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北園「大臥龍」蓮藕只剩「獨苗」,市民盼公園水塘「認領」

2021-01-07 新時報

「離省堂,到家鄉,正荷花爛開雲錦香。」約700年前的盛夏,張養浩辭官歸家,提筆寫下家鄉北園荷花盛開的景象。文中的荷花,正是濟南北園具有1800多年歷史的「大臥龍」蓮藕的潔白花朵。

30多年前,北園還遍布藕池,四季在藕池中忙於生計幾乎是所有老一輩北園人的共同記憶。如今的北園高樓林立,「大臥龍」蓮藕藕池僅剩柳雲社區的兩片池塘,老人們搜尋記憶的同時希望發出「徵集令」,希望本地的公園池塘「認領」傳承「大臥龍」藕。

採藕勾起「老北園」的回憶

27日,張養浩故居雲莊舊址的雲錦池畔,幾名散步的市民正駐足觀看兩名師傅在池塘中採出節節蓮藕。乾枯的荷葉杆折在水面上,幾片巴掌大的嫩綠荷葉悄悄探出了頭,有的還沒來得及展開捲曲的身子。兩名採藕師傅穿著連體防水服,踩在池底的淤泥裡尋找著蓮藕,然後俯身取出,把整根的蓮藕在池水中一蕩,黃白色的藕身便褪去淤泥顯露出來。沒多久,池塘上的小船裡便滿載蓮藕。

池塘邊,65歲的趙傳亮不禁想起自己年輕時「遍地藕池」的老北園。趙傳亮是柳雲社區居民,曾經當過生產隊長,是個「採藕能手」。「原來的時候北園到處都是藕池,現在北園大街兩邊的商場高樓曾經都是藕池。夏天的時候水池裡蓋著荷葉,荷花都是白色的,非常漂亮。我從20多歲就開始採藕,一年四季基本都在藕池裡幹活。」趙傳亮回憶說。

北園的蓮藕品種名為「大臥龍」,因藕體粗長形似臥龍而得名。「這種藕的藕節長,藕眼有手指粗細,生吃口感清脆,煮著吃就又面又糯。小時候我們就在藕池裡摸魚採藕,掰下藕的嫩尖兒,用荷葉包起來砸碎撒點白糖吃起來又脆又甜。煮藕還當乾糧吃,可以說北園藕養育了我們幾代北園人。」

北園人藕池裡的「奮鬥」

對於「老北園」來說,曾經辛勞的採藕生活練就了他們吃苦耐勞的品性。如今北園的發展離不開一代人在藕池中為了生計埋頭苦幹的經歷。清河社區75歲的李春圃在1989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採藕便是他年輕時主要從事的勞動。「現在想想那時候採藕真是很辛苦,不過那時候大家都比著幹,我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採六七百斤。」李春圃回憶說。

豐富的採藕經驗讓李春圃總結出一套訣竅,使得他的採藕效率奇高。「荷葉杆不長刺葉小發黃的荷葉連著藕的『肚臍眼』的位置,這片荷葉凹的位置衝著藕頭的方向。所以看荷葉我就能分出藕的位置和走向,用腳踩下去一確定馬上就能下手把整根藕扒出來。」即使有訣竅,李春圃同樣在藕池裡「受了不少罪」。「天熱的時候都是光著腳下藕池,被玻璃渣或者石頭劃傷是經常的事,我們這個年紀的北園人腿上基本都有那時候留下的疤。」

到了冬天,採藕人下水前要砸開厚厚的冰層,然後腳上包著乾草穿上用牛皮縫製的「皮襪」踩在淤泥裡採藕。「中午就在岸邊吃口飯繼續下藕池,我有的時候凌晨起來就開始幹活,一直到晚上10點多才回家。那個時候人的勞動熱情都特別高。」儘管隨著城市的發展,北園的藕池變得越來越少,但是當年人們在藕池中的那股「幹勁兒」依然伴隨著他們的奮鬥。

「大臥龍」蓮藕待「認領」

隨著城市的發展,種植北園「大臥龍」蓮藕的池塘漸漸變得越來越少,如今北園地區僅剩柳雲社區內張養浩文忠園以及雲莊舊址水塘內的「獨苗」。為了保留北園蓮藕這一地方文化名片,柳雲社區連續兩年在池畔舉行荷花節,在為周圍居民獻上一份歡樂的同時也為人們傳承一段記憶。

「現在我們北園發展得越來越好了,還保留大片的藕池也不現實,這種『大臥龍』開的白色荷花也很漂亮,我們想著咱們的公園水塘裡可不可以種點咱們這個本地傳承了1800多年的特殊藕種,不然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濟南曾經有這個特產了。」趙傳亮說。

與柳雲社區相距不遠的雲錦湖公園(北湖公園)是不少北園居民心中的理想選擇。「北湖正好就在北園,荷花也可以點綴湖面。我們也提過這個建議,不過還得相關部門和專業人員研究決定。」趙傳亮建議說,「咱們其他的公園水塘如果適合種植『大臥龍』蓮藕,我們也歡迎有人來『認領』。」

