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項債發行量新高背後:符合條件的基建項目越來越少

2020-12-12 新浪財經

原標題:【新華財經調查】專項債發行量新高背後:符合條件的基建項目越來越少 來源:新華財經

新華財經北京7月10日電(記者董道勇、朱程、崔璐)在地方政府投資資金緊缺背景下,專項債資金髮揮了「及時雨」作用,推動大批項目順利建設。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共發行專項債券2231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37500億元)的59.5%,超過2019年2.15萬億元的全年新增規模。

在如此巨大的發行規模背後,各地專項債當前使用情況如何?未來應該如何推進專項債的規範使用?記者日前經調查發現,隨著專項債規模日漸增大,符合條件的基礎設施投資相對不足是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的突出問題,並造成專項債被「濫用」「亂用」的風險逐漸增大。為控制地方政府專項債風險,應著重從源頭上下功夫,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原則,發掘更多有一定現金流的符合專項債要求的項目,一行一策穩妥推進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金。

「資金跟著項目走」 合格項目越來越少

專項債是指為建設某項具體工程而發行的債券,如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或者其他一些公益類項目。一般而言,地方政府項目梳理出來以後,需要到地方發改部門進行項目立項,立項結束後,以項目為載體,報到省財政廳申請發行專項債券,作為項目建設資金。

但當前問題是,目前地方政府想要找到符合專項債發行條件的投資項目越來越難。一些項目很難實現融資收益平衡,如某西部省份收費公路實際車流量遠低於預期,運營效益不佳。而另一些有收益的項目會被城投公司等拿走,通過市場化方式實現融資。

一位中西部省份國家級新區財政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從改革開放以來,很多基礎設施從無到有,確實發生很多翻天覆地的變化,到了目前這個階段,該修的可能基本上都修完了,要繼續搞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說實話跟若干年前相比沒有那麼多項目。

該負責人強調,專項債要求自身收益與融資能夠自求平衡,經過這幾年的大規模發行以後,地方政府有投資責任的、符合專項債發行條件的項目已經不多,導致專項債發行面臨有額度,但卻找不到項目的情況。

審計署今年6月公布的《國務院關於2019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顯示,在審計18省及所轄36個市縣後發現,由於項目安排不合理或停止實施等原因,有503.67億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未使用,其中132.3億元閒置超過1年。

對此,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封北麟表示,目前符合專項債發行條件的投資項目越來越少,尤其是有收益,而且還能滿足融資與收益自平衡的項目更加難找。

除中西部地區外,東部發達省份也存在類似情況。江蘇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說,相比其他地區,像高速公路等大資金量項目,江蘇早些年通過市場化手段已經基本完成主要建設。再加之嚴格審核,從量上看,財政部提前下達的江蘇省2020年第一批專項債券為357億元,相比廣東、浙江等地少得多。

封北麟表示,除項目不足因素外,現在專項債額度分配存在不匹配問題。「基層政府期望的類型和額度與實際分配的類型與額度不一致,也是導致此前專項債使用進度慢的主要因素。」

三方面挖掘更多符合條件的項目

一位財稅領域專家告訴記者,一方面看,符合專項債條件的項目確實存在不足情況,從另一方面看,地方缺的不是專項債額度,而是一般債額度不足,根本原因在於大規模減稅降費背景下地方一般預算收入不足。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此已作出安排和部署,新增1萬億元財政赤字,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將上述2萬億元資金全部給地方,通過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讓資金直達縣級財政。

此外,為確保「六穩」「六保」目標實現,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財政部要求,今年要求新增專項債券全部用於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在此前背景下,如何挖掘更多符合專項債發行條件的基建項目呢?相關人士給出多項建議。

上述中西部省份國家級新區財政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整個城市都在擴大,城區面積在擴大,新城建設迫切需要大量基礎設施建設,因此可以在項目層面進一步挖掘,比如新城發展首先就要修路、鋪設管廊、修建市民公園等都可以考慮通過專項債的方式籌措資金。

