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佛山之首—五臺山,一生必去的朝聖之地

2021-01-09 風的旅者

千百年來,佛教徒把山西省五臺山、四川省峨眉山、浙江省普陀山稱為「佛教三天聖地」,近代又將安徽省的九華山並人,合稱「佛教四大名山」。它們分別是中國佛教所傳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重點宣揚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行」,觀音的「大悲」和地藏的「大願」。蘇州西園戒幢律寺的羅漢堂裡,有一座方柱形的彩塑,四面分塑四佛山和四菩薩,可謂四大佛山的一個縮影。

在四菩薩中,作為釋迦牟尼佛「左脅侍」的文殊地位最尊,同時,五臺山又是我國唯一兼有漢地佛教和喇嘛教的佛教道場,因此,長期以來,五合山便一直居於我國佛教名山之首,令人心馳神往。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是太行山的支脈。它方圓五百裡,地跨山西、河北二省四縣,但其大部分在山西五臺縣境內。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是五臺山的五大高峰,其中,尤以北臺的葉鬥峰最為高峻,海拔3058米,是我國華北地區最高的山峰,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臺山雖然峰峻於天,但峰頂卻極其乎坦、寬闊,佛教徒說此五臺乃文殊蒈薩點化而成,象徵文殊菩薩的五種智慧。

其實,五臺山一帶本是古平原,只是由於兩次大的地質構造變動和長期的流水切割,才形成了今天的地貌。德國的舒密特赫納教授一九一三年首先在五臺山發現了第四紀冰川的遺蹟。

五臺山遍布佛寺,人稱佛國。第一座佛寺是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由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起造的大孚靈鷲寺。佛寺最多時曾達數百所,僧侶達萬餘人。到民國初年,全山尚有寺廟一百二十二所,僧尼一千多人。解放以後,政府曾屢次撥款,維修各大寺廟。

佛教的中心區位於距五臺縣城162裡的臺懷鎮,人們把五山環抱的臺懷地區稱為「臺內」,其它地區則稱為「臺外」。臺懷鎮分別距五臺二十公裡左右,是登臺頂的中心。

臺懷鎮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聳立雲端的藏式大白塔,它是五臺山的標誌。大白塔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爾匠師阿尼哥設計,相傳塔下藏有佛祖釋迦屍骨火化後結成的殊狀物—「舍利子」。

大白塔底座的碹洞裡嵌有佛足碑,足印長約半米,相傳是唐玄奘取經時拓回的釋迦足印,見到足印者能夠免罪消災。大白塔所在的塔院寺原為大華嚴寺的塔院,明成祖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擴充建寺,是五臺山王大禪林之一,也是全山青廟十大寺之一,佔地五十四畝,有各種建築一百三十多間。

大白塔北有一小峰,人稱靈鷲峰,亦名菩薩頂,佛教徒傳說文殊菩薩曾在峰頂顯靈和說法。峰頂有寺,從峰南坡可拾階而上。臺階共一百零八級,舊傳暗喻山西管轄一百零八縣,另一說是臺階象徵一百零八種煩惱,必須把它統通踩到腳下,才能登頂瞻仰普薩真容。

大白塔東有一座經常隱沒在雲霧中的小山峰,因山色青翠,故名黛螺頂。峰高四百多米,是五臺山五大臺頂的象徵。佛教徒朝山,如果遍臨五大臺頂,稱「大朝臺」,如體力不支,亦可登黛螺頂代替,稱「小朝臺」。黛螺頂寺內供有代表五大臺頂的「五方文殊」像,其大雄寶殿前有一株「千年不老松」,高三十多米,獨秀於林。黛螺頂背倚聳人云端的東臺望海峰,下臨流水潺潺的消水河,峰頂古樹參天,風景極佳。

五臺山歷史最悠久的佛寺當屬顯通寺,它位於臺懷鎮靈峰下,是五臺山五大禪林之首。五大禪林是: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和羅喉寺。顯通寺中軸線上的七重殿宇,各具特色,無一雷同。

結構奇特的磚構無量殿內,供有銅鑄無量壽佛,無量殿後的千缽殿內,供奉有十一面千手千缽如來。千缽殿後,便是舉世聞名的銅殿,通體用銅鑄成,高約五米,內壁鑄滿小銅像,號稱萬尊,殿內中央臺上端坐一銅鑄大佛,取「萬佛朝如來」之意。殿前原有按五方配置的五座銅塔,象徵五大臺頂,塔十三層,高八米,過去香客無法遍朝五臺頂時,便拜此五塔彌補,可惜抗戰時被日軍掠走三座,如今只剩下東西兩座。

顯通寺門外的鐘樓上,懸掛著一口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點五斤的明代銅鐘,據說之所以不達萬斤,是為了避犬子「萬歲」之諱。

