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歷史文化十分悠久燦爛,而宗教更是有著很早的起源,仍然有很多人對宗廟之地十分嚮往。雖然說不至於做個僧人,出個家,但每一個人心底深處,都有著對宗廟那裡祥和、安寧、沉穩的氣質的深深吸引。
特別是在當今現代化世界的快節奏緊張生活下,我們在飽受這樣的摧殘之後,不免會在空閒之餘,得以喘氣的時候,來去尋求這樣一片安寧的樂土,從塵凡之中暫時脫離出來,這時候,宗廟之地就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了。畢竟,在我們心裡,這種地方,就是我們心裡想要去往的那塊樂土。
那麼,中國的宗廟那麼多,我們到底應該去哪裡呢?哪個地方是最有名氣,經過萬千遊客的遊歷,都贊口不絕,值得推薦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五臺山。
五臺山就是十分有名氣的宗教名山,在太行山以北,大約五百裡的地方,即為五臺。釋迦摩尼佛也曾經在印度說過,東方的國家有這樣一座山,他提到的山,就是五臺山。
我國有五大嶽,泰山為首,我國還有四大佛教名山,便是以五臺山為首。五臺山和五嶽倒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是由東西南北中五個峰組成的。
寺廟被分為兩種,一種叫做青廟,是住著和尚的,一種叫做黃廟,是住著喇嘛的,有些人可能不太清楚,喇嘛就是藏傳佛教的代表人。五臺山上有很多的寺廟,青廟和黃廟都有,其中有個很有名的寺廟,叫做菩薩頂寺。它被稱為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傳說是文殊菩薩住過的寺院,而且這裡最有分量的景點也就是這個,是黃廟中的牛耳。
說到五臺山,還不得不介紹的就是五臺山的五大禪林,分別是:菩薩頂寺、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河羅喉寺。
我有幸去過前三個寺院,故而很樂意通過我的視野來跟大家分享分享一些經驗和見聞。
菩薩頂寺剛剛已經說過,傳說是很美妙的,更何況文殊菩薩可不是一般的菩薩,他還是很有名氣,很有分量的,所以很多人來這裡都是因為這個慕名而來。也因著這份難得的傳說加光添彩,這裡的規模修得很是宏大,是整個五臺山上最大的黃廟寺院。
整個寺是依山勢而建築的殿宇,建築風格比較嚴謹和莊重,布局十分規整。寺院前面通往山腳的臺階還是十分有講究的,一共有一百零八級,它的含義就是暗示著山西以前古時候舊時期管轄下的108個縣。
這個菩薩頂寺一直延伸,盤踞於山頭位置,殿宇十分眾多,鱗次櫛比,很有恢宏和壯觀的感覺。而且它的用色也是很有皇家氣派,整體都是金碧輝煌的,特別富貴堂皇,這也是因為這裡是歷朝歷代的皇帝來五臺山上朝拜時候居住的行宮。皇家出行,必然是氣派得很的,小小的行宮也有著堪比皇宮的威嚴壯麗。
這裡的屋頂由三彩琉璃瓦鋪設,即使歷經幾多歲月,仍然璀璨如新。乾隆皇帝也曾經在這裡來過,還留下不少傳世的書法作品,更為這裡增添了許多談資和亮點。
再說這顯通寺,寺廟的建築大多是都是歷史悠久的,而這顯通寺更是,它建於東漢年間,是中國最早建築的佛寺之一。內部有個銅殿,這個銅殿真是讓我覺得大開眼界,什麼是真的金光燦爛,就是這裡呀。銅殿的屋頂和屋身都是金燦燦的,雖說不是真的金字,但這色彩也很是逼人啊,裡面有著小佛萬尊,也全都金光閃閃。
顯通寺,顯通顯通,得到高佛們都大顯神通嘛,也怪不得這樣有氣勢了。當然,這裡面並不僅僅是銅殿,還有藏經殿、大文殊殿等等。
還有一個我要說的,就是塔院寺,以前這個寺院是屬於顯通寺的,後來明朝的時候又獨立成為一個寺院了。這裡面最中心的建築就是舍利塔,這舍利塔就是明朝的時候重新建築的。裡面還有的就是大雄寶殿和藏經閣,是不是覺得這個十分有名氣了?這些殿堂都經常在小說裡亞,文學作品中時常出現,還有影視劇作品也都是這些殿的名字。
所以,如果你想要來看看真實這些殿閣的到底是什麼樣子,就來塔院寺吧。
我是很喜歡五臺山的,不僅僅是因為裡面寧靜安詳的寺廟所有的獨特氣質,就說那依山的各類樹木,櫻花在春天開放之際,從磅礴的雲層下往到山腳之時,自然美景也是很誘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