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的正統之爭:豬肉大蔥餡才是最正宗?

2021-02-17 時代周報

要研究包子文化,還得從慶豐包子鋪的招牌——豬肉大蔥包子說起。南方人民紛紛好奇:「豬肉大蔥包子是什麼味道的?」其實,蔥肉餡的包子幾乎是現今文獻記載中,歷史最悠久的口味了。


豬肉大蔥餡是包子的「初心」

宋代《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段唐朝逸事:在武周時期,有一位侍御史名叫侯思止。他吃飯時每每叮囑廚師:「與我作籠餅,可縮蔥作。」也就是讓廚師少加點蔥,多加點肉。人們於是送他一個外號,叫「縮蔥侍御史」。可見肉和蔥在唐代便已成為包子餡的經典搭配。

蔥肉包子在宋代大概也很受歡迎。宋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中提到,有位士大夫在京城買了個妾室,自稱曾在宰相蔡京府中的包子廚做事。蔡京以講究吃喝聞名,從他的廚房中出來的人,想必手藝精湛,這位士大夫於是興高採烈地把她娶了回去。一日,他讓小妾做些包子來嘗嘗,沒想到她推辭說自己不會做。士大夫很不高興:「既然是包子廚裡的人,怎麼不會做包子?」小妾回答得理直氣壯:「我是包子廚裡專門負責切蔥絲的。」小小的蔥絲都要有專人負責,是諷刺蔡京窮奢極欲,或許存在誇張的成分。但宋人喜歡以大蔥入包子餡,是顯而易見的事。

不過,蔡京府裡的肉包子,未必是豬肉,更有可能是羊肉。唐宋時期,羊肉一直是最常見的肉類,而豬肉的地位相對較低,往往只供平民百姓果腹。


陳文蔚《克齋集》中記載,王安石熱愛羊肉包子,時常邊看書邊吃。因為看得太過入神,也不用筷子,用手拿了就吃,吃得過多也渾然不覺,以至於鬧肚子。真正的吃貨大概對此頗不以為然:美味當前,自然得細嚼慢品,方才不負恩澤。邊看書邊吃飯,連自己吃了多少都不知道,豈不是浪費了好好的一籠羊肉包子麼?

古代的包子並不都叫包子,如前文所見,唐人就把它叫做「籠餅」。古人把麵食統稱為「餅」,如湯麵叫做「湯餅」,上籠蒸熟的面點就叫「籠餅」。陸遊有詩云:「便覺此身如在蜀,一盤籠餅是豌巢。」其下作註:「蜀中雜彘肉作巢饅頭,佳甚。唐人正謂饅頭為籠餅。」


籠屜中的包子

陸遊所說的「饅頭」,其實是包子最古老的名字。許多人都相信,「饅頭」是諸葛亮發明的。相傳他領兵南徵孟獲時,有人勸告他:「南蠻地區有很多邪術,你要用人頭祭祀神靈,神靈就會派出陰兵來助你一臂之力。」諸葛亮不願殺生,於是用羊肉和豬肉為餡,包以麵皮,做成人頭狀,用以祭神,神靈果然為他出兵。這一記載最早見於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後來被《三國演義》改編化用,從此人盡皆知。

《事物紀原》的資料來源是稗官野史,並不足以證明包子就是諸葛亮發明的。不過,古代少數民族確實有用人頭祭天的風俗,「饅頭」也很有可能是人頭的替代品。晉人盧諶《祭法》中就說:「春祠用曼(饅)頭。」說明饅頭的確是當時常見的祭品。


「母夜叉」孫二娘

宋代已出現「包子」之名,但「饅頭」之稱一直並行不衰。明代《水滸傳》的二十七回中,武松路過孫二娘的酒店,點了二三十個包子。「那婦人……去灶上取一籠饅頭來放在桌子上。兩個公人拿起來便吃。武松取一個拍開看了,叫道:『酒家,這饅頭是人肉的,是狗肉的?』那婦人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蕩蕩乾坤,那裡有人肉的饅頭,狗肉的滋味?我家饅頭積祖是黃牛的。』」可見當時的人依然稱包子為「饅頭」。不過,古人為了不殺人祭天,而創造了包子;孫二娘為了賣包子,卻把人殺了做餡,想來也頗為諷刺。

「包子」和「饅頭」的稱謂,到清代才漸漸分化。《儒林外史》第二回寫道:「廚下捧出湯點來,一大盤實心饅頭,一盤油煎的槓子火燒。」這裡的「饅頭」才真正是沒有餡的饅頭。現今的吳語區還時常把包子稱作「饅頭」,如「生煎饅頭」、「蟹粉饅頭」等等。

