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大運河山東段五市:臺兒莊段被稱「活著的運河」

2020-12-18 齊魯網

  齊魯網濟南6月22日訊(記者 張帥)今天,正在卡達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大運河山東段流經山東省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5市,全長643公裡,是申遺工作中環境治理最嚴峻、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下面,齊魯網記者就帶大家盤點大運河山東段流經5市的現狀。

  棗莊:古河段被稱為「活著的運河」

  大運河棗莊段,文物古蹟眾多,遍及運河兩岸,尤其是臺兒莊城內的3公裏運河古道,是目前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運河河段之一,被稱為「活著的運河」。

  它是1959年京杭大運河臺兒莊段改道城外時留下的,全長3公裡。由於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氣息濃鬱,真有回到明清時代之感,世界旅遊組織稱為"京杭大運河僅存"的清代文化遺產,丹麥旅遊專家彼德森說:"我夢寐以求的中國大運河就該是這個樣子。"

  從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口,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邐向東,流經廣袤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就是臺兒莊運河。全長42.5公裡的臺兒莊運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唯一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在這個魯南重鎮,運河不僅帶來經濟繁榮,造就了十裡港灣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運河僅存的古運河段"月河古道。

  當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國家、省裡做好大運河申遺工作,將運河保護申遺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立市運河文化徵集辦公室,系統徵集、保護、管理、研究運河物質文化遺產,深入研究利用古運河文化資源;加強了對修繕運河古建築、古民居的管理,保持了棗莊古運河的原貌;實施臺兒莊古城保護工程,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

  濟寧:運河之都

  濟寧是大運河的重要樞紐,明清時期管理全國運河水利的最高管理機構——河道總督衙門便設在濟寧,因此濟寧又被稱為「運河之都」。為配合大運河申遺工作,濟寧先後投入巨資實施了城區大運河的綜合治理、南陽古鎮保護和維修、金口壩復堤加固和環境整治,以及南旺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濟寧東大寺、微山仲子廟和太白樓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保護工程,組織開展了大運河遺產點、閘、壩修繕設計方案的編制工作,有效保護了運河沿岸的整體風貌。尤其是作為「運河水脊」、破解運河入京難題的南旺分水樞紐,其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國家首批立項名單,各項建設工作已初見成效,成為大運河申遺工作的一個突出亮點。

  泰安:東平湖被稱為運河水櫃

  大運河泰安段全長60華裡,有「運河水櫃」之稱的東平湖是大運河山東段的最大水源地。配合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泰安組織編制了戴廟閘、安山閘、堽城壩保護維修方案,對戴村壩、堽城壩等重要遺產點初步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逐步啟動遺產點保護維修工程。疏浚東平段汶河,對汶河南岸河堤進行了加固維修,恢復大清河、東平湖自然生態。

  聊城:漕運帶來400年繁榮

  聊城是大運河上著名的九大商埠之一,興盛的漕運為其帶來了400年的繁榮。結合大運河申遺工作,聊城著力打造「江北水城」,對城區河道進行了保護和整修,營造出「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先後對運河沿線的部分重要文物建築如陽穀阿城海會寺、聊城山陝會館、臨清運河鈔關、鰲頭磯、清真寺、舍利塔等進行了保護修繕,開展大小碼頭本體保護設計、土閘、梁鄉閘、辛閘、周家店船閘的保護方案和臨清鈔關、戴灣閘、二閘,以及運河陽穀段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建設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加大運河文物收集、展示和宣傳力度。

