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在·素味】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1-02-22 本在空間

一夜春雨不停,滿眼綠草叢生。經過春雨的滋潤,萬物一個勁地向上生長。

正是人間三月春,也正是品嘗田間時蔬的最好季節。一時憶起去年這個時節,和幾個同好行走在春意盎然的郊野上,尋覓春天那些最初的味道,有長在水溝邊水靈靈翠生生的水芹和茼蒿,有田野路邊隨處可見的蒲公英和一簇簇蓬勃生長的薺菜,彎腰將它們連根拔起放置竹籃時,心中喜悅滿滿,而遠處青山綿綿,這「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的記憶也恆久彌新。

(豐子愷先生畫作《踏青挑菜》)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再遷移汝州時寫的一首《浣溪沙》,這首詞也算是應了這個細雨斜風、乍暖還寒的春景,在這個時節,如果能品嘗山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的春盤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間最有味的大概就是這清淡的歡愉吧。

四季更替、適時而食,是中國古人與大自然相處的生活美學。

而作為以「知青四季,知和團聚,根系牽帶,固本利生,而生閒趣,素直樸質。」為主要意趣而造的本在空間素食館也應時而動,廚房大廚不僅親自去採摘進購了田間時令鮮蔬,更加難得的是生活美學情趣不俗,還親自為一個個素菜春盤丹青點墨,一筆筆春柳綠葉間,和著盤裡絲絲縷縷的野菜清香,引領著這個春天,一路從唇齒間走進心裡。

(本在大廚親手繪製的春盤)

所謂一期一會,過期不候。我們也特別為大家準備了一份只能在春天嘗到的春盤素食清單,在美味中感受萬物生長的律動。

所謂「雨後春筍」,雨水之後,就開始了春筍的最佳賞味期。

踩著春天潤物細無聲的步調,春筍會感受著雨滴的滋潤破土而出。和著驚蟄時節的驚雷春雨的震響與甘霖中,他們開始成群結隊地從地根深處冒出來。在清明前後採之可食,過期後便一節節得長成了隨風婆娑的嫩竹。所謂「嘗鮮無不道春筍」。當年連唐太宗都對春筍朝思暮想,著迷「鮮鏡」,每年春筍上市,還要召集群臣共赴筍宴。

而李漁《閒情偶寄》中蔬食第一篇也是筍:「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鬆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但將筍肉齊烹,合盛一簋,人止食筍而遺肉,則肉為魚而筍為熊掌可知矣。」

當下季節我們在市面上可以買到的竹筍已經多為出了土的春筍了。 烹調時無論是涼拌、煎炒還是熬湯,均鮮嫩清香。更有竹筍曬成筍乾,泡湯而食,別有一番風味。

不美珍饈宴,忘情摘嫩椿。要說春野裡「顏值」最高的當數香椿頭哦,別的野菜都是貼地而生,只有香椿長在高高香椿樹上,香椿的嫩芽綠葉紅邊,猶如瑪瑙又似翡翠。

對於香椿,有一種特別的情感,兒時奶奶屋前種著一棵有二十多年樹齡的老椿樹,樹幹筆直。每逢春天,一聞到香椿葉子散發出濃鬱香味,就催著奶奶拿樓梯架在樹上摘最新嫩的香椿葉,做香椿煎蛋給我吃。香椿的嫩芽紅中隱綠,雞蛋色澤金黃,圓圓的煎上一個蛋餅,那芳香可口依然我難以忘懷的味覺記憶。

(魏壁攝影作品《椿樹》帶回兒時記憶)

汪曾祺在散文《豆腐》裡寫道:「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裡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草木物候,四時不爽。

蔞蒿就是蘆蒿,是我們江南人熟悉的名字,《說文解字》中說「蒿,從艸高聲」,所以蒿最早的釋義是高的草,泛指能長出地面一段距離的野草,蘆蒿清香,有菊之甘,過去因被宮廷御用,所以有「皇帝菜」之稱。《本草綱目》載:「蔞蒿,味甘,性平,無毒,治五臟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生發烏髮,療心虛。《本經》中將其列為上品。」

在春天採摘茼蒿,可以將之剁碎和糯米粉做成蒿子粑粑,也可以搭配瀏陽豆豉幹紅椒清炒。是人們春天必點的一道時令蔬菜。

本在空間素廚搭配的蕨菜和檸檬混炒堪稱春鮮一絕。蕨菜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想要品嘗這一美味的話可不要錯過時節啦!