新時報記者:盧震

編輯:劉然

相關焦點

  • 濟南大明湖的白蓮藕真的「藕斷絲不連」嗎?明湖蓮藕有什麼與眾不同...
    詞語的最早來源,是因為蓮藕切開了,仍有藕絲相連的這種植物特性,可是你知道嗎,被譽為濟南大明湖「三美蔬」之一的白蓮藕的卻是「藕斷絲不連」。人們開玩笑說,如果情侶要分手,一定要吃一道涼拌明湖藕,因為明湖的蓮藕乾脆、藕斷絲不連,寓意著分開很痛快,不糾纏。
  • 這就是山東|讓人難以忘懷的濟南味道!冰清玉潔的大明湖白蓮藕
    老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每每遇見踩藕人老師(er)下水前先喝碗老濟南特產臥虎山白酒驅寒,然後跳進冰涼的湖水中,用鋼釺鑿開冰面,深吸一口氣,再把身子沉入刺骨的水中。老師(er)身穿連體皮衣皮褲,彎著腰在水裡摸索,一節節蓮藕被他從水塘底部掏出水面,不一會他身後的水面又結上一層薄冰。《喝茶,拉呱,吃嘛?》
  • 北園公園兒童遊樂區域已經開放
    4月23日,市民廖櫻豔帶著3歲的兒子來到位於新會北園公園內的兒童遊樂區域玩。她說,每天都要帶著孩子來這裡轉轉,兒童公園幾乎成了他們每日的打卡點。記者從新會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了解到,新會北園公園兒童遊樂區域於今年春節前完工,但受疫情影響,延遲至3月下旬向公眾開放。如今,每天有不少市民到這裡遊玩。
  • 失物招領|請失主速到濟南公交認領
    東部公司六隊失物發布請失主本人到謝家屯車場(99、106路終點站)認領聯繫電話:15806660890聯繫人:段潤芝南部公司二隊失物發布請失主持有效證件到中海御峰官邸場站(41、120路終點站)認領聯繫電話:15662636004
  • 濟南北園大街也將建地鐵啦!
    M6線橫穿濟南北部 連接三大重點開發片區  M6線為東西向線路,同樣經過三個區縣,分別為天橋區、歷下區、歷城區。線路西起西客站北部的演馬莊,沿青島路向東,穿越二環西路後轉入田黃路、師範路、標山南路繼續向東,穿過順河高架路進入北園大街,通過北全福街穿過二環東路後轉入祝甸路向東到達開拓路,隨後向南轉入開拓路,最後轉入世紀大道向東最終止於東棗園。
  • 奧森北園市民一邊健身一邊「吃土」
    「這也太髒了吧,公園裡全是土,這還怎麼鍛鍊?」本報接到市民方先生反映,上周末他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園鍛鍊時,發現部分道路上遺撒了大量黃土,道路兩側的設施和樹木上落滿塵土,大風颳過塵土飛揚。而且,公園西門外的黑泉路上也遺撒了不少泥土,影響了車輛正常通行。
  • 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 欲讓荷花勝景重現泉城
    一段時間以來,有市民反映,荷花作為濟南「市花」近年來似乎越來越少了,在城市中的體現並不明顯,並建議濟南該恢復「蓮藕文化」。近日,記者採訪中獲得了有關部門相當積極的回應——濟南將重塑「蓮藕文化」,讓「市花」更加名副其實。
  • 遙想濟南「都市三部曲」
    56年前的8月9日,毛主席視察北園好聲音都出自濟南的北郊——北園。當下很多年輕的濟南人和漂在濟南的人可能不太熟悉這個地處了,好在濟南城北有一條著名的東西大街——北園路,保留了北園這個地名。這條大街的南邊一側到護城河岸,北側到黃河南岸就是北園。當年這裡是北園人民公社。一片田園風光,如今燈紅酒綠,天上人間。
  • 濟南新建一大型森林公園!10月份開放
    好消息濟南又將添加一處天然氧吧這裡新建一大型森林公園10月份全面開放大崮山森林公園是濟南市萊蕪高新區打造綠色生態城市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項目堅持高標準規劃,突出山水人文特色,努力打造成為市民休閒、健身、遊玩的「森林氧吧」。
  • 春天的未來科學城濱水公園北園
    北京市昌平區有一開發區「未來科學城」, 這座緊鄰溫榆河的濱水公園,建於2012年,是一座免費的公益性公園。對於未來科學城濱水公園去過多次,這座公園雖不是自然景色的類型,也有其自身特點,我個人認為最大的亮點在於水中的蘆葦與棧道,每次走進濱水公園,我都要到蘆葦蕩與棧道上走走。自認為對這座公園很熟悉了,以為濱水公園分為東園與西園,兩園之間有條「秦北路」。後來我注意到溫榆河北岸,好像也有街心公園。
  • 遊奧森公園北園—北京印象九
    奧森公園南園遊覽後,一直好奇北園 景色如何,於是十幾天前迫不及待地來到奧森北園。從奧森北園西門入園後有點小小失望。與南園相比,樹木稀疏了點,草坪的小草稀稀拉拉沒有覆蓋住地面,顯得有點荒涼。一直好奇五環如何穿越奧森公園而過,於是看著地圖,向五環邊走去,來到生態長廊。各色植物花卉雲集,不時有小徑向樹林深處延伸。
