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與木星之眼遙望,你可知地球之眼在何方?

2020-12-24 腳底四萬公裡

地球之眼之一:貝里斯藍洞,位於貝里斯外海,全球第四深水下洞穴,深約123米。 從高空往下看,仿佛一隻湛藍而憂鬱的巨大瞳孔。 潛水者的天堂。

地球之眼之二:大稜鏡彩泉,位於美國黃石公園內。全球第三大溫泉,直徑約100米,水溫約71~85℃。 色彩斑斕,絢麗繽紛,好似帶了美瞳。

地球之眼之三:金伯利大洞,位於南非的開普敦,深約1000米。 據說是最大的手工挖掘的鑽石礦,在1914年被關閉前生產了超過3噸的鑽石。

地球之眼之四:撒哈拉之眼,位於撒哈拉沙漠西南部的茅利塔尼亞境內。直徑約48公裡。 傳說,撒哈拉之眼是亞特蘭蒂斯的遺址,真實與否,還有待考證。

地球之眼之五: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位於俄羅斯東部的薩哈林島,至今仍在活躍中。 從高空看,泥火山的中心部分就好像巨人的瞳孔,周圍棕紅色的泥土仿佛虹膜,非常壯觀。

相關焦點

  • 「地球要想永存,必須阻止木星之眼的窺視」是什麼意思?
    確實,霍伊爾曾經提出過許多奇奇怪怪的觀點,比如:「生命源起於宇宙病毒」、「否定生命源於地球」等等。集鬼才天才和和瘋子於一身的霍伊爾實事求是的說,霍伊爾的這些結論並非無的放矢,而是有一定的依據,就像偉大物理學家牛頓和愛因斯坦一樣,在暮年的時候也提出了一系列宇宙生命,以及宇宙被超自然智慧生命指揮和控制的結論。
  • 地球之眼地球之耳——地球神秘景觀
    一、地球之眼在俄羅斯薩哈林島上有一處景觀,卻長得酷似人的眼球,看上去非常逼真形象,很多人都稱他為「地球之眼」。薩哈林島,也就是庫頁島,以前是中國領土。薩哈林這個詞來自滿語黑的意思。中國早在唐朝的時候就發現了這個島,當時叫窟說」(說字音悅)、「屈設」、「庫頁」。唐朝當時管著黑水靺鞨。黑水靺鞨,管黑龍江出海口的費雅喀人叫庫頁人。
  • 當你凝望地球,它也正在看著你——地球之眼
    當你凝望深淵的時候,深淵也正凝望著你,大自然創造地球的鬼斧神工超乎你的想像,一起來盤點地球上最像眼睛的地質奇觀。圖片來源網絡撒哈拉之眼——神秘之眼位於撒哈拉西南部,直徑超過40公裡,海拔高約400米。圖片來源網絡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人類之眼位於俄羅斯東部庫頁島,由當地的攝影師最早拍攝到,泥火山形成,從天空俯瞰仿佛人類的瞳孔。
  • 地球之眼|大自然的神奇
    傳說中的撒哈拉之眼,也是地球其中一隻「眼睛」,它位於茅利塔尼亞境內,由於其特殊而完美的形態,亦被稱為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理查特結構的直徑有50公裡,海拔高度約400米,但它的表面卻相當平坦,整體看來像一塊菊石,並且要端其全貌,還得繞一下地球軌道。 這隻地球之眼一開始被認為是個隕石坑,但因其擁有特殊的平坦結構,並不存在高溫與撞擊的可能。也有人懷疑是火山,但科研人員考察當地後,也沒有發現火成巖堆積的圓頂。這些假說均已被否定。
  • 《流浪地球2》定檔2023春節,還是吳京主演,網友:不是在木星炸沒了嗎
    要說大製作的電影可不在少數,其中最成功的肯定是《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把中國科幻電影推向了一個新的元年,雖然後面的《上海堡壘》又重新把科幻劇一夜回到解放前。但這並不影響這部劇的成功。最近金雞獎開幕,導演郭帆已經明確表示,《流浪地球2》已經在籌備中,並且定檔2023年大年初一。
  • QQ飛車手遊地球之眼獲取條件 QQ飛車手遊飛飾地球之眼怎麼獲永久?
    QQ飛車手遊飛飾地球之眼怎麼獲永久?隨著即將進入4月份,QQ飛車手遊S3賽季也即將到來。在S1、S2賽季中達到一定級別,完成一定數量的賽局,就可以得當賽季獨有的飛飾。很多玩家對於即將到來的S3賽季飛飾非常好奇,這款飛飾的名字就叫做「地球之眼」。
  • 地球之眼,原來是這麼的深邃!
    地球上,有一個地方叫做地獄之門,那你的烈火終年不息,其實就是一座火山,有地域自然就有天堂,在地球的這個地方,存在著一個,地球之眼,她是那麼的深邃,那麼的湛藍,在貝里斯外海60英裡的地方身處在神秘深幽的海底洞穴,美麗與風險並存,潛水越深,取自樂清,地質構造越複雜,難懂,藍色天空是貝里斯堡礁保護系統的一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歷史遺產之一,其實在這之前,科學家們經過無數的實地勘察和分析,如今早已大白於天下,巴哈馬群島屬於石灰制平臺成形於1億3000萬年前,在200萬年前,冰河時期,急凍江水,凍結在地球的冰冠和冰川中
  • 探秘「惡魔之眼」,地球上不像地球的地方
    「惡魔之眼」艾肯泉 茫崖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通甘進藏入疆的咽喉要道是青新維穩大前沿承擔著守衛青海「西大門」的重要職責茫崖有一處處汩汩噴湧了上千年的地熱噴泉它是地球的「惡魔之眼」——艾肯泉讓我們一起定位
  • 瞰見|神農架「地球之眼」的清晨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瞰見|神農架「地球之眼
  • 太陽氦閃、木星風暴漩渦,《流浪地球》裡的科學真相
    地球距離太陽只有1.5億公裡,是根本無法抗拒太陽的氦閃爆發能量的,這就是如今即將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的劇情前提。   很明顯,《流浪地球》設定的太陽氦閃的時間,從科學角度來說,是錯的。
  • 像巨人之眼的火山,被稱為地球之眼,也被戲稱像外星人信號基地!
    例如在俄羅斯東部庫頁島,在飛機上俯瞰大地時,會發現大地有一隻巨大的眼球也正在注視著你,很容易讓人產生畏懼震撼等表情,實際上這隻巨大的眼球就是一座火山——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的外形非常像「巨人之眼」,從天空中觀察這座火山,火山的中心非常像瞳孔,而周圍的棕色泥土則形成虹膜,所以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也被稱為「地球之眼」,巨型人眼狀的山體讓這座火山成為地理奇觀。有些人會產生懷疑,只看到泥漿,並沒有看到巖漿,這也被稱為火山?
