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廈門《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第1、2部分正式頒布實施

2020-12-25 中國質量新聞網

標準譯名「接地氣」 廈門形象「顯洋氣」

福建廈門《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第1、2部分正式頒布實施

  □ 賴奇峰 本報記者 江 東

  「白鹿含煙雞曉唱,篔簹鼓浪洞天隆。」廈門這座風光旖旎的「海上花園」不僅風景宜人,經濟、文化也成為祖國東南海岸的一張格外亮麗的名片,吸引了無數的海外遊客慕名而來。然而隨著海外遊客的不斷增多,在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問題也日漸暴露出來,對這張名片的英文介紹也「眾口不一」。好消息是,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你知道環島路的英文譯法不是「Huandao RD」,而是「Island Ring Blvd」嗎?如果不知道,那你就落伍啦!據悉,為助力「廈門會晤」成功舉辦,提升廈門國際化水平和國際形象,廈門市質監局聯合廈門市外僑辦共同推動了該市公共服務領域雙語標識譯寫規範標準的制定和出臺。日前,《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第1部分通則和第2部分道路交通標準由廈門市質監局正式頒布,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英文譯名看似簡單,卻需要考慮周全,甚至回顧歷史,才能最準確地還原中文原意。於是,在開展研製工作過程中,為了使標準譯名更加接近地氣,廈門市相關部門還先後成立了標準編制小組和翻譯評審專家委員會,步步為營、全方位、多角度地對現實情況進行系統研究。廈門市標準化研究院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參與了主要的研製工作。該院克服人手短缺、任務疊加、時間緊迫等困難,多線作戰、加班加點為廈門市國際化進程添磚加瓦。標準編制小組在短時間內收集、查閱、分析了大量的相關標準及資料,結合廈門實際情況確定了本次標準的主體框架和主要內容,為滿足服務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迫切需求,優先起草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1部分 通則》和《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2部分 道路交通》兩份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標準》的編寫工作歷時1個多月,廣泛徵求了來自中譯協、廈門市譯協、各高校中外籍專家學者以及該市各相關行政部門意見,並提交專家委員會審議通過。記者從廈門市質監局了解到,這次出臺的最合理、簡明的譯法的英文譯寫標準可以說是既與國際化接軌,又相當「接地氣」。

  此外,其他領域的標準將在未來1——2年內陸續推出,涵蓋組織機構名稱、旅遊景區、醫療衛生、口岸設施等12個領域,並且特別增設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閩南風俗》版塊。雙語標識英文譯寫規範標準的發布,將使廈門市各領域的雙語標識規範工作有章可循,進一步提升廈門市城市文明形象和國際化水平。

  統籌兼顧、融會貫通,是這部《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的一大特色。針對廈門市碼頭數量較多,功能不一,英文表述較為混亂的特點,該《標準》根據指路標識所表述的含義對譯法進行規範,碼頭翻譯為「Wharf」,碼頭棧橋翻譯為「Pier」,如果指的是碼頭內具體客渡、貨運、郵輪等建築設施則翻譯為「Terminal」。針對廈門的一些道路通名使用上,則與道路實際情況有些偏差。如成功大道無紅綠燈,限速較高,其實應屬於市內快速道路,所以翻譯為「Chenggong Hwy」更為妥當,而湖裡大道則譯為「Huli Ave」。針對紛繁複雜的廈門的特殊地名通名,經專委會研究,裡、厝、宅、坑、埔、埕、頭、仔、墘、寮、尾、宮、地、廟、溝、口、前、後、內等均用漢語拼音,如:湖濱一裡Hubin Yili,何厝Hecuo,鍾宅Zhongzhai,八卦埕Baguacheng,大埔頭Daputou。

