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已摸清「家底」

2020-08-04 南方都市報

近日,作為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市已全面系統摸清了廣州紅色旅遊資源家底,形成了《廣州市紅色旅遊資源普查報告》《廣州市紅色旅遊資源普查單體調查圖文集》《廣州市紅色旅遊資源普查技術標準》等系列普查成果。共普查出各類紅色旅遊資源619項,其中物質遺存類紅色旅遊資源526項(五級資源24項、四級資源86項、三級資源156項、二級資源149項、一級資源96項、未評級資源15項),人文活動類旅遊資93項。

不僅摸清「紅色資源」家底,還「串珠成鏈」

廣州紅色旅遊資源豐富,在這次普查中,不僅全面系統摸清了廣州紅色旅遊資源家底,共普查出各類紅色旅遊資源619項,其中物質遺存類紅色旅遊資源526項(五級資源24項、四級資源86項、三級資源156項、二級資源149項、一級資源96項、未評級資源15項),人文活動類旅遊資93項;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7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以下18處,登記及其他不可移動文物/線索53處。

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已摸清「家底」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已摸清「家底」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還推出了「不忘初心 紅色之旅」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分別是:(1)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史跡之旅: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楊匏安舊居(楊家祠)--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等;(2)「廣州起義」紅色之旅:廣州起義紀念館--觀音山戰鬥遺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廣州近代史博物館)等;(3)廣州抗戰史跡之旅:東江縱隊從化大隊活動基地--中共增龍博中心縣委舊址--東江縱隊紀念廣場等;(4)改革開放窗口之旅:廣州火車東站廣場--天河路商圈--花城廣場--海心沙--廣州塔--珠江夜遊等;(5)毛澤東足跡之旅:中共三大會址--中共中央機關舊址(春園)--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主席視察棠下紀念館等;(6)周恩來足跡之旅: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周恩來舊居文德樓--周恩來視察岑村紀念舊址--黃埔軍校等。

保護、活化紅色旅遊資源,廣州有方法

近年來,廣州注重加強對紅色遺址在內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

記者了解到,在「紅色遺址保護工作」方面,廣州的多種做法卓有成效,如設立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注重支持紅色文物保護工程,先後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廣裕祠、廣東省農民協會、王彭樓、廣州郊一區農會舊址等一大批國、省、市、區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一般不可移動文物的紅色文物保護工程。先後完成楊匏安舊居、中共廣東區委舊址、廣東省農民協會修繕,大元帥府舊址、黃埔軍校舊址保養維護等30餘項紅色文物保護工程。

如配合住建部門開展東山街合群老舊小區、珠江沿岸老舊小區、農講所片區等「微改造」項目,改善提升紅色遺址周邊的人居環境,積極整合文化遺產與旅遊資源,支持荔灣區開展粵港澳大灣區遊徑試點建設工作。

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已摸清「家底」

如為更好的活化紅色文化舊址、弘揚革命文化,挖掘廣州起義及廣州起義紀念館的文化內涵和紅色文化精神,打造紅色基地,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製作了《1927·廣州起義》紅色主題沉浸式話劇。去年演出54場,84個團體參加,觀眾3258多人。據統計,2020年1-7月廣州市屬博物館共舉辦展覽70個,活動664場,其中以紅色文化、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展覽有32個、活動有549個。

越秀區正在創建「國家紅色文化建設示範區」

記者了解到,越秀區是廣州紅色旅遊資源最集中的地方,目前正在創建「國家紅色文化建設示範區」。

當前,廣州已有1條以越秀區為主體的紅色文化步徑線路,全程約6公裡,包含11個旅遊景點:(1)觀音山戰鬥遺址—(2)中山紀念堂—(3)楊匏安舊居—(4)廣州起義紀念館—(5)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6)廣州起義烈士陵園—(7)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8)中共廣東區委舊址紀念館—(9)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10)「團一大」紀念廣場—(11)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

全國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城市:廣州這座英雄城,已摸清「家底」

廣州也全力支持越秀區建設國家級紅色文化傳承示範區,整體規劃保護中共三大會址紀念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廣州起義紀念館、毛澤東同志主辦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楊匏安舊居等紅色革命遺址,連片打造革命史跡主題區域。

