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洪濤:市場結構性特徵明顯,長期看好市場未來發展空間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日前,在證券時報第14屆中國上市公司價值評選評審暨投資策略研討會上,鵬華基金總裁助理、權益投資總監、董事總經理冀洪濤分析,現在的市場有它的理性空間,還沒有到最後泡沫化的階段,存在一些結構性機會,投資者可以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向做一些產品的配置和選擇,但要立足於長遠布局。

市場結構性特徵明顯全球產業鏈面臨重構

冀洪濤指出,一是結構性特徵非常明顯,一群好公司越來越貴,雖然有一定的業績基礎,但確實估值溢價比較明顯。自2019年以來上證綜指上漲不足30%,但創業板指數從底部算起漲幅已翻番,所體現的結構性特徵非常明顯,也能看到高成長的預期。但作為投資「老兵」遇到這種情況會有些謹慎,因為中國股市擺脫不了長期的周期性問題。按照歷史規律,如果市場上基金普遍火爆發行,加之市場普遍上漲,以老兵的經驗,一旦市場瘋狂,也擋不住機構投資者拿著巨額資金建倉的衝動。這一輪新一代基金經理的投資偏好充分體現在他們的核心持倉上,實際上差異化不大,集中在消費、科技及細分行業的龍頭上,部分業績優異的公司股價越來越高。

從市場結構的變化分析,長期比較看好市場未來的上漲空間,還遠未到臨界點,現在還處在資金買資產的過程,長期走好的支持因素是長期資金的進入及大類資產配置的轉移。這跟美國的發展史一樣,他們通過401K養老計劃個人的資金委託給機構投資者,不斷買好公司,將好公司的估值拉高,實際美國股市的長牛,結構性分化也很明顯。如我們以後也有類似的「養老計劃」,那龐大的23萬億的理財資產以及更大的老百姓的儲蓄資產會慢慢變成優質股權資產,這是長期的利好,對優質的股票有持續的資金供應,也有高估的理由。

市場短期最大的影響因素在於經濟的過快恢復和疫情的有效控制,這會引起市場對寬鬆的財政貨幣政策存在邊際上調整的預期,而產生對高估值的恐慌。如果經濟過快恢復,反而對短期的資本市場不算是好消息,政策一旦偏緊,對強勢股的投機或者博弈就會有影響。臨界點在於市場繼續大幅上漲,各類資產開始補漲,熱點開始輪動、轉化,這就進入下一階段,形成一輪市場周期的變化。從目前看短期的因素還未觸發,估計要觀察一個季度,所以市場現在還處於周期的中間階段,沒有到臨界點,機會還很多。

冀洪濤認為,現在面臨的矛盾是大量財富增長的需求對應著少數優質股的股權價值,因為好公司確實不多。以後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如某些行業的龍頭,業績增長穩定在20%左右,但市場給予了市盈率50倍以上或更高的溢價。從這個角度看,好的公司確實有一定的稀缺性,很多個人投資者通過機構投資者借道進入股市,這部分資金也體現了機構特徵。

二是產業鏈的重構,整個世界格局已經發生重大改變。冀洪濤指出,從中美以及對外環境看,目前我國製造業產業鏈面臨重新布局的考驗,要努力自力更生或者各自建群,為了生存或活得更好,必須自建體系,對某些產業有較大的影響。疫情方面,加速了新經濟對舊經濟的衝擊,加速傳統產業科技化、數位化的進程,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經營模式,產生了新需求,但國內外對疫情影響的預判還遠遠不夠,部分新行業、新模式具有重大的發展機遇。

註冊制助推新興產業誕生明日之星改革方向利於資本市場發展與成熟

科創板的開創和創業板試點註冊制,是我國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最大的紅利。冀洪濤認為,制度的改革可能會成為非常好的支撐,不能走退坡路,很多新興產業公司可以通過註冊制上市,獲得資金能得到很好的發展,或成為明日之星,給市場和企業提供非常好的選擇。

註冊制的改革,是推動資本市場繁榮的重要因素,腳步不能停,未來一周十幾、二十家IPO也可能會出現,供給的大幅增加一定會給市場帶來波動的壓力,但也給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一定不能因為市場出現大幅波動而中斷了註冊制改革的重大方向。即使市場出現大的波動,還能堅持改革創新,註冊制就一定非常有前途,將推動資本市場的成熟和進步。

冀洪濤指出,大浪淘沙,優質資產和好公司畢竟是少數,市場確實對部分行業和個股有些過於樂觀,因為市場假想他們都會成功,無論創新藥、疫苗、半導體等科學研究參與的所有公司都能成功,這本身是不現實的,一旦沒達預期,價值毀滅也是很大的,但這也是我們必須經歷的風險,投資者也要保持謹慎、冷靜,畢竟只有少數的企業最終能取得成功,需要時間和市場波動來檢驗我們的配置效率。

