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 熱帶植物鬧新春(3)| 紫花風鈴木

2020-12-07 澎湃新聞

生物多樣性 · 熱帶植物鬧新春(3)| 紫花風鈴木

2020-01-17 1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熱帶植物鬧新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童日童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是王安石留給後人的經典:《元日》。辭舊迎新,春回大地,沉寂一冬的熱帶植物紛紛使出渾身解數,熱熱鬧鬧歡度新春。

花團錦簇鬧新春

新春來臨

小孩子們都喜歡穿新衣,一件件粉色、紅色的衣服,襯託著一張張粉嘟嘟的笑臉,笑逐顏開,喜迎新年。

早春的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裡,有許多奇花異卉欣然開放。其中,最令人心動的是高可達30米的——

紫花風鈴木

它原產美洲,開放於夏季。然而,在印度和東南亞地區,它盛開於新年前後,一般為12月到次年1月。開粉色花朵的風鈴木,樹幹粗壯通直,擁有漂亮的巨傘形樹冠。每當落葉後,光禿禿的樹幹似乎在一夜之間掛滿了一團團粉繡球,引人注目。

這些繡球是由一朵朵花冠狀如鈴鐺的小花簇擁而成的,花團錦簇,非常熱鬧。春風吹過,落英繽紛,樹下鋪滿了一地的粉紅。除了作為優良的行道樹,風鈴木還是美洲傳統的藥用植物,其莖部提取物具有抗感冒等藥效。

花團錦簇的迎新隊伍中,還有一個外來物種,那就是枝繁葉茂的非洲芙蓉。

非洲芙蓉

它生於東非,卻因朵朵小花集聚成繡球而受人追捧,成為走出非洲的「繡球花」。非洲芙蓉的分枝較多,形成一蓬主幹不甚明顯的灌木叢。成團的傘形花序壓彎了枝條,朵朵花兒全都嬌羞地垂向地面,故又稱「吊芙蓉」。說是芙蓉,大約因其粉色花瓣類似於木芙蓉而得名吧。說來也巧,兩者都屬於韌皮纖維發達的廣義錦葵科。

(作者:李璐)