  • 兩條新軌道線路走向發布 濟南北園大街也將建地鐵
    自從近期建設規劃在1月份獲國家發改委批准後,濟南軌道交通建設進入快車道。昨日,濟南軌道交通公司再次發出通告,為M5、M6線工程招標預可行性研究,這也是官方首次公布兩條線路走向,至此,濟南明確近期建設9條軌道線,其中7條線路走向已明確。
  • 2020濟南迎春民俗文化節開幕 「年味盛宴」讓市民更盼年
    來源: 鳳凰網房產濟南站1月10日,2020濟南迎春民俗文化節在泉城廣場火爆開啟。(本報記者 崔健 攝)「去年來買的章丘黃家烤肉很好吃,今天來買點先嘗嘗,過兩天再來多買些帶回老家。」雖然是第一天,市民張先生對民俗文化節已經「輕車熟路」。1月10日至14日,為期5天的2020濟南迎春民俗文化節在泉城廣場舉辦。琳琅滿目的本地特色農產品、正宗地道的湘西特產……吃喝玩樂全覆蓋的民俗文化節在第一天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趕集」。剛開展,章丘非遺老字號黃家烤肉的攤位前就聚集了幾位爭相購買的市民。
  • 奧森公園北園的向日葵花海,觀賞正當時,免費賞花實用攻略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北五環林萃路,東至安立路,西至林萃路,北至清河,南至科薈路。公園佔地680公頃,其中南園佔地380公頃,北園佔地300公頃。正值入夏季節,北園裡的百畝向日葵花海已進入盛花期,是北京城內種植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向日葵觀賞區。今年是在北園舉辦的已是第八屆向日葵花展了。從奧森北園西門進入往南2、3百米,便可到達向日葵觀區。
  • 奧森公園北園漫遊記
    2020年5月24日,天氣晴朗,空氣清新,蔚藍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棉花糖一樣的白雲,這麼好的天氣不出去走走真是浪費了,於是去了奧森公園,之前一直都是坐地鐵到南園遊玩,考慮到南園人多,於是打車到北園,從北園東門入園,無需預約,門口保安也就象徵性地掃了下體溫就讓進去了。
  • [德州]市民在美麗華大酒店附近打車遺失雪蓮 盼找回
    [德州]市民在美麗華大酒店附近打車遺失雪蓮 盼找回10月16日下午5時左右,市民於先生在美麗華大酒店附近打車,下車時不慎丟失一個塑裝包,內有一棵朋友從外地帶來的雪蓮,希望撿到者能及時歸還。  10月16日下午5時左右,市民於先生在美麗華大酒店附近打車,下車時不慎丟失一個塑裝包,內有一棵朋友從外地帶來的雪蓮,希望撿到者能及時歸還。  據於先生反映,他在美麗華大酒店附近上車,車輛行駛到北園後下車。下車時,他落下一個塑裝包在計程車座位上。
  • 濟南第7家大潤發或春節前開業
    「本來說7月份就能開業的,結果拖到現在還沒開,我們附近住的居民都盼著呢,不過看這樣應該是『快了』!」家住北園大街鵲華天禧小區的劉女士如此說到。今天,據報導,備受周邊市民期待的濟南第七家大潤發門店全福店,終於有新動靜了。
  • 在北園邊莊,重拾那些老濟南往事兒
    蔡瀾是喜歡濟南的,因為這裡有美食和美女,上次來濟南參加書博會後串了幾家魯菜館,回港後不惜文字大讚幾番:濟南人是幸福的,尤其今年濟南人有了自己的菜館,城南往事風味主題餐廳,短短時間開了三家,筆者近日去了新建的濟南最大美食中心,位於邊莊齊魯國際美食城的那家店,才是想起了最開始的後現代,以及那兩位導演、那兩位美女、那些件旗袍,這家店能夠輕易找得到這些,一張張大玻璃幕被一位位的旗袍女賺足了風頭
  • 再遊奧森公園北園
    朋友說我上次成功繞開了奧森公園北園的精華,於是計劃多遊幾次,爭取處處走到,每個季節的精華都不錯過。今早五點騎行出發,計劃行程9.3公裡,因為要橫跨北四環、北五環,有些交叉口無法騎行通過,路途有點繞遠。後來靈機一動,找最近的路,騎行至四環南面,找立交步行過去,再換單車騎行,果然近了不少。正愁早餐如何解決,看到一家店賣早餐,進去後眼前一亮。
  • 水韻八仙,蘇州領「鮮」 | 蓮藕
    蓮藕為睡蓮科,屬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水生植物,古名荷,別名芙蕖、芙蓉、水華、水芙蓉等,是我國栽培歷史最悠久、種植最廣泛的水生蔬菜,栽培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周禮·地岌》有關於蓮藕栽培的記載。南起海南,北至河北均有蓮藕種植,以長江流域及華南為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