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青島人的上合故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3 光明數字報

    【上合時間】

    他們是披荊斬棘的創業者,他們是美好家園的建設者;

    他們是經貿互通的商旅,他們是文化交流的信使;

    在日益繁榮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到處可見他們奔忙的身影。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近幾年來,上合組織各國不斷擴大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搭建促進各國人民心靈相通的橋梁。「走出去」的青島人,正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書寫著一段段精彩的上合故事。

袁海峰:變不可能為可能

    2017年1月,青島嶗山區山東電建三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赫維利電站項目遇到了一個難題。供貨方的1號燃機到港推遲了近兩個月,距離向業主承諾的點火時間僅剩100天。而此前全世界此型燃機安裝的最快紀錄是143天,項目團隊陷入困境。

    赫維利電站項目是巴基斯坦政府重要民生工程之一,在建設之初就被定義為「快速電站」,要用最短的工期實現機組發電。事關重大,必須按期交付。但在運輸方案協調會上,業主和項目部還在運輸公司的選擇問題上莫衷一是。「就選這家有合作經驗的公司承運。」赫維利項目部副經理袁海峰一拍桌子,大聲說:「拿我籤證作擔保,如果在半個月之內設備不到達現場,撤銷我的籤證!」40歲的袁海峰已經有十年海外工作經驗,幾個月前剛從沙特扎瓦爾項目調來。

    立下「軍令狀」,袁海峰立即安排得力人員跟車監運,為車隊聯繫了特別安保,確保整個運輸過程通暢無阻。最終,1號燃機僅7天半就運抵現場,為後續的安裝爭取了時間。

    還有90天。在業主、監理和設備供應商團隊眼中,這麼短時間完成燃機從就位至點火根本不可能。供應商代表提出了125天的工期計劃,但這個好意被袁海峰拒絕了。

    90天的工期目標確定後,袁海峰便全身心投入到了安裝施工中。白天,他冒著烈日奔波在現場和辦公室兩地;深夜,有時剛躺下手機就響了,他又跳下床趕往現場。袁海峰像上足了發條從早轉到晚,他帶領安裝團隊漸入佳境,開始不斷創造工期奇蹟:

    1號燃機就位至點火用時90天!2號燃機就位至點火用時72天!此型燃機安裝的最快紀錄兩次被刷新。

    袁海峰和整個項目團隊用優異的表現,兌現了對業主的承諾,得到了巴基斯坦社會各界的讚譽;袁海峰本人也獲得了巴基斯坦政府授予的「傑出表現獎」。

劉長海:他們說「中國是一個奇蹟!」

    38歲的劉長海是海信集團俄羅斯分公司的副總經理。6年前,他隻身一人來到莫斯科,開啟了海信中央空調俄羅斯市場的拓荒之旅。

    俄羅斯氣候寒冷,晝夜溫差大,人們一年四季離不開空調,是歐洲最大的中央空調市場。

    「當時,俄羅斯人還不太認可中國產品。」劉長海說,過去民間交流不像現在這樣頻繁,很多當地人對中國的發展進步不了解,認為中國產品「質次價廉」。

    劉長海決定從俄羅斯最大的空調銷售商入手。「當時我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頭,拎著資料直奔他們位於莫斯科的總部,結果因為沒有預約而吃了閉門羹。」劉長海回憶說。

    第一次碰釘子,讓劉長海長了心眼。他多方打聽,通過朋友聯繫上該公司的市場總監,對方終於同意見面,卻態度冷淡,對他推銷的產品不感興趣。下次再約,人家直接不見了。

    第二次碰釘子,劉長海仍沒有氣餒,決定直接走「上層路線」,設法聯繫到了該公司CEO。對方被劉長海的誠意打動,決定給這個中國小夥子一個機會。

    那一年,該公司先後派了三四批人來到中國考察海信工廠。經過多次品質測試,終於給出了海信空調性能A級的評價。

    俄羅斯市場的大門向海信打開了。

    經過幾年的奮鬥,海信多聯機中央空調等相關產品在俄羅斯市場佔有率約為24%,成為俄羅斯變頻空調行業內的領軍品牌。劉長海也從一個海外銷售工程師,成為海信俄羅斯分公司的副總經理。

    「我在俄羅斯這些年,最深的感受就是中國的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劉長海感慨地說,「每當俄羅斯朋友提起中國,總會豎起大拇指說『中國是一個奇蹟!』」

李成秀:澆灌絲路幸福花

    青島膠州市的李成秀20年前成立了青島新大成塑料機械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研發的滴灌帶生產線,幾年就打開了烏茲別克斯坦等中亞國家的市場。

