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的薄煎餅

2021-02-16 秀美太河

  

  煎餅卷大蔥,山東名吃,名聞九州。過去,就是這香甜的薄煎餅,養育了祖祖輩輩的山東人。曾經家家戶戶賴以生存的主食,如今已漸漸為細糧所替代。但一張張薄煎餅蘊含的醇醇鄉情,卻是難以泯滅的。
  
  煎餅起始於何時,我沒有考證。但自小生活於魯中山區的我,生於斯,長於斯,吃著煎餅長大,她仿佛也是我生命的源泉。
  
  俗話說,十裡不同俗。煎餅也有不同的做法。最常見的方法是攤的,刮的,滾的。攤的煎餅和刮煎餅的不同,主要在於工具的區別。做煎餅需要先將原料磨成糊,攤的是用丁字形的煎餅耙子在鏊子上一圈圈攤成,這需要很好的技術。刮煎餅是用半月形的耙子把糊子反覆刮平而成。而滾煎餅則不需要糊子,是用面活成的麵團在鏊子上多次滾動而成。這是製作方法上的差異。從製作煎餅的原料看,有棒子麵煎餅,有小米麵的,有秫秫面的,有地瓜面的……也有混合面的,主要以玉米、小米麵混合為多見,條件再好點的就摻上豆面,有豆面的煎餅吃起來格外香。過去,小麥作為細糧,山區農村稀罕,一般捨不得用來做煎餅。每年麥子剛剛成熟的時候,往往是一年裡青黃不接時,新麥下場,為了嘗嘗鮮,有時也用鮮小麥攤煎餅。但純麥子煎餅黏性大,並不好吃。現在作為旅遊食品或時鮮小吃,還開發出用慄子面做的煎餅。據說過去曾經是貢品。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小時候吃得最多的是玉米和穀子做的煎餅。之所以說穀子不是小米,是因為那時候連米糠一塊吃。穀子去糠方為小米。家境好點的,去一遍糠,只吃細糠,大多數人家,連頭遍糠也捨不得去掉。這樣的糠煎餅,嚼起來粗糙,拉嗓子眼,當然不好吃。但用現代醫學觀點來看,倒不失為高檔營養品。因為米糠富含維生素,對皮膚粗糙、起皮、皴裂,皆有良好療效。有一年,我手上起皮,到醫院開維生素,醫生是朋友,半開玩笑地說:「吃點糠就好了!」不禁讓人想起吃糠咽菜的年代。帶糠的煎餅不好吃,現在卻連糠也難以找到了,何況時下生活條件好了,據說連豬也不吃糠了。
  
  攤好的煎餅,疊法也有意思。最省勁的是把圓圓的煎餅直接摞起來,簡單易行,但也易幹。普遍的疊法是把煎餅一折一揆,疊成扇形,這種疊法方便存放,餾著吃的時候還軟和。再一種疊法是成長方形,這要用煎餅反面來疊,適合於刮煎餅和滾煎餅,此法疊的煎餅吃起來筋道,也利於長期保存。
  
  這是煎餅的做法和疊法,最重要的是為了吃。煎餅的吃法有多種,因人而異。當然最好吃的是剛下鏊子的煎餅,趁熱吃,特別香。平時就得餾著吃,因為這是農家的主食。幹煎餅要泡著吃,如果能夠先用油和蔥花煉煉鍋,再切上幾棵菠菜,泡成煎餅湯,看一葉扁舟,出沒於江波裡,就不單單是打飢困了,還不亞于欣賞美食,能滿足於物質和精神雙重享受了。還有一種吃法,是炒著吃。這主要適合於幹的和碎煎餅,我自己更喜歡吃。用蔥花煉鍋,把幹煎餅往水裡一蘸,馬上倒進鍋裡,撒鹽顛炒,出鍋即成,近幾年在飯店也吃過。而做成菜煎餅,是自己最愛。菜煎餅的味道孬好,關鍵是餡子。最好吃的是白菜、粉絲、豆腐做的素餡。夾餡後,把煎餅在平底鍋上剪成金黃,趁熱吃,勝過任何美味。另外還有柿子煎餅,就是把烘好的柿子漿,抹到煎餅上,繼續烘乾而成。但柿子煎餅就不作為主食了,只當零食吃。母親常做,吃起來甜絲絲的,也別有風味。當年最不好吃的,是秫秫煎餅。因了秫秫的顏色,呈紫紅色,不但不香,還因為高粱殼抹不細,難以下咽。村民形象地把秫秫煎餅叫做「老漢子脊梁」。幾多調侃,幾多無奈。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小時候,看到母親攤煎餅,總想躍躍欲試。有時也學一下,主要是為了好玩。女兒從小總願意回老家,問她原因,竟是「可以燒火攤煎餅了」。有一次回來,帶來她攤的煎餅,基本呈圓形,有點煎餅樣子。原來母親說,看瑤瑤多巧,帶回去讓你爸爸看看。別人問她奶奶在家幹啥?女兒用手比劃著攤煎餅的樣子,說,「給俺爸爸攤煎餅。」因為我喜歡吃,母親每次都專門為我做煎餅帶來。
  
