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泥鰍」60元一斤,過去被農民嫌棄,抓到就扔掉,不多見了

2020-12-16 騰訊網

摘要:曾被農民嫌棄,抓到後用來餵鴨子,如今60元一斤,遇到要珍惜

文/農夫也瘋狂

在南方這個季節晚稻也早已經收割了,因為秋冬季節降雨少了,這個時候的水稻田裡基本也沒有水了。而農民也沒什麼農活了,有些農民就會去水田裡面挖泥鰍、抓黃鱔。這些魚類在冬季的時候都是藏在泥巴下面,並且也因為天氣冷而變得不活躍了,有經驗的人就很容易找到它們。在小時候這樣的事情沒少幹,一下午就能挖到小半桶。早上去趕集,發現有人在售賣一種超大號的「泥鰍」,細問一下價格嚇了一跳,他說要60元一斤。什麼「泥鰍」要這麼貴呢?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它並不是泥鰍。

刀鰍魚估計很多的南方朋友都是比較熟悉的,不少人也和筆者一樣,曾把它當成泥鰍。有些地方也叫它鋼鰍、石錐,學名叫中華刺鰍。這是一種過去在南方很常見的淡水魚,它之所以叫「刀鰍」這個名字,一方面是它長得很像泥鰍,不仔細看就會被誤認為是泥鰍。但是在它的背上卻有鋒利的倒刺,就像小刀片一樣,如果去抓它就很容易被刀鰍背上的刺劃傷。

在過去農民普遍對刀鰍沒有什麼好感,抓到以後要麼是直接扔掉了,要麼就是把它帶回家之後剁碎了餵鴨子。鴨子可喜歡吃這種魚了,不僅個頭長得快,而且下蛋又多有大。刀鰍和泥鰍不同,泥鰍白天基本都是在泥巴裡面藏起來的,但是刀鰍卻是一種淡水魚,主要是在河流、小溪、湖泊中常見。以前農村的刀鰍魚比較多,去撈魚、釣魚的時候,經常能抓到不少。但是當時很少有人吃刀鰍魚,一方面是這種魚都是骨頭也沒什麼肉,背上還有倒刺,去抓它很容易受傷。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當時少有人吃刀鰍,很多人還說這種魚不好吃,沒啥營養。

其實這都是對刀鰍魚的誤解,有些人就是因噎廢食了,然後就排斥刀鰍魚。如今刀鰍魚的身價可是暴漲了,野生的市場價能賣到60元一斤。這是因為刀鰍的營養價值很高。俗話說「天上斑鳩,地上泥鰍」,可見泥鰍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但是刀鰍的營養價值要比泥鰍還要高,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並且在口感方面也要比泥鰍高。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刀鰍非常少見了。數量少了,價格也就貴了。刀鰍對水質要求比較高,一般是在生活於多水草的淺水區,尤其是適宜在弱酸性的軟水種,並且主要是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和部分植物為食。可是農村的好些水源地都乾涸了,還有些也受到了汙染了,因此刀鰍的數量也就越來越少了,價格一年比一年貴。由於刀鰍經濟價值高,現在也有人工養殖,在市面上售價雖然比野生的便宜,但是也要三四十元一斤。

在你的家鄉還有刀鰍嗎?聽說釣魚的人也偶爾會遇到,這種魚是肉食動物,也常來鬧鉤的。遇到可要珍惜哦,現在已經不多見了。(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相關焦點