     5   

三春薺菜饒有為,九熟櫻桃最有名。薺菜或許是所有可以食用的野菜當中最有名也是最受歡迎、最普通的一種野菜吧,我們古人很早就知道薺菜的鮮美,《詩經》裡早就留下了「其甘如薺」的詩句,大詩人對薺菜的讚美也是成誦成篇啊,辛棄疾的那句「春在溪頭薺菜花」用寫實的手法寫出薺菜生長的地點,蘇東坡的「天然之珍,雖小甘於五味,而有味外美」,則是描述了薺菜的容貌身材和鮮美;而南宋陸遊更是精通烹飪的大詩人,他讚美薺菜美味的詩可不是一兩句啊,再加上薺菜看是貌不驚人,但是無論清炒還是做羹湯還是做餡料,都是清香鮮美,真是老少鹹宜,所以才那麼受歡迎,這麼一來,小小的薺菜想不出名也辦不到啊!

    6   

幾種芽苗裡,最有內涵的大概就屬豌豆頭了。《詩經》裡的「採薇採薇,薇亦作止」,王績的「長歌懷採薇」,文天祥的「夢中行採薇」,這「薇」就是豌豆頭的古稱;不過,它與我們尋常所食的豌豆也並非同一物種,外形、習性、生長期都略有區別。野豌豆不僅嫩莖葉風味頗佳,莢果、根部也都可以食用,所以前人呼之「救荒野豌豆」,還真是很名副其實的。就連叔齊、伯夷拒食周粟而躲入山林,也是靠食用野豌豆維生,故而「採薇」也帶上了清高隱逸的氣息。

野豌豆多半匍匐成片生長,春日初生的莖枝細軟如絲,葉片則好似尚未豐滿的羽翼。口感確是溫柔纏綿,但「吸油」功力也不一般,因為纖維素含量高,莖葉又纖細蜿

蜒,必須要花上比其他野菜更多些的油脂來中和其中的生澀感。

  (圖片攝於本在空間)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真味是淡,至人是常。

最後用蘇軾的一首《定風波》結束今天的話題。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紀錄片《蘇軾》畫面

願你在這個煙雨濛濛的春天,不僅識真味,歸去時也如他般曠達。

菜根譚,野菜香,人生滋味長。

如此甚好。 

本在,有珍茶,有金石,有奇香,有書畫,有瑞草,有趣玩,不名一體。往來之人或仕,或隱,或儒,或釋,或高明,或無名,亦不專一家。談笑中,戒貪去妄,屏慮釋思,寄清靜心,遊歡喜地,言近旨遠,辭簡味長。俯仰之間,悠然可會。喧寂在靜?不喧不寂者本在心。

