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詩人很著名的一首絕句,構思巧妙,最後7字更是意境悠遠

2020-12-17 品詩賞詞

秋天充滿了蕭瑟,但也是五彩繽紛的時節。秋日是明澈的,經霜的楓葉臨風颯爽,當片片凋零,卻更顯秋林的秀逸,無須人工點綴,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一份灑脫和孤傲。所以性格倔強的劉禹錫就非常喜歡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當然秋夜裡寒風瑟瑟,即使高高的楓樹,也難藏一絲幽寂。深掩的重門,也曾封存了多少生活的足跡。後主李煜曾在秋夜感慨,「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唯有那秋空中的閒雲淡淡地、悠悠地,遠離塵囂,對俗世的悲歡擾攘,毫不動心。

唐代一位詩人秋夜送客,心情也很複雜,下面介紹狀元詩人很著名的一首絕句,構思巧妙,最後7字更是意境悠遠。

送魏十六還蘇州

唐代:皇甫冉

秋夜深深此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歸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蘇是白雲。  

皇甫冉,字茂政,唐代大曆十才子之一,晉代高士皇甫謐之後。他自小聰穎好學,10歲屬文,深受張九齡器重。天寶15年狀元及第,工於詩,其詩清新飄逸,多有漂泊之感。作者有一位叫魏十六的朋友與其關係很密切,他曾從蘇州到常州來拜訪作者,返回蘇州時,作者乘船送他,此詩即寫於當時。

秋夜裡,溪水清澈,秋風也不帶一點修飾,那麼純淨和輕靈,讓即將分別的好友暫時忘記了心頭的悲愁。詩人與朋友喝了餞行酒,心情有些激動,遠處夜幕深沉、秋蟲切切,詩人不禁吟誦,「秋夜沉沉此送君,陰蟲切切不堪聞。」

陰蟲,即蟋蟀,秋夜裡悽苦地鳴叫,更顯出夜的靜謐,也從側面襯託出詩人內心的焦慮和孤獨。「沉沉、切切」,疊詞連用,不僅朗朗上口,具有一種聲情之美,而且強烈地烘託出黯然神傷的氛圍,更突出了詩人的惆悵心境。

朋友遠道特地來看望自己,彼此間親密無間、把酒言歡。可是歡聚的時光那麼短暫,轉眼間又要分別,依依不捨之情雖然隻字不提,卻在字裡行間完全顯露。接下來詩人想像自己與朋友第二天在客船上航行,「歸舟明日毗陵道」。

唐代時,常州叫毗陵郡,朋友返回時,詩人乘船送他。作者用明日與昨夜進行對比,進一步表達出離愁,卻作者卻沒有絲毫的渲染,真是含蓄之至。

最後一句又以景作結,更加委婉,「回首姑蘇是白雲」。作者雖然還有滿腹的話語,但是馬上就要分手,也不願讓對方過於傷感,送君千裡、終須一別,明天就要各奔前程,那時在船中回望朋友所在的蘇州,就只能看見滿天的白雲。

白雲的意象,在古代詩歌中一般具有較豐富的意蘊與情致。白雲悠閒地繚繞在山間、水面,畫面優美、令人神往,更具有一種朦朧和神秘的感覺。同時白雲又經常代表一種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也啟發人們看淡名利,追求一份恬淡和淡泊。

作者通過對白雲的描寫,意境悠遠,表達對未來生活的期待,同時也利用秋夜與白天的對比,更加顯出送別的愁情,看似寫白天的送行,其實依然寫夜晚的心情,可謂構思巧妙。

縱覽皇甫冉的這首絕句,聲情並茂,表達委婉。作者手法細膩、描寫逼真,前兩句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令人感受悲傷的秋聲,使離別之人不忍卒聽。後兩句又發揮想像,讓全詩輕潁秀拔、婉轉情深,更是語淡情濃,達到了「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效果。

