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一座千億國企因一則人事變動形成輿論風波:一名80後董事長、兩名90後董事的走馬上任,引發網友廣泛質疑。目前,三名涉事女孩被停職、涉事財政局局長被免職。記者調查還發現,目前新任的10名高管全是80或90後……
視頻:西安千億國企「80後董事長95後董事」三人被停職 紀工委介入調查,時長約1分22秒
劃重點:
第一:人事調整引熱議 95後任千億國企董事
西安一家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的國企,9月的一次人事調整在最近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該公司法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由一名「80後」擔任,而兩位新任董事皆為「90後」,一名出生於1993年,另一名出生於1995年。
通告中,該公司董事會新增3人簡歷:
李甜,女,漢族,1984年8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歷任西安佰仕達人才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現任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
趙雪瑩,女,漢族,1993年出生,籍貫寧夏銀川,2016年畢業於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華清學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就職於華夏銀行銀川分行。現任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朱現,女,漢族,1995年出生,籍貫陝西西安,2017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現任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董事。
資料顯示,新任董事長李甜是「80後」,只有大學本科學歷,進入西安高新前是一間求職中介公司的員工。趙雪瑩、朱玥則是「90後」,前者工作經驗還不到2年,後者更是去年才剛畢業。而此事引發討論的焦點在於3人的年齡能否擔當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的國企的董事長、總經理與董事職務。
第二:涉事管委會針對此事首次發聲
11月3日晚,西安高新區方面對此做了回應,稱三人身份均為高新區會計核算中心企業身份的工作人員,「對網友關注的3名管理人員的相關問題,我們做了調查了解,未發現影響公司正常運營的社會關係。」並表示,「在選用企業管理人員的方法上,我們還存在不科學、不完善等問題,我們誠懇接受網友及社會各界的監督。」
第三:官方回應引更大質疑 須把話說清
新京報:豈能視國資如草芥?
1、官方回應 有待商榷
如今,西安高新區官方在回應中提到了高管臨時調整的原因,還表示「未發現影響公司正常運營的社會關係」,這不乏針對性。但這番釋疑跟為公眾答疑解惑的期望之間仍有距離:這三人究竟有什麼過人才能讓其脫穎而出被pick中?這才是問題的關鍵。至於是否會「影響公司正常運營」,終歸得觀後效。
2、國企高管任命 不能這麼「兒戲化」
不排除讓95後「菜鳥」任國企高管的人事安排,是當地為了規避「事業單位人員不得擔任企業法人」而使出的權宜之計。即便如此,這也太過「兒戲化」——如果這幾個人只是掛名,那也反映出了對國資管理的草率;若其是實職,更是涉嫌違規。耐人尋味的是,當地官方在回應中看似「此處省去1000字」之餘,還在結尾處坦承選任高管方法上「不科學、不完善」。這欲說還休的措辭,未免給人遐想空間,也像是對此次人事任命不合理性的「確認」。
國企高管選任,不可「兒戲化」。95後任千億國企董事,是對國資管理嚴肅性的消解。當地對待此事的處理,希望不要止於回應輿論關切。
央視網:千億國企須把話說清
1、回應漏洞百出 不能讓公眾滿意
西安高新區財政局的回應漏洞百出,不能讓公眾感到滿意。一句「未發現不正常社會關係」,太過閃爍其詞、籠統空洞。而回應中提到的「在選用企業管理人員的方法上,我們還存在不科學、不完善等問題」,更給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到底不科學、不規範在哪?和此次任命有沒有直接聯繫?總而言之,公眾最為關心的問題,恰恰是官方回應所欠缺的部分。這到底是因為西安高新區財政局所知有限,還是因為其有意隱瞞?官方回應起到的是反效果,起草者和決策者實在應該好好反思一下。
2、招聘國企管管標準到底是什麼
寧願相信,此番招聘中確實不存在貓膩,一切都符合正常的工作程序。但是,這家大型國企的當務之急,不是繼續在語言遊戲上下功夫,而是儘快就網友關心的問題給出明確的答覆。如果說,因為涉及到個人隱私的關係不方便公布這幾位年輕人的具體信息,那麼至少有一個關鍵問題是亟需得到澄清的:招聘這家國企的董事長和董事,依據的究竟是什麼樣的標準?搞清楚這一點,人們才能判斷,這幾位年輕人能夠戰勝競爭對手的原因到底在哪裡。
3、回應變成反面教材 須儘快把話說清
平心而論,作出上述回應沒有多少難度可言。一場不大不小的招聘風波,如何迅速發酵成了全社會關心的輿情,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以及所屬財政局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反面教材。官方如何公開、透明地與公眾交流,回應民眾關切,實在是一門大學問,有關工作人員應該好好補上這一課。而「80後董事長、95後董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企業方面也應儘快把話說清。不然,就算企業管理者問心無愧,也會留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口實,還會給這家國有企業的前途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
