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的一首詩,用詞樸實無華,意境悠遠淡雅

2020-12-13 最美詩畫

溫庭筠行旅到利州,南渡嘉陵江時,觸景生情,興起放浪江湖的遐思,遂寫下這首詩。

《利州南渡》

唐代:溫庭筠

澹然空水對斜暉,曲島蒼茫接翠微。

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

誰解乘舟尋範蠡,五湖煙水獨忘機。

【注釋】

1、澹然:水波蕩漾的樣子

2、翠微:青翠的山色

3、棹:指的是船

4、範蠡:春秋時期楚國人,曾幫助越滅吳。功成名就後就辭官乘舟而去。

5、機:心機

【譯文】江面空闊,映帶夕陽餘暉;島岸曲折蒼茫,連接青翠山色。駿馬嘶鳴,看那渡船遠去;人們在柳邊休息,等待渡船歸來。沙洲草叢裡,群鷗被驚散,萬頃水田上,一隻白鷺在孤獨的飛翔,誰能理解我泛舟尋找範蠡的志趣,五湖浩渺,我忘掉了世俗心機。

【賞析】

詩的前六句都是寫暮色中渡口的景色,首先映入眼帘的 是開闊的江面映照著夕陽而波光粼粼,彎曲的江島和岸上青翠的山巒相接,這是遠景;接著寫近處江岸和江中的景色,江中渡船載著嘶鳴的馬兒遠去,岸上的人歇息在柳蔭下等渡船返回。