如今中國北方地區所謂的「饅頭」一般是指不帶陷的麵食。


饅頭的做法也有新變化,比如可沾煉乳而食的金銀饅頭

包子愛好者們若想穿越回古代,宋朝絕對是不二之選。南宋都城中甚至有專門的「包子酒店」,除了各色肉包之外,還售賣「灌漿饅頭」,大約就是今日的灌湯包。《夢梁錄》裡不厭其煩地列出了包子的各式花色品種,光看名字就讓人食指大動。

那邊的細餡大包子剛熱氣騰騰地出爐,這邊的水晶包兒已蒸得晶瑩剔透,整整齊齊地端上桌來。鵝鴨包兒和羊肉饅頭髮得白白胖胖,肉汁浸潤的鬆軟麵皮簡直是人間美味。蝦魚包兒和蟹肉包兒就精緻些,一咬開便鮮甜四溢,讓人停不下嘴。想吃得清淡一點,可以挑筍絲饅頭或是菠菜果子饅頭。甜入心扉的糖餡和棗慄餡包子則是小朋友的最愛。


在商業服務業繁榮的宋朝,美食是人們的一大追求。

宋朝或許也是包子地位最顯赫的一個朝代。據《燕翼貽謀錄》記載,在仁宗皇帝誕生之日,真宗皇帝十分歡喜,用包子賞賜臣下。但這可不是普通的包子,內裡包的滿滿都是「金珠」。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大概找不出比這更名貴的包子了。

當然,這種包子只能看不能吃,對於吃貨而言,當時流行的「太學饅頭」或許更具吸引力。兩宋的太學設有專門的廚房,為學子們供應膳食。《上庠錄》中云:「兩學公廚例於三八課試日設別饌,春秋炊餅,夏冷淘,冬饅頭。而饅頭尤有名,士人得之,往往轉送親識。」小小一隻包子竟能成為鄭而重之的饋贈佳品,不知道是何等的美味。廷試過後,皇帝往往也會賞賜士人們「太學饅頭一枚,羊肉泡飯一盞」,可見太學饅頭地位之尊崇。


對比看看自家學校食堂的包子.

可惜的是,太學饅頭的具體做法並未流傳下來。幸好嶽飛之孫嶽珂留下了《饅頭》詩一首,令千載之後的我們得以追想其風華:

幾年太學飽諸儒,薄伎擾傳筍旋廚。

公子彭生紅縷肉,將軍鐵杖白蓮膚。

芳馨正可資椒實,粗澤何妨比抓壺。

老去齒牙辜大嚼,流涎才合慰饞奴。

(有讀者批註:吃貨百度了一下太學饅頭,有說現在已經成了河南特色官府小吃「八寶饅頭」的,甜餡,也有說以前是鹹餡現在變成了甜的。可是在食譜裡也沒有看見肉,不知道是真是假,這大晚上的現在倒想吃包子了,饞。——樹聲)

隨著烹飪技術的發展,包子的種類愈加紛繁。各種肉類、蔬菜皆可入餡,還有以菊花、玫瑰做成的甜餡包子。於是在餡料上已經玩不出什麼新花樣後,人們便開始在包子皮上動心思。


不同的造型有特殊的寓意

清代有一味獨特的「豆腐皮包子」,曾是宮廷御膳,據說是用木耳、金針、香菇等食材精心調成餡料,以極薄的豆腐皮包好,再加麻油上籠蒸成。清廷貴族吃慣了油膩的大魚大肉,大概都很喜歡這樣清爽又新鮮的做法。《紅樓夢》中,寶玉在早膳吃到一碟豆腐皮包子,還視為稀罕之物,特特命人送回屋裡,留給晴雯吃,不想卻被李嬤嬤吃了去,還鬧出了好一陣風波,可見包子的力量,實在是不容小覷呢。

