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化中山共享型總分館服務體系:縱橫結合推動優質服務向基層延伸

2020-12-11 文旅中國

近年來,廣東省中山市以共享為理念,將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建設作為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和創建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以縱橫結合、暢通體制內外資源為特點的模式,有效擴展了圖書館、文化館的服務陣地和服務資源,推動優質服務向基層延伸。

三鄉鎮橋頭村的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點

縱向貫通三級公共文化資源

中山共享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之縱向,是指以圖書館、文化館的市級場館為總館、鎮(街道)場館為分館、村級場館為服務點的三級縱向行政結構,統籌了市、鎮(街道)、村三級公共文化資源,調動了基層加入總分館服務體系的積極性。

目前,中山市已建成以中山紀念圖書館為總館、24個鎮(街道)圖書館為分館、27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圖書室和走近百姓生活的45家「中山書房」街區自助圖書館為服務點的縱向型圖書館服務體系,同時建成了以中山市文化館為總館、24個鎮(街道)文化館為分館、27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為服務點的縱向型文化館服務體系。

中山市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縱向結構由中山紀念圖書館總館、鎮(街道)圖書館分館在不改變原有行政隸屬及人事、財政關係的情況下,分別採購圖書,按照全市統一文獻資源的編目規則,開展圖書編目、加工。同時,全面實行市聘分館副館長下派鎮(街道)、鎮(街道)安排分片專管員下派村(社區)督導的「雙派」制度,聘用13名專業人員作為下派副館長統籌指導分館開展業務,實現總分館在人才隊伍、文獻資源、技術平臺、閱讀活動、業務場館等方面的共建共享。

中山市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縱向結構以「人」為紐帶,實行「兩員四協同」管理制度,即總館向分館派駐組織員、分館向服務點派駐文化專員的「兩員」制度,以及通過市鎮村三級群文活動、文藝創作、業務培訓、數字服務的「四協同」聯動,將優質公共文化資源輸送到基層。

在共享型縱橫式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中,中山市按照「哪裡有需求,就建在哪裡;哪裡風景好,就建在哪裡;哪裡人流密集,就建在哪裡;哪裡有運營痛點,就探索創新管理模式」的思路,推動優質文化資源下沉,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質的公共文化服務。以圖書館為例,2019年全市24個鎮(街道)分館和街區自助圖書館共完成36.8萬冊圖書流轉,在20個鎮(街道)開展流動圖書服務70場次。

橫向聯合社會力量豐富供給

中山共享型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之橫向,是指以市級場館為總館、社會力量參與建設的共享文化空間為分館或服務點的橫向社會力量結構,打破了體制內不同層級間、體制內與社會力量之間的資源隔閡,全面實現了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的目標。

通過橫向結構,中山市聯合社會力量拓展公共文化陣地,豐富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建成了一批主題化、特色化、共享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空間。目前,中山市已建成以中山紀念圖書館為總館,聯合社會機構建設18家共享閱讀空間為分館,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習型組織設立的53家「圖書館之友」為服務點的橫向型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同時建成了以中山市文化館為總館,依託社會機構主辦的18個主題化、特色化文化休閒場館建立的共享文化館為分館,聯合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發展設立的20多個「文化館之友」為服務點的橫向型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

中山市對共享閱讀空間和「圖書館之友」、共享文化館和「文化館之友」,按照分級分類的方式,從資金補助、服務開展等方面進行差異化管理。

在共享閱讀空間和「圖書館之友」的管理上,中山紀念圖書館與共享閱讀空間籤訂服務協議,共享閱讀空間接受補助經費後服務期限不少於3年,配備設施場地,提供就地閱讀、通借通還、活動開展等服務。中山紀念圖書館與「圖書館之友」籤訂服務協議,為其免費辦理免押金團體借閱卡並提供使用指導。「圖書館之友」協議單位提供閱讀空間,利用中山紀念圖書館圖書轉借系統實行免費借閱服務。