  據說,過去鄉村娶媳婦,也要考察攤煎餅的手藝。同女紅一樣,攤煎餅也是婦女的基本技能。誰家的媳婦煎餅攤得好,在鄉村裡是件很榮耀的事情。現在時代變化了,如同漸行漸遠的老習俗一樣,煎餅也由主食變為副食。婦女也不用因為不會攤煎餅了而遭人嘲笑了。
  
  薄薄的煎餅,折射出生活的變化,標誌著時代的變遷。



相關焦點

  • 平定美食——薄煎餅 @ 趙科文
    >薄煎餅、是美餐,男女老少都喜歡。古州人的靠實飯,三天兩頭不間斷。尤其到了數伏天,薄薄煎餅切成片。菱形柳葉互不粘,加上韭菜炒雞蛋。黃綠白色相互間,一看就要口水咽。然後立馬噴上蒜,加點食醋味更鮮。香味能傳數裡遠,迷住老婆老漢漢。聞到香味難免站,忘了肩上擔著擔。雖然沒到嘴裡邊,聞聞香味也解饞。薄煎餅裡卷菑蒜,這種吃法是以前。
  • 陝北特色煎餅,吃過後忘不了的美味
    清澗煎餅是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的特色小吃。煎餅在我們那邊真的是太有名了,不管你在那家鄉的煎餅是永遠忘不了的。煎餅是用蕎麥做成,非常的好吃。在陝北眾多的風味特色小吃中,清澗煎餅可以佔得一席之地,它做工精細,營養豐富,色澤白潤,薄似蟬翼,入口綿軟,暖胃耐飢,食後回味無窮。
  • 超簡單家庭版煎餅做法,掌握這兩點,煎餅又薄又香,再也不用買
    話不多說,咱們這就操練起來!煎餅自然不只是天津地界才有,但時至今日最愛的還是咱大天津的煎餅果子(餜子),除了上大學那時節著實沒多少好吃食,最主要還是因為它真的好吃,特別是綠豆麵餅特有的豆香味,是其他口味麵餅無法比擬的。關於煎餅裡頭是夾油條還是薄脆,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不過咱煎餅餜子裡頭的餜子可是油條的別稱,由此可見還是油條來得更正宗,而且要選用新鮮出鍋的酥脆大油條才好。
  • 俄羅斯傳統薄煎餅(blini),精緻和粗獷的完美平衡
    >【做法】往每個薄煎餅上抹上芝士,頂上擺上煙燻鱒魚和蒔蘿,再撒適量鹽和胡椒粉就可以了。麻麻再也不用擔心我在超市芝士櫃迷路了【做法】往每個薄煎餅上鋪上火腿、番茄幹和芝士,撒適量鹽和胡椒粉,再撒上歐芹就可以了。
  • 做煎餅時,和面要這樣和才行,做對這一步,煎餅又薄又香還不粘鍋
    做煎餅時,和面要這樣和才行,做對這一步,煎餅又薄又香還不粘鍋大家好,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種做美食的技巧,希望大家喜歡,如果喜歡的話就點個關注吧,每天不斷更哦!餅類麵食是北方人的最愛,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自己在家烙餅,從而來當主食來吃,基本家家戶戶都會做烙餅,而烙餅也是分有很多種呢,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煎餅、蔥花餅、雞蛋灌餅這些了。其中煎餅是很受大家所喜愛的,做出來皮薄餡多,可以說是非常的美味啊!
  • 綠豆泥煎餅再來一波,好吃不發胖,薄而酥脆
    平常我們用綠豆以煮湯最為常見,這次呢,準備來換個烹製方法,依舊是那個食物,但是口感卻大為不同,比起煮湯相信很多人沒有吃過這種做法,那就是做一份綠豆泥煎餅,和平時普通的綠豆面還不一樣,今天的這份綠豆泥煎餅是全部用綠豆泥打的泥,在搭配上綠豆芽做出來的小煎餅,味道特別的清香,如果綠豆湯已經喝膩了,可以換一換做法,大膽的嘗試新鮮的這款綠豆泥煎餅。
  • 煎餅,五穀雜糧的精華,薄如輕紗的美味