來源:澎湃新聞·私家歷史

編輯:何凱欣


相關焦點

  • 豬肉大蔥包子餡需要炒嗎?
    我來回答下豬肉大蔥包子餡需要炒嗎的問題。平時我們做包子的時候,都喜歡吃豬肉餡包子,豬肉餡包子不僅吃著特別香而且帶著包子外皮一起吃特別解饞,因此我平時也想著做點美味的豬肉餡包子給家人吃。一般如果做純豬肉的會沒有什麼味道,所以做成豬肉大蔥餡的包子就是很解饞還好吃的選擇。
  • 胡大媽的大蔥豬肉粉條包子,絕了.
    小趙擴大經營除了水餃供不應求需要有更大操作空間外,還有個很大原因,是他要做包子,正宗的山東大包,大蔥豬肉粉條和茴香豬肉包子。都說餃子要吃韭菜餡,包子要吃大蔥餡,我是第一次吃大蔥豬肉粉條包子,你看這餡實在的,大蔥豬肉那股香氣簡直就是食慾的最強催化劑,一大口下去,燙的我是在口裡來回倒騰,齜牙咧嘴,勉強咽下去,感覺呼出的熱氣都可以燒開一壺水。
  • 慶豐包子亮相臺灣 知名豬肉大蔥餡大蔥從山東空運
    慶豐包子昨天亮相臺灣高雄香蕉碼頭,參加「第三屆高雄燈會藝術節暨北京特色周」活動。很多高雄居民慕名而來,早早地在攤位前排起長龍,為一嘗北京名小吃的美味。  北京特色周期間,來自西城區的慶豐包子、全聚德、護國寺小吃、老舍茶館悉數亮相,臺灣居民將有機會品嘗到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特色小吃及茶點。
  • 豬肉大蔥包子,這樣調餡,包子鮮嫩多汁無腥味,我一頓吃6個
    說起包子我想大家一定不會感到陌生,如今現在賣包子的到處都是,想吃包子隨時都能買到,包子的餡料也越來越多了。一般最常見的是韭菜餡的包子和白菜餡的包子,但是我從小到大最喜歡吃的就是老媽做的豬肉大蔥包子,尤其老媽調的豬肉餡鮮嫩多汁無腥味,我一頓吃6個。
  • 秋天此菜正當季,入餡做包子,香軟多汁,比豬肉大蔥餡的還好吃
    ,來選擇當季的蔬菜,這樣也會更加的健康,在霜降前後,是白菜大量上市的季節,將白菜搭配豬肉入餡做包子,香軟多汁口感好,比豬肉大蔥餡的還好吃,下面我便將豬肉白菜餡包子的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然後將香蔥和生薑分別處理乾淨後,切成細細的末,放入豬肉餡中;第四步,白菜取出需要的量用,清洗乾淨後,切成細細的末,放入豬肉餡中,然後充分將其攪拌均勻,即成豬肉白菜餡料,接著將醒好的麵團移至在案板上,揉成長條,分成大小適中的劑子;第五步,將面劑子擀成包子皮,放入適量的餡料,捏成包子狀,然後靜置醒發一會,在鍋中添上水,待水煮開後
  • 豬肉大蔥餡包子,最好別放這兩種調料,不僅不能調味還會更難吃
    豬肉這個價格有快3個月了,一直在漲,好像一直沒有降下來,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口不吃,身體也是需要營養的,以前最喜歡吃的就是豬肉大蔥餡兒的餃子和包子,咬一口小包子,滿嘴流油,湯汁都流出來了,簡直太好吃了,現在就很想吃這個餡兒的包子。
  • 豬肉白菜包子餡的做法 豬肉白菜包子餡的做法大全
    豬肉白菜包子餡的做法白菜豬肉包子餡的做法大全1、白蘿蔔洗乾淨,切成黃豆粒大的丁2、在加了少許鹽的開水中焯兩分鐘3、撈出控幹水分4、大白菜洗乾淨,取上面半段葉5、切成碎丁6、蔥也洗乾淨7、切成小蔥花
  • 莫言家鄉美食——白菜豬肉包子
    莫言家鄉美食——白菜豬肉包子
  • 包子別只會做豬肉餡的,試試這個餡,又鮮又嫩,比豬肉包子好吃
    導讀:包子別只會做豬肉餡的,試試這個餡,又鮮又嫩,比豬肉包子好吃。孩子最近胃口有些變化,早餐不想吃略顯油膩的豬肉包子了,我看著廚房裡還有一些雷公筍和牛肉,便將它兩個搭了在一塊做了個牛肉筍子餡的包子,沒想到出鍋後特別受家人的歡迎。
  • 冬天吃包子,韭菜白菜靠邊站,這餡最好吃,連吃三個才過癮,特香
    冬天吃包子,韭菜白菜靠邊站,這餡最解饞,開鍋一瞬間,口水直流冬天,早餐或者晚餐,如果能吃上幾個剛出鍋熱乎乎冒白煙的喧騰大包子,再喝上一碗清粥,那感覺,簡直舒服極了。說到吃包子,不知道大家都吃什麼餡的包子,反正我最愛吃酸菜豬肉餡大包子,連以前最愛吃的韭菜餡包子和白菜餡包子都靠邊站了。
  • 教你在家做「豬肉大蔥餡餛飩」,拌餡只放3種調味料,一學就會