  • 長相酷似泥鰍,渾身都是寶,市場賣100元一斤,農民為啥不養殖?
    在農村的河塘裡面,生長著的是農民花費了很多的功夫辛辛苦苦水產作物,其中有一種我們最熟悉的是泥鰍。小時候的歌謠還在我們的記憶中未能消去。捉泥鰍是童年的回憶和樂趣,小編今天想來跟大家科普一種魚類,它和泥鰍長得很像,甚至名字中都含有一個鰍字,渾身都是寶,100元一斤,可是農民們卻不怎麼養殖。刀鰍魚是一種形似泥鰍的魚類,但是卻比泥鰍大很多。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導讀: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也能活,市場60元1斤泥鰍是在農村十分常見的一種淡水魚類了,去到農田裡幹活了,也經常能抓到泥鰍。在南方剛剛經歷過「雙搶」,相信不少人在農田中看到過,也抓到過泥鰍。
  • 常被誤認成泥鰍,過去撈到餵鴨子,卻不知是「魚中珍品」
    上山摘野果,爬樹掏鳥窩,下河抓魚撈蝦,這些都是農村娃常幹的事。雖然以前的日子過得艱苦,但是那種簡單的快樂卻讓人永遠回味。也是因為這一段經歷,讓廣大的農村娃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如果大家都在農村長大,小時候也喜歡捕魚,那麼就會有像蛇一樣的頭和像泥鰍一樣的身體,因此很多人會誤以為是泥鰍。抓住這條魚吃的人很少,很多都是直接餵鴨子吃的,但現在野生的魚已經很難看到了。
  • 這種魚全身無鱗酷似泥鰍,因生有利刺遭人嫌棄,如今80一斤難買到
    從體型上來看,這種魚個頭不大且身形修長,它們全身布滿花紋看起來和泥鰍有幾分相似。但當你仔細觀察之後,你卻能發現這種魚的魚頭更為修長,同時在它們的背脊上還長有鋒利的魚鰭,這便是這種魚的獨特之處。在小編小的時候,這種魚是非常常見的,我們當地人都稱它為「鋼鰍魚」,有的地方也稱它為「刀鰍魚」。
  • 人稱「土狗子」,過去是農田裡一大禍害,如今十分珍貴60元一斤
    想必很多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種過地,或者是自己有菜園,在菜園裡種過菜吧,在夏季的時候,農田或是菜園裡常出現一種類似「狗」一般的小蟲子,筆者家鄉這邊被人們稱為「土狗子」,這種土狗子過可是農田、菜園裡的一大禍害,而筆者在藥店裡看到的奇怪藥材就是土狗子,並且還十分珍貴,要60元一斤。那麼這土狗子又是什麼呢?
  • 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
    摘要:農村叫它「土狗子」,過去田裡多到沒人要,現百元一斤還成稀罕貨。就像今天我們要科普的這種小動物便是兒時我們經常會去抓來玩的一種,它在農村很多,尤其是在地裡和田裡,經常是成群結隊的滿地跑。這種小動物在我們老家叫它「土狗子」,至於名稱的來歷,目前還無處查起,只記得在小的時候,每逢農民伯伯耕地哪個季節,我們小孩子便會成群的跑去田裡抓。
  • 曾是農村的「救命菜」,卻淪為人見人除的路邊草,殊不知60元一斤
    摘要:曾是農村的「救命菜」,卻淪為人見人除的路邊草,殊不知60元一斤。 各位農民朋友們,大家好,小編在前面的文章中跟大家介紹了兩種生長於地面上的野果植物。也就是地念和地枇杷,這兩種野果在當今都擁有極高的用途和市場價值,所以如果沒有見到這兩種野果的文章,請大家進入我的主頁去查看一下。
  • 海邊沙灘的小洞裡竟藏著這種野味,一斤賣60元,比多春魚還好吃
    說到海鮮,相信很少有人是不喜歡的吧。現在市面上的海鮮一斤最少也要20元以上,更別說各種鮮甜肥美的殼類海鮮了。海鮮其實也是野味的一種,而且在種類上也是非常繁多的,最令人喜歡的也是它們那種特有的鮮甜滋味,還有各種對人體有著非常營養的保健功效。
  • 這種竹子長出的「紅色腫塊」,農民十分痛恨,卻有人一斤賣60發財
    在農村,農民種植的當季水果,正大批量採摘,進入市場。但是最近也時有聽說某個地方的某種水果大豐收,又滯銷了。說到底,還是「物以稀為貴」,產量高了,價格就下滑,收購的商販沒有了利潤不收購,造成了滯銷,讓果農損失慘重。
  • 罕見:虎紋泥鰍見過嗎?體型巨大,上百元一斤!
    罕見:虎紋泥鰍見過嗎?體型巨大,上百元一斤!   這也和它們的產量有關係,今天小編就像給大家介紹一種食物,它是一種魚類,泥鰍的一種,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能捕捉到了,說起魚類大家一定有很多要說,我在平時的時候就比較愛吃魚,我爸爸媽媽老說多吃魚
