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2020-12-19 騰訊網

【話說軍世】在殘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法國雖然作為戰勝國,但是也可以說傾盡了所有,不論是重要的兵力還是經濟都損失慘重,成為一代人難以磨滅的回憶,這也是二戰前,面對咄咄逼人的德軍,法國儘量避戰的一個因素之一,而一戰中,法國陸軍與德軍集團大戰,海戰卻是英國和德國之間大打出手,那麼法國海軍在做什麼呢?

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1914年—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雙發總計參戰兵力達到了約6500萬人,協約國總計動員4200萬軍隊,其中法國陸軍是重要的主力,長時間與德國陸軍對攻僵持,不過在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主要的作戰目標一直都對面的英國大艦隊,而不是法國海軍。

此時的法國海軍也並非隱形,在地中海方向也參加了海戰,不過戰績上談不上優秀,反而成就了土耳其一艘小艦艇的榮光時刻,另外,此時的法國海軍規模上也無法與英國和德國比較。

一戰前,法國海軍主力無畏艦(戰列艦)只有4艘,對比小國海軍算是很強,但反觀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中有16艘戰列艦,英國則有28艘戰列艦,數量差距一目了然。

好奇心:法國海軍為何沒能發展像陸軍一樣強大的海軍?

法國海軍曾經也很強大,雖然在鐵甲艦興起時,法國和英國算是同時起步的,不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英國和德國開始大量無畏艦的建造時,法國還沒有完全從1870年1871年普法戰爭中恢復元氣,主要因素有以下兩點:

1、 海軍軍費不足

前的1870時法國海軍軍費約有英國海軍的75%,不過戰爭後的1872年,法國海軍軍費已經不足英國的一半,直到1880年時,法國海軍的軍費仍然不足。

這也直接造成了法軍跟不上發展節奏,1880-1890年,法國海軍僅建造了5艘戰列艦,1890-1900年時也僅建造了10艘。

不僅如此,此時法國海軍發展戰列艦充滿了「創造精神」,一艘戰列艦上,裝備了看似口徑相同的艦炮,但是實際連型號都不能統一,建造的各艦之間,配置、裝備也都差異巨大,因此也被戲稱為「浮動的火炮博物館」。

此後,法國海軍對比英國海軍就開始落後了,1906年,英國無畏級建造下水開啟了戰列艦的無畏艦時代,緊接著美國的南卡級,德國的拿騷級也接連下水,而此時的法國海軍還在後面慢悠悠的發展落後的艦型,前無畏艦:丹東級。

2、理論學派的錯誤影響

另外,法國海軍發展緩慢,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影響,那就是「綠水學派」,主張「機動防禦」,建立了一支以大量輕型雷擊艦為主的艦隊,不過雖然數量龐大,威力也不錯,但是相比具有遠洋決戰的主力艦來說,無法撐起強海軍。

殘酷的海戰現實讓法國海軍還是投入和發展大型水面戰艦,不過戰列艦發展依舊換面,曾經被削弱的巡洋艦,也開始逐漸受到重視,1889,法國海軍訂購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裝甲巡洋艦——杜普伊德洛姆號,艦體兩側都有裝甲完全覆蓋,裝備有193毫米艦炮,航速20節。

不過,此時的法國海軍大型戰艦的發展所以,已經跟不上其他強國了,曾長期佔據世界海軍噸位排行榜第二位的法國海軍,不僅沒有超過英國,隨後也還逐漸被新興的美、德兩國甩在了身後,甚至於日本海軍也擠了上來。

遲來的主力:法國第一艘無畏艦

相比較於1905年開工的英國第一艘無畏艦無畏號,1907年,德國海軍開工第一代無畏艦:拿騷級戰列艦,直到1909年,法國開工建造了自己的第一級無畏艦,科爾貝級戰列艦(也稱為孤拔級)。

科爾貝級最大滿載排水量達2萬6000噸,裝有6座雙聯裝主炮塔,有12門305毫米主炮,艦體舷側安裝有22座138毫米副炮,主裝甲帶最厚處262毫米,最大航速20節。

不過此時的法國戰列艦發展實在太慢,在大家已經豬呢比開打一戰時,1913年11月首艦才竣工,1914年8月法國海軍4艘初代無畏艦才全部完工,而此時的英國和德國的無畏型戰列艦們,已經發展了好幾級,並已經開始發展超無畏艦了。

而法國實際開工的第二級無畏型戰列艦,就是布列塔尼級,3艘艦在一戰中建成,並一直用到了二戰時代,分別被英國海軍擊沉,自沉於土倫港,還有一艘倖存到了二戰後。

法國海軍在無畏艦時代開始後,實際完工的第三型戰列艦,由於諾曼第級和裡昂級的落空,實際就已經是一戰後的敦刻爾克級戰列艦了,海軍假日期間的七大戰艦,也並沒有法國戰列艦。