相關焦點

  • 美味詩詞: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佳作不少,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讓無數人感慨惆悵,但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是詩人與友人春遊野餐時所作。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文壇美食家蘇東坡: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他既有「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邁,也有「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豁達;他既有「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優雅,也有「天涯何處無芳草,多情卻被無情惱」的多情。他是深情細膩的詩人,也是曠達灑脫的居士,更是我們的千古知音。蘇東坡不僅是一個文學家,也是一個美食家。
  • 「人間有味是清歡」上一句很多人不知道,原來蘇軾的詞這麼接地氣
    生活當中有很多名言名句,如「一將功成萬骨枯」,「情人眼裡出西施」,「不愛江山愛美人」,這些句子很多都會被當成俗語俚語,實際上它們都有自己的出處,只不過其中單獨一句成了名句,其他語句反倒是默默無聞,讓人誤以為它們只是一句俗語。
  • 南山大叔語錄: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散儘是寡歡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寫得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腳下——也就是我南山大叔家的山腳下,喝了點小酒,吃到了春日南山腳下天然生長的蓼菜、茼篙、 新筍等野菜,不由興奮地大喊大叫起來:「人間有味是清歡!」是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 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同時也似置身於一個開滿油菜花的院子,坐在一個靜謐的山莊農家,泡上一杯浮著熱氣的清茶,滿眼都是綠意盎然、能夠傾聽到身旁花開的聲音,品嘗山中、地裡、水間嫩綠的蓼芽蒿筍、粗茶淡飯,心情自然而然的舒坦與愜意,人間最有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
  • 詩詞大會考「人間有味是清歡」,難住72人,康震表示不能理解
    就像詩詞大會曾經考過一道關於關於蘇軾詞作的題目:「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請問「春盤」是哪個節氣的飲食風俗?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創作於公元1084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當時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經四年之久,好不容易從黃州團練副使被遷任汝州團練副使,雖然這樣的平級遷移不算升官,但好歹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信號,意味著仕途迎來了轉機。所以這個時期蘇軾的心境比起在黃州的鬱郁顯然是輕鬆了許多。
  • 人間有味是清歡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東坡在「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時,寫下這首《浣溪沙》。然後自己讚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歡」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
  • 人間至味是清歡:下一句是什麼,有什麼意思,表達了人間的真善美
    安清歡是一位職場白骨精,敢愛敢恨,敢作敢當,性格鮮明,是一位職場的女強人,但是在生活中確實一個傻白甜,而她在遇上IT男丁人間的時候,丘比特愛神之箭射向了他們,在不斷地誤會、衝突、了解以後,慢慢地兩個人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
  • 品茶中感悟人生,蘇東坡寫下一詩,「人間有味是清歡」成千古名句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這是一首早春紀遊詞。「細雨斜風作曉寒」——某個春天的清晨,風斜雨細,春寒料峭。「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感嘆是要發的,但人生還是實際點啊。不管怎麼樣,該吃吃,該喝喝。午餐時間到了,哇,有乳白色的香茶一盞和翡翠般的春蔬一盤哦!太好了!
  • 「好竹連山覺筍香」:人間有味是清歡~
    「好竹連山覺筍香」,豈有不挖之理!清明節放假三天。我和妻子驅車回老家。一到家,就和嶽父一起,扛起鋤頭,走進竹林。春雨沙沙,吹響了春天的哨音,竹筍破土而出,一個個,一排排,披著嫩黃的外衣,像牛角,像錐子,向著天空一個勁兒地躥著。
  • 筍是人間至味,是清歡
    筍尖柔嫩,有瓜菜氣息,配蠶豆瓣,以蠶豆的粉糯來中和青嫩,或和豆腐加濃油赤醬來挾裹寡淡;竹節清晰那一段,頗具根莖的糖分充足和纖維質感,搭配辛辣更可回甘。筍本味有些苦澀,食用前必須焯水,去了草酸,便只剩下甜。這般甜可以慰藉心靈,蘇軾極愛春筍,被貶於當時還有些蠻荒的黃州,抬頭四望,「好竹連山覺筍香」,便也心滿意足。
  • 蘇東坡的人間有味是清歡你真讀懂了嗎?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最近挺流行,好像既有同名書又有同名的電視劇。大家都知道這是蘇東坡《浣溪沙》裡的名句。但這首看似平淡的詩句裡,卻有著不為人知的玄機。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是蘇東坡化用杜牧的詩句。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一般書本都會這樣解釋:通過……表現東坡對平靜的疏淡而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和嚮往。真的是這樣嗎?元豐七年,蘇東坡四十八歲,遠沒有到「約它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的年齡。古代哪有讀書人不想報效朝廷、建功立業呢?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要慢慢地過
    圖書館裡滿架滿架的書,令我不知道選哪本好,因為哪本我都想看。一口吃成個胖子是不可能,必得要慢慢的來。走了一圈,隨便選了幾本借回去看。這兩天無事,已經將借的一本林清玄的《人間有味是清歡》讀完了。之所以會借林清玄的書,是因為有人說我的文風跟林清玄的有點像。說實話,我之前根本就沒有讀過林清玄的書,很想知道林清玄的文字是怎麼樣的。
  • 人間至味是清歡:歲月無情更顯真愛可貴,笑中有淚觸動觀眾心弦
    《人間至味是清歡》是由元一傳媒、上象娛樂、半糖影視、佟悅名新聯合出品的都市愛情喜劇。該劇由陳銘章、吳強執導,佟大為、陳喬恩、王一博領銜主演,林鵬、朱剛日堯、賴婧、祝雨辛、謝帥等聯合主演。該劇講述了大時代背景下不同生活際遇的丁人間、安清歡、翟至味等人自我實現與追求愛情的故事。
  • 十首描寫清的古詩詞,詩家清景在新春,人間有味是清歡
    山色空濛,歌聲清越,蘇軾悠然地唱,「人間有味是清歡」;獨清獨醒,淡淡倦意,李商隱落寞地嘆,「未妨惆悵是清狂」。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為有源頭活水來。賞析:要問池塘裡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城東早春 唐代:楊巨源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 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
  • 蘇軾茶詩80首,論品茶意境,莫過於「人間有味是清歡」
    品茶意境,莫過於人間有味是清歡眾多的詩詞中,最能表達品茶時意境的,在我看來,當是蘇軾的這首:《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宋·蘇軾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用白話來說: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下,初晴的沙灘籠著淡淡的煙霧,灘邊稀疏的柳樹很是嫵媚。清澈的洛澗匯入淮河,水勢浩大,漸流漸遠茫茫一片。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提起蘇東坡那是家喻戶曉,蘇東坡是北宋中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全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人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北宋時期的「食神」。蘇東坡不光喜歡詩詞,書畫,更喜歡人間美食,在他所作的詩詞中有數十首都是和美食有關的。並且不單單是喜歡吃美食,還喜歡創造發明美食。
  • 月光下的護村使者:人間有愛是清歡
    附:無圖全文                            月光下的護村使者:人間有愛是清歡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蘇軾 【朝代】宋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宋詞欣賞 ​人間有味是清歡.
    譯文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跟泗州劉倩叔一起遊覽南山。冬天早晨細雨斜風天氣微寒,淡淡的煙霧和稀疏的楊柳使初晴後的沙灘更嫵媚。洛澗入淮後水勢一片茫茫。乳色鮮白的好茶伴著新鮮如翡翠般的春蔬,這野餐的味道著實不錯。而人間真正有滋味的還是清淡的歡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