相關焦點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元代也有一位才子描寫燕子,就更是特別。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 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 一庭風雨自黃昏。詩人緊扣「春寒」二字,左旋右繞,即事抒情,令人感慨不已。詩的大意是:春寒料峭、內心悽涼,重門都已關閉,室內只有那餘溫尚存的香火,還能給人些許暖意。燕子未曾歸來,花兒卻已紛紛飄落;庭院裡風雨不斷,又是黃昏時候!李清照有名句,「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趙孟詩中的意境與此類似。
  • 詩人泛舟淮河,這首絕句筆力雄健,最後7個字蘊含人生大智慧
    保持一顆平常心,比擁有巨大財富更重要,下面介紹的是詩人泛舟淮河,這首絕句筆力雄健,最後7個字蘊含人生大智慧。淮中晚泊犢頭宋代:蘇舜欽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蘇舜飲,字子美,自號滄浪翁,梓州銅山(今四川省中江縣)人,後遷居河南開封。
  • 李白年輕時的一首詩,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最後7個字堪稱神來之筆
    詩歌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期,歷經一兩千年繼承和發展,唐朝時達到頂峰,誕生許多聞名天下的大詩人。七言絕句是詩歌的一種特殊形式,古代擅長寫七言絕句的文人數不勝數,但真正稱得上高手中的高手只有兩人,即被譽為「七絕聖手」的王昌齡和詩仙李白,《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贈汪倫》都是李白的代表作。
  • 張祜漫遊江南,這首詩悠遠寧靜,最後7個字更顯空靈朦朧
    下面要介紹的也是張祜的一首經典,作者漫遊江南,這首詩悠遠寧靜,最後7個字更顯空靈朦朧。題金陵渡唐代:張祜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張祜家世顯赫、為人清高,他的知己都是詩壇著名詩人,可是張祜卻不願意學習應對科舉的文章寫作技巧。節度使令狐楚曾經將他的詩稿推薦給皇帝看,卻被元稹說這些都是雕蟲小技,從此張祜再難入君門。不過他倒落個清閒,每日飲酒賦詩、縱情山水,逍遙自在。
  • 南宋未留下名字的詩人,寫下一首千古佳作,最後7個字驚豔世人
    就拿蘇軾來說,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文採和意境,並不太遜色於詩仙李白。再比如陸遊,雖然是南宋才子,卻以詩才而聞名於世,一生留下上萬首詩,數量上幾乎秒殺所有文人,詩的質量也非常高。歷史上不乏造詣極高的牛人,僅憑一兩首作品就可以名留青史,比如《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張若虛。
  • 六首著名七言絕句,唯美有意境,堪稱千古絕唱!
    八首著名七言絕句,唯美有意境,堪稱千古絕唱!《春日偶成》程顥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這首詩描寫春天的景象和詩人郊遊時的愉快心情,同時也是一首寫「理趣」的詩。開頭兩句寫雲淡風輕、花繁柳綠,仿佛「人在畫中遊」。第三、四句別出心裁,從揣測旁人對自己的看法入手,委婉地抒發自己的心境,表明自己並非學少年偷閒春遊,而是在這遊樂中體會到追求平淡的生活哲理,對自然及宇宙也有了更深的認識。
  • 曹丕的一首雜詩,構思巧妙,不事雕琢,不愧為建安才子
    詩經中經常用比興手法表達詩人的內心想法,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李白的詩中也採用過這種手法,比如「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還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來比喻治國要用賢人。」曹丕的作品中也採用了比興手法,讀來令人啟迪深刻。曹丕,字子桓,三國時著名文學家,魏武帝曹操的次子。曹丕自幼文武雙全,博覽經傳,通曉諸子百家學說。
  •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
    賀知章的一首經典詩,語言清麗,意境澄明悠遠,驚豔了千年的時光冬去春來,萬物甦醒。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百花相競盛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是朱自清眼中的春天。
  • 不入流詩人的一首代表作,構思精妙,最後14 個字妙絕古今
    下面分享的是不入流詩人的一首代表作,構思精妙,最後14 個字妙絕古今。偶成宋代:蕭立之雨妒遊人故作難,禁持閒了下湖船。他的作品爽快峭立,自成風格,昭示出遺民詩人在朝代更替、與現實窘境下的人格尊嚴與民族氣節。如「西來無道路,南去亦塵沙。獨立蒼茫外,吾生何處家?」詩人以獨特的審美觀照,深刻的情感內蘊,為宋代詩歌留下了一抹璀璨的餘暉。詩人曾在南宋為官,雖然他知道朝廷偏安一隅,遲早會滅亡,但依然希望這一天越遲越好。
  • 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意境悠遠,空靈夢幻
    下面介紹宋代才子的一首禪詩,意境悠遠,空靈夢幻。山中夜坐宋代:林一龍寒灘遠嘶月,遺響到巖壁。悠悠千古心,悄悄一卷易。林一龍,字景雲,宋永嘉縣篁潭人,鹹淳七年進士。他曾先任紹興教授,繼任史館檢討,調秘書郎兼說書。他本性率直、樂道人善,尤工古文辭,晚年在家鄉寄情山水,徜徉林泉。大家比較熟悉的詩句有,「時人不會盈虛意,不到團圓不肯看」,展現了一位禪者的空靈境界。
