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葉尼塞河冬泳是一種什麼感覺?沒去遊過的人很難體會得到

2020-12-12 百般揣

俄羅斯的冬季是出了名的嚴寒,但你要認為俄羅斯人到了冬季就只會躲在火爐邊喝伏爾加可就大錯特錯了。由於俄羅斯人自小就生長在嚴寒之地,所以對寒冷有天然的適應能力,下圖是一張來自騰訊國際新聞的圖片報導。

這是6歲的麗薩和她16歲的姐姐尤利婭在寒冷的葉尼塞河冬泳時候的情景。據說在葉尼塞河沿岸城市,目前大約有數千名冬泳愛好者經常性地參加冬泳活動。而且他們還成立了許多冬泳協會之類自發組織,不定期地進行比賽。冬泳者都說,在這兒冬泳不但有利於身體健康,還能體會到對天地自然的敬畏。

能夠橫穿葉尼塞河是冬泳愛好者們的目標之一。葉尼塞河在俄羅斯城市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穿城而過。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葉尼塞河沿岸其他城市不同,它所處的緯度高低適中,不冷不熱,擁有冬季遊泳得天獨厚的條件。這座城市常年不結冰,葉尼塞河可以讓冬泳愛好者全年進行遊泳,因為河水溫度一年四季都在0攝氏度至零上12攝氏度之間。但再往北,葉尼塞河就會有結冰季。

葉尼塞河是世界第八大河,是俄羅斯水第一大河,平均徑流量為19830立方米每秒,是我國黃河年徑流量的約11倍。眾所周知。由於俄羅斯主要以平原和高原地形為主,而且地勢呈南高北低、東高西低之勢,因此發源和流經俄羅斯的河流大多數都是向北流向了北冰洋,例如西伯利亞三大河流鄂畢河、勒拿河、葉尼塞河都屬於北冰洋水系。

要說起葉尼塞河,它的發源地位於蒙古高原,匯入北冰洋的喀拉海。葉尼塞河的發源地,在元朝至清朝時還是屬於我國的河流之一呢。如果以色楞格河為源頭計算,葉尼塞河全長可達5539公裡,比我國的黃河還要長一點。

俄羅斯的總體地形環境和地勢特點,決定了俄羅斯境內所有河流的流,葉尼塞河也不例外。由於葉尼塞河流域所處的緯度較高,年平均氣溫比較低,北部河流會凍冰。

俄羅斯的人口主要分布在烏拉爾山脈以東的東歐平原上,而以西則人口非常稀少,因此河流沿途人為截流較少,可以說很多河流的水都是從源頭直接流向大海。

葉尼塞河水流量如此巨大,然而流域內人口稀少,很多少都覺得可惜了這些誰,其實可惜的何止是葉尼塞河河呢,俄羅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水量更是驚人,有人統計過,說一個貝加爾湖的湖水可以夠全世界人口引用50年,所以我們還是要繼續發展科技,將來使這些水資源都能得到有效利用,讓他們為人類蒼生造福。

好在這條河流幾乎沒有任何汙染,所以竟然成了冬泳者的天堂,如果您是冬泳愛好者,現在是不是也在憧憬著去葉尼塞河「到此一遊」呢?!

