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尼泊爾,你腦海中顯現出的第一個詞是什麼?我想大部分都會說「雪山」,是的,世界上海拔前14名的山峰中,有8座雪山位於尼泊爾境內。尼泊爾境內高山眾多,風景壯麗,每年吸引大批登山者及戶外運動愛好者到尼登山、徒步。尼泊爾本身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登山為該國帶來了豐厚的旅遊收入,同時還為當地人民解決了就業難題,可謂好處多多。中國很多名人也曾登頂過許多高山,例如,2003年5月22日14點37分,王石成功登上珠峰,當時他52歲,成為中國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一位登山者。
今天要說的這座山同樣位於尼泊爾境內,名叫葛迦山(Mount Gurja),海報7,193米(23,599英尺),位於尼泊爾的Annapurna地區,毗鄰世界第七高山-道拉吉裡峰。如果不是2018年10月12日晚發生的這場暴風雪導致5名韓國登山者和4名尼泊爾嚮導死亡,它很可能還會繼續默默無聞下去,因為有世界最高峰的光環照耀,這座大山並沒有特別閃耀的亮點。葛迦山(Mount Gurja)大本營海拔3500米左右,自10月初以來,5名韓國登山者和4名尼泊爾導遊一直在Gurja雪山腳下露營,他們在等待天氣轉好,以便成功登頂。但不幸的是,10月12日晚的這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及其所引發的山體滑坡,將整個大本營徹底埋沒,9人均未能成功生還。韓國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由五名韓國國民和四名外國人組成的山地探險隊在攀登到Gurja山大本營時遭遇強風襲擊,他們不幸從懸崖上摔下並死亡。」直升機飛行員Siddartha Gurung是在致命風暴之後第一批到達現場的人之一,他看到了一個完全被破壞的場景,帳篷被夷為平地,登山者的屍體散落在整個區域。他說:「一切都消失了,所有的帳篷都被吹散了。」尼泊爾旅遊部門發言人Mira Acharya說:「我們已經派出一架直升機進行第二次救援嘗試,但不確定它是否可以靠近事故現場。」組織這次探險的尼泊爾徒步營地總經理王楚·夏爾帕表示,他們在近24小時沒有收到韓國隊的消息後發出警報,他說:「他們(登山者)從昨天開始就沒有接觸過,我們派人從村裡和一架直升機上搜尋他們。」
這不是第一次攀登雪山者命喪山上,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次。自2015年珠穆朗瑪峰大本營18人在強烈地震引發的雪崩中喪生以來,本次風暴是襲擊尼泊爾登山業的最致命事件。1969年,一支日本登山隊首次登上葛迦山(Mount Gurja)頂峰,截至現在,共有30人成功登頂,這個數字並不大,尤其是與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數相比。本次韓國登山隊希望另闢蹊徑登頂,他們精心選擇了一條從未攀登過的路線,如果最終成功登頂,也可以算是前無古人。據了解,在這5名韓國人中,由一名富有經驗的登山者擔任隊長,2013年,他不用追加氧氣,以最快速度登上了世界第14座高峰。
每年攀登雪山的人很多,有的人經歷千難萬險,最終成功登頂,有的人行百裡半九十,因種種原因鎩羽而歸,還有人因身體原因命喪雪山並永遠留在了山上。如果問起登山原因,也是因人而異,有人是要滿足挑戰極限的快感,有人是為了克服抑鬱症,還有人是為了在這個世界上留下點什麼,不管原因是什麼,他們面對雪山和雪崩的危險,敢於迎難而上的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