第四:官方再度回應 涉事3人被停職
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4日下午發通報再次回應「80後任千億資產國企董事長」事件,稱責令西安高新區財政局立即展開調查。同時區紀工委已介入,正在調查網友質疑的該三人的年齡、學歷、資格和社會背景是否合規及是否存在違紀違規問題,一旦發現將嚴肅處理。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已決定對該三人停職並啟動相關法律程序。
第五:千億國企企業利潤低於政府補助
1、背靠西安高新區,資產超千億負債800億
西安高新控股成立於2003年。按照發行文件中的表述,公司是高新區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和主要公用事業運營主體,在高新區內獨家從事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和管理業務,同時擁有供水、供電、汙水處理等主要公用事業的經營權。此外,公司還對高新區內中小企業進行扶持,對其進行廠房和配套設施出租出售以及開展融資擔保業務等,業務較為廣泛並且市場地位較為穩固。
由此,西安高新控股成為千億級的龐大國企。不過,發行文件也顯示,隨著項目建設進程的推進,公司負債規模逐年擴大,2015~2017 年末,公司總負債分別為 700.66 億元、708.13 億元和 810.52 億元,呈持續增長趨勢。
2015~2017 年末,西安高新控股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74.51%、 64.86%和 66.84%。
2、毛利率大幅下滑,利潤總額低於政府補助
財務數據顯示,2015-2017年,西安高新控股的代建業務毛利率分別為0.00%、 0.00%和0.37%。
西安高新控股作為西安市高新區唯一的基礎設施建設主體,公司獲得了各級政府較多的 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最近三年,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對其的補貼分別為6.09 億元、7.05億元和8.88億元。
西安高新控股在發行文件中承認,除2017年以外,2015年、2016年、2018年3月末,西安高新公司的營業利潤持續為負,但作為高新區內基礎設施開發及建設主體,公司享受多種補貼收入,2015年、2016年,公司獲得政府補助收入6.09、7.05億元,主要體現在公司營業外收入中。
第六:官方再度發聲 涉事財政局局長被免職
西安高新控股變更董事的《公告》發布後,受到社會各界和網友廣泛關注,經初步核實:
1、涉事財政局局長被免職
高新區財政局違反管委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任用的相關規定,擅自變更企業法人代表及董事,經研究決定免去王進傑同志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職務。
2、公司目前運行正常
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屬於高新區政策性公司,截至2018年6月底,高新控股公司總資產1270億元,淨資產403億元,負債867億元。每季度公司相關資產、收益和重大信息均在公開市場披露,目前企業運行正常。
3、公布涉事3名女孩工資
本次輿論關注的李甜等3人,並無特殊家庭背景,整個任職過程中並沒有發現有打招呼等違紀違規現象。李甜目前月工資4351元,朱玥目前月工資3600元,趙雪瑩目前月工資4200元,在任職前後薪資無變化。
第七、新任10名高管曝光:全是80後90後
西安高新控股募集說明書披露的西安高新控股的董事會、監事會等10名高級管理人員
11月5日,記者查詢發現,捲入人事變更風波的西安千億國企——西安高新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任職的董事會和監事會10名高管全部是「80後90後」,最早任職時間為2017年11月5日,最晚任職時間為2018年9月4日的被輿論關注的三名當事人——1984年8月出生的新任董事長李甜、1993年和1995年出生的新任董事趙雪瑩和朱玥。
第八、兩個月內高新財政局連換兩任局長
《募集說明書》顯示, 2018年9月4日股東會免去閻玲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職務,免去趙曉鈺董事職務,免去閻玲董事職務。9月7日召開2018年第7次臨時董事會,會議同意免去閻玲公司總經理職務。
被免去董事長的閻玲另一個身份是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財政局原局長,被免去董事職務的趙曉鈺,實際身份為西安高新區管委會財政局企業部會計主管。
閻玲1970年5月出生,現年48歲,歷任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綜合管理部經理、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副主任、西安高新區創業園發展中心主任等職務。知情人士透露,閻玲已辭職。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官方網站10月9月更新的信息顯示,接替閻玲任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一職的是王進傑。
不過,11月5日凌晨,西安高新區發布聲明顯示,高新區財政局違反管委會國有企業管理人員任用的相關規定,擅自變更企業法人代表及董事,經研究決定免去王進傑同志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