相關焦點

  • 北京冬泳大神玉泉山人對冬泳新手的建議和忠告,好好體會吧
    北京冬泳大神玉泉山人,是一位大夫,有著多年冬泳經驗,深知冬泳的好處與危險。在南門冬泳群裡,玉泉山人是堅持的比較好的典範,也是一位比較熱心的老大哥,經常在群裡鼓勵冬泳新人。堅持下水就是勝利!千萬不能猶豫,一猶豫會產生無數個不下水或少遊幾下的念頭,特別是年輕人或者對自己是否堅持冬泳決心不確定者,更容易受心理暗示!其實就這幾天是個坎兒!遊過十二月基本就是康莊大道了,初步嘗到了甜頭,就產生癮頭了。那時要時時提醒自己別過量!
  • 俄冬泳愛好者零下8度挑戰極限 勇渡葉尼塞河
    俄冬泳愛好者零下8度挑戰極限 勇渡葉尼塞河 (1/3) "← →"翻頁
  • 北京人冬泳從何時開始?誰因為嘗試冬泳還上了報紙?
    剛剛過去的大雪節氣,拉著北京的手朝三九天兒大步走去了。寒冬,對於熱愛運動的北京人來說可不是「宅」的時候,而是「冬練三九」正當時。在北京人的冬季戶外運動中,有一個歷史悠久且十分了得的項目,那就是冬泳。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人的冬泳就開始了。1981年冬天,北京的冬泳愛好者正在做下水前的準備活動。
  • 三九天兒來了,北京人要開始冬泳了
    剛剛過去的大雪節氣,拉著北京的手朝三九天兒大步走去了。寒冬,對於熱愛運動的北京人來說可不是「宅」的時候,而是「冬練三九」正當時。在北京人的冬季戶外運動中,有一個歷史悠久且十分了得的項目,那就是冬泳。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人的冬泳就開始了。1981年冬天,北京的冬泳愛好者正在做下水前的準備活動。
  • 北京人冬泳70年
    剛剛過去的大雪節氣,拉著北京的手朝三九天兒大步走去了。寒冬,對於熱愛運動的北京人來說可不是「宅」的時候,而是「冬練三九」正當時。在北京人的冬季戶外運動中,有一個歷史悠久且十分了得的項目,那就是冬泳。從上世紀50年代起,北京人的冬泳就開始了。「鍛鍊能蹚過冰河的體格」上世紀50年代,北京就有人進行冬泳嘗試。
  • 親愛的客棧:女客人要去冬泳,脫下浴袍之後,誰注意男生說了什麼
    親愛的客棧:女客人要去冬泳,脫下浴袍之後,誰注意男生說了什麼現在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越來越多,大家沒事的時候都喜歡看看綜藝節目放鬆一下心情,而且現在節目的種類也非常多,很多都是選秀節目,也有的是讓明星們一起出去旅遊,好像真人秀的節目格外的火,不過現在最有人氣的綜藝應該就是《親愛的客棧
  • 冬泳,奧地利人的抗疫良方
    隨著冬天的到來,熱愛遊泳的奧地利人開始冬泳抗疫。冬泳十分流行冬泳,又叫冰泳,是指遊泳者在接近零攝氏度的室外水域遊泳。冬泳在地處中歐的奧地利十分流行。每年冬季,在奧地利的哈爾施塔特湖和多瑙河等河湖都會舉行冬泳比賽。
  • 冬泳 奧地利人的抗疫良方
    在冰洞中冬泳。冬泳十分流行冬泳,又叫冰泳,是指遊泳者在接近零攝氏度的室外水域遊泳。冬泳在地處中歐的奧地利十分流行。每年冬季,在奧地利的哈爾施塔特湖和多瑙河等河湖都會舉行冬泳比賽。奧地利冬泳協會主席科伯爾是著名的極限運動挑戰者,他保持著奧地利冰塊浴紀錄,還是首個在冬季穿越奧地利格倫德湖的人。他一直致力於將冬泳納入奧運會競賽項目及其在奧地利的推廣。每年秋冬之際,科伯爾都會和冬泳協會成員在維也納的多瑙河中進行訓練,免費為冬泳愛好者傳授專業知識並進行輔導。
  • 俄羅斯姑娘冬泳,「冰窟窿」當溫泉,戰鬥民族永葆青春的秘密
    俄羅斯姑娘冬泳,「冰窟窿」當溫泉,戰鬥民族永葆青春的秘密冬天來了,很多人都裹緊被子,躲在了被窩裡。但是對於一個俄羅斯姑娘來說,沒有冬泳的冬天,是不完整的。戰鬥民族的姑娘非常喜歡冬泳,不僅沒有感覺到冷,還把「冰窟窿」當做溫泉來泡澡。
  • 俄哈卡斯共和國設立「葉尼塞河日」
    據俄新社16日報導,設立「葉尼塞河日」,是為了引起社會各界對葉尼塞河生態問題的關注。新節日的設立,有助於推動社會各界和政府部門關注葉尼塞河流域的生態問題,重新認識葉尼塞河對西伯利亞地區和俄羅斯的重要作用。設立「葉尼塞河日」的構想由俄羅斯地理協會提出,並得到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支持。
  • 新疆伊犁河邊冬泳人