在共享文化館和「文化館之友」的管理上,由中山市文化館與共享文化館籤訂服務協議,約定服務期限為2年。共享文化館共享常設公共文化服務項目不少於2個、特色文化服務項目不少於1個、服務空間不少於2個。中山市文化館為「文化館之友」提供人才培育、場地支持、創作指導、活動聯動等服務資源,「文化館之友」面向群眾提供公益性或微利性文化服務。這些措施使優質公共文化資源得到融合共享,有效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場館的服務效能。

責編:吳敏

相關焦點

  • 助力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實現兩種模式,市、鎮、村三級群文活動、文藝創作、業務培訓、數字服務等四方面的協同聯動,推動全市公共文化服務均衡化、標準化,從而實現城鄉居民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和服務效能提升。中山市文化館總分館服務體系建設也充分借鑑了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通過統一招聘、統一培訓、統一管理,以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形式,實行總館向分館派駐組織員,分館向服務點派駐文化專員的「兩員」制度。以A模式為例,目前中山市文化館每建成一個分館,都會配備一名組織員,負責總館與分館、服務點的聯絡與對接,參與分館及其服務點的協調、巡查、反饋等工作,並且每周不少於3天派駐分館開展服務工作。
  • 高質量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任務,新時代公共...
    以示範區創建為契機,推動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近3年來,中山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以項目建設為推手,通過新建、改建、扶持建設等方式,推動城鄉公共文化設施提檔升級,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體系。
  •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原標題:高質量完成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任務 新時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建設的「中山答卷」 自2018年4月獲得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創建資格以來,廣東省中山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推進創建工作,形成了具有濃厚特色、可示範、可複製、可推廣的「六創」工作經驗,為建設「灣區樞紐 精品中山
  • 陝西府谷縣圖書館被授予「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
    「同城快遞」「信用書吧」疏通城鄉閱讀鏈圖書館作為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場所,面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努力將文化服務延伸到農民家門口,為基層群眾奉獻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大餐,發揮應有的效益。
  •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調研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務工作
    本報訊  12月6日,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率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司長李宏等一行,蒞臨我市調研和指導公共文化服務工作,考察了中山紀念圖書館、南區良都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及南區方志館。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汪一洋,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銳熙,副市長徐小莉陪同。
  • 北部灣圖書館聯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成果豐碩
    聯盟結合國家「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構想,本著統一標準、統一規劃、逐步推進、協調管理、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原則,整合北部灣經濟區地方特色資源,建設「向海之路」特色資源庫,突出北部灣經濟區地域特色和聯盟的集成優勢,打造有影響力的地方文化品牌,為地方經濟文化建設服務。
  • 中山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奔湧活力:從「三三三」模式到融合發展試點
    今年7月中旬,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廣東省173個首批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與旅遊服務中心融合發展試點單位。中山大湧鎮紅博城、南區良都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等8家單位入選。加上此前入選國家級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的三鄉鎮橋頭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中山目前共有9個基層融合發展試點。
  •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驗收中,來看模範生的答卷!(上)
    2018年又頒布了《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實施規劃暨公共文化「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65項任務,目前完成率100%。與此同時,區示範區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定期會議,組織調研,全面推進、檢查、推動、總結示範區創建工作。
  •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將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 | 法治文化