五臺山佛寺中最古的建築物當推南禪寺大雄寶殿和佛光寺的東大殿。南禪寺位於五臺縣城西二十二公裡的李家莊,距臺懷鎮約一百公裡,是五臺山最小的寺廟,但一應殿堂俱全,其大雄主殿重修於唐建歸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巳千二百多年,大殿與殿內的唐代彩塑均十分精美,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佛光寺位於臺懷鎮西五十五公裡的佛光山麓,寺始建於北魏,距今也已一千多年。此寺到近代鮮為人知,一九三七年,梁思成教授等從敦煌壁畫中看到了佛光寺,千裡追蹤,才戲劇性地發現了這一唐代古建築。

東大殿所保存的唐、明兩代彩塑535尊,在五臺山是首屈一指的。除東大殿外,文殊廠是五合山唯一殘存的金代建築,殿內騎獅文殊菩薩及侍者彩塑是金代精品,繪有五百羅漢的明代壁畫也是同期作品中的佼佼者。

五臺山夏無炎暑,是消夏勝地,每年四至九月都可旅遊,尤以六、七、八三月為最佳。農曆六月十四是傳說中的文殊菩薩生日,五臺山每年舉辦六月大會,更是熱鬧非凡。

遊五臺山以三日遊為宜。如住臺懷,第一天上午可乘旅遊車參觀尊勝寺、佛光寺,下午集中參觀顯通寺、塔院寺羅喉寺和菩薩頂寺。第二天就近參觀黛螺頂,然後遊臺懷中心區以外的碧山寺、南山寺、鎮海寺、龍泉寺等。第三天可選擇一個臺頂參觀,返程從砂河去北京方向的可登東臺,與遊碧山寺安排在一起返程經忻州去太原方向的可登中臺,與遊龍泉寺、南禪寺安排在一起。

