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鰍,我們大家並不陌生,小時候經常用手拿著玩,有時候還經常用它去嚇唬膽小的小女孩。那時候,大自然的環境比現在好的太多了,真正的是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只要有水的小溪裡、河溝裡、池塘裡等地方都能抓上許多的泥鰍,可惜那時候沒有人知道它的營養價值,沒有人喜歡吃它,抓來的泥鰍被用來餵雞、鴨、鵝等家禽。實在太可惜了,現在市場上卻賣到十幾元一斤。
泥鰍,屬鰍科泥鰍屬。形體小,細長,只有3~4寸。且它體形圓,身短,皮下有小鱗片,顏色青黑,渾身沾滿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膩無法握住。前段略呈圓筒形。後部側扁,腹部圓,頭小、口小、下位,馬蹄形。眼小,無眼下刺。須5對。鱗極其細小,圓形,埋於皮下。在中國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較多,北方不常見。全年都可採收,夏季最多,泥鰍捕捉後,可鮮用或烘乾用。可食用、入藥。泥鰍被稱為"水中之參",生活在湖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它和其它的魚不相同,無論外表,體形,生活習性都不同,是一種特殊的鰍類。
泥鰍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鈣、磷、鐵等礦物元素以及大量的維生素,其中維生素B1的含量比魚、黃魚、蝦高出3~4倍,而維生素A、維生素C和鐵的含量也比其他魚類要高。泥鰍性平,味甘,具有暖脾胃、袪溼、療痔、壯陽、止虛汗、補中益氣、強精補血之功效,是治療急慢性肝病、陽痿、痔瘡等症的輔助佳品。此外,泥鰍皮膚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謂「泥鰍滑液」,有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可治小便不通、熱淋便血、癰腫、中耳炎。
泥鰍的吃法:
一、紅燒泥鰍
(1)、一定要買新鮮成活的泥鰍,並放到滴了油的水裡養上2天,這是為了排淨泥鰍體內的泥沙。然後將泥鰍殺死,並用剪刀掏出內臟等,再用食鹽或玉米面將泥鰍表皮上的粘液去掉,之後用水洗淨。
(2)、把泥鰍放到澱粉裡滾一下,並在油鍋裡炸一下,炸得顏色發黃的時候,就可以撈出來了。
(3)、把醬油、醋、料酒、豆瓣醬等調料勾兌好。
(4)、在用油將辣椒、蔥花等炒香,並放上辣椒醬。
(5)、最後將炸好的泥鰍和調好的調料汁都放到鍋裡,並加上適量的水,開大火燉煮一刻鐘,等快沒有汁水的時候,這道紅燒泥鰍就做成了。
二、幹炸泥鰍的做法
(1)、泥鰍買回來養幾天,讓它把髒東西吐乾淨,每天記得換水;
(2)、泥鰍倒到一個盆子了,放上鹽,同時蓋蓋,泥鰍不蹦躂了就可以;
(3)、泥鰍被鹽殺後會出很多粘液,要衝洗乾淨後再放鹽醃製一個小時,醃好後直接入油鍋炸;
(4)、泥鰍炸好後,盛到碗裡,鍋內餘油炒香蒜末薑末孜然;
(5)、把炸好的泥鰍與蒜末一同翻炒加辣椒粉,味精,出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