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列艦沉了怎麼辦?封鎖消息防止德國人知道!

2020-12-18 歷史皇太后

在沒有航空母艦的時代裡,戰列艦就是當時的海戰主力。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一支強大的戰列艦艦隊,那麼基本上你就可以橫行大海。這其中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無疑是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寄予厚望的戰列艦,可也就是這級戰列艦給英國皇家海軍鬧了大笑話,不僅戰列艦觸雷後大量進水,英國皇家海軍的主力艦也紛紛逃之夭夭,以至於戰列艦最沉入大海。事後試圖隱瞞真相的舉動也徹底失敗,除了騙了自己人之外,一個德國人都沒騙到。

一、大膽號戰列艦

大膽號戰列艦是英王喬治五世級的一員,在1911年2月於坎貝爾·萊德船廠開工,1913年10月完工交付英國皇家海軍。這級戰列艦是基於俄裡翁級戰列艦衍生而來(國內稱之為獵戶座級),是英國1910年至1911年海軍計劃的一部分。相比於俄裡翁級戰列艦,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體積更大,排水量更高。在當時英王喬治五世級屬於超無畏艦級別,戰艦基數據如下:艦船長度182米,艦船寬度27米,吃水深度8.8米,標準排水量23300噸,滿載排水量25700噸,

而在主炮上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則和俄裡翁級戰列艦沒有區別,同樣配備了五座雙聯13.5英寸/45倍徑主炮,採取了前三後二的炮塔布局。而副炮上也完全沒有區別,同樣也是配備了16座單裝4英寸/50倍徑副炮,另外在艦身前部配備了3座21英寸水下魚雷發射管。不過主炮的炮彈裝載機作了修改,以適應新型火炮更大的初速。而副炮方面的布置也與過去不同,出於火力優化的角度做了重新設計。

而最與眾不同的,應該是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有配備可靠的機械計算機組成的火控系統,可以計算目標的速度和航向等信息,然後將其轉入火控裝置再次計算。通過計算後能得出目標的高程等數據,將其導入火力指揮器之後,就可以讓各炮塔依靠數據進行射擊。而目標的數據會以圖形的方式出現在繪圖表上,可以協助艦橋的官兵預測目標的移動。可以說,這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海軍戰艦設計上的重大進步。

不過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最大的的缺點在於裝甲,雖然它的裝甲採用的是歐洲馳名的克虜伯裝甲(有錢就能買到,這畢竟是國際訂單),並將艦艏A炮塔和艦艉Y炮塔之間的上部裝甲構成連續防護區域,同時還加強副炮防護裝甲。可是需要指出的是,這種防護僅僅保護了它的水線裝甲的水線上部分,對於水線下部分卻沒有特別的關注。更要命的在於,這種防護並沒有覆蓋艦首和艦尾部分,所以在面對魚雷或是水雷的攻擊時,會顯得十分脆弱。只不過在當年,並沒有被得到什麼重視。

二、大膽號的悲劇

但這個沒怎麼被重視的問題,最終引發了一場大麻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因為德國潛艇部隊對斯卡帕灣的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錨地造成了威脅,所以英國大艦隊司令、海軍中將約翰·拉什沃思·傑利科決定讓各艦分散至各港口,直到斯卡帕灣建立起完整的反潛防禦為止。而我們今天的主角,大膽號戰列艦就和第二戰列艦分艦隊一起離開了斯卡帕灣,轉而前往愛爾蘭的託裡島港,以期躲避可能的德國潛艇威脅。

然而這次行程成了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和恥辱,1914年10月27日8點45分,第二戰列艦分艦隊已經接近了託裡島,所有人都很放鬆。可突如其來的爆炸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一陣混亂後第二戰列艦分艦隊才確認是大膽號的左側船舷發生了爆炸。這個消息讓所有人都嚇壞了,以為是遭到了深處規模的德國潛艇的襲擊。第二戰列艦分艦隊立刻做出了反應,所有戰列艦加速逃離這片水域,只讓噸位較小的船隻留下救援大膽號

實際上大膽號戰列艦並非是遭到了潛艇的攻擊,而是航行中不慎撞上了德國人留下的水雷。這枚水雷導致了艦船尾部的左側發動機艙和外部艙室破裂——真就是沒有防護到的位置,大量的海水順著缺口湧入後淹沒了中部發動機艙和附近艙室。直接後果就船身開始向左側傾側,最嚴重時達到了15度。雖然後來靠向右側注水減緩了情況,可是因為現場的主力艦早就逃跑了,所以留下救援的小船們也沒法拖走倒黴的大膽號戰列艦。