  德州:欲打造天下第一倉

  倉儲、漕運是大運河作為南北經濟大動脈的主要表現。明清兩代,德州既是漕運的儲存站又是轉運站,德州段運河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要地,年貨運量、周轉量、吞吐量都佔運河各港口之首。目前運河周邊一帶的許多倉棧、貨場、鐵路轉運線等依然使用,是大運河歷史「四倉」(德州、臨清、徐州、淮安)中唯一保留完整並仍在發揮作用的倉。為保護大運河文化遺存,當地政府出資回購了涉及城區運河相關的土地交易項目,使碼頭、鐵路及成片區的倉儲建築得以完整保護。編制完成《德州市主城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劃定了運河德州段的保護「紅線」,詳細闡述了運河倉棧、民俗風情、蘇祿城建設,並提出了打造「天下第一倉」的概念。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山東大運河文旅產業論壇上臺兒莊古城當選理事長單位
    9月18日,2020山東大運河文旅產業高峰論壇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並成立山東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聯盟,臺兒莊古城當選理事長單位。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珏宣讀了《聯盟產業發展倡議書》,以《文旅融合,打造運河文化傳承新高地》為題作案例分享,與各地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及文旅融合發展新趨勢進行了圓桌對話。
  • 臺兒莊古城當選山東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聯盟理事長單位
    大運河文旅產業高峰論壇舉行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並成立山東大運河文化旅遊產業聯盟,臺兒莊古城當選理事長單位。臺兒莊古城旅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珏宣讀了《聯盟產業發展倡議書》,以《文旅融合,打造運河文化傳承新高地》為題作案例分享,與各地的專家和企業代表就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及文旅融合發展新趨勢進行了圓桌對話。
  • 臺兒莊聯手功夫動漫,打造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超級IP!
    來源標題:臺兒莊聯手功夫動漫,打造偉大的世界文化遺產大運河超級IP! 5月28日,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人民政府聯合功夫動漫,舉辦「魯風運河 京杭明珠」山東·臺兒莊大運河動漫產業暨大運河超級IP啟動儀式。
  • 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沿岸的十大古城古鎮,是否就在你家附近
    德州古城德州古城在京杭大運河東岸,依運河而建。當年運河德州段為了解決河水落差大、流速快的困難,在規劃運河河道時用了很多蜿蜒型彎道,形成了京杭大運河德州段獨特的文化景觀。德州古城像古代人的官靴,所以德州古城也叫靴子城。
  • 山東臺兒莊古城水巷縱橫,被譽為"活著的古運河"
    十年前,2010年的5月1日,山東臺兒莊古城正式開城。這座被譽為&34;的古城,經過重建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臺兒莊古城位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坐落在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
  • 再現流淌的文化史詩——山東加快打造「大運河歷史文化長廊」
    「這部風情劇就像一本活著的歷史教科書,讓我們回到過去,穿梭在老濟寧千年的繁華之中。」山東濟寧市民李興廷說。濟寧號稱「運河之都」,處處流淌著深深的運河記憶。竹竿巷位於濟寧大運河南岸,當年漕運繁盛時,南方的漕糧船帶來了大量的南方竹子,巷名由此而來。竹藝,仍是許多人堅守的傳統手藝。
  • 世界上運量最大運河:京杭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縱貫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大運河為我國經濟發展、國家統一、社會進步和文化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至今仍在發揮著巨大作用。
  • 運河沿岸18市在臺兒莊舉辦開河大典
    曾潔 攝   中新網臺兒莊3月10日電 (曾潔)農曆丙申年二月初二,世界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沿岸18市代表齊聚山東臺兒莊古城,參加一年一度的傳統運河開河祈福大典。  「通槽而興,因水而名,四百年來商旅不絕,終成其大……戊寅之役,三萬將士破釜沉舟以當東瀛,縱硝煙散盡,壯懷猶烈」,上午10時許,司儀官開始朗誦大典祭文。
  • 大運河「金線」串起散落遺產點「珍珠」——山東加快推進大運河...
    「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在清朝末年荒廢,為了更好地做好南旺樞紐闡釋和展示工作,充分體現大運河南旺『水脊』的特點,汶上縣近年來在對文物進行優先保護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展示,因此決定打造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白佔德說。  從著名的臨清鈔關、鰲頭磯,到光嶽樓、山陝會館,像南旺樞紐這樣的歷史遺存,目前在大運河山東段沿線並不鮮見。
  • 臺兒莊大運河動漫產業項目暨大運河超級IP啟動儀式舉行