    「因為中亞地區乾旱缺水,農業投入相對不足,所以蔬菜、水果、棉花等作物產量很低。當地迫切需要引進節水灌溉技術。」李成秀說。

    雖然當地有需求,但李成秀的產品推廣起來還是遇到了「尷尬」。「我們信心滿滿地把生產設備運到哈薩克斯坦,沒想到在當地生產出的滴管不出水。」李成秀回憶說,由於雙方語言不同、交流不暢,他一時很難解釋清楚原因,對方開始懷疑李成秀的誠意。

    李成秀靜下心來查找原因,發現滴管不出水是當地的塑料跟國內使用的材料不一致造成的。如果從國內進口,不但時間來不及,而且會增加成本,影響產品推廣。為了找到合適的原料,李成秀跑遍了當地的材料商店,前後試驗了三四十種型號的塑料,終於找到了3種可以使用的合格原料。

    「當試製出合格的產品時,哈薩克斯坦的朋友高興地拿出美酒與我乾杯。問題解決了,誤會消除了,那是我最幸福的一刻。」李成秀說。

    從2015年起,新大成公司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貿易額便以每年30%的速度遞增。如今,除了哈薩克斯坦,新大成公司在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等國家都有產品經銷處。

    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朋友也越來越多。烏茲別克斯坦客商阿茲斯便每次來中國,都會給李成秀帶來饢和馬肉等當地特產。逢年過節他們也會打電話互致問候,在他們看來,彼此之間已經成為家人。

    (本報記者 劉豔傑 朱楠)