相關焦點

  • 市場結構性特徵顯著 關注三類低估值消費股
    來源:金融投資報作者:林珂近期大盤在觸及箱體下軌後出現持續反彈,雖然指數表現較好,但個股分化依舊明顯,結構性行情特徵顯著。有分析指出,儘管市場活躍度提升,但在存量資金博弈背景下,行情難以全面發動,局部行情將持續較長時間。
  • 國元證券:市場存量博弈格局進一步明顯 結構性分化將在一段時間內...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趙中昊)5月18日,國元證券策略團隊發布研報表示,市場在經歷之前的短暫回升後,上周再度小幅回落,交易水平風險偏好指標均有所降低,科技板塊出現一定分化,消費類仍整體上行,存量博弈的格局進一步明顯。
  • 銀河證券:堅定看好國內高端製造行業長期空間
    原標題:銀河證券:堅定看好國內高端製造行業長期空間   1月8日,銀河證券發布研報稱,當前國內固定資產投資進一步向好,工程機械高景氣度有支撐;製造業PMI連續十個月處於榮枯線上
  • 養老目標基金增長空間大 看好當前市場配置價值
    摘要 【養老目標基金增長空間大 看好當前市場配置價值】作為未來養老保障體系中第三支柱的重要選擇,2018年養老目標基金登場,兩年多運作下來,規模和業績都非常亮眼。
  • 同犇投資總經理童馴:謹慎樂觀看市場 港股結構性行情更為明顯
    數據來源:wind,同犇投資港股的結構性行情更為明顯:儘管恒生指數年初至今下跌17.57%,但是分行業來看,恒生資訊科技業上漲44.46%,恒生醫療保健業上漲25.29%,恒生必需性消費業和非必需性消費業分別上漲8.58%和4.06%,其餘子行業漲幅均為負。
  • 中國旅遊研究院:未來國內旅遊市場空間將達到100億遊人次
    中國旅遊研究院:未來國內旅遊市場空間將達到100億遊人次 經濟參考報 | 2020-12-14 09:27:51 13日,記者在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上獲悉,中國文化旅遊業消費信心正在穩步復甦,並有望迎來更大市場空間。
  • 孫彬彬:2020年中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特徵及未來變化趨勢
    天風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 孫彬彬參會並發表主題為《2020年中國債券市場信用風險特徵及未來變化趨勢》的主題演講。孫彬彬表示,展望明年,不管是宏觀國際還是債券市場,延續今年這樣一個跌宕起伏的狀態,還是會有一定的收斂,無論是延續還是終結。
  • 中國汽車市場未來走勢如何?兩部門:發展空間廣闊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中國汽車市場未來走勢如何?兩部門:發展空間廣闊商務部消費促進司負責人王斌在發布會上介紹,隨著國內防控疫情形勢持續向好,汽車企業已全面復工復產,市場需求穩步回升。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司副司長蔡榮華表示,從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歷程來看,目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走過了快速發展的階段,進入由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的轉型時期,但產業長期穩定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未來市場空間依然非常廣闊。綜合來看,雖然最近疫情在短時間內對汽車產業確實帶來較大的衝擊和下行壓力,但是這個情況是暫時的,不會影響到我國汽車產業長期向好的趨勢。
  • 曾湘泉:用人力資本創新攻克就業市場結構性矛盾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發表了《疫情衝擊下的中國就業市場——短期波動與長期展望》主題演講,他表示:雖受疫情影響,就業市場經歷短期波動,但在堅韌的經濟下,推動人力資本變革,改變結構性矛盾,從長期主義推動就業市場穩定上升態勢。
  • 林園:市場點位低估,看好未來走勢
    至於當前市場,林園提到他看好在糖尿病、心臟病和高血壓領域長期有所作為的老牌藥企,目前,正是他的建倉期。「醫藥龍頭是誰我也看不清,我買入的是整個行業,所以做了一攬子配置,當我知道誰是龍頭的時候,我就不買了。」在目前,一些藥企標的還在布局機遇期。
  • 中國股市:市場打破縮量調整狀態!以時間換空間
    煤炭、鋼鐵等資源股重新表現,而大金融整體調整,題材股表現突出,市場分化輪動過程中,結構性行情進一步體現。盤面上看,市場整體上行動力不足,場內板塊分化,存量資金博一下,市場蹺蹺板效應或將繼續體現。但需要指出的,下半年以來流動性驅動轉向業績驅動之下,市場提振的動力整體減弱,拉升的力量略顯不足,所以市場整體結構性表現的頻率加大,而成長和價值仍有諸多不確定性下,市場輪動效應也在加大。