如果現在有戰列艦在場的話,那麼完全可以救下大膽號,可是傑利科因為擔心有德國潛艇出沒,所以遲遲下不來決心。幸虧此時英國的白星航運公司的奧林匹克號豪華郵輪及時趕到,這才能對大膽號戰列艦進行拖拽。饒是如此,這仍舊是歷史上非常滑稽的一幕——強大的戰列艦紛紛四處逃竄,而脆弱的豪華郵輪卻奮不顧身的營救受創的戰列艦,這絕對是世界海軍史上都少見的一幕。但很可惜,即便是奧林匹克號豪華郵輪奮不顧身,但是大膽號戰列艦的沉沒命運也無法挽回了。

三、自欺欺人的英國人

然而,奧林匹克號來的實在是太晚了,再加上就只有它一艘船,所以就算大膽號戰列艦還能以九節航速繼續前進,也趕不上回到安全地帶了。尤其是大膽號戰列艦的進水問題已經無法控制了,大量的海水很快就將填滿整個戰列艦。無奈之下,戰列艦上剩下的船員只能忍痛撤離自己的軍艦。晚上20點45分時,大膽號出現嚴重的傾側,船頭也開始嚴重上翹。又過了十五分鐘後,大膽號接連發生三次爆炸,許多碎片被炸飛到300英尺高,然後大膽號就沉到大海裡去了。

這件事在英國皇家海軍內部造成了一次大地震,畢竟誰也沒想到這麼一艘被他們寄予厚望的超無畏艦,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沉進了大海。事故調查委員會迅速判定了大膽號戰列艦的沉沒原因——裝甲防護帶的設計有問題,水線下的設計也有一定問題,一枚81千克裝藥的水雷就把它弄沉了,這證明了英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的防雷性能極差。更別說該死的防水隔倉了,一旦出現破損進水的情況,整個船隻的平衡性就徹底失控了。當然了,人為失誤也是個大問題,畢竟船長森塞爾·丹皮爾沒有立刻下令關閉水密門,所以情況就進一步加劇了。

可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檢討錯誤那麼簡單了,因為現在戰爭還在繼續當中,如果不能把這件事隱瞞下來的話,估計隔壁的德國人就會立刻清楚英國皇家海軍損失了自己的大膽號戰列艦。這幾乎不亞於是拱手送出機密,讓德國人知道英國皇家海軍的弱點。於是英國大艦隊總司令傑利科立刻下達封口令,嚴禁當時在場的水兵們把事情的真相說出去。如果誰敢說的話,那這個人不僅要離開皇家海軍,還會被皇家海軍丟進監獄裡吃牢飯。

而奧林匹克號被禁止停泊在港口,因為船上的乘客,尤其是船上的美國人拍了大膽號戰列艦沉沒的照片。雖然幾天後被準許靠岸,但每一個乘客和船員都被收走了照片,並且要求他們守口如瓶。各大媒體報社也對此選擇了閉嘴,提到大膽號戰列艦都不行。英國人還特意找來大膽號戰列艦的姐妹艦,讓其偽裝成大膽號戰列艦行動。最終結果就是,別說英國平民不知道這事,大多數皇家海軍的水兵也不知道這件事。但可惜的是,這個做法也僅限於此了,因為德國人一個月後就知道大膽號戰列艦沉沒了。

結語

事實上,你不能否認英國人的保密措施之好,因為他們幾乎騙過了所有自己人——除了未能騙過德國人之外,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了。直到四年後戰爭結束,英國人踩在1918年11月14日公布了大膽號沉沒的消息——海軍事務官發表以下聲明:1914年10月27日,皇家海軍大膽號戰列艦在北愛爾蘭海域航行時觸雷沉沒,該事件在大艦隊總司令的緊急要求下保密,媒體忠實地沒有給予任何宣傳。