採寫:南都記者 肖陽

相關焦點

  • 「摸家底」行動正在進行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查什麼
    9月17日,記者從省文化和旅遊廳規劃指導處了解到,目前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已經啟動近一個月,各市州的普查推進正如火如荼。8月中旬,興文縣作為首批試點,率先進行文旅資源普查,已取得初步成效。「預計明年6月底完成全省183個縣的普查。」
  • 摸清文旅資源的家底!四川啟動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
    封面新聞 記者李媛莉摸清全省文化和旅遊資源的家底,四川已經開始了行動——12月26日,記者從四川省政府官方網站獲悉,《四川省文化和旅遊資源普查實施方案》於近日經省政府同意並印發,對全省文旅資源普查提出了詳細要求。
  • 重慶旅遊資源「家底」如何?即日起開始普查
    7月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獲悉,從即日起,我市將進行旅遊資源普查,摸清旅遊資源「家底」,同時,將建立全市以區縣(自治縣)為基本單元的旅遊資源資料庫,讓旅遊資源得到充分利用。據了解,預計於今年年底前全市完成旅遊資源普查。
  • 高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近日,我縣舉行高邑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綜合試點啟動儀式。要明晰任務,牢牢把握目標要求和工作方向,全面檢驗普查方案的科學性、普查方法的可操作性、普查組織模式的可複製性,為全面人口普查提供科學、實用、有價值、可推廣的試點經驗。要加強協調,強化組織保障,嚴格執行試點方案,堅持依紀依法普查,精心謀劃、統籌協調,強化擔當,確保試點任務圓滿完成。
  • 摸清家底!江陽區文旅資源普查調查組帶你走進「憶家香」天然曬場
    近日,一場摸清江陽區文旅資源家底的普查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 全國可移動文物「摸清家底」:錢幣和古籍佔最多
    我國首次摸清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 (記者 施雨岑 王思北) 國家文物局7日公布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經普查,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其中完成登錄備案的國有可移動文物2661萬件/套,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得以摸清。
  • 樹立新型旅遊資源觀 摸清貴州旅遊資源家底
    淺變質巖冰川侵蝕景觀類型資源的空間分布:(1)梵淨山、雷公山為代表的山嶽風光;(2)清水江、都柳江為代表的河谷風光。3. 紅層丹霞地貌黔北赤水地區發育在白堊系紅層(紅色砂巖、泥巖)上的丹霞地貌,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濃密覆蓋的瀑布群和峽谷景觀為亮點,已成功申報列人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 因地制宜 為科學應用做好保障——旅遊資源普查系列報導
    海南建立特色旅遊資源分類標準、內蒙古設計了區域旅遊生態環境指標體系、浙江注重文旅融合……在旅遊資源普查過程中,全國7個試點省市因地制宜,並充分利用地理測繪、廣電技術、航拍攝影等科技手段,保障相關工作順利進行。
  • 「雲旅遊」創新推廣受熱捧
    廣州近代史博物館、廣州起義紀念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紀念館等通過雲直播、雲採訪、雲祭掃、雲電臺和雲追蹤等方式,推動紅色文旅資源傳播共享。據了解,近年來廣州進一步挖掘紅色旅遊資源,注重傳承紅色文化基因,加大對紅色文化旅遊的宣傳推廣,進一步彰顯廣州這座「英雄城」的本色。
  • 廣州發布619項紅色旅遊資源 重點推廣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由廣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的廣州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暨5·19中國旅遊日系列活動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舉行,現場發布了「追尋廣州紅色印記·共繪紅色基因圖譜」廣州紅色旅遊資源普查試點成果,記者獲悉,廣州目前共普查出紅色資源619項,其中物質遺存類526項,人文活動類93項
  • 文物「紅」 瀟湘美——湖南紅色資源「火」了旅遊
    原標題:文物「紅」 瀟湘美 暑期到來,湖南多地掀起紅色旅遊熱潮。 韶山毛澤東故居、平江起義舊址、通道轉兵紀念館……修葺一新的革命舊址、偉人故居、紀念場館,迎來一批批遊客參觀、瞻仰。 湖南是紅色資源大省。近年來,全省加快革命文物普查、修復、保護和利用,積極發展紅色旅遊,紅色資源「活」起來。
  • 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 渝新發現10種中藥材植物
    在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中,我市第一批18個試點區縣的中藥資源普查碩果纍纍。4月23日,市衛生局通報稱,此次我市對93個調查區域進行了普查,採集臘葉標本38676份,採集對口中藥材915份。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員還首次發現了10個疑似新種。
  • 我國油頁巖油砂家底已摸清
    我國油頁巖油砂家底已摸清 93次閱讀 作者:瑞芳   來源:《中國化工報》
  • 永州:全面摸清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家底
    紅網時刻永州4月29日訊(記者 周純 通訊員 龍劍明 魏豔華)4月29日上午,記者從永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永州市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全面完成了方案設計、單位清查、現場登記、事後質量抽查、匯總評估等各項任務,取得顯著成效。
  • 2020年北京第七次人口普查試點時間安排
    2020年北京第七次人口普查試點時間安排  時間:2020年5月至7月  人口普查試點登記信息方法:採用普查員使用PAD或者智慧型手機登記信息  普查試點區域:北京市12個區的15個街道(鄉鎮)、15個社區(村)。
  • 貴州:摸清資源家底 推動旅遊「井噴式」增長
    據貴州省旅遊資源大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發布的旅遊普查數據顯示,該省共有登記的旅遊資源82679處,其中尚未規劃、開發旅遊資源單體51626處,佔資源總數的62.44%。貴州省旅遊部門負責人認為,統計結果表明,貴州旅遊後備資源豐富,旅遊業發展後勁十足。
  • 平潭普查野生植物資源家底 將編製成《平潭海島植物圖錄》
    筆筒樹、珊瑚菜、濱海前胡、珍珠菜……平潭島孕育了大量海島特色的珍貴野生植物資源。近來,福建農林大學一行師生對平潭野生植物資源進行普查,通過實地考察與調查,收集和記錄到平潭近450餘種原生植物種類,目前正將普查結果編製成《平潭海島植物圖錄》。
  • 我國首次摸清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
    新華社北京4月7日電(記者施雨岑、王思北)國家文物局7日公布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經普查,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共計10815萬件/套,其中完成登錄備案的國有可移動文物2661萬件/套,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家底」得以摸清。
  • 廣州市越秀區打造「英雄花·英雄城」紅色之旅經典線路「1+9」
    (央廣網發 廖開迪攝)央廣網廣州6月27日消息(記者鄭澍 見習記者廖開迪)27日上午,廣州市越秀區正式啟動「英雄花·英雄城」紅色之旅,精心打造經典線路「1+9」,特別設計ABC三條「紅色之旅精選線路」。
  • 首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完成 !
    首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試點完成 !,北京市房山區和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分別完成試點調查任務,相關工作將在全國展開。試點啟動以來,氣象部門積極參與,完成致災危險性調查和風險區劃等工作任務。2020年至2022年,我國開展首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按相關要求,國家減災委選定北京市房山區和日照市嵐山區開展普查試點「大會戰」,作為試點中的試點先行探索經驗。北京市氣象部門推動「普查+應用」,將試點成果納入業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