  「廈門不僅是『一帶一路』的核心地區,也是2017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所在城市,從這個意義上講,廈門的城市形象同時也代表著我們的國家形象。」廈門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地氣」和「顯洋氣」相結合是《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最大亮點。廈門市建立公共場所雙語標識系統,是完成城市國際化過程中的必要步驟,為了迎接廈門會晤的到來,進一步推動廈門國際化城市建設,提升廈門城市標識國際化水平,加緊規範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翻譯工作,更換城市中有問題的雙語標識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可以預見的是,今天廈門市質監局規範標準譯名譯寫,做好雙語標識規範工作,將對推動廈門城市建設與環境整治、優化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國際化水平、展示廈門發展成就、提高廈門國際影響力起到點睛的作用。等到金秋9月,它更將把最好的廈門名片展現給全世界,更將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的成功舉辦錦上添花。《中國質量報》

相關焦點

  • 麻辣燙有規範英文名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發布
    ­  今年6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關於外語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的系列國家標準。­  2017年12月1日該《標準》正式實施。­  《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提供了常用的數千條規範譯文。
  • 麻辣燙官方英文名怎麼說?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實施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這是我國首個關於外語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的系列國家標準,於2017年12月1日實施。《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其中麻辣燙、拉麵、豆腐在公共場所的英文翻譯都有標準答案了。    餐飲篇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第一等大事。
  • 國家出臺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奇葩翻譯將成過去時
    據新華社6月20日報導,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以下簡稱《規範》)。  《規範》對公共服務領域和公共場所標誌標牌中的英文書寫規範作出了規定,包括字母大小寫、標點符號、字體、空格、換行等方面。
  •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爐,再見,「鴨血 fans 湯」
    最近,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這一規範涉及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以及金融等 13 個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原則、方法和要求,總共有 3534 條規範譯文。標準將於 2017 年 12 月 1 日開始實施。
  • 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第3部分:風景名勝(徵求意見稿)
    3部分:風景名勝1 範圍DB43/T  的本部分規定了張家界市全域旅遊風景名勝及相關服務信息英文譯寫的譯寫原則、譯寫方法與要求、語法規範以及書寫要求等。GB/T15834 標點符號用法GB/T16159-2012 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GB/17733-2008 地名標誌GB/T 30240.1-2017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1部分:通則GB/T 30240.3-2017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  第3部分:旅遊ISO 7098:2015  信息與文獻
  • 「老弱病殘孕席」咋翻譯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告別神...
    插圖:宋溪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總計3500餘條公共服務信息的譯寫有了「標準答案」。譯寫規範是如何出臺的?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爭論和考量?出於專業習慣,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課題組組長柴明熲總是留心日常生活中的標識翻譯。有次他去西安出差,看見賓館房間水龍頭旁貼著「此水請煮沸飲用」的提醒,因為用錯了煮沸的動詞"boil"和形容詞"boiled",對應的英文意思就變成了「這個水會自己開」。在柴明熲看來,真正離譜的「奇葩翻譯」至少知道肯定是錯的,一笑了之。這種「對一點錯一點」的更有害,讓人一頭霧水。
  • 規範英文譯寫防止「中式英語」 國家標準出爐!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出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為了規範英文譯寫,6月20日下午,國家標準委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為公共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給出了國家版本的「標準答案」。我們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此次發布的系列國家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的英文譯寫原則、方法和要求。
  • 關於《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 徵求意見的通知
    各相關單位、社會各界人士:為助推張家界國際化進程,經湖南省質監局立項資助,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課題組研製,《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徵求意見稿已經完成。
  • 北京市發布新修訂的《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第5部分:醫療...