    這是荊州區自2016年承辦湖北省「12·4」法治文化集中展示活動以來,連續第5年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開展法治文化大集活動。近幾年來,荊州區將普法工作全面融入區委區政府各項工作中去,以「高度+制度」「活動+服務」「融合+共享」「平臺+引領」等形式,將公共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基層,從而讓普法工作更具魅力,更具地方特色。
  • 肥西縣多點發力推動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
    近年來,肥西縣堅持科學規劃、分類指導,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統籌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在公共文化設施布局、服務提供、隊伍建設、資金保障方面實現均衡配置,提標升級,不斷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農家書屋轉型升級。
  • 公共文化服務過去五年工作總結
    2013年5月,以總得分全國第一的成績,榮獲第一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項目。在示範區創建過程中,我市進一步完善提升,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標準,全面提升圖書館總分館服務體系運行質量,重點推動鎮(街道)分館功能全面升級。與此同時,探索推廣統籌農家書屋與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融合發展的「嘉興做法」,實現資源統一檢索、通借通還、共享共用。
  • 上海徐匯區持續建設高品質有溫度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與促進條例》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行。《條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結合上海實際、提煉上海經驗,從「保障」與「促進」兩方面入手,為實現群眾基本文化權益、促進上海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 「結對子 種文化」——訥河市圖書館延伸服務建立館外流通點
    「結對子 種文化」——訥河市圖書館延伸服務建立館外流通點 2020-12-18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惠州惠陽將建立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惠州市惠陽區大力推進廣東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正在推進的7個事項包括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制度、鄉村每年觀看5場以上演出、圖書館總分管制、圖書館文化館配備流動服務車、制定落實文化事業建設有關制度政策、每年組織8次以上規模較大群眾文化活動。
  • 雲南昆明: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培育城市文化核心引擎
    昆明市五華區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在這裡,低頭可以品味書香,抬頭便可一覽風光旖旎的沙朗壩子,讓忙碌一天的你逐漸消除身上的疲憊。」走進雲南昆明五華區西翥街道雲上鄉愁書院,時常可見拿著書本坐在小院一角慢慢享受閱讀的居民讀者。這是五華區第一家鄉愁書院,目的就是要把公共文化服務進一步向農村延伸,不斷推動全民閱讀,打造新型農村文化服務陣地。
  • 關於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推動健康南通建設的建議 - 建議提案...
    落實公立中醫院法人地位和自主經營管理權,推動公立中醫院去行政化。探索建立公立中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激發公立中醫院運行活力。完善院長負責制,推進院長職業化。著力深化公立中醫院補償機制改革,落實政府辦醫責任。建立科學合理中醫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依法加強對公立中醫院監管和績效評估。積極推動公立中醫院參與建立分組診療制度。推動中醫醫療集團和聯合體建設,鼓勵和引導中醫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
  • 完善服務體系 加強文化建設 浙江力促中醫藥改革
    據了解,浙江省多次出臺中醫藥方面的相關政策,推動中醫藥各項改革,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浙江省省公立中醫院總診療5800萬餘人次,出院125萬人次。  加強醫共體集團建設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在醫療聯合體建設中切實加強中醫藥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推進中醫醫院牽頭組建多種形式的醫共體,促進中醫藥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充分發揮好中醫藥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和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
  • 關於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在聽取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匯報的基礎上,到市直、潯陽區、濂溪區、湖口縣、廬山市、瑞昌市的8個「文化場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13個鄉(鎮)、村(社區)綜合文化站(中心)進行實地檢查和調研,召開了6次基層文化工作座談會,比較全面了解了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
  • 親民惠民「零距離」 公共文化服務延伸至基層末梢
    自今年8月份這個500多平方米的小區會所被改為自助圖書館後,成為周邊居民又一放鬆「充電」的好去處,群眾得以享受優質基層公共文化「零距離」服務。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個個文化惠民項目正潤物細無聲地改變著廣大群眾的生活方式。
  • 惠陽供電局:把優質服務延伸到居民身邊
    為保障電力供應,惠陽供電局持續加快電網建設進度,提升電網供電能力。   95598熱線電話中,客服人員總是不厭其煩地回答所有疑問;故障現場,無論暴雨寒風,搶修隊伍總是第一時間到達;小區家門口,即使是下班時間也能通過自助設備完成繳費……   的確,仔細回想,我們都能發現,來自惠陽供電的每一次服務都是那麼及時、貼心,而這一切都是惠陽供電局在不斷夯實供電網絡的基礎上,以創新服務手段、拓展服務內涵,建立起了一套立體式的服務體系,把優質服務延伸到了每位居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