參考文獻:《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戰艦》

《英國戰列艦》

《英國皇家海軍戰艦設計發展史》

相關焦點

  • 英國皇家海軍120年前的驕傲「愛丁堡」號戰列艦
    1897年,作為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愛丁堡」號戰列艦上一片忙碌。軍官正在帶領一群水兵在船舷兩側架設防雷網,在當時,這是防止敵方潛艇使用魚雷偷襲的有效辦法。在風浪中,當時戰艦幹舷較低,艦上的水兵很容易被湧浪捲入海中。1887年,「愛丁堡」號戰列艦拍攝的側面標準照。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自英國準備建造無畏號戰列艦時,戰列艦開始準備跨代進入無畏艦時代,而同時產生的還有戰列巡洋艦,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無敵級的首艦無敵號與1906年開工,不過此時的無敵級還頂著裝甲巡洋艦的「馬甲」,直到1912年才獲得戰列巡洋艦的正式名稱。
  • 德國U艇的孤狼式突襲,英國的皇家橡樹號戰列艦斃命斯卡帕灣
    所有被拘留的德國軍艦中有52艘沉入了海底,包括10艘戰列艦和5艘戰列巡洋艦。沉沒軍艦噸位為被扣押艦隊總噸位的95%。 可以說只要英國皇家海軍一直控制著斯卡帕灣,那麼德國海上生命線就會一直受到英國皇家海軍的威脅。也正因如此,英國皇家海軍本土艦隊將這裡作為了錨地,足可見其對斯卡帕灣的重視。
  • 老照片:英國皇家海軍為壓制德國戰巡而建造的「獅」級戰列巡洋艦
    獅級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建造的戰列巡洋艦。首艦獅號1909年9月29日開工。同型艦:獅號(Lion)、皇家公主號(Princess Royal),改進型:瑪麗女王號(Queen Mary)。獅級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壓倒德國同類型戰艦為目的全新設計的戰列巡洋艦。
  • 海軍交響曲之風帆戰列艦
    在20世紀初至第2次世界大戰末,戰列艦是一支艦隊中提供遠程打擊手段的一座戰略平臺而深受各國海軍的重視。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戰列艦仍是各主要海上列強的主力艦種之一,另一種則是後起之秀的航母,戰列艦也因此而長期被稱為主力艦。而接下來,我將詳細的介紹戰列艦的起源以及發展,最後到戰列艦的巔峰。
  • 人類海戰史上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對決——日德蘭大海戰
    德國人的目的是想與英國人分享海洋。德國提爾皮茨號戰列艦交戰背景一戰爆發後,部署在英國本土海域的「主力艦隊」,像一條看門狗,死死盯住了「大洋艦隊」,德國的海外交通線直接處於英國海軍的打擊之下。為了突破困境,德國當局要求海軍必須有所行動。
  • 儘管小氣,但不失為一款優秀的戰列艦:「喬治五世國王」級戰列艦
    喬治五世全名喬治·弗雷德裡克·恩斯特·阿爾伯特,這個名字有點像德國人,其實他真的有德國血統,他是愛德華七世和亞歷山德拉王后的第二個兒子。英國自1714年喬治一世以來,歷代王室都是是喬治一世的後代,但喬治一世是德國人,是漢諾瓦選帝侯的兒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人怎麼想都不甘心:自己的國王是德國人。
  • 戰艦世界:一炮幹沉皇家海軍胡德,玩家:奧利給幹就完了
    不過我們也都知道,二戰中納粹德國的水面艦艇力量十分的孱弱,整個二戰都只在幹破壞交通線這種偷雞摸狗的活兒,雖然整體乏陳可善,卻也不乏有個別可圈可點的戰例。比如沙恩霍斯特號聯合格奈森瑙號擊沉英國皇家海軍光榮號航母,世界上唯一一例戰列艦擊沉航母的戰役,卑斯麥一發入魂擊沉皇家海軍旗艦胡德號等諸如此類。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1940年11月11日,義大利海軍迎來英國給他們精心準備的「雙十一」活動大禮包,這一天英國的地中海艦隊發動了義大利海軍基地的塔蘭託的襲擊,而當時包括「維內託」號戰列艦、「利託裡奧」號戰列艦在內的義大利主力海軍艦艇都駐紮在港內,在這次英國人的襲擊中,義大利海軍遭到重創,「利託裡奧」號戰列艦嚴重受損,其他幾艘義大利軍艦也遭受嚴重損失,不過神奇的是,「維內託」號戰列艦神奇般的毫髮無損
  • 它是英國唯一用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卻毀於德國潛艇的偷襲
    1911年,智利制定了擴充艦隊的宏偉計劃,第一步就是向英國訂購兩艘戰列艦。傳統上英國和智利的關係很親近,智利很大程度上是英國在南美的重要力量支點,英國很樂於為智利海軍提供先進戰艦,因為智利海軍的擴張可以為英國分擔一定的壓力,對英國和智利雙方都有好處。英國準備賣給智利的戰列艦以皇家海軍自用的鐵公爵級戰列艦為設計藍本,但裝備了威力更為強大的356毫米主炮,可見英國人對智利的一片真心。
