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稱角幣已成「邊緣幣種」
記者調查>>>
東方網1月5日消息:昨天,有市民來電向本報反映:自己去了獅子橋美食街裡面的「尹氏湯包」, 準備去吃一籠包子。由於錢包裡有10個一角的硬幣,便想把零錢全部用掉,可在付款時,營業員卻不願收他的一角硬幣,並告訴他一角錢不方便找給其他客人。他覺得很奇怪,一角錢難道不是人民幣,為什麼店家不願收?
為什麼拒收一角硬幣
前幾天,市民張先生去獅子橋美食街裡面的「尹氏湯包」店吃湯包。在付款時,張先生發現錢包裡有10個一角的硬幣,便想用掉。但當張先生把錢遞給收銀員後,那名男性收銀員卻告訴張先生,「對不起,我們店不收1角錢」。當時張先生就愣了一下,便問收銀員,「1角錢不是錢嗎?」後來,收銀員解釋稱,角幣收來了不好找給其他客人。由於當時還有別的顧客在場,張先生只是與收銀員爭辯了幾句,最後還是將10個一角的硬幣裝進了錢包裡。
雖然張先生也承認,他的確也是覺得身上的一角錢太多了麻煩,才想把它給用掉。但他覺得,既然國家發行了一角錢,那麼拿出來用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尹氏湯包」不給用是沒有道理的。其次,「尹氏湯包」稱,收了1角錢不方便找給其他顧客,張先生贊同這個理由,但他仍覺得,1角錢方不方便找給顧客這個應該是店家的問題。如果「尹氏湯包」覺得不方便,大可以在收到1角錢之後統一去銀行換。
湯包店:
員工太忙來不及收
對於張先生提出的問題,記者致電「尹氏湯包」 獅子橋美食街店。接聽記者電話的恰巧就是拒收張先生一角硬幣的男收銀員。當記者詢問到,為什麼拒收一角錢硬幣時,男收銀員給記者的答覆與給張先生的答覆如出一轍。始終表示他們不是拒收張先生的一角硬幣,而是他們店比較忙,客人多時,收這樣一角的硬幣實在不方便找錢。
店中另一名女性工作人員聽到男收銀員與記者的對話後,便從男收銀員手中接過電話。她告訴記者,他們店是不會拒收客人給出的一角錢硬幣的,如果他們當時沒收,可能是比較忙,找錢不是很方便,為了方便起見才暫時不收的。但當記者問道,可以收了這些一角硬幣,放在一邊,等積累到一定數量,再去銀行換錢。那名女性工作人員則改口稱,這的確是他們的疏忽,因為店裡忙起來本來人手就不夠,找不到人去換錢,但他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注意到這點的。
銀行:
角幣也要面臨淘汰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獲悉,2007年4月1日起,第二套人民幣紙分幣就停止流通了。三年多下來,分幣的「哥哥」角幣,也已經處於「唇亡齒寒」的境地,在貨幣市場上越來越邊緣化。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人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導致角幣從十年前的三大主要幣種淪落為今天「雞肋」境地。
「保管不方便,消費時人家又不願意收。」在談到對角幣的印象時,很多人這樣回答。很多市民幾個月也接觸不到一次角幣,平均每個市民月接觸角幣的次數不超過兩次。很多市民表示角幣在保管和消費時都會遇到一定麻煩。紙角幣一般都比較陳舊,非常容易損壞,硬幣又太小容易丟失,兩者都不易保管。
而銀行方面則表示,角幣已從10年前的主要幣種之一迅速淪落為邊緣幣種,在很多銀行的流通比例已經降為9:1,即放出去9元角幣,只能回收1元。由於嫌花著麻煩,大量角幣沉澱在民間無法流通。角幣使用量的減少從銀行的貨幣流量上也能反映出來。目前各家銀行的角幣貯存量均很少。因為流量有限,各家商業銀行得到的配給量都不多;銀行發放出去的角幣,沒經過幾次流通就沉澱在居民家的儲錢罐裡,回籠的角幣數量少之又少。
而角幣在清點方面也比較難,目前的硬幣清點機只能清點1元硬幣,1角輔幣主要靠人工清點,操作上費時費力。商業銀行認為兌換清點角幣需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卻得不到利潤,不願意接收。保管上,各商業銀行追求盈利最大化,將現金庫存壓至最低限,尤其不願積存過多零幣,浪費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