相關焦點

  • 戰列艦305毫米主炮不如副炮射程遠:法國第一代無畏艦
    【話說軍世】在二戰中還沒來得及發揮實力,法國海軍就迅速陷入了尷尬的境地,實力很強,卻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只能自沉以保尊嚴,相比較來說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是類似,史上最大的海戰的日德蘭海戰是英德兩國艦隊的對決,作為歐洲強國的法國,海軍並沒有特別出彩的表現,其中法國主力艦數量的不足,是很重要的因素
  • 戰列艦發展史(四):戰列艦時代!
    上一期講到了一戰結束之後的1922年美國、英國、日本、義大利、法國在華盛頓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條約中不僅規定在1922年到1936年間各國擁有的海軍艦艇總噸位,也將戰列艦的噸位限制在了3.5萬噸,主炮口徑406毫米之內。
  • 帝國夢碎地中海,二戰中的義大利海軍最強戰艦維內託級戰列艦傳奇
    在近現代的歐洲列強中,義大利算是一個比較另類的存在,它的領土是羅馬帝國的故地,因此義大利人對羅馬帝國有著無比懷念,但是直到1870年義大利才真正實現統一,它也像歐洲列強一樣致力於對外擴張,但是在19世紀末,卻被東非的小國衣索比亞擊敗,而且還進行了向衣索比亞支付了戰爭賠款,它在一戰前因為與法國交惡,加入了德國的同盟國陣營,然而當一戰爆發後,義大利卻又轉投協約國陣營
  • 誕生於一戰,卻打出了戰列艦動對動最遠命中紀錄,英制15英寸炮
    在四個國家當中的15寸炮當中初速是最低,雖然裝藥量比德國的142公斤多54公斤,但是由於炮管給彈丸的加速時間不夠充分,所以威力也是4個當中墊底。其在19.8公裡的距離上最大穿深只有305毫米,不夠由於初速不高對炮膛和炮管的磨損也降低,所以其身管壽命也是最高的,是唯一一個超過300發的,總壽命為335發。
  • 一戰時,英國皇家海軍共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比較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數次大海戰,如珊瑚海、中途島、雷伊泰灣的航母大戰,戰列巡洋艦對戰戰列艦的北角海戰,戰列艦對轟的丹麥海戰和蘇裡高海峽海戰等,而一戰中,規模較大的只有日德蘭海戰,其他時候,雙方的水面艦艇都較少出戰,那英德之間戰艦的數量差距有多大呢。
  • 北方「孤獨的王子」一沙俄海軍「皇太子」號戰列艦
    皇太子號戰列艦是沙皇俄國為了對抗日益強大的日本海軍而向法國購買的戰艦, 該艦於1901年在法國土倫造船廠下水,1903年加入俄羅斯第一太平洋艦隊任旗艦。1904年自旅順外逃時在黃海海戰中受重創後逃往青島,1906年返回俄國,1922年被拆毀。圖為正在建造中的皇太子號戰列艦。
  • 海軍交響曲之風帆戰列艦
    在20世紀初至第2次世界大戰末,戰列艦是一支艦隊中提供遠程打擊手段的一座戰略平臺而深受各國海軍的重視。第2次世界大戰末期,戰列艦仍是各主要海上列強的主力艦種之一,另一種則是後起之秀的航母,戰列艦也因此而長期被稱為主力艦。而接下來,我將詳細的介紹戰列艦的起源以及發展,最後到戰列艦的巔峰。
  • 達爾朗的海軍復興!《戰艦世界》火力新巔峰——法系戰列艦
    隨著0.7.2版本的更新,引起艦長們廣泛猜測和討論的法系戰列艦終於在萬眾矚目下走進了國服,很快掀起了一陣法戰潮。法語中的戰列艦(cuirassé)一詞代表著法蘭西帝國曾經的驕傲:胸甲騎兵,如今它們延續著昔日的輝煌,在《戰艦世界》中創造著接二連三的驚豔戰役。
  • 戰列艦發展史三:無畏艦時代!
    上一期為大家介紹了幾款前無畏艦,相信大家也都明白了鐵甲艦和前無畏艦的區別,這期就給大家講講無畏艦的一些相關知識。無畏艦雖然已經具備了現代戰列艦的基本特徵但跟後來「衣阿華」級戰列艦這樣的大傢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裡為了便於區分將其劃分為無畏艦和戰列艦兩個模塊來講。
  • 舊日本海軍把戰列艦改裝成航母,加賀號誕生了
    日本海軍在甲午戰爭打趴下了滿清後,腰包瞬間就鼓了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在「三國幹涉還遼」事件中受了毛熊海軍的刺激,日本以毛熊太平洋艦隊為對手鼓搗出了一個「六六艦隊」的方案:用還沒在懷裡捂熱的滿清的賠款打造六艘戰列艦和六艘裝甲巡洋艦,去和毛熊太平洋艦隊比劃兩下。籤訂了《中俄密約》後俄國海軍在太平洋的存在感比美國海軍還強,絕非現在躺在海參崴港口裡生鏽的那一堆破銅爛鐵可比。
