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開放40條」 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大門戶

2020-12-12 遼寧新聞網

  原標題:「遼寧開放40條」對外發布,遼寧要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大門戶

  5月10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對《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構建開放新格局以全面開放引領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了解讀。《意見》共40條內容,也就是「遼寧開放40條」,主要包括明確目標定位、統籌全面開放、優化載體支持、完善政策措施以及打造良好環境等10方面內容。

  《意見》提出,遼寧全面開放要以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為支撐,以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和瀋陽東北亞創新中心建設為龍頭,以建設高水平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自由貿易港為引擎,以建設瀋撫創新發展示範區為突破口,統籌推進「一帶五基地」建設、深入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以海洋經濟帶動內陸經濟發展,以內陸經濟推動海洋經濟發展,構建內外聯動、陸海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將遼寧打造成為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大門戶。到2020年,全省開放型經濟水平顯著提升,外貿依存度提高3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在全國的位次進入前8位。到2022年,全省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關鍵詞:五大區域

  發揮遼寧沿海經濟帶和瀋陽經濟區輻射作用

  《意見》提出,遼寧全面開放要以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全面開放為重點,深化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提升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建設服務遼寧、輻射東北、影響東北亞的「港口經濟圈」。2018年年底前,啟動實施沿海六市港口資源整合,成立遼寧港口集團,全面推進「港口、產業、城市」融合發展。到2020年,把遼寧沿海經濟帶建設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產業結構優化的先導區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區。

  加快瀋陽東北亞創新中心建設,推動瀋陽市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支持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建設。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引領瀋陽經濟區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突破,突出創新驅動,加速轉型升級,形成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同周邊城鎮及產業園區的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到2020年,把瀋陽經濟區打造成為新型工業化示範區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還要以高水平開放激發瀋撫新區創新活力,高質量建設中日韓產業園,建成東北亞對外經濟合作示範區,打造遼寧振興發展新的增長極,形成對遼寧乃至東北強有力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同時,補齊縣域經濟和遼西北地區開放短板。

  關鍵詞:優化載體

  2020年基本建成「2+2+3+8+100」對外開放平臺體系

  按照《意見》,遼寧將通過建設對外開放大樞紐、構建對外開放大平臺、暢通對外開放大通道、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等舉措,優化提升全面開放載體支撐。加快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建成服務遼寧、輻射東北、影響東北亞地區的國際性航運樞紐。創建遼寧「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中國-中東歐16+1」經貿合作示範區,打造高能級對外開放新平臺,使其成為遼寧全面開放的標誌性品牌。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和「中國-中東歐16+1」經貿合作示範區為引領、以2個創新示範新區為先導、以3個國際性展會和8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為支撐、以100個省級以上重點產業園區為載體的「2+2+3+8+100」的對外開放平臺體系。

  推動「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交通運輸國際大通道建設,提升中歐班列影響力,構建面向東北亞開放的多式聯運國際物流體系。大力推進「遼蒙新」通道建設,打造遼寧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新通道。以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為契機,推進中蒙俄東線鐵路走廊項目建設,形成遼寧港口與蒙古東線鐵路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便捷連接的新的國際大通道。

  高水平建設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創造更多具有遼寧特色的制度創新成果,在全省複製推廣。

  關鍵詞:產業體系

  布局建設一批科技合作基地和技術轉移中心

  在促進工業結構調整和加快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方面,《意見》提出,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傳統工業對外開放力度,下大力氣解決重化工業「一柱擎天」和結構單一問題。探索建立遼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金融合作機制,支持各類金融機構積極參與遼寧企業「一帶一路」項目和國際產能合作。依託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布局和建設一批科技合作基地和技術轉移中心。加強國際教育合作,打造「留學遼寧」品牌。

  同時,遼寧還要深化國際產業合作。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要節點城市和港口為重點,引導遼寧龍頭企業在境外布局建設一批經貿合作園區,帶動中小企業抱團合作走出去。

  關鍵詞:「雙招雙引」

  推動實施外國人才引進計劃和青年英才儲備計劃

  在建立完善「雙招雙引」優惠政策措施方面,《意見》提出,遼寧要進一步放寬外資市場準入,加大財政資金對優質外資項目的支持力度。支持境外投資者在遼寧設立研發中心,2018至2022年,對經認定的外資研發中心,省財政給予50萬元至200萬元開辦補助。世界500強企業、全球行業龍頭企業新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外資研發機構,可按照「一項目一議」方式給予重點支持。

  實施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外國專家和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引進計劃,按照引進人才和團隊的不同層次,分別給予相應資金和政策支持。為外國高端人才申請辦理R字(人才)籤證、工作許可、長期居留和永久居留提供便利。爭取優秀外國留學生畢業後直接在遼寧就業試點。