  • 地球各器官景色對應,地球之眼、地球之腎,怎麼還有這個器官!
    地球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很多人都把地球比作母親,將它擬人化。其實在很多的景點名號設立上,也有非常多的景點被稱作是地球的各種器官,接下來景點名號的不知道您知道幾個呢?一、地球之肺 —亞馬遜熱帶雨林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盆地,佔地700萬平方公裡,這裡熱帶雨林廣泛分布,橫跨了8個國家。如果從飛機上俯瞰,基本上就是一眼望不到頭的無盡綠色。而亞馬遜雨林之所以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也是因為它強大的「呼吸」功能。
  • 圖說地球|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Richat結構空中凝視撒哈拉之眼(LUCIO ANDEREETTO)撒哈拉之眼位置示意圖>(Google Map,2019)撒哈拉之眼(Eye of the Sahara),又名理查特結構(Richat Structure),位於撒哈拉沙漠西部茅利塔尼亞境內,是一個巨大的同心圓型構造,造型酷似菊石。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
    美國航天局7月23日宣布,天文學家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迄今為止與地球最相近的宜居帶行星。一名俄羅斯投資家20日宣布,將提供1億美元資金給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等科學家主持的項目。該項目計劃利用大型天文望遠鏡等設備探索外星智慧生命。新項目和新發現層出不窮,不斷帶給人們新的驚喜和鼓舞。而這些項目的最大「功臣」正是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 中國有一隻神秘的地球之眼撒哈拉沙漠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西南部,有一個巨大的地質奇觀,叫做撒哈拉之眼,也被稱為地球之眼,地獄之門。撒哈拉之眼被稱為地球十大地質奇觀之一,這是一個極其壯觀的同心圓地形,他看起來整潔而平坦,像一塊巨石,又像一隻巨大的扁平人眼,瞳孔較暗,整個眼球的顏色由內向外逐漸擴散,甚至布滿「血絲」與人眼相同。
  • 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世界各地的大型天文望遠鏡
    其實,這些時刻仰望星空的地球的眼睛,自己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國際·編輯連線)(2)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3)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4)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5)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6)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7)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國際·編輯連線)(8)仰望星空的地球之眼
  • 《流浪地球》:重識普世主義
    而且科幻題材作品天然具有一個去國家化的價值觀屬性,是最容易讓不同文明不同國家的人同時接受的,畢竟太陽、木星、外星人和五維空間這些本來就說不清屬於哪國。二是最終點燃木星風暴眼的計劃,主意雖然是小男主提出的,但上報官方時得到的回覆是「以色列科學家已經提出過這個方案,經科學計算成功率是0」(當然統計學上一般概率低於0.5%都可以記作0),所以也並沒有為了突出主角團而故意使得其他人智商不在線;更進一步,即使是行動付諸實施的過程中,也不難發現憑藉主角團自身根本無法完成計劃,是來自世界各地的多國救援隊共同努力,才最終拯救了地球,這就是「倡議」的力量,「倡議」
  • 神秘的撒哈拉之眼 又稱地球之眼世界十大奇觀之一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西南部,有著一個巨大的「眼睛」,被世人成為撒哈拉之眼,這隻「眼睛」的直徑有48公裡,起初沒有人知道這裡的地質的形狀,直到一位美國的太空人在太空遨遊時發現了這隻盯著他的巨大眼睛,從此撒哈拉之眼被世人所知。
  • 俄羅斯庫頁島上的普加切夫斯基泥火山,形象逼真的「地球之眼」
    「地球之眼」泥火山在內外力共同作用下,我們才能看到地球表面各種鬼斧神工,神奇的地表形態,很多奇特的地形地貌也成為了值得我們欣賞的自然旅遊景觀。地球上的很多景觀,都具有惟妙惟肖的形象,有的像動物、有的像人的身體、還有的竟然像人的器官,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位於俄羅斯的地表景觀,被稱為「地球之眼」,顧名思義就是非常像我們人類的眼睛。
  • 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優點有缺點《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劉慈欣最著名的作品為《三體》,曾經得到2015 年的雨果獎;可能是因為《三體》的成功,大眾對《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漲船高。故事發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農曆新年。當時候科學家發現太陽正急速膨脹,在五百年內會吞沒地球。人類見此組織了統一政府,傾全球之力建造了一萬個推進器將地球推離太陽軌道,向4.2 光年外的人馬座恆星進發;航程預計耗時250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