    我平時包餛飩,就是以豬肉大蔥餡為主,感覺豬肉大蔥餡的餛飩吃起來比較鮮一些,而且豬肉餡的口感也更軟,最主要的是,豬肉的價格比較便宜,還沒有羶味,牛羊肉價格高,但不適合做餛飩餡,(不吃少數豬肉的民族,可以忽略這段話)。
  • 慶豐包子鋪醬肉包子餡做法大揭秘(圖)
    北京慶豐包子鋪距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當時的字號叫「萬興居」,經營包子、小吃、米飯、炒菜等。因包子選料嚴格,製作精細,口味純正,生意十分紅火。慶豐包子鋪之所以廣受顧客喜愛,一個重要原因是得益於其優良的產品品質。
  • 包子餡怎樣調最好吃?教你5種包子餡,孩子最愛吃!
    小炸今天來教大家做5種包子餡兒。保證醬汁滿味道香又濃,蔬菜多又鮮!首先我們來和面,將酵母在溫水化開,用酵母水和面,放在溫暖的地方醒發至兩倍大小,把發好的麵團搓排氣後,搓成長條,切成小塊,把每個小麵團揉圓,擀成中間厚邊緣薄的包子皮,現在開始調包子餡。
  • 包子好吃在於調餡,分享幾種包子餡的做法,營養健康,好吃不貴
    ,一在於和面醒面,第二就是調餡了,包子餡可以多種多樣,想吃什麼包什麼餡,就生活經驗,我向大家推薦幾種常見比較好吃的包子餡,希望會喜歡。
  • 家常麵食:芹菜豬肉餡包子,好吃的包子
    在眾多包子餡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芹菜豬肉的了。芹菜那獨有的味道和豬肉的肉香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特有的味道。不多說了下面就開說說這家常麵食的做法。把酵母粉放入盛好的麵粉中攪拌均勻,加適量的水和成麵團。放在一邊醒一下。
  • 豬肉大蔥包,和面調餡有技巧,教您正確做法,又香又多汁
    導讀:豬肉大蔥包,和面調餡有技巧,教您正確做法,又香又多汁。豬肉大蔥包是我們平常百姓常吃的麵食,麵皮潔白鬆軟,肉餡鮮香多汁,因此受到大眾的喜歡。最近很多人都在家學著蒸豬肉大蔥包,但是有不少粉絲反應,自己蒸的包子不蓬鬆,出鍋還塌陷,肉餡又硬又不好吃,和外邊買的相比,口感、味道、外觀都差太多。經過和多個粉絲的溝通交流,發現在和面、調餡、包包子、蒸包子這幾個過程中,有很多的技巧和要點沒有掌握,特別對於新手來說,很容易失敗。
  • 大蔥豬肉餡的小籠包就做好了,特別香,外皮特別暄軟,薄皮大餡
    肚子胖胖,生活旺旺,我是遠宇美食專探,一個愛生活愛美食,愛分享的閃光少女,每天都會與大家分享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美味的菜,記得關注我喲準備300克麵粉,三克酵母粉,一小勺白糖,用溫水化開,用畫好的膠膜水來和面。
  • 各種包子餡,餃子餡做法大全
    大蔥、生薑切碎油溫燒至5成熱,放入薑末炒香繼續放入蔥末炒香放入豬肉末炒熟倒入芽菜繼續炒勻倒入10克老抽,炒勻倒入10克白糖,提鮮。包好的包子要靜置二十分鐘,進行二次發酵。二次發酵好的包子上蒸鍋,蒸十八分鐘,關火後燜五分鐘,再開鍋。豬肉白菜包子出鍋了。香噴噴的豬肉白菜包子。8、菜包子
  • 蘑菇豬肉餡包子的做法
    用料 包子的餡兒 豬肉餡 一斤 蔥 兩根 姜 一小塊 花椒 一把 蘑菇 一盒大概半斤 鹽 適量 醬油 兩湯勺 蠔油 一湯勺 胡椒粉 一小勺 包子的皮兒 麵粉 750 克 (5 cup) 酵母 4 克(1小勺) 糖 一小勺 溫水 450 毫升(約2 cup)
  • 小範教你豬肉大蔥餡餃子的製作,經典的餃子餡
    100塊錢購買食材已經全部用完,挑戰做6種餃子餡已經挑戰成功,分別做了:韭菜雞蛋、西葫蘆雞蛋、豬肉豆角、豬肉茴香、豬肉芹菜、豬肉香菇。大家可以參考之前小範發布的視頻及圖文教程,特別是豬肉萬能餡非常好用又方便,小白也能做出好吃的餃子,今天最後剩下2根大蔥,一點豬肉萬能餡,做一個我做愛吃又最簡單的豬肉大蔥餃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請看我的操作。1.準備食材:大蔥兩根100克切碎備用,豬肉萬能餡100克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