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2020-12-14 騰訊網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大艦隊,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自英國準備建造無畏號戰列艦時,戰列艦開始準備跨代進入無畏艦時代,而同時產生的還有戰列巡洋艦,第一艘戰列巡洋艦,無敵級的首艦無敵號與1906年開工,不過此時的無敵級還頂著裝甲巡洋艦的「馬甲」,直到1912年才獲得戰列巡洋艦的正式名稱。

而德國的首艘戰列巡洋艦是馮·德·坦恩號,該艦於1908年開工,此後英國和德國開始不斷建造可以壓倒對方的新式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雙方實際建造了多艘戰列巡洋艦。

自1906年開始到一戰結束,英國共有15艘戰列艦巡洋艦建造完成,其中1906到1914年間,共建造了10艘,一戰期間,又計劃建造9艘,不過只建造了5艘,實際5艘中還有包含有改裝為航母的戰巡,到一戰結束時,總計共建造完成戰巡12艘。

15艘中包括3艘無敵級、3艘不倦級、4艘獅級、2艘聲望級;另有勇敢號、光榮號、暴怒號則改裝為航空母艦,還有包括羅德尼號、安森號、豪號都雖然開工,但並沒建成,另有1艘海軍上將級一戰後的1920年才完工。

僅有一艘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也就是胡德號,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最後建造的戰巡,不過二戰後還倖存的,確實聲望級的首艦聲望號。

英式戰列巡洋艦:「速度就是最好的防禦」

這一關觀點是戰列巡洋艦的提倡者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所提出的,相比較於德國戰列巡,英國皇家海軍的戰巡,裝甲相對薄弱一些,但是火力和速度優勢比較明顯。

而英國戰巡看似裝甲防護厚度要薄一些,其實也有其本身的原因,雖然說捨棄部分裝甲防護,提升其他優勢,另外,英國戰艦採用了滲碳裝甲,在相同的厚度情況下,比原本的裝甲防禦效能提升了18%。

英國戰巡誕生之初的主要目的就是:「擊退來犯的敵巡洋艦」;此時的功能還是相對單一,不過擁有重炮和速度的優勢,可以讓敵軍的巡洋艦在被追擊時無力擺脫,雙方交戰時,又無法有效反制戰巡大口徑主炮和射程的優勢。

這一點,在1914年的福克蘭群島海戰中表現比較明顯,無敵號戰巡姊妹艦始終將德軍的裝甲巡洋艦死死壓制,將自己始終至於對方的最大射程之外,305毫米主炮一頓猛打,最終擊沉了對方,而費舍爾最初提倡建造戰列巡洋艦時,也並沒有採用將這些新式戰艦編入主力艦隊中。

到1915年時,英國大艦隊組建了一支單獨的戰列巡洋艦艦隊,下轄三個分艦隊,獅號為旗艦,另外三艘獅級戰巡為第一分艦隊,3艘不倦級為第二分艦隊,最老的3艘無敵級則是第三分艦隊。