也有專家表示,隨著地方對專項債品種的開拓,基建的範圍也會變得更加豐富,除汙水處理、河道改造、城市管網外,可能也不再僅僅是有形的基建,還有一些無形的基建項目,如果現金流比較穩定,也能夠做成專項債項目。

此外,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PPP發展研究中心合作與發展部主任韋小泉認為,近些年專項債發行規模大幅增加,但具有收益性的優質公益性項目越來越少,而且目前專項債項目過於依賴土地出讓收益來償債,潛藏風險。允許專項債券作為中小銀行資本金有利於打破這一個難題。一是因為銀行業整體的盈利性較高,有利於降低專項債的償債風險;二是中小銀行主要服務於中小微企業,增加對中小銀行的資金支持有利於提振實體經濟,並且減少專項債券償債來源對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賴,與此同時,實體經濟的提振有利於土地價值的提升,進而降低償債來源主要為土地收益的風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指出,中小銀行市場化補充資本的能力有限,市場化發行資本補充工具補充資本可行性不高。地方政府多為中小銀行股東甚至最大股東,通過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籌集資金,再注資中小銀行有利於發揮地方政府的屬地管理作用。同時與完善中小銀行公司治理、強化服務中小微企業、保就業等相結合,有利於倒逼中小銀行回歸本源、認清定位,扭轉部分中小銀行偏離主業的態勢。

此外,有市場人士指出,專項債資金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也面臨一些難點,仍需進一步考慮:如專項債認購資本補充工具意味著專項債使用範圍的擴大,後續是否需要對專項債投向等進行相應調整?專項債與可轉債存在期限不匹配問題,可轉債轉股後將無固定期限,而專項債則多為10年到15年,專項債資金如何退出?

