.5萬人民幣/平,灣區一帶更是爆出了4.5萬人民幣/平的高價。
未來地鐵建成,基於對時間成本的考慮,上班下班的便利性的考慮,年輕的菲律賓白領金領,以及那些種菜公司,出於對居住舒適度和成本控制的考慮,會更大程度選擇他們能承受便宜又便捷的地鐵沿線上的房子。
地鐵一修,勢必將會提高馬尼拉大都會整體的房價/租金水平。
同時每天150多萬多的客流量也將會帶動周邊的經濟蓬勃發展,屆時,馬尼拉的樓市上,將會出現一大批蹭蹭看漲的樓盤,他們的位置不一,面積戶型各異,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地鐵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