相關焦點

  • 中國四大佛山之首;晉北五臺山
    襄國布衣2020五臺山為世界文化遺產平展錦繡畫卷,五臺山為中國四大佛山之首宗教一脈在此延傳。五臺山為中國避暑勝地數百年長興不衰,五臺山為中國旅遊勝地引動世界觀光人至百萬千萬。臺懷鎮有娛樂場所瀟灑自如,臺懷鎮有城市所有功能放心拍照攝影去玩。菩薩頂是最值得去觀賞的地方,黛螺頂風光優雅雲飄鳥翔舞步藍天。
  • 五臺山,世界佛教聖地,一生必到之處
    五臺山位於中國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中國佛教寺廟建築最早地方之一。自東漢永平(58年~75年)年間起,歷代修造的寺廟鱗次櫛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輝煌,是中國歷代建築薈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畫、書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 此生必去!嶽聖旅遊管家卡推出五臺山祈福2日遊,聆聽禪說的朝聖之旅!
    它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實至名歸,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地方。在中國,有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山。在佛教界,亦有「五大佛教聖地」之說,它們分別是:中國的五臺山,尼泊爾的藍毗尼園、印度的鹿野苑、印度的菩提伽耶和印度的拘屍那。在四大名山與五大聖地中,五臺山是唯一一個有交集的地方。
  • 2020年山西五臺山朝聖禮佛祈福通知
    9號中午在五臺山用午餐,之後返回太原,9日晚上九點返回西安北客站。去程火車臥鋪,返程高鐵。朝聖說明:1,出門拜佛朝聖,安全和舒適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選擇了去程火車硬臥,返程高鐵,節約時間,安全可靠。   五臺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五臺山又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臺之稱。
  • 此生必去!嶽聖旅遊管家卡推出五臺山祈福2日遊,聆聽禪說的朝聖之旅!
    它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實至名歸,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漢傳佛教)和黃廟(藏傳佛教)交相輝映的地方。在中國,有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華山。在佛教界,亦有「五大佛教聖地」之說,它們分別是:中國的五臺山,尼泊爾的藍毗尼園、印度的鹿野苑、印度的菩提伽耶和印度的拘屍那。在四大名山與五大聖地中,五臺山是唯一一個有交集的地方。
  • 國內這個佛教聖地,被譽為「四大佛山之首」,就在我國山西
    自從佛教在我國開始流傳後,許多人開始對佛教文化有所認識和了解,之後很多寺廟建築拔地而起,我國各地都能夠看到寺廟的身影,寺廟不僅僅是一個放鬆身心的聖潔之地,同時也是人們祈福的最佳之地,而在我國的山西省有一處佛教聖地,在我國的眾多佛教名山當中,被譽為「四大佛山之首」,它就是位於山西省的五臺山。
  • 千年菩提路: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
    五臺山(圖片來源:資料圖)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臺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最早在五臺山弘揚佛法的是光明法師桑王澳登(第三代伏藏法王生根活佛),於公元前710年親自赴五臺山傳播佛教。
  • 中國唯一漢藏佛教交織的道場,位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蜚聲中外
    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與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四大名山隨印度佛教的傳入,自中國漢朝就開始興建寺廟,修建道場,並延續至今,成為蜚聲中外的宗教、旅遊勝地。今天要介紹的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的五臺山。
  • 又見五臺山丨第二次朝聖
    攜戰友一起前往佛教聖地——五臺山,去拜佛朝聖。距離去年第一次2019年1月25日去的,時至今日,大概一年的時間。所以,再一次踏上這段行程,前往山西忻州!本來是跟戰友計劃的大概20號以後了,但是呢,昨天突然冷不丁的想要今天去,然後馬上請假,火速邀約戰友過來找我。就這樣,我們一拍即合,並且準備就緒。
  • 每一個去五臺山的人,都叫朝聖!
    「去五臺山就是去親近智慧,走進五臺山就是走進勝境。」沐浴在這條朝聖之路,一種通靈的梵音在紅牆內外飄渺,從千年前的佛卷中傳來,抵達你靈魂的深處,撼了你心魂。那盪氣迴腸的經聲,讓人沉浸,這裡的每一條河流、每一座寺廟、每一個山谷、每一座高山,都飄蕩著一抹抹純淨和神聖的氣息,來這裡,不叫旅行,叫朝聖。
  • 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
    >朝聖緣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講尤為重要,因為經歷半生,能讓自己更加理智地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繁忙的工作,靜下來,對前半生作一個總結,對餘生作一個規劃......
  • 一次對生命的別樣體驗與感悟之旅——三步朝聖五臺山
    >朝聖緣起「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四十歲對於一個男人來講尤為重要,因為經歷半生,能讓自己更加理智地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停下匆忙的腳步,放下繁忙的工作,靜下來,對前半生作一個總結,對餘生作一個規劃......
  • 高考過後,朝聖五臺山,紀念自己的18歲
    初識五臺山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位列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臺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和四川峨眉山並稱為四大佛教名山,並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和規模宏大的寺廟建築群位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 五臺山朝聖十大聖跡,你都去了嗎!
    五臺山作為文殊菩薩應化的道場,是藏傳,漢傳,南傳佛教信仰文殊菩薩的人心中的聖地,亦是歷代朝聖者心中的嚮往之地。菩薩頂·廣州素食學校兩位校長的朝聖之旅(ps:旁邊的兩位團員神配角呀)五臺山十大黃廟之首——菩薩頂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臺山臺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臺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
  • 五臺山清涼之旅走起
    藍毗尼園、印度鹿野苑、印度菩提伽耶、印度拘屍那迦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山西五臺山、四川峨眉山顯通寺——五臺山菩薩頂——黃廟之首位於顯通寺北側的靈鷲峰上寺院規模宏大,佔地45畝,瓦為三彩琉璃瓦,磚為青色細磨磚,非常豪華,為五臺山諸寺之首,是五臺山規模最大的黃教寺院,五臺山五大禪處之一。
  • 山西10大必去景點之: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忻州市五臺縣境內,五座頂如平臺的山峰相簇擁,風光秀美,是有名的避暑勝地。此外,這裡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院林立,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這裡是黃廟(藏傳)、青廟(漢傳)共存的道場,不僅能看到漢傳的僧人,也能看到藏傳的喇嘛。
  • 「古剎飛簷」——五臺山,佛門之地即是清淨之地!
    山西五臺山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和浙江普陀山一起並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五臺山又以建寺歷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臺」之稱,在日本、印度、斯裡蘭卡、緬甸和尼泊爾等國均享有盛名。
  • 山西旅遊景區:居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
    山西旅遊景區:居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臺山恆山恆山系五嶽之北嶽、十二名山之「天下第二山」。恆山海拔2016.8米,山高為五嶽之冠,以道教聞名。傳說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來到恆山,看到這裡山勢險峻,遂封恆山為北嶽。秦始皇時,封天下十二名山,恆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金龍峽為恆山要道,也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衝。
  • 五臺山有千年歷史,是國家5A級景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文/小茜帶你遊世界(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佛教能洗滌人的心靈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擁有至少五千多年的歷史。而且中國是這四大文古國中唯一保存下來的,中華大地雖幾經戰亂和災害,但面對外敵入侵等種種困難,我們的先輩經過了殊死抵抗,才有了我們才在的辛福生活,才能給我們留下這無數的文化遺產。說到保留的文物古蹟,那在中國大地上沒有能比得過山西省和陝西省。正所謂三千年文明看陝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就是一句概括,但是這也正說明了我們山西省的歷史悠久,文物古蹟數不勝數。
  • 【新鄉知心戶外】2017年9月26一28日組織中國四大佛山之五臺山3日純遊玩活動
    五臺山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於山西省東北部,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D3:9月28日早餐(已含)後,遊覽五臺山景區,中午12點集合返程,一路高速,晚上9一10點到達新鄉結束大美五臺山快樂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