編輯:王菁

相關焦點

  • 國常會要求再提前下達一批地方專項債,加快重大項目建設
    此前,財政部已兩次提前下達今年新增地方專項債限額:2019年11月,提前下達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務限額1萬億元;2020年2月,提前下達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8480億元,其中專項債務限額2900億元。兩次共下達專項債限額12900億元。
  • 明年新增專項債宜控制在3.2萬億左右
    伴隨近幾年專項債的大幅擴容,尤其今年在抗疫情、穩增長需求大幅加大的背景下,新增額度超常規提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有所上升,地方政府專項債務率(專項債務餘額/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也已攀升至100%以上,專項債務風險已不容忽視。與此同時,專項債募投項目迅速攀升,但由於專項債項目存在制度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的不足,項目全生命周期中仍面臨較多風險,例如資金閒置及挪用風險、項目收益不及預期風險等。
  • 基建項目加速復工 2020年基建投資將高位運行
    近一周來,各部委和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推動重大工程和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復工。受專項債規模擴大、新建項目增多、「十三五」規劃收官等多重利好影響,預計2020年基建投資將高位運行,基建企業新增訂單、營業收入和經營性現金流都將呈現高增長。
  • 鐵路設備行業深度報告:如何理解新基建對軌交投資變化的影響
    從審批節奏來看,目前 鐵路及城軌項目審批均有所加快,全年有望創歷史新高。從資金來源來看,專 項債發揮重大作用,2020 年專項債發行明顯提速,用於鐵路和城軌的比例也 較往年顯著提升。結合項目審批和資金來源,我們認為 2020 年鐵路投資有較 大概率上調可能,城軌投資有望保持高增長。軌交產業鏈各個環節均有望受益, 且裝備板塊彈性較大。一、新基建裡的軌交是什麼?
  • 金華多個重大涉鐵項目專項債資金獲批
    74.345億元政府專項債資金獲批,佔全市專項債資金的42%。這是今年國務院提出要進一步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擴大有效投資補短板,助推重大項目建設以來,金華市樞紐辦搶抓政策「窗口期」,積極跟進鐵路專項債資金報批工作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 專項債新政助基建工程增長 海螺A、冀東水泥漲4%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知,允許將專項債券作為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推進專項債支持穩定增加有效投資。
  • 中國緣何連續4個月減持美債?一文讀懂美債拋售幕後故事
    Weeden & Co.首席全球策略師Michael Purves則透露,9月以來眾多海外央行持續減持美債的另一個驅動力,是當前美債市場空頭頭寸迭創記錄新高——即越來越多機構都在押注美聯儲QE購債力度放緩與通脹預期回升,正令美債價格趨於下跌。因此海外央行不得不考慮到美債價格波動風險,選擇減持避險。
  • 交銀國際:中鐵建及中鐵等基建行業利好 予領先評級
    來源:新浪港股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2020年1季度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9.7%,鐵路和公路固投分別同比下降28.6%和17.5%。由於交通和市政項目批覆以及專項債發行提速,該行預計基建固投總額增長將在2020年2季度逐步改善。
  • 何謂新基建?新基建是什麼意思
    新基建基建的重心不再是房地產,而是以5G 、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 我們可以將這次的新基建看作為寬泛定義下的信息基建,新基建包括7大產業方向:5G基站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特高壓、城際以及城軌交通。
  • 績效評價要跟著專項債項目走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今年,長沙市財政局將績效評價範圍擴展到專項債領域,評價範圍涵蓋2018年至2019年以來市本級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評價金額超80億元。  今年下半年,山東省財政廳組織對魯南高鐵(曲菏段)專項債券項目開展績效評價。這也是山東省首次對政府專項債券項目開展績效評價,涉及省級政府專項債券31.28億元。
  • 粵開李奇霖:如何理解專項債注資中小行
    7月1日,國常委會召開,市場關注的是專項債可以給銀行補充資本金。會議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對專項債合理補充資本金建立市場化的到期及時退出機制,嚴防道德風險。從國常會通稿裡,讀出的幾個關鍵信息有:1、補充資本金的方式,是專項債買銀行的可轉債。2、補充資本後,中小銀行的服務對象是中小微企業。
  • 中誠信國際:建議加快地方債發行和使用進度 提高債券資金使用效率
    在政策或邊際收縮、專項債快速擴容風險積聚、儲備基建項目趨於飽和的背景下,專項債大幅擴容空間有限,但基於穩增長及化解隱性債務需要,新增規模不宜出現大幅下降,綜合考慮明年項目建設需求、廣義赤字率、政府加槓桿空間等因素,中誠信國際建議,2021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可保持在3.2萬億元左右。
  • 樓繼偉:未來要提高一般債佔比,降低專項債佔比(附實錄)
    樓繼偉表示,要優化債務結構,提高地方一般債佔比,降低地方專項債佔比。順應促進消費、投資結構調整和群眾美好生活的趨勢。樓繼偉認為,實現新發展格局需要一系列改革和政策措施。其中,金融市場的內外開放佔據重要地位,需要改革、改進的方面很多。國債市場規模太小、流動性不足,國債收益率曲線斷續,是重要的短板。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  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發行量已超國債、政策性金融債,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第一大品種——
    目前,地方債券餘額、年度發行量佔整個債券市場的比重均超過20%,成為我國債券市場第一大品種,地方債券市場已成為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一般債券3636億元,專項債券1577億元;按用途劃分,全部是置換債券或再融資債券。 根據2015年開始實施的新預算法,地方政府必須以發行債券的形式舉債融資。
  • 青島市財政局「2021年青島市政府專項債政策研討會」舉辦
    中國山東網12月9日訊 12月8日,由青島市財政局舉辦的「2021年青島市政府專項債政策研討會」成功召開。會上,來自三個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各自專業角度,為青島市政府專項債2021年的發行準備工作提供了建設性的指導。
  • 啟東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主體及「20啟東專項債20啟專債...
    啟東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主體及「20啟東專項債20啟專債」2020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20啟專債 : 啟東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主體及「20啟東專項債20啟專債」2020年度跟蹤評級報告 時間:2020年06月23日 14:40:18&nbsp中財網
  • 純債基金怎麼都會跌?債市究竟是震蕩還是反轉?
    從5月以來,短債基金下跌0.064%,中長期純債基金下跌0.351%,一級債基和二級債基也分別下跌0.748%和0.614%,和今年1-4月份尤其是春節之後的走勢而產生的慣性思維是有一個衝擊的,下跌的幅度也是超出了市場的預期,那引發這輪下跌的原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