    煎餅,五穀雜糧的精華,薄如輕紗的美味走在全國各地的小吃街上,你都會看到煎餅果子的身影,當然不出意外的話,同它一同出現的還有手抓餅以及烤冷麵。無奈之下,只有背井離鄉,倉皇逃去,壯士貧困潦倒,在飢餓的面前,壯士以自己心愛的刀為爐灶,烙了幾張煎餅,沒有物質基礎,就把撿來的果子放進了煎餅裡邊,煎餅果子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沒錯,煎餅果子就是來源於煎餅。我國古代北方地區不像現在這樣可以隨隨便便的吃到大米,那時候北方多種小麥,所以,北方的主食多是麵食,煎餅就是這眾多麵食中的一種,而且是歷史極為悠久的一種。
  • 我教你怎麼做正宗油炸薄煎餅,他根本不吸油,他比油條好吃
    我教你怎麼做正宗油炸薄煎餅,他根本不吸油,他比油條好吃大家好,飲食習慣關係到自己的健康,有特別的菜給你,確保色味是好的並且有無盡的回味,你不想飯後去,但你還是想去,這些成分在生活中很常見,價格也相對實惠,適合老人和小孩使用,如果你喜歡這道菜,
  • 北京孩子們只賣雞蛋煎餅,他們堅持用明火烤薄烤餅
    雞蛋煎餅賣了多少年,已經沒有人,起初,他是一個叔叔賣的,退休後,他的兒子接管了他的生意,或者繼續做雞蛋煎餅,因此這是一個家族行業,年輕人慢慢地改變了口味,改進了方法,但唯一沒有改變的是,他們總是堅持用明火烘烤,眾所周知,現在很多早餐攤位都用電火代替了明火,然而無論電烤箱多均勻、多香,都沒有明火的味道,這也是他們家族一直如此出名的原因之一。
  • 菜煎餅成了遠近有名的美食,吃一次忘不掉,有機會您也嘗嘗
    俺從小就是吃煎餅長大的,煎餅沾醬卷大蔥是我們的家常便飯,兒時的記憶菜煎餅很少吃,不是不想吃,挨餓的年代決定了我們不敢奢望,只有奶奶、媽媽、姐姐、哥哥提前早推磨才可能做菜煎餅,有時還要把我和弟弟拉起來推磨,雖然我和弟弟還很小,我現在想可能是哥哥提我們倆的意見,也可能是爹娘有意鍛鍊我們倆
  • 「做煎餅、挑兒媳」,在上個世紀末,不會攤煎餅的女孩會發慌
    即使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白米洋面不斷頓,平日裡也要備點煎餅。鬢髮斑白的老人,牙齒脫落,每天都少不了煎餅,用菜湯泡煎餅而食,味也極美。漂泊在外的老鄉,最解他們思鄉愁緒的妙藥就是煎餅。對於這些地方人來說:「走到天邊,天天大魚大肉地吃,也忘不了家鄉的煎餅。」
  • 家鄉的味道——薄如蟬翼之煎餅 月圓之夜的想念
    是狀如圓月的煎餅薄如蟬翼絲滑細膩寄託著遊子日夜的想念稀了,攤出的煎餅不易成形;濃了,攤制時容易出現龜裂。配兌好漿液後即可上特製的煎餅鏊上攤制。攤制煎餅的手法更要嫻熟,慢不得也快不得。慢了,會長在鏊子上;快了,又會薄厚不均勻影響口感。別看一張直徑約20釐米的煎餅只用小刮板輕輕地旋轉360度即可成形,若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很難攤成。蘸汁是吃煎餅時吃一口蘸一下的湯水。
  • 攻略|最值得抹茶控去的10家東京抹茶薄煎餅店,千萬表錯過哦
    小編認為這世上一定不會有人拒絕抹茶,也不會有人討厭薄煎餅,那麼抹茶的薄煎餅一定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而本來就喜歡治癒系美食島國人民,自然把抹茶薄煎餅上升到了另一個高度在這裡3段重疊的的薄煎餅是非常有人氣的。抹茶和蕨餅的薄煎餅(1,404日元)。因為這裡的煎餅中加了蕨餅,所以口感蓬鬆彈牙的,放入口中後慢慢融化蔓延。濃厚的抹茶和小豆的甜味讓人慾罷不能。