  • 陸遊一首清新的小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高遠!
    陸遊,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他一生寫了無數的優美詩篇,流傳至今的有三萬多首,所以他也是中國古代存詩最多的一位。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他的那一份愛國熱情,應當說他也是眾多詩人中,少數幾個真正上過戰場的人。
  • 王昌齡的一首送別詩,意境優美,最後7字為千古名句,人人皆知!
    王昌齡 ,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他的邊塞詩氣勢渾宏,格調高昂,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著名詩人相交甚厚。說到被貶謫,很多詩人比如杜牧、劉禹錫等,都在自己的人生為官道路上被貶而擁有了不同的人生,但是很多人在被貶後就陷入了一蹶不振的生活狀態中,折磨他們的不僅是生活上的困苦,更是精神上的破罐破摔,從而就此沉淪下去,但是王昌齡卻可以保持自己的精神狀態保持著豁達樂觀、昂揚向上,實在是令人欽佩。
  • 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僅僅二十八個字,卻是意境全出!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韋應物一首描寫雨的詩,那便是他最為著名的《滁州西澗》,相信喜愛詩詞的朋友,對於韋應物的這首詩,一定是不會陌生,在這首詩中,詩人把那種濛濛細雨,描寫的非常的唯美,同時也在這首詩中,把暮春時節的情景描寫的繪聲繪色。
  • 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劉禹錫是中唐傑出詩人,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卻一直都堅韌不屈。讀者不僅讚賞他這種剛毅的性格,更喜歡他很多富有哲理性的詩句,比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還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等等。下面介紹劉禹錫30歲時寫的一首詩,意境壯麗,最後14字更是人生至理。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1、《靜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之渙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等人知名,但是他不止這一首稱得上耳熟能詳啊!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最後一句,實屬千古名句。
  • 每日詩話:媲美王維、王安石,宋代詩人楊萬裡一首最美六言絕句
    南宋詩人黃升在他的《玉林詩話》中評價宋代及之前的六言詩,認為以王維的「桃紅復含宿雨」和王安石的「柳葉鳴蜩綠暗」兩首最為精彩絕倫。而南宋一朝,只有楊萬裡的《宴客夜歸六言》可以與之媲美。前面兩首詩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尤其是王維的這首六言詩,可以說是流傳最廣的六言絕句。
  • 《題龍陽縣青草湖》技術解剖:無名的詩人為何能流傳著名的絕句?
    前二句以描摹實景為主,但實中有虛,意在通過描畫湖水之秋色來烘託詩人心底之秋意;後者以描摹虛景為主,但虛中有實,意在借用夢的通道美化現實世界,把它裝點成詩人嚮往的理想境界。可以這麼理解,前二句的意境景是詩人的眼底世界,它蒼涼而衰敗,猶如美人遲暮,充徹著難言的壓抑;後二句的意境是詩人的靈魂世界,它靈動而燦爛,猶如滿天星鬥,閃爍著不羈的自由。
  • 王昌齡很經典的一首七絕,含蓄蘊藉,最後7個字包含一句成語
    王昌齡是唐代邊塞詩人,後人稱其為七絕聖手。他的作品意境深遠,耐人尋味,比如「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驚豔了世人千年;再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令人熱血沸騰。王昌齡才華不遜於李白,卻歷經坎坷,幾遭貶謫。不過詩人總是披肝瀝膽,被後人不斷稱讚。
  • 詩聖杜甫最著名的一首七言絕句,看似句句欣喜,實則滿是無奈
    杜甫是大唐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他憑藉折服眾人的才華躋身與李白相併肩的地位,除了擁有「李杜」之並稱以外,更獲得了詩壇最響亮的「詩聖」之譽。杜甫年輕時候也是胸懷大志,未涉深時局的他詩風明快,肆意隨性。不過杜甫的七言詩也同樣出彩,所以今天這裡詩巷便要跟大家分享一首杜甫最著名的七言絕句。這首著名的七言絕句就是曾在我們學生時代課本上出現過的《江南逢李龜年》。當時讀此詩的時候感覺字裡行間充滿了欣喜,尤其是後面兩句簡直美得不可言傳,但是當今天再品時才真正讀懂了作者的心聲,原來所謂的欣喜不過是無奈的另一種表達。
  • 四首描寫山水田園的絕句,清新樸實,意境淡雅
    王維是盛唐傑出詩人,他自小聰慧,學習勤奮。中年仕途受挫後,便產生歸隱的念頭。他晚年經常與朋友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過著一種恬淡的生活。王維當時年歲既長,希望追求內心的安適與寧靜。下面介紹四首描寫山水田園的絕句,清新樸實,意境淡雅。文杏館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前兩句極寫文杏館結構的精美,以表現其主人品格的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