相關焦點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老照片:英國皇家海軍為壓制德國戰巡而建造的「獅」級戰列巡洋艦
    獅級戰列巡洋艦是英國海軍建造的戰列巡洋艦。首艦獅號1909年9月29日開工。同型艦:獅號(Lion)、皇家公主號(Princess Royal),改進型:瑪麗女王號(Queen Mary)。獅級是英國皇家海軍以壓倒德國同類型戰艦為目的全新設計的戰列巡洋艦。
  • 英國國最新戰艦卻裝一戰時的老炮,皇家海軍最後的榮耀,卻只能淪為...
    前言:本期是介紹英系戰列艦的第七期,今天向大家介紹英系戰列艦的前衛號戰列艦,它是英國皇家海軍二戰後才服役的、也是皇家海軍服役的最後一艘戰列艦,不過這艘戰列艦並沒有任何亮點,反倒是槽點滿身,所以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型戰列艦。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
  • 大英帝國最後的驕傲,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沉沒,皇家海軍榮譽再次掉...
    導語:本期是本人視角解說英國戰列巡洋艦的第4期了。胡德號的側面照,可見其外形非常修長,這樣看倒是有股長門級戰列艦的味道 其實英國之所以要建造威力更大的海軍上將級戰列巡洋艦,主要就為了和德國海軍玩軍備競賽,「你要有的我也要有
  • 它是德國最富傳奇經歷的一級戰列巡洋艦,活躍時間長達半個世紀
    自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建造無敵號戰列巡洋艦開始,德國人的目光就一直沒有移開過,經過一年多的觀察,德國人認為他們大致摸清了英國人造的是什麼東西,有什麼樣的用途。作為一個意圖和大英帝國爭奪海上霸權位置的國家,德國不能容忍手中沒有能和英國人抗衡的武器,英國有的,德國也得有。
  • 日本聯合艦隊最後一艘從國外訂購的主力艦 金剛級戰列巡洋艦
    到了1905年英國皇家海軍開始興建戰列巡洋艦,而師承英國皇家海軍的日本海軍也追隨其步伐,將六六艦隊中的裝甲巡洋艦改為戰列巡洋艦,並在1907年正式加入4艘戰列巡洋艦預算。由於日本方面缺乏建造主力艦的經驗,金剛級戰列巡洋艦首艦便向英國維克斯公司訂購,後續三艦由英方提供圖紙,日方自行修建。由此「金剛」號戰列巡洋艦成為日本海軍最後一艘從外國定製的主力艦。
  • 曇花一現的戰列巡洋艦!這艘巨艦打滿二戰全場,最終在廢料場拆解
    20世紀初,海軍誕生了一款新型艦種,根據特點命名為戰列巡洋艦(簡稱:戰巡)。然而與其他種類不同的是,戰巡如同曇花一現的作品很快便凋零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戰列巡洋艦中最具代表性的一艘——"聲望"號。1、 戰列巡洋艦戰列艦火力猛,巡洋艦跑得快,那麼是否可以將二者的優點集合在一起呢?
  • 好奇心: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一戰前,法國海軍主力無畏艦(戰列艦)只有4艘,對比小國海軍算是很強,但反觀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中有16艘戰列艦,英國則有28艘戰列艦,數量差距一目了然。 法國海軍曾經也很強大,雖然在鐵甲艦興起時,法國和英國算是同時起步的,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英國和德國開始大量無畏艦的建造時,法國還沒有完全從1870年1871年普法戰爭中恢復元氣,主要因素有以下兩點:
  • 105年前英國皇家海軍奇恥大辱 兩艘巡洋艦被擊沉 德軍損失輕微
    105年前,1914年11月1日,英國皇家海軍遭遇到100多年來最慘重、最徹底的失敗。1914年,對於英國皇家海軍來說,可謂是流年不利。9月20日,德國「哥尼斯堡」號巡洋艦在桑給巴爾港擊沉了英國「飛馬」號輕型巡洋艦。
  • 「併兼有兩者所長,卻破綻百出」——「獅」號戰列巡洋艦
    雄獅在西方象徵著權利和威嚴,因此皇家海軍早在16世紀開始就用「獅」作為戰艦的艦名直到1944年已有十九艘(嚴謹的來說只有十八艘,因為第十八艘未建造完成)用其作為艦名[1975年,隨著最後一艘名為「獅」號的戰艦退役,這個名字至今沒有再在英國皇家海軍中使用過(本文介紹的是第十七艘)]。
  • 海軍條約時代的產物,薄皮大餡的英國巡洋艦,肯特級重型巡洋艦