  • 10多元的泥鰍硬是被他賣到了325元,怎麼做到的?
    畢業後頂著閒言碎語,在墳山上養泥鰍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這一搞不打緊,幾年時間讓他實現了一個小目標,先掙他100萬,之後的五年時間裡,年銷售額更是從100萬增長到6000萬,翻了60倍!        光靠養泥鰍能賺這麼多?
  • 抓泥鰍、挖紅薯、飛躍叢林!69元帶你玩轉博陽河
    九月格桑花開為金色的秋添上燦爛多彩9月26日(周六)跟隨掌九一起去德安博陽河在叢林中攀登各種關卡在水中抓泥鰍叢林飛躍,勇者為王抓泥鰍泥鰍如需帶走,需要10元一斤!挖紅薯,兒時的快樂。挖紅薯,免費參加紅薯帶走,需要2元一斤哦!
  • 去年160元一斤熱銷,今年60沒人要,咋回事?農民:不敢種了
    農村地區地大物博,有著很豐富的自然資源,這也是農村的一大優勢,農民在土地上種植農產品,到了豐收的季節賣出以後就能獲得收入。除了傳統的農產品,山上或田野裡還有一些野菜、野果供應,每年到了採摘的季節,就有農民去採摘拿到市場上去賣,換一些零花錢。
  • 農民跟風養殖,卻賺得盆滿缽滿,一斤最高賣到60元!
    如今養殖技術和種植技術漸漸透明化,很多人都會跟風去投入,但是要知道是,往往能嘗到甜頭的都是第一批投入的人,而後面跟風投入的人要麼只能維繫成本,要麼就賠錢。所以對於現在想要靠種植或者養殖的人來說,賺取暴利的日子已經過去了,除非你能發現新的養殖項目。2020年對誰來說都是煎熬的一年,很多養殖戶和種植戶都嘗盡了苦水。可是也有好運的人,在2020年看準時機賺了不少錢。
  • 農民種植「水果之首」畝產1500斤,一斤60元,年賺幾十萬!
    櫻桃對於大家來說並不陌生,不但營養健康而且很貴,是高檔水果中的一類,被人們稱之為「水果之王」,現在正是櫻桃成熟季節,我們常見的櫻桃顏色一般都是深紅色的, 廣西漿田村的農民江小黑就種植了一種「黃色」櫻桃,一斤價值60元,畝產1500斤,年賺幾十萬!
  • 柚子上市遭冷落,一水果卻備受歡迎,50元一斤,農民為何不敢種
    如今已是秋季,很多水果迎來了上市,農民也在不斷的忙碌著,將那些水果採收回家,從而賣出比較不錯的價格。不過今年的柚子行情並不是太可觀,從中秋前就已經上市,不過收購價也不過才1元左右,而到了如今已迎來了集中上市,收購價依舊沒有上漲,反而跌到了8毛一斤,這讓果農很是無奈。
  • 被稱為「水中之參」的泥鰍,以前沒人吃,現在卻賣到十幾元一斤
    那時候,大自然的環境比現在好的太多了,真正的是藍天白雲,山清水秀,只要有水的小溪裡、河溝裡、池塘裡等地方都能抓上許多的泥鰍,可惜那時候沒有人知道它的營養價值,沒有人喜歡吃它,抓來的泥鰍被用來餵雞、鴨、鵝等家禽。實在太可惜了,現在市場上卻賣到十幾元一斤。泥鰍,屬鰍科泥鰍屬。形體小,細長,只有3~4寸。
  • 被我們丟掉的「垃圾」,在日本備受追捧,60元一斤中國人不敢吃
    除此之外在食材方面,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例如被我們扔掉的「垃圾」,在日本卻有很多愛吃,甚至備受追捧。中國人「愛答不理」的食材,卻被日本人製作成美食在農村的玉米田裡,其實就有一些不知名的食材,它的存在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這種名為「玉米黑粉菌」的東西,就是造成兩國文化差異的食材。
  • 在水庫抓到一條2斤重的泥鰍,背上居然長刺,你們見過嗎?
    小時候我生長在安徽的農村,每到夏天放暑假的時候,隔三差五地就會邀約一些平時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們,到附近的小樹林和池塘裡玩耍,其中有一項就是到池塘裡去抓魚,抓到之後將之前帶過來的小鐵鍋隨便一支,裡面再放點鹽,找些柴火點燃,過不了多長時間,一鍋熱氣騰騰的魚湯就擺在了我們面前,在物質資源不太豐富
  • 麻城農村河裡抓到的這幾種野味,農村孩子小時候都幹過
    1、河魚河魚是農村小孩子小時候最喜歡抓的野味,這種是河裡面的小白魚,我們那邊的俗稱是這樣叫的,有時候一個下午就能隨便抓上十多斤,雖然個頭不大,但是卻非常好吃,可以煮湯吃,也可以油炸,油炸特別香哦!一口一條,味道真的是好極了!那時候經常去我們下邊的河裡摸魚,晚上回家就拿來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