  遼寧近期重點推動「兩個計劃」:實施外國人才引進計劃和青年英才儲備計劃。實施外國專家百人計劃,利用3年時間,圍繞重點產業、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需求,重點引進100名左右高精尖外國專家,給予每人20萬元資助;實施重點外國專家項目計劃,引進產業發展急需緊缺外國人才3000人次;推進俄羅斯院士專家工作站、中俄(遼寧)創新創業基地建設;計劃每年招收國內外博士300名到遼寧從事創新研究、創業項目;積極鼓勵遼寧企業、重點園區設立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創業實踐基地。

  關鍵詞:營商環境

  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

  《意見》提出,遼寧要打造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營商環境。在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中,優化精簡項目審批流程,推動各審批步驟由「串聯」改為「並聯」。還要建設服務型誠信政府,對標國內先進地區,規範減免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堅決遏制亂檢查、亂收費、亂攤派。力爭經過3至5年的努力,打造發展環境最優省份。

  此外,在培育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方面,遼寧將做大做強鞍山海城西柳內外貿結合試點,培育發展遼陽佟二堡、瀋陽五愛等內外貿結合商品市場,拓展出口新渠道。加強大連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推動瀋陽獲批建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帥正、沈報融媒記者 邱菊

  帥正、沈報融媒編輯 時海波

相關焦點

  • 吉林:加速打造面向東北亞的開放格局
    新華社長春8月28日電(記者段續、邵美琦)8月23日到27日,第十二屆中國-東北亞博覽會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展會期間,吉林省面向東北亞開放的眾多舉措引起了與會各國人士的關注。陸海聯運、借港出海、保稅物流……一系列舉措支持下,吉林省逐步形成了面向東北亞的開放格局。
  • 李凱:全面釋放東北地區向東北亞的開放潛能
    雙循環經濟體系中的東北亞合作以及東北角色定位是什麼?在東北亞東北究竟有沒有優勢?有沒有能力來做?要抓住哪些機遇等,這樣一些問題需要考慮。  一、東北地區面向東北亞的開放現狀  從東北地區開放現狀來看,還是偏向東北亞,偏向日本、韓國、俄羅斯。
  • 遼寧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大連舉行
    ,加快構建開放合作新高地,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1月4日,遼寧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在大連隆重舉行。港口集團領導班子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踐行「兩個維護」,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為東北振興作出更大貢獻;堅持聚焦主業,紮實推進整合融合;堅持深化改革,探索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和發展動力的新模式;堅持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努力推動企業改革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
  • 近海不靠海 主動謀暢通——吉林面向東北亞打造開放發展新坐標
    近海不靠海 主動謀暢通——吉林面向東北亞打造開放發展新坐標新華社長春4月15日電 題:近海不靠海 主動謀暢通——吉林面向東北亞打造開放發展新坐標新華社記者段續>吉林省位於東北亞區域幾何中心,卻近海不靠海。
  • 俄羅斯開放海參崴 琿春成面向東北亞的新門戶
    至此,吉林省對俄貨運線路已增加到3條,對俄運輸線路達到9條,陸海聯運線路達到4條。  琿春是吉林省對外開放的前沿,是我國面向東北亞的新門戶。省交通運輸廳按照省委、省政府推進長吉圖開發開放戰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要求,以實施「借港出海」、打通對外運輸通道、加快國際運輸線路開發為重點,統籌謀劃國際運輸發展,提高互聯互通水平和服務能力。
  • 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 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
    他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為指引,落實全國兩會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基礎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堅持以海為源、與洋互動、對外開放、向內輻射,加快推進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打造新時代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培育新動能。琿春鐵路口岸是我省唯一的對俄鐵路口岸。
  • 遼寧港口集團掛牌成立 領導班子名單出爐
    他希望遼寧港口集團堅持服務國家戰略,為東北振興做出更大貢獻;堅持聚焦主業,紮實推進整合融合;堅持深化改革,探索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和發展動力的新模式;堅持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唐一軍在致辭中高度肯定了遼寧港口集團成立的重大意義,表示港口興則遼寧興,港口強則遼寧強。
  • 非常時評丨以高水平開放 促進高質量發展
    深刻把握這一邏輯線索,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上展現遼寧之為,要求我們必須以更高的站位、更廣闊的胸襟,推動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讓遼寧的開放活力足。省委十二屆十四次全會提出,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化開放發展布局,統籌投資貿易通道平臺建設,推進遼寧自貿試驗區高水平發展,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是東北亞面向歐洲的重要門戶,已有201條航線