  • 子長煎餅薄如蟬翼3秒一張,想吃的去永興坊美食街打卡,喝摔碗酒
    子長煎餅是延安著名的地方風味小吃,煎餅若手掌一般大小,薄如蟬翼,白似銀玉,入口光滑爽口,勁道Q彈,屬當地百姓招待貴客的上佳美食。子長煎餅的麵糊採用陝北特選的上乘蕎麥為原料,和麵糊的蕎麥必需去皮,再加水浸泡後經過揉、搓、擰、再加水過濾,勾兌成糊,整個過程精細繁雜,非常考究。麵糊和製得好壞,關係到攤好的煎餅的口感。
  • 鬆餅、煎餅、華夫餅,傻傻分不清楚
    給你兩秒鐘思考時間,告訴我它們的名字是鬆餅、煎餅還是華夫餅。蒙圈了?總覺得前兩個都可以叫做鬆餅?然後第三個是什麼鬼,不就是蛋糕嗎…別掙扎了,花幾分鐘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認知的一角會被更新升級。翻譯來自有道詞典煎餅的厚度可以自己定,但一般都偏向於薄,最經典的煎餅最外層皮是金黃色,或是微焦帶點棕色,內部柔軟,多孔且富有彈性。煎餅是一種扁平的蛋糕,用澱粉製成,含有雞蛋、牛奶和黃油,在熱的平底鍋(Pan)上用油或是黃油煎,因此得名Pancake。
  • 【英語學習】每日對話: 楓糖漿和薄煎餅[聲頻]
    Gina: There are about 100 authentic covered bridges in this state, so we might see some more on our drive today.讓我們複習一些詞語:A pancake :薄煎餅。它是用麵粉、牛奶、雞蛋等經兩面烘烤做成,口感鬆軟。
  • 七年了,無聲山東雜糧煎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當你走進渝北區黃泥塝的大街小巷你就會發現路邊有一些聾人在小攤車上不停「塌煎餅」雖然大家認為塌煎餅的做法差不多但每個人做出的味道大不一樣這家煎餅小生意從2013年開始在黃泥塝開著小攤車擺攤至今,已有7年了,每天下午4點出來,直到晚上10點就收攤回家,年復一年的堅持,同一個地方不曾變過,一做就是7年了,黃泥磅大街小巷的人們都來愛這家吃
  • 老式經典薄煎餅,配上香腸,煎雞蛋,一杯咖啡,一份優質的周末早餐就...
    老式經典薄煎餅By 林小童老式經典煎薄餅,煎博餅是美國人經常吃的早餐之一,配上香腸,煎雞蛋,一杯咖啡,一份優質的周末早餐就完成了.第4步、在平底鍋裡放一片黃油,倒入混合好的麵糊,2勺或者3勺,混合麵糊的時候要想吃厚一點的煎薄餅就少放牛奶,要是想吃薄的就放多點牛奶,讓麵糊稀一些.第5步、煎餅的時候,一面有下面圖所示的氣泡的時候就可以翻面了.
  • 對不起,滕州菜煎餅不接受批評!
    滕州的菜煎餅雖然早已成為煎餅界的一枝獨秀但外界總是有質疑聲這個不油嗎?這麼吃一點不優雅每次聽到這話都氣的我……想立馬吃上一卷菜煎餅給他看!提到滕州,必定想到菜煎餅,提到菜煎餅,必定想到滕州。全國各地有各種各樣的煎餅,濟寧煎餅、臨沂煎餅、東北煎餅等等在當地都是有口皆碑。但只有滕州菜煎餅,能作為一座城市的美食名片而存在。沒吃過菜煎餅的人,總是對它充滿幻想。
  • 蔥肉煎餅別再買了,做法比餃子簡單,色澤金黃皮薄餡大,不學真虧
    蔥肉煎餅別再買了,做法比餃子簡單,色澤金黃皮薄餡大,不學真虧了!我喜歡燒餅、烙餅、蔥油餅、胡椒餅....,應該說除了軟趴趴的蛋餅之外,中式的鹹餅我都喜歡,所以很清楚方圓十裡內有哪幾家是好吃的,嘴饞時跨上摩託車就能解決明明超愛中式麵食,但又覺得離我千裡遙,有比西點麵包難嗎?可能是打心底就害怕,有隔合就難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