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地區、東北亞中心地帶,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被譽為歐亞大陸橋的明珠,是第一條歐亞大陸橋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樞紐,哈大齊工業走廊的起點,國家戰略定位的沿邊開發開放中心城市、東北亞區域中心城市及「對俄合作中心城市」。哈爾濱是熱點旅遊城市和國際冰雪文化名城,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稱。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裏區迎賓一路,東北距離哈爾濱市中心33千米,是4E級民用國際機場、中國十二大幹線機場之一、國際定期航班機場、對外開放的一類航空口岸、國際航空樞紐、東北四大機場之一 。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有T2航站樓運營,面積14.3921萬平方米;有一條3200米長,45米寬的瀝青道面跑道;站坪設民航機位82個,另有多個維修機位;能保障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5萬噸,飛機起降14.1萬架次的使用需求。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有中國南方航空、四川航空、深圳航空、龍江航空和成都航空等5家基地航司。2019/2020冬春航季,共有53家國內外航空公司在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運營,停放過夜飛機的航空公司達到15家。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每周計劃航班3214架次,共開通國內國際航線201條,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7.6%。國內及地區通航城點97個,較2019年夏秋航季增加9個航點;國內及地區航線183條,其中地區航線1條。
國際航空航點
二期改擴建工程按照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飛行起降28.5萬架次的目標設計。在現有一條跑道基礎上,新建東二跑道,新建停機位90個,配套機坪管制、導航、助航燈光、貨運區、消防救援、空管、供油、供電等工程。
《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提出,要將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為輻射東北亞、連通美歐的國際航空樞紐。對接「一帶一路」建設要求,建設中蒙俄空中走廊輻射中心,打造連通美洲的重要戰略支點,建成面向北美的航空物流中心,構築東北亞面向歐洲的重要門戶。
臨空經濟起步期(2019-2020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東二跑道和T3航站樓開工建設,國際貨站建成投入使用。基地航空公司建設和航線網絡開發持續推進,新引入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基地航空公司、快遞航空公司各1戶以上。
臨空經濟成長期(2021-2025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東二、西一跑道和T3航站樓以及配套設施全面建成。基地航空公司建設和航線網絡開發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覆蓋東北亞、通達美歐重點城市的國際航線網絡,初步奠定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到2025年,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城市達80個,旅客年吞吐量達4200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達40萬噸,實現收入300億元。
臨空經濟成熟期(2026-2035年);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西二跑道、T3航站樓衛星廳、南航站區建成,形成覆蓋東北亞、東南亞,連通歐美的通暢網絡,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得以鞏固和提高,形成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對外開發開放新格局。
到2035年,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城市達110個,旅客年吞吐量達8000萬人次,貨郵年吞吐量達100萬噸,實現收入800億元 。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的發展定位為東北亞地區核心航空樞紐,是龍江航空的總部和主運營基地機場;根據《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加快推進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在對外航權談判中,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積極爭取哈爾濱航空樞紐建設所需的包括第五航權在內的國際航權 。
「華夏第一城池」襄陽擁有一座4D級機場,距市中心18千米
阜陽西關機場距市中心7千米,開通航線13條,通航城市共17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