  • 投研大咖解析跨年策略: 結構性機會不減,明年看好消費與製造
    投研大咖解析跨年策略: 結構性機會不減,明年看好消費與製造 2020-12-21 07:45:45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許盈 記者 陸海晴
  • 李冰陽: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特徵及2021年展望
    峰會上,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市場數據室主任李冰陽做了主題演講「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發展特徵及2021年展望」。以下內容為現場發言實錄:在整個數據表現下,我們想給大家看一些數據,這是終端折扣率,我們把車型在終端表現整體折扣進行了加權,可以看到10月份整體終端折扣比9月份有所加大,有一部分是靠以價取量,尤其是豪華品牌,豪華品牌在10月、11月終端折扣超過了非豪華品牌,這是整體特徵。在整體特徵表現基礎上,整個市場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的特徵。結構性的特徵背後原因是什麼?
  • 火鍋產業鏈之中遊:市場空間廣闊,龍頭優勢明顯
    調味品行業整體發展水平有限,未來空間較廣目前我國調味品行業整體發展水平仍處低位,從技術和工藝看,複合調味料、川式調味料所涉及的工藝及技術較為複雜,難度較大,對設備投入和技術投入的要求均較高。行業經營模式上,龍頭企業逐漸建立了從採購到銷售的全過程生產經營模式,產業鏈協同的作用愈發明顯。
  • 舌尖上的萬億市場——未來3年火鍋市場空間及新趨勢
    預計至2022年,火鍋行業市場規模近8000億元,龍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我們在5月24日發布火鍋行業深度第一篇,系統闡述火鍋行業發展狀況並詳細梳理火鍋產業鏈發展情況。本篇為系列報告第二篇,將深入預測未來3年火鍋市場空間及火鍋行業發展的新趨勢。
  • 如何應對長期複雜多變、快速輪動的慢牛市場?
    截至12月4日,今年以來二級市場上有1300多隻個股收益率下跌,上證指數從3000多點漲至3444點,約上漲了13%;創業板上漲近50%;科創板上漲約38%;偏股型公募基金的中位數收益率為36.8%,2019年為36%,這也是唯一的連續兩年公募基金收益率超過30%,其中結構化特徵非常明顯,真正優質的資產和優質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受到市場和資金的追捧,A股將有很大可能走出像美股一樣的長牛慢牛行情已經成為市場的共識
  • 「研報掘金」資本市場處於歷史發展機遇期 龍頭邏輯仍是券商板塊...
    2021年創新業務增長有望成為業績亮點,跟投利潤釋放、衍生品及融券快速發展將帶來業績變現,預計上市券商2021年整體淨利潤同比+18.8%,淨資產收益率有望達9.3%,維持行業「看好」評級。機構指出,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證券行業將加速形成差異化發展格局,預計未來證券行業將實現「大而全」、「小而精」券商共存的局面。目前券商板塊市淨率估值為2.13倍,具有較高安全邊際。
  • 高毅資產吳任昊:市場永遠有結構性機會 關鍵是找到「優等生」
    ,目前市場的總體估值水平處於比較合理的位置,但市場永遠有結構性的機會。這個是我們自身發展的產物,也一定會通過我們自身發展來逐漸找到新的平衡狀態。這對未來可能會有長時間和更深層次的影響,短期的市場走勢未必能充分反映這樣長期的動態影響。  《紅周刊》:您覺得這一輪牛市會是個什麼級別?現在處在牛市的什麼階段?  吳任昊:我們對市場的觀察還是希望從整體的投資角度去理解。在我們整體的投資框架中,我們觀察到市場處於一個重要但也不是那麼具有決定性的位置上。
  • 2020雪球嘉年華上,洪灝林園王慶等大咖對市場發展有這些展望
    此外,美元的強勢在當前周期中已見頂,這預示著美國長期增長將放緩,新興市場、黃金、大宗商品等在未來更具有優勢。這裡有一個明顯先進先出的特徵,最早擺脫疫情影響,最早實現經濟復甦是中國。他大膽預判,「明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一定是兩位數的增長,GDP可能是15%以上的增長,這是2021年經濟和資本市場最重要的特徵。」此外王慶認為,目前主要股票指數的估值水平基本回到了歷史均值。然而在行業估值背後,存在著結構性的分化。
  • 白酒區域市場研究:蘇酒結構性繁榮,今世緣、洋河有望共贏
    得益於蘇北 地區獨特區位以及獨特的濃香生產工藝,蘇酒普遍具有「酒體豐滿,高而不烈、柔 而不寡,綿長而尾淨,豐滿協調」的風味特徵,尤其是「柔和、綿長」的口感特點, 使得本土蘇酒與其他濃香型產品有明顯區隔度。1.2、名酒份額高,本土蘇酒優勢顯著 江蘇消費者品牌意識較強,名酒所佔據份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