    4年前,金龍就開始在伊犁河邊冬泳,後來參加冬泳的人越來越多,他就牽頭成立了冬泳隊。隨著隊伍不斷壯大,2018年12月25日成立了伊犁河冬泳協會。現在協會有100多個會員,年齡從29歲到74歲,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冬泳愛好者像「冬天裡的一把火」,向人們展示著強健的體魄和生命的激情。
  • 上午登高 中午冬泳 蘭州人開啟健康模式迎新年
    登高迎新年    如何迎接新年的到來,蘭州人有著屬於自己的方式,那就是在傳統的健身活動中去釋放自己對新年的美好願景,用自己健康的行動迎接新一年的到來。2020年元旦當天,上午的登山活動和中午的冬泳活動,讓愛運動的蘭州人開啟了新一年的健康模式。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孔德勝文/圖    登高迎新年    當日上午,3000多名健身愛好者齊聚在市南北兩山消防隊門口的羅九公路,參加新年的第一項全民健身活動——「2020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甘肅蘭州分會場暨蘭州市全民健身運動會登山大會活動」。
  • 青島冬天海邊好多遊冬泳的人,身體素質太好了吧
    在青島,別的不服,就服這些大冬天在海水裡遊冬泳的人,特別是遊冬泳的大爺大媽們。在我們小年輕裹著厚厚的羽絨服,或者縮在暖氣房不敢出門的時候,他們穿上泳衣泳褲,在冰冷冷的海水裡暢遊。不得不說,大爺大媽們的身體素質真是「槓槓滴」,遊冬泳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和能量,一般人連碰個涼水都覺得難受,何況在寒冬臘月遊泳呢。不過,遊冬泳也需要注意安全,有些野浴場遊泳還是有風險,沒有救生人員和防鯊網,一旦出現意外,很難得到有效救助。
  • 月亮灣的冬泳達人:有80高齡的老人 有復旦EMBA學霸
    「那是2013年冬天,戶外運動群在月亮灣冬泳的照片。當時我就想,大冬天的放著好好的溫水不遊,跑去室外遊,那些人不是運動的偏執狂,就是勇敢的聖鬥士。」起初,高宇完全欣賞不了冬泳的魅力。  去年春末夏初的校友會遊泳比賽,改變了些許高宇對冬泳的看法。比賽在同濟遊泳館,是自然水溫不加熱的情況下進行的。對於習慣了室內恆溫泳池的高宇來說,感覺水還是蠻冷的,這也是他第一次接觸自然水溫的泳池。
  • 葉尼塞河,西伯利亞水量最大的河,流入北冰洋
    最西部靠近亞洲與歐洲地理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的是鄂畢河,上遊是源於我國新疆的額爾齊斯河,中間是葉尼塞河,東部是勒拿河。葉尼塞河是三條大河中的「老大」,水流量比美國的密西西比河(含密蘇裡河)還要豐富。
  • 去越南芽莊旅遊開年會是一種什麼感覺,看看他們怎麼說?
    今年年會的地址定在越南芽莊,年會的主題是「求變,不將就」,當年會主題出來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就在想,到底這個主題是什麼含義,小編的理解變為中心思想, 變則為變化,變通,通過一種方法來改變一定的工作生活方式,從而達到更大的質變。帶這這種思維方式,德誠信通唐山分公司的家人踏上了去總部和家人們聚合,開啟越南芽莊之行!
  • 黠戛斯人:葉尼塞河流域文明的開創者
    堅昆去單于庭七千裡,南去車師五千裡,郅支留都之」。北朝時,堅昆又轉譯為紇骨氏、契骨,生活在阿輔水與劍水(即葉尼塞河上遊)一帶。黠戛斯之稱則始於唐代,源於回鶻。《新唐書?黠戛斯傳》載:「乾元中,為回紇所破,自是不能通中國。後狄語訛為黠戛斯,蓋回鶻謂之。」又據立於759年的突厥文《磨延啜碑》顯示,有「黠戛斯汗在曲漫山」。黠戛斯之稱來自突厥,唐人轉譯於回鶻。
  • 巖石中的神話——《俄羅斯葉尼塞河流域人面像巖畫研究》
    人面像巖畫是巖畫中以人面為表現形式的一種類型。對人面的關注是當時社會特殊意識形態的反映,並隨著意識形態的轉變而消亡,或者轉化成其他的藝術表現形式反映在其他載體上。人面像巖畫研究不僅是對古人造像傳統的起源和流變的系統梳理,同時可以比較全面地揭示其背後的文化現象,尤其是其宗教思想觀念的演變情況。
  • 深入西伯利亞、探秘葉尼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