    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地區、東北亞中心地帶,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
  • 遼寧總結改革開放40年成就:工業企業數量增加了11萬戶
    改革開放迎來40周年。11月20日,遼寧省政府新聞辦舉行了「改革開放40年輝煌成就」主題系列發布會的首場新聞發布,總結遼寧在改革開放40年中取得的輝煌成就。在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的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申世英看來,工業是遼寧的脊梁,工業穩、則遼寧穩。申世英列舉了改革開放40年來,遼寧工業經濟取得的一些成就。其一,遼寧工業的整體競爭力不斷增強,尤其在基礎裝備、重大成套裝備方面,遼寧在全國具有較強優勢。
  • 遼寧營口:東北亞農副產品博覽會即將啟幕
    10月17日記者獲悉,營口市農產品協會正式對外發布,2019東北亞(營口)農副產品博覽會將於10月25日至27日在遼寧營口果蔬水產貿易物流中心舉辦。  這一將與產區「零距離」的集散樞紐作為展銷地、在「家門口」直連東北亞廣闊市場的農博會,以「品牌 平臺 合作發展」為主題,成為營口在全面開放中打通農副產品上行綠色通道、專屬農副產品營銷渠道的「顯示器」和「加速器」;以滿足東北亞地區市場需求、助推東北亞地區產業升級為主要內容,顯示出營口農業融入國際市場、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的進階方向。
  • 遼寧改革開放40年十方面科技創新成就展示
    遼寧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從上世紀80年代末的200億元發展到現在的9200億元,增長46倍;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4.5%;國產航空母艦、i5智能工具機、10萬等級空分壓縮機組等大國重器悉數亮相……昨日,遼寧省政府召開改革開放40年科技創新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40年來遼寧科技創新方面的經驗和成績。
  • 眾行致遠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眾行致遠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作者:董翰博 2017-12-07 01:25  來源:遼寧日報     具體來說,要重點做好各項政策落實,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認真謀劃明年外經貿工作任務,全力推進招商引資,繼續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全力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重點做好遼寧特色的國資國企改革、產業升級、東北亞擴大開放等方面的創新經驗總結和系統集成,積極探索研究自由貿易港建設;推進經濟開發區等重大開發開放平臺建設;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拓展面向東北亞地區的開放合作
  • 東北三省向東北亞敞開投資大門
    昨天,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副省長在研討會上,不約而同地向東北亞各國「推銷」起了東北:東北三省將敞開大門,歡迎東北亞各國投資者參與老工業基地的改造,與東北三省共謀發展。遼寧:推出80個重點合作項目  遼寧省副省長許衛國向東北亞各國發出這樣的邀請:今後一個時期,重點推進工業、農業、科技、基礎設施、金融、商貿、旅遊等七個領域的對外合作。為此,遼寧省特別規劃了690個重大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6500億元;計劃新建5條高速公路、4座大型水庫、2個20萬噸級以上的碼頭,擴建2個機場。
  • 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與東北振興
    面對經濟全球化逆潮以及疫情衝擊的雙重影響,東北地區如何利用與東北亞更加接近的地緣條件,在推進區域經濟合作進程中打造國內市場與東北亞市場的重要連接點,並形成東北擴大開放的新優勢?  一、以推進中日韓自貿進程為契機形成東北擴大開放新動力  中日韓三國產業聯繫深度嵌入、產業內分工協作緊密。
  • 廣西:奮力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包括出臺了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五年實施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按照統籌推進、夯實基礎、重點突破的原則,確定了131項金融改革舉措,明晰實施路徑;推出《加快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若干措施》《支持金融人才發展十條措施》,從鼓勵優質金融要素集聚、支持跨境金融服務創新、推動區域重大金融改革、鼓勵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吸引優秀金融人才集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務實舉措,形成政策「組合拳」;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條例
  • 登高望遠天地闊 改革開放四十年遼寧對外開放綜述
    穿越改革開放40年的時空隧道,對外開放是推動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法寶、強大動力。站在時間兩端,數據的對比,令人驚嘆。12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我省40年來對外開放的實踐與成就。「引進來」蓬勃發展 「走出去」步伐加快開放是遼寧的底色。
  • 大連東港: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核心商務區
    大連東港:打造面向東北亞的核心商務區 作者: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 白 雪 見習記者 | 施文鬱
  • 搶佔新時代開發開放制高點——琿春市著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
    如今,作為中國長吉圖先導區戰略的橋頭堡、國家「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我國面向東北亞國際合作新門戶的琿春,積極打破「末梢思維」慣性,藉助地緣和區位優勢,深入對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構建起全新對外開放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