  • 這艘戰列艦,第一次出徵便戰沉,卻是二戰最傳奇戰艦!
    78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941年5月27日,德國海軍最強大的戰列艦——剛剛下水十幾天的俾斯麥號戰列艦,在丹麥海域戰沉。一戰時,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了強大的公海艦隊,在和英國皇家海軍的日德蘭海戰中慘勝,卻丟掉了戰略主動權,但也給英國海軍留下了極大的影響,以至於在一戰結束之後的凡爾賽條約裡,禁止德國人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直到16年後的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才允許德國人建造大型水面艦艇。
  • 俾斯麥號:擊沉胡德號戰列巡洋艦,但不是戰列艦的巔峰之作
    在丹麥海峽遭遇戰中,俾斯麥號戰列艦在海戰中發揮非常出色,一發380mm主炮炮彈擊穿了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甲板裝甲,由此殉爆了彈藥庫,一舉擊沉了英國海軍引以為豪的滿載排水量4.8萬餘噸的巨艦,包括霍蘭中將在內的1418名官兵陣亡,同時重創了英國海軍最新服役滿載排水量4.4萬餘噸的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此前《海戰世界》沒轉伺服器之前德系戰列艦我已經爬到了8級的「俾斯麥號」,在遊戲分房時沒少遇見「胡德號」,也有不少機會和「胡德號」進行線性對炮。給我的感覺其實和前面的戰巡是一樣的,那就是脆,不知道是遊戲機制的問題還是其他問題,打戰列艦的時候經常不穿,但是打「胡德號」的時候感覺非常容易打穿。
  • 二戰法國「敦刻爾克」號戰列艦:被盟友重創最終自沉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是法國海軍於1930年代為了對抗德國袖珍戰列艦而研製的輕型戰列艦,最初被稱為戰列巡洋艦。同級艦兩艘: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敦刻爾克級高速、重防禦的設計針對的假想敵就是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及當時列強海軍正在研製建造的巡洋艦。
  • 英國「約克公爵」號戰列艦最後的時光 在法斯蘭灣被拆解成金屬
    1958~1959年,英國海軍「約克公爵」號戰列艦在蘇格蘭法斯蘭灣造船廠內被拆解成金屬。「約克公爵」號是「喬治五世」級三號艦,是二戰時期英國皇家海軍主力戰列艦之一。1937年開工建造,1940年2月下水,1941年11月4日服役。
  • 舊日本海軍把戰列艦改裝成航母,加賀號誕生了
    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打趴下了滿清後,腰包瞬間就鼓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在「三國幹涉還遼」事件中受了毛熊海軍的刺激,日本以毛熊太平洋艦隊為對手鼓搗出了一個「六六艦隊」的方案:用還沒在懷裡捂熱的滿清的賠款打造六艘戰列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去和毛熊太平洋艦隊比劃兩下。籤訂了《中俄密約》後俄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感比美國海軍還強,絕非現在躺在海參崴港口裡生鏽的那一堆破銅爛鐵可比。
  • 這艘戰列艦曾輾轉服役於兩國,也曾被改造得連設計師都不認識了
    義大利人在世界上首創「全重型火炮戰列艦」的概念之後,因為義大利相對薄弱的工業和經濟基礎的拖累,使得義大利人沒能率先將這種戰艦從概念變為現實,反倒讓英國人搶了先。1905年,英國的無畏號戰列艦成為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全重型火炮戰列艦」,艦上主炮統一成305毫米口徑。無畏號戰列艦一出現就震撼了各海軍強國,一時間設計建造無畏艦成了最時髦的事情。
  • 它是德國最富傳奇經歷的一級戰列巡洋艦,活躍時間長達半個世紀
    自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無敵號戰列巡洋艦開始,德國人的目光就一直沒有移開過,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德國人認為他們大致摸清了英國人造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用途。作為一個意圖和大英帝國爭奪海上霸權位置的國家,德國不能容忍手中沒有能和英國人抗衡的武器,英國有的,德國也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