    為加速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市外辦組織完成《公共場所中文標識英文譯寫規範 第5部分:醫療衛生》修訂工作。該項目於2019年8月立項,市外辦組織中外權威專家參與修訂,廣泛徵求市衛生健康委及各方面意見,面向社會進行了為期1個月的公示,通過了市標準化委員會組織的審查會審查。
  •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發布
    紅網時刻湘西12月24日訊(通訊員 修偉)近日,由吉首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碩士生導師簡功友副教授主持研製的《張家界全域旅遊公共標識語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地方標準(報批稿)(以下簡稱《標準》)經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專家審查通過,並依照有關法律法規批准發布,標誌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首個旅遊領域公示語英文譯寫地方標準誕生
  • 三部委發布英文譯寫規範 川菜名都有了正規翻譯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聯合發布了《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同時,還提供了常用的3500餘條規範譯文,涵蓋交通、旅遊、娛樂、教育、餐飲、住宿等13個領域。該標準將於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
  • 北京市將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季小波 宋美黎)記者從北京市外事辦公室獲悉,北京市將進一步規範地鐵站名英文譯寫。據介紹,當前北京市地鐵站名英文譯寫遵循2006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中的相關規定:地鐵、公交站名中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全部採用大寫漢語拼音,如南禮士路站譯寫為NANLISHILU。但場館等名稱作為站名時通常用英語翻譯,如軍事博物館為Military Museum。
  • 海南發布《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
    近日,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有了這一地方標準,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的譯寫都可以找到權威專業的參考。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規範地方標準包含通則、交通、旅遊、住宿、文化娛樂和醫療衛生等6個部分,規定了海南省公共場所和公共服務領域標識標牌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書寫要求,並以資料性附錄的方式為上述領域常用的3400餘條名稱信息提供了譯法示例,可作為海南省公共場所標識標牌英文譯寫的權威參照。
  • 《英文譯寫規範》出臺能否終結「奇葩翻譯」
    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總計3500餘條公共服務信息的譯寫有了「標準答案」。譯寫規範是如何出臺的?其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爭論和考量?出於專業習慣,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課題組組長柴明熲總是留心日常生活中的標識翻譯。有次他去西安出差,看見賓館房間水龍頭旁貼著「此水請煮沸飲用」的提醒,因為用錯了煮沸的動詞boil和形容詞boiled,對應的英文意思就變成了「這個水會自己開」。  在柴明熲看來,真正離譜的「奇葩翻譯」至少知道肯定是錯的,一笑了之。這種「對一點錯一點」的更有害,讓人一頭霧水。
  •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Spicy Hot Pot 「麻辣燙」這樣翻譯就對了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規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類讓人捧腹的菜品翻譯是不是有些「慘不忍睹」呢?不過,今後或許可以得到改觀。
  • 漲知識 | 第3天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第3部分:旅遊 (附PDF/Word格式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第3部分:旅遊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English in public service areas—Part 3: Tourism1範圍GB/T30240的本部分規定了旅遊服務領域英文翻譯和書寫的相關術語和定義、翻譯方法和要求、書寫要求等。
  • 新譯寫規範這樣說
    Spicy Hot Pot 「麻辣燙」這樣翻譯就對了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成都美食有了正規英文名  「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夫妻肺片」被譯為「丈夫和妻子的肺片」……此類讓人捧腹的菜品翻譯是不是有些「慘不忍睹」呢?
  • 標準英文譯寫規範昨起在長三角推行
    昨天,上海、浙江和江蘇的質監局和語委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頒布《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範》第一部分的通則,對337條通用類設施及功能信息、警示提示信息譯法提供統一參照標準。  接下來,上海將按此通則規範公共場所的英文。浙江和江蘇也可能有相應行動。  去年上海市語委檢查全市範圍內3146處公共場所的英文,發現331例英語使用不當,不規範率約為10%。
  • 麻辣燙、拉麵都有規範英文名了...
    麻辣燙、拉麵都有了規範英文名了,好有趣今年6月,《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發布,這是我國首個關於外語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的系列國家標準。2017年12月1日該《標準》正式實施。《標準》規定了交通、旅遊、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共13個服務領域英文譯寫的原則、方法和要求,提供了常用的數千條規範譯文。其中麻辣燙、拉麵、豆腐在公共場所的英文翻譯都有標準答案了。
  • 港媒關注內地統一中餐等領域英文翻譯:麻辣燙有了官方譯名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英語翻譯參差不齊,中譯英的指示牌、餐牌不時鬧出笑話。內地12月1日正式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明確交通、旅遊、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提供常用的3500多條規範譯文,包括麻辣燙、刀削麵、豆腐等美食,部分譯名引發網友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