    比如說英國有當時最大規模的海軍,其次是美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本來法國和義大利希望借著瓜分德國艦隊的機會,分一波德國公海艦隊的戰艦,奈何英美反對的同時,公海艦隊把自己的軍艦還給沉大海裡去了。 而且更為要命的是因為美國開始興建新的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日本也有了連鎖反應,如果按照這一情況發展,估計世界大戰也就真的是不遠了。
  • 被稱為29節納爾遜,扛著祖傳15寸炮,火力羸弱的聲望級戰列巡洋艦
    一直以來,在很多人看來戰列巡洋艦都不是海軍戰鬥力的體現,其中以二戰時期被德國俾斯麥一炮幹掉的胡德號戰巡就成為人們談論中的典型對象。其實,戰列巡洋艦是特殊時代建造的特殊軍艦,就只有在一戰時期英國和德國建造過,一戰結束之後隨著動力系統的革命也就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海戰稱雄:巡洋艦、驅逐艦混戰,3萬噸戰列巡洋艦直接進入清場
    【話說軍世】在海軍戰艦的發展史上,戰列艦的歷史比較短一些,在無畏級戰列艦出現後,「順手」造出了戰列巡洋艦,二戰後,戰列巡洋艦便消失了,不過這並不影響戰列巡洋艦的巨大威力,畢竟在航母成為海軍主力之前,戰列巡洋艦一直都是僅次於戰列艦,對於巡洋艦、驅逐艦處於「碾壓」的戰力存在。
  • 日德蘭海戰中的「鐵狗」:「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德弗林格」號與其他德國海軍戰艦對英國沿海城鎮的炮擊令英國公眾怒不可遏。由於此類襲擊造成諸多無辜男女及兒童死於非命,英國國內要求實施報復的呼聲甚為高漲。1914年12月16日拂曉,德國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茲」號、「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炮轟了西哈特普爾,與此同時,斯卡伯勒與惠特比也遭到了「德弗林格」號與「馮·德·坦恩」號的襲擊,共有127名平民在上述襲擊中罹難,另有567人受傷。所有襲擊艦均在薄霧掩護下成功撤離,唯有「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被海岸炮擊傷。
  • 奠定德國戰艦設計布局的戰艦——「德弗林格」號戰列巡洋艦
    「德弗林格」號與其他德國海軍戰艦對英國沿海城鎮的炮擊令英國公眾怒不可遏。由於此類襲擊造成諸多無辜男女及兒童死於非命,英國國內要求實施報復的呼聲甚為高漲。1914年12月16日拂曉,德國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茲」號、「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炮轟了西哈特普爾,與此同時,斯卡伯勒與惠特比也遭到了「德弗林格」號與「馮·德·坦恩」號的襲擊,共有127名平民在上述襲擊中罹難,另有567人受傷。所有襲擊艦均在薄霧掩護下成功撤離,唯有「毛奇」號與「布呂歇爾」號被海岸炮擊傷。
  • 胡德號戰列巡洋艦的鐘被成功打撈
    國防部(MOD)和皇家海軍對艾倫先生在國防部不惜代價打撈這座鐘時給予慷慨幫助表示感激。 艾倫表示:「今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此次打撈工作也是為了紀念數百名遇難的英勇船員。能夠帶領我的探險團隊對胡德號的鐘進行打撈,我甚感榮幸。」 這座鐘於2001年7月被首次發現並拍攝照片。被發現時,它位於遠離巡洋艦船體部件的海底。
  • 女王的皇家海軍怎麼了?
    英國皇家海軍的輝煌是在18、19世紀,那太過於遙遠,篇幅有限咱們就不提了,咱們從二戰開始,畢竟這是英國海軍最後的榮光時刻。二戰爆發時,英國皇家海軍擁有6艘航母、12艘戰列艦、3艘戰列巡洋艦、18艘重巡洋艦、37艘輕巡洋艦、183艘驅逐艦。
  • 誕生於一戰,卻打出了戰列艦動對動最遠命中紀錄,英制15英寸炮
    而裝備過這款火炮的就有伊莉莎白女王級、復仇級、前衛級戰列艦;海軍上將級、聲望級、勇敢級戰列巡洋艦;黑暗界級、內伊元帥級、羅伯茨級淺水重炮艦,共計9級28艘軍艦。而這款火炮也是世界上第一款15英寸艦炮,在服役之初就是世界上口徑最大的火炮,在日德蘭海戰中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火力優勢。
  • 《碧藍航線》港區中艦船名字背後的故事:「皇家海軍 逢敵必戰」
    總的來說,英國皇家海軍的命名準則通常遵循以下規則:人名(著名海軍將領或皇室成員)、大英國協地名或殖民地、古希臘神話人物以及形容詞和名詞。 著名海軍將領及皇室成員 說起皇家海軍以著名將領命名的艦船,就不得不提到深受玩家們喜愛的「皇家淑女」——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