相關焦點

  • 徵文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在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系列徵文活動的基礎上,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與光明日報社決定聯合舉辦第三屆「孔學堂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徵文活動
  • 報社概況_光明日報報業集團
    2013年3月,光明網主辦「2012網友最喜愛的十大文化名酒評選頒獎典禮」。2013年2月,光明網選送作品包攬「公益福彩杯」全國攝影大賽前三名。2013年2月,外交部國際司司長陳旭做客光明網。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到光明日報社、光明網調研。
  • 傳承與發展書院文化意義重大-光明日報-光明網
    【網絡關注】     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應天書院作為我國著名的書院,經歷了上千年的歲月流傳。當前,書院文化與書院精神的傳承和發展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據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統計,近一個月來,相關話題討論量近2萬條。
  • 上合峰會為何選址青島,這六大理由不夠,我再送你一個…
    下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將在青島舉行。青島峰會也將是上合組織擴員後舉行的首次元首峰會。上合組織誕生於上海黃浦江畔,在上海舉行峰會在情理之中。截至2017年底,青島對上合組織有關國家投資項目74個,投資額32億元;上合組織有關國家累計在青島投資項目226個,投資額30億元。
  • 用「有血有肉」的文字記錄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是張璋,一個大學畢業剛滿兩年的光明網編輯。很多媒體人知道我,是從去年9月6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喊著「下盤石」,我們哭了!》開始的;很多讀者、觀眾知道我,是從今年5月由社科院林燕平老師和我發起的「援夢西海固」活動開始的。
  • 光明網-《光明日報》
    古書上說,「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匹夫一怒,血濺三尺」,所以,孔老夫子語重心長地說:「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親,非惑與?」(《論語·顏淵》)一些人憑意氣用事,逞匹夫之勇,為了一點小事,就不顧身家性命,從而鑄成大錯,殃及父母、妻兒,這不是太不明智了嗎?西哲亦曰:「衝動是魔鬼,發怒是禍水」,「發怒,是用人家的錯誤來懲罰自己」,「憤怒總是以愚蠢開始,以悔恨告終」。有這樣一個故事。
  • 一座山的故事與詩歌-光明日報-光明網
    有一則山名故事與食用油直接有涉。傳說從前這座山山頂有一眼油泉,旁邊有一座古廟。和尚每天提個油壺去裝油,油泉按廟裡人數漏油,人多則多漏,人少則少漏。有個和尚拿鑿子叮叮噹噹鑿開一個大眼,誰知油泉的油都變成了水。老百姓引水種田,一直把水稻種到半山腰,油山因此得名。    這座名山的著名更多的卻不在其名的民間傳說,而在發生於山嶺間的真實故事。
  • 香港:報紙閱讀呈「三足鼎立」之勢-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本期開始,光明日報新傳媒版將通過《環球新媒體使用掠影》欄目刊發一系列文章,向廣大讀者展示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地區)民眾對於新媒體的選擇與偏好、理性與情感、堅守與創新——請記住,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產品,更有責任、素養和價值。     一直以來,香港人都有著深厚的讀報傳統。
  • 追憶父親主持《光明日報》橫排版設計-光明日報-光明網
    解放後到《光明日報》工作,主要負責編一、二版,三、四版也都涉及過。新中國成立之初,為了儘快改變國家一窮二白的面貌,普及教育,對簡化漢字進行文字改革,當時的《光明日報》就設「文字改革」專版,對此進行廣泛討論和宣傳。那時的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曾發表文章,談論橫排橫寫是科學的,人眼睛的視線橫看要比豎看看得寬。同時還認為,報紙的排版方式應該隨著現代文化的發展而改變。
  •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創辦者、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原系主任、教授楊先讓等20人及團體被推選為2019「中國非遺年度提名人物」。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由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年,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
  • 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揭曉-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3月17日電(光明網記者李然、李丹)由光明網與搖籃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活動」,17日在光明日報社揭曉結果。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在致辭中談道:「在大家抱怨掛不上號、排不上隊、看不起病的同時,也該替這些看似穩如泰山、實則心力交瘁的醫生想一想,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脫下白大衣之後,一樣是為人妻、為人父、為人子女,我們每年做這個活動,就是要讓廣大受眾能夠更加關注、理解和愛護這個群體。
  • 基層是記者的福地-光明日報-光明網
    莊電一十訪黎明村的稿件,有6篇發在光明日報的頭版,其中有2篇刊登在頭版頭條,還有4篇在其他新聞版頭條刊登,最後一篇是以四分之三版的篇幅見報的,有5篇配發了圖片,足見編輯部對他這些報導的重視。不僅如此,這組報導還在社內外獲得了十餘個獎項,有的還是全國性獎項中的一等獎。
  • 用生命書寫十八洞村的故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彌留之際,他在病榻上完成了最後一本書——《十八洞村的十八個故事》。作為作家,他的追求是做一個有情的人,做一些有情的事,寫一些有情的作品。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李迪把全部生命投入到與時代同行的路上,把滾燙的心放進與人民同心的作品中。
  • 青青之島 迎我嘉賓——青島喜迎上合組織峰會
    光明日報記者 劉豔傑 朱楠紅瓦掩綠樹,碧海接藍天,六月的青島如詩如畫。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即將在這裡舉行。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加入,上合組織已成為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首次擴員後舉行的青島峰會,也必將成為上合組織歷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
  • 習近平用六個關鍵詞規劃上合未來
    《攜手前進,開啟上合發展新徵程——習近平主席主持上合組織青島峰會並舉行系列活動紀實》《以「實」為筆書寫上合新篇章》✔ 人民日報《弘揚「上海精神」 破解時代難題——二論習近平主席上合組織青島峰會重要講話》《深刻領會新思想的鮮明理論品格》✔ 求是《堅決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
  • 光明日報2007年大事記
    本報從今天起,在奧運專版上開闢"奧運禮儀知識"欄目,介紹奧運禮儀知識,同時開闢"奧運項目介紹"欄目。  3月30日  30日-4月4日,"光明專論"連續發表三篇文章:30日《論增強憂患意識》(北京市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4月2日《論增強公僕意識》(李君如),4月4日《論增強節儉意識》(王偉)。
  • 深潭一般的寧靜與從容-光明日報-光明網
    李書磊在《宦讀人生》(《美文》雜誌第12期)中寫道,我所嚮往的乃是向學的人不墜其閱歷實踐之志,實踐的人不失其向學求道之心,眾生都能在塵世修煉中達到人的圓滿與完善。官員與學術、政治與文學的關係可謂老生常談,但作者以禪意將「宦」與「讀」貫通並獲得新解。蔣子龍《故事裡的事故》(《人民文學》雜誌第9期)將更多社會人生經驗提純,從「故事」中看到「事故」,以機趣參透智慧。
  • 有個京味京韻叫「拉洋片」 -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位身著青袍頭戴黑色小禮帽的藝人站在一方高約三米,長約一米六的「大木箱」旁唱得正起勁:「闖王起了義了,在河南。打湖南,戰湖北,回過頭來打四川。」手揮目送、抑揚高低間,濃厚的京韻聲聲入耳。若不是「大木箱」毗鄰掛滿小黃人、小絨馬等充滿時代氣息布偶玩具的「百貨區」,那身段、那唱腔還真讓人有點恍然置身於清末老電影裡的感覺。
  • 光明網啟用新域名全新改版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14日,光明網正式啟用我國國家頂級域名www.gmw.cn,與此同時,網站原來的www.gmw.com.cn、www.gmd.com.cn、www.gmdaily.com.cn 繼續保留,並能正常使用。
  • 擦亮思想文化研究傳播的「光明品牌」-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二者的內在關聯上看,實施思想理論融媒體傳播工程,旨在全面整合光明日報媒體資源,形成強大的融媒體思想理論生產力、傳播力、影響力、凝聚力,打造既重內容又重渠道、既求質量又求效果、既具公信力又具傳播力的思想理論新媒體陣地;建設光明智庫,則重在全面整合光明日報社的研究資源,廣泛吸引外腦、聚合外力,提供具有諮政功能與啟民價值的思想文化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