    劉濤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並就臺兒莊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京臺高速大運河服務區暨大運河文旅小鎮綜合體項目、京臺高速公路至新臺高速公路臺兒莊連接線項目、運河旅遊景觀大道項目、庫山文旅綜合體項目、城市陽臺綜合體項目、大運河船閘和遊船碼頭項目、濤溝河溼地高端生態度假區項目、旅遊集散中心及配套業態項目、古運河文旅綜合開發項目等九個建設項目進行推介。
  • 京杭大運河復航提上日程 泰安段全線具備通航條件
    此外,京杭大運河濟寧至臺兒莊(濟寧段)航道「三改二」工程、京杭大運河湖西航道(二級壩-蘇魯界)改造工程等5個航道項目目前正在建設中,韓莊複線船閘亦在同步建設之中。促旅遊古鎮、遊輪旅遊產業依託運河興起近年來,作為「活著的文化遺產」,京杭大運河的內涵和外延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拓展,已被賦予新的現實功能。
  • 走進臺兒莊,了解臺兒莊,臺兒莊旅遊攻略
    臺兒莊古城,又稱運河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徵、歷史的豐碑,也是運河文化的承載體,至今仍保留有不少的遺存,被世界旅遊組織譽為「活著的運河」。另外臺兒莊也是中國唯一一座古駁岸、古碼頭等水工設施保存完整的運河古城,城內3公裡的明清時期運河故道被稱之為「活著的古運河」、「運河文化的活化石」。
  • 臺兒莊古城上榜2020年度歷史遺址型景區品牌TOP10
    「大戰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於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內有53處保存完整的二戰遺址,它們真實展現了當年戰爭的慘烈,使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中河重要組成部分的臺兒莊段,憑藉明清時期的古河道、古碼頭、古駁岸等成為其中的亮點。這段運河被世界旅遊組織稱為「活著的古運河」、 「運河文化的活化石」。
  • 大運河(山東段)文化保護核心區:這18個縣
    大運河(山東段)沿線地區與蘇皖豫冀四省交界,是貫通運河南北的重要河段,世界遺產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戰略地位重要,發展基礎良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大運河(山東段)擁有運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遺產,8段河道、15個遺產點入選大運河遺產名錄。
  • 2020年度全國100強榜單發布,臺兒莊古城位居歷史遺址型景
    近日,臺兒莊古城與故宮博物院、頤和園等景區上榜由邁點研究院獨家發布「2020年歷史遺址型景區品牌100強榜單」,並以各細分維度的優異表現位列第十名。臺兒莊古城集「大戰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於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內有53處保存完整的二戰遺址,它們真實展現了當年戰爭的慘烈,使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中河重要組成部分的臺兒莊段,憑藉明清時期的古河道、古碼頭、古駁岸等成為其中的亮點。
  • 中國大運河的始末:元世祖修京杭大運河,政治中心遷到北京
    元朝開鑿的運河稱之為京杭大運河,這條運河叫隋代大運河大幅度中移,縮短近900公裡,只有1794公裡。即便如此,也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開鑿的運河。京杭大運河的開通以及政治中心的北移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隋代大運河的通濟渠,永濟渠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官府對兩段運河的管理幾乎放棄,河道淤塞消失也就成為必然。
  • 臺兒莊古城上榜「山東人遊山東」嗨遊季兩項名單
    近日,由大眾日報主辦,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協辦的「山東人遊山東」嗨遊季最喜歡的旅遊目的地發布會在德州市齊河縣舉行。會上發布了縣域旅遊目的地、鄉村旅遊目的地、研學旅行目的地、分餐制旅遊飯店、夜遊打卡目的地等11類項目名單,臺兒莊古城入選最值得期待的旅遊目的地、夜遊打卡目的地兩項名單。
  • 2020年度全國100強榜單發布,臺兒莊古城位居歷史遺址型景區品牌TOP10
    臺兒莊古城集「大戰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於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內有53處保存完整的二戰遺址,它們真實展現了當年戰爭的慘烈,使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
  • 2020年度全國100強榜單發布,臺兒莊古城位居歷史遺址型景區品牌TOP10
    臺兒莊古城集「大戰文化」和「運河文化」為一城,融「齊魯豪情」和「江南韻致」於一域,是極具人文魅力的國際休閒旅遊目的地。城內有53處保存完整的二戰遺址,它們真實展現了當年戰爭的慘烈,使臺兒莊成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京杭大運河中河重要組成部分的臺兒莊段,憑藉明清時期的古河道、古碼頭、古駁岸等成為其中的亮點。
  • 山東臺兒莊古城:漫遊江北水鄉
    :新華網作者:徐嘉臺兒莊古城,坐落於山東省棗莊市,處於京杭大運河的中心點,是京杭大運河上一座完整保存了古碼頭、古駁岸的水工設施,被世界旅遊組織譽為「活著的古運河」「京杭運河僅存的遺產村莊」。明萬曆年間,京杭大運河改道經過此地,促使其社會經濟迅速崛起,呈現出「一河漁火,夜不罷市」的繁榮景象,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莊」。現為棗莊市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重點工程,國家5A級景區、「中國最美四大水鄉」「遺產保護示範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