「數叢沙草群鷗散,萬頃江田一鷺飛。」一聯巧用數量詞,對仗工整,以深富動感的畫面渲染了江邊的清曠和寂靜,使詩境變得悠深有神韻。

在這樣一幅寧靜而充滿生機的利州南渡圖畫中,到處漂泊的詩人自然興起欲學範蠡急流勇退、放浪江湖的願望。

詩人描寫景物很充分,視線由遠而近,由江中而岸上,由靜而動,進而即景生情點出題意,脈絡清晰完整,用詞樸實無華,意境悠遠而淡雅。

相關焦點

  • 溫庭筠很經典的一首詩,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詩人賈島就曾寫了一首詩,「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兩句真是令人無限遐想。無獨有偶,唐代還有一位詩人也去探訪一位隱者,更是深有禪趣。題盧處士山居唐代:溫庭筠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冬去春來,萬物甦醒。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百花相競盛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朱自清眼中的春天。
  • 溫庭筠的《杏花》是一首表達什麼的詩?借杏花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諸名家百花詩》書影清代道光年間刊印梓行的《諸名家百花詩》和《新鐫五言千家詩會義通解》是一個合訂本,由河南的王相選輯,福建的鄭漢校梓的一個版本,上部分為百花詩,下部分是千家詩,諸名家百花詩選錄的第一首詩是唐代溫庭筠的
  • 溫庭筠心思極為巧妙的一首詞,後人再難有人能超越
    話說那「詩仙李白」就像是遠古歸來的仙人一樣給後人留下了無數的話題;再說起來「詩聖杜甫」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來了文人該有的凌厲氣質。但是有著好麼一個人永遠都是不得不提的,他就是溫庭筠。他和魚玄機的故事讓後人猜想連連,他生於唐末卻有著不問世事的仙人氣質。
  • 「唐朝第一槍手」溫庭筠用一首《商山早行》教你寫「鄉愁」
    原詩呈現商山早行▲【唐】溫庭筠晨起動徵鐸(duó),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唱詩點擊詩人簡介溫庭筠,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人(今山西祁縣人)。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溫庭筠詩詞俱佳,尤以詞著稱。
  • 一首意境空靈淨美、景物清新淡雅的小詩,讀來別有一番風味
    詩人面對長江夜景,有感而發,寫下一首抒發旅途愁思的詩作——《題金陵渡》,詩中表現了自己心中的寂寞悽涼。題金陵渡張祜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詩的大意是:我夜宿在金陵渡口的小山樓,輾轉難眠,心中滿懷旅愁。斜月西下,在朦朧的月光下,江潮正在退去,星火閃閃的長江對岸便是瓜洲。
  • 溫庭筠 瑤瑟怨
    溫庭筠 瑤瑟怨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雁聲遠過瀟湘去,十二樓中月自明。溫庭筠(約812-870),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宰相溫彥博之後。幼時才思敏捷,詞賦出眾,卻數舉進士不第,遂客遊江淮。
  • 花間詞派的鼻祖——溫庭筠的詩詞
    所謂花間詞派,因後蜀趙崇祚所選編的詞集《花間集》得名。《花間集》輯錄了溫庭筠和西蜀作家韋莊等人的詞作,後人遂稱他們為花間詞派。花間詞派的形成,自有溫庭筠的開山作用,西蜀的「花間詞派」詞人奉溫庭筠為「鼻祖」,極力推崇、仿效。
  • 狀元詩人很著名的一首絕句,構思巧妙,最後7字更是意境悠遠
    唐代一位詩人秋夜送客,心情也很複雜,下面介紹狀元詩人很著名的一首絕句,構思巧妙,最後7字更是意境悠遠。送魏十六還蘇州唐代:皇甫冉秋夜深深此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天寶15年狀元及第,工於詩,其詩清新飄逸,多有漂泊之感。作者有一位叫魏十六的朋友與其關係很密切,他曾從蘇州到常州來拜訪作者,返回蘇州時,作者乘船送他,此詩即寫於當時。秋夜裡,溪水清澈,秋風也不帶一點修飾,那麼純淨和輕靈,讓即將分別的好友暫時忘記了心頭的悲愁。
  • 溫庭筠九首經典古詩詞,筆觸細膩,寫情生動
    溫庭筠(812—866),唐代詩人。原名歧,字飛卿,太原祁人。他才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次叉手而成八韻,時稱溫八叉。他的詞在唐代詞人中數量最多,並且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成就,對詞藝術特徵的形成和發展有積極影響。有著作《溫庭筠詩集》、《金奩集》。
  • 一首詩、一首詞,教你優雅描繪夏的美
    >夏火傘高張是夏桃紅綠柳是夏電閃雷鳴是夏鳥語蟬鳴也是夏夏濃烈 颯爽一首詩一首詞教你優雅地描繪夏的美↓↓↓夏 · 花 阮郎歸·初夏宋·蘇軾綠槐高柳咽新蟬。賞析這首詞寫的是初夏時節,採用從反面落筆的手法,用一幅幅無聲畫來展示大自然的生機。枝葉繁茂的槐樹,高大的柳樹,還有濃綠深處的新蟬鳴聲乍歇,一片陰涼幽靜的庭院環境。整首詞淡雅清新而又富於生活情趣。
  • 十首溫庭筠詩詞,溫柔如水,動人心腸
    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這首詞最精粹之筆,在於後二句以相思子(紅豆)為喻,寄託女子的摯愛深情。全詞採用諧音雙關的手法,有助於詞境的深婉含蓄。
  • 詞話古妝:讀溫庭筠《菩薩蠻》詞,看看晚唐女子的化妝、造型
    現存溫庭筠筆下的以《菩薩蠻》為詞牌的詞作共有15首(其中一首存疑),這些作品大都是傷懷望歸之作,其中以《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最為著名,這首詞昨天已經介紹過了,所以我們再挑選一些其他的《菩薩蠻》詞來賞析。唐代女子在化妝上還是比較講究的,每個階段的時尚潮流也不同。在溫庭筠筆下,我們能夠看到他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女子們的妝容打扮。
  • 陸遊一首清新的小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高遠!
    陸遊,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了無數的優美詩篇,流傳至今的有三萬多首,所以他也是中國古代存詩最多的一位。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那一份愛國熱情,應當說他也是眾多詩人中,少數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的人。
  • 溫庭筠的一首代表作,內含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溫庭筠才情綺麗,工為辭章,是晚唐華豔詩風代表。然而他的近體詩往往格韻淸拔,寄旨搖深。這首《商山早行》以羈旅行役為題材,風格清麗工細,堪稱溫庭筠的代表作之一。《商山早行》唐代:溫庭筠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 王維很有意境的一首詩,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一般人是難以達到!
    後世的蘇軾對於王維就有過極高的評價,認為他的詩那是真正達到了詩中有畫,並且畫中還有詩,儘管王維的詩看上去很普通,只是那麼信手拈來,可是同樣充滿了一種獨特的韻味,讀來也是朗朗上口,尤其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更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例如這首《竹裡館》,那就是一首很有經典的作品,寫得也是很有意境,真正是做到了心如止水,這樣的一種境界一般人還真是難以達到。
  • 溫庭筠筆下的相思詞,這一首最令人心醉
    在詩人溫庭筠筆下,這個說不盡的相思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宋詞裡的雨,還在不停地下著,女子思念的情郎啊,他還沒有回來。自古以來,最是相思苦。《更漏子》這首詞借雨夜室內室外景,詠女子濃濃相思情。全詞僅用46個字,從夜幕寫到天明,就為讀詞的我們,演了一出「最是相思說不得」的內心戲。用筆用墨之深,令人動容。思念本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說不清、講不透的私人情愫。
  •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
    王維的一首詩,意境清幽高遠,韻味無窮富有禪味,美醉了千年《論語·雍也》篇裡子曰:「知(zhì)者樂(yào)水,仁者樂(yào)山;知(zhì)者動,仁者靜;知者樂(lè),仁者壽。」所以,多數人喜歡山水田園詩。
  • 溫庭筠名篇《菩薩蠻》,寫盡美人寂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我們來讀一首溫庭筠的《菩薩蠻》,表面是寫一個美女,寫美女的相思,寫美女的愛情,但在更深處,有沒有另一種更宏大的寄託呢?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 溫庭筠為什麼為花間詞派之祖,花間派、婉約派、豪放派之間關係?
    奉溫庭筠為鼻祖而進行詞的創作的一個文人詞派。01、鼻祖溫庭筠:其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當然溫庭筠和韋莊也擅長唐詩。雖然他們追隨溫庭筠之風格手法,但是卻難以達到溫庭筠及韋莊的深度。當然也無法同後世北宋的詞派相比較,但是花間詞派卻起到一定的繼承和影響作用。對後世北宋詩詞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