來源:雲南生物多樣性研究院

《植物新語.彩雲之南》

原標題:《生物多樣性 · 熱帶植物鬧新春(3)| 紫花風鈴木》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生物多樣性 · 熱帶植物鬧新春(4)| 無憂花
    生物多樣性 · 熱帶植物鬧新春(4)| 無憂花 2020-01-18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場前景全面分析:紫花風鈴木和黃花風鈴木,哪種更值得種?
    現在已經引進到中國作為城市觀賞植物,因為它是熱帶亞熱帶的植物,所以只能在中國南方冬天不低於0度的地區種植。黃花風鈴木開花時沒有葉子,數朵鍾型(漏鬥型)的黃色花朵組成一個近似球狀的花序,所以名字就是這麼來的。細看每朵花,花冠5裂,花冠筒上面還有橙褐色的平行條紋。花期大概能持續10天至半月。
  • 冬日豔陽 紫花風鈴木綻放迎春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廣東江門新會大澤鎮「山頭坪」的紫花風鈴木在春風中盛放,引來眾多遊人流連忘返。    紫花風鈴木花朵呈喇叭狀或漏鬥狀,淺紫色到深紫色或紫紅色,落葉同時隨即開花。因此,成年樹盛花時幾乎沒有葉片,花開10天左右。新華網發 (蒙小春 攝)
  • 順德驚現紫花風鈴木!
    順德驚現紫花風鈴木! 近日,順峰山公園又多一種網紅樹,紫花風鈴木刷屏朋友圈
  • 活植物13000多種 在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發現生物多樣性之美
    12月5日,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以下簡稱版納植物園)裡,版納植物園環境教育中心科普專家劉光裕正在向「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集中採訪」媒體團介紹一種神奇的生物「昆蟲皇后」——蘭花螳螂。隨音樂節律顫動的跳舞草、樹漿劇毒的「見血封喉」、氣勢磅礴的「獨木成林」、五彩繽紛的「空中花園」以及林間飛舞的巨藤所組成的雨林奇觀,充分展示了雲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多樣的生態系統。
  • 【金牌訂製】網紅打卡點—江門紫花風鈴木 ​遊記!
    紫花風鈴木(學名:Handroanthus impetiginosus (Mart. ex DC.) Mattos)是紫葳科、風鈴木屬落葉喬木。在冬日陽光照射下,新會區大澤鎮的紫花風鈴木盛放,遠遠望去,像一片紫色海洋,蔚為壯觀。
  • 滿樹紫紅色,樣子像風鈴,紫花風鈴木廣州首開花
    遠遠望去,繁花堆錦,滿樹紫紅或粉紅一大片,走進細看,花球壓枝,一簇簇結團風鈴般隨風搖曳,滿樹繁花僅剩下寥寥可數的片葉……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今天(15日)在中科院華南植物園所見的這種花叫做紫花風鈴木,是首次引種開花的網紅樹。紫花風鈴木的花兒堆錦一大片。
  •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生物多樣性的「仙境」
    美麗的致命吸引蘭花螳螂、將螞蟻屍體背在背上獵蝽、雌雄雙態的絡新婦、和蜘蛛長得一樣的蟻蛛、喜歡埋藏種子的姬鼠……12月5日,「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熱帶雨林感受生物多樣性的神秘和獨特。
  • 走進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 探訪生物多樣性保護
    新華網 馮雨釤 攝  多年來,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持續開展以森林生態學、資源植物學和保護生物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學研究、物種保存和科普教育,助力生物多樣性保護。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蘭花科研團隊通過人工擴繁種苗的方式,對其開展了搶救性保護。  望天樹是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明星物種」之一。這種高聳挺拔的熱帶雨林旗艦樹種是龍腦香科植物中的一員。據介紹,為了保護這一物種,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建立了龍腦香園,收集、保存瞭望天樹、版納青梅、羯布羅香等我國龍腦香科植物種類,目前,龍腦香科植物遷地保護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 紫花風鈴木刷屏順德人朋友圈,打卡走起
    順峰山公園新出 顏值爆表網紅樹—— 紫花風鈴木 在冬日陽光照射下 順峰山公園的紫花風鈴木盛放
  • 紫花風鈴木刷屏佛山人朋友圈,約嗎?
    北方白雪皚皚但在佛山,依舊繁花似錦除了桃花、茶花、向日葵外日前,佛山又出現了一種網紅樹紫花風鈴木>一串串紫色的花朵驚豔了眼球瞬間刷爆朋友圈在冬日陽光照射下順峰山公園的紫花風鈴木盛放遠遠望去像一片粉嫩海洋,蔚為壯觀紫花風鈴木原產美洲,分布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等。
  • 紫花風鈴木進入花期,花朵顏色會由深轉淺
    近日,紫花風鈴木進入花期。西區翠沙路上的紫花風鈴木遠望滿樹紫紅或粉紅,近看則似一簇簇風鈴。中羽體育俱樂部附近幾株紫花風鈴木開得最好,滿樹繁花不見一片葉子,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觀賞。
  • 廣園路將增設紅車、紫花風鈴木等綠植花卉
    廣園路將增設紅車、紫花風鈴木等綠植花卉 2020-12-20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揭示熱帶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演變
    研究揭示熱帶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演變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57:35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ichael G. Harvey等研究人員揭示出熱帶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演變。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走進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廣網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作為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的室外展覽展示項目,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樣性體驗園項目正有序推進建設。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按照「一宮一線多園」的規划進行建設,展現雲南省豐富的物種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傳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理念。雲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地形複雜,氣候多樣,擁有從熱帶到寒帶的不同生態系統類型。在雲南分布的1000種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瀕危和特有植物。
  • ...區域生物多樣性,當一種植物標本掛到牆上時,它離滅絕已經不遠了
    「美麗長江知多少」系列公開課在麗江師專的大禮堂內開講 少峰 攝麗江師專應用技術學院莫新春博士圍繞「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發展」主題進行授課,詳細的講述了滇西北生物多樣性概況、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現狀、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發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我們在行動等四個內容,對學生全面科普宣傳了雲南省的高等植物多樣性與分布狀況。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們身邊有哪些稀缺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指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所有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微生物等,所一起構成的生物系統。在這個生物系統中,真是繽紛多彩的生物構成了多樣性。早在2000年的時候,聯合國就通過了《生物多樣性公約》,旨在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上那些爭奇鬥豔的動物和植物。5月22日,就是每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那我們看看身邊有哪些稀缺的植物?
  • 揭秘海南植物多樣性
    這3個時期新增的野生植物記錄總數依次為599種、433種和611種,其中新增野生植物種類多集中在少數的科(20–30個),這些科所含的種數佔各個時期新增野生植物總種數的一半以上。    對比分析海南島野生植物優勢科及含特有種數較多的科發現,其多數為熱帶、泛熱帶分布類型。這些科不僅是海南島植物中的代表科,也是維持海南島植物多樣性的關鍵科;同時,一些小科如龍腦香科、五加科、山欖科、杜鵑花科等科內的植物也是海南島各類植物群落的建群種、優勢種或表徵種。
  • 「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走進西雙版納
    2020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媒體記者在雲南開展為期一周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集中採訪活動,記錄雲南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展現雲南的生物多樣性之美。中新社記者 康平 攝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5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內,一隻雪苔蛾幼蟲將自己裹在編織的「巢室」內。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為迎接COP15大會,展示東道主良好風貌,以積極行動回應習近平總書記的「春城之約」,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COP 15雲南省籌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辦的「萬物生長 萬物和諧——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於2020年11月30日—12月6日舉行,本報記者跟隨採訪團深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動物研究所、澄江化石地博物館、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探訪雲南生物多樣性之美,原來,生物如此多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