  • 日本海軍製造的無用大玩具,誕生就落後於時代的大和級戰列艦
    而日本則更是對戰列艦表示了痴迷,建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噸位和火炮口徑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戰列艦,歷史上最華而不實的戰列艦。一、戰列艦接著造在1934年,原本用來限制海軍競賽的華盛頓海軍條約基本上失去了作用,各國又開始管不住自己的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建一番。
  • 一戰中,德國公海艦隊一共擁有多少戰列巡洋艦
    【話說軍世】在日德蘭海戰時,英國大艦隊中共有10艘戰列巡洋艦,英艦在火力等性能上也要比德艦優秀一些,那麼同時期的德國公海艦隊中有多少戰列巡洋艦,在一戰時期德國共建造了多少艘,與英國的造船能力對比有什麼樣的差距。
  • 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
    「納爾遜勳爵」級戰列艦是前無畏時代最後一級巨艦,和它的名字一樣,充滿了傳奇,夾雜著爭議更讓英國人懷念和尊敬。雖然這級戰列艦一開始建造就有落伍之嫌,但在它的服役過程中也為英國海軍做出不小的貢獻。1811年3月13日,在利薩海戰中,英國皇家海軍的霍斯特上校率領的4艘戰艦的艦隊被數量兩倍於己的法國艦隊包圍,危急關頭,霍斯特在旗艦上打出旗語「記住納爾遜」,英國海軍官兵立刻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打垮了法國艦隊;1905年,已經是特拉法爾加海戰後的100年,在英國留學並且非常崇拜納爾遜的日本聯合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命令他的旗艦三笠號戰列艦升起當年納爾遜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曾經升起的Z字旗,指揮日本海軍在對馬海峽打敗實力比自己高出一籌的俄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1941年12月10日,英國皇家海軍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在新加坡被日本轟炸機擊沉。和她一起沉沒的幾百個人中,有她的船長約翰·利奇。作為威爾斯親王號的艦長,利奇曾與可怕的困難作過鬥爭,並最終以勇氣和冷靜,在不可能的情況下做到了最好。他體現了最好的服務,真正體現了「皇家海軍的最高傳統」。
  • 二戰中法國海軍腹背受敵一蹶不振,《戰艦世界》好用的法國艦艇嗎
    20世紀30年代,隨著一戰創傷的癒合,法國海軍迅速恢復元氣。到1937年,法國海軍已成為擁有航空母艦1艘、戰列艦3艘、重巡洋艦7艘、輕巡洋艦12艘、各型驅逐艦50餘艘,各型潛艇共101艘的歐洲第二、世界第四大海軍力量。
  • 二戰法國「敦刻爾克」號戰列艦:被盟友重創最終自沉
    「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是法國海軍於1930年代為了對抗德國袖珍戰列艦而研製的輕型戰列艦,最初被稱為戰列巡洋艦。同級艦兩艘:敦刻爾克號、斯特拉斯堡號。敦刻爾克級高速、重防禦的設計針對的假想敵就是德國的"德意志級裝甲艦"以及當時列強海軍正在研製建造的巡洋艦。
  • 裝甲怪獸:四聯裝炮塔戰列艦
    上一期中,我們講過《排排坐:海軍史上戰列艦主炮塔數量排名》,擁有七座炮塔的戰列艦存在,而戰列艦的主炮塔最大只有四聯裝,建成的戰列艦主要有三種:法國敦刻爾克級戰列艦,擁有2座四聯裝主炮塔,都是330毫米火炮,且全部布置在了艦體前部;法國黎塞留級戰列艦,擁有2座四聯裝主炮塔,共計8門380毫米主炮,也是全部布置在了艦體前部,這樣的布置方式被認為後部火力缺失,不過法國人炮塔前置的布局,也是為了縮短裝甲帶縮小噸位,以保證攻守能力均衡。
  • 遠程「狙擊」:戰列艦對決的超遠炮擊
    【話說戰史】超遠炮擊:超級戰列艦射程有多大作為火炮戰艦的集大成製作,戰列艦在軍艦的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曾經作為艦隊決戰的核心,利炮厚甲是其的生存之本,二戰時期的戰列艦基本都達到了其發展頂峰,那麼戰列艦射程有多大呢?
  • 百年前阿根廷海軍的無畏艦一裡瓦達維亞級戰列艦
    阿根廷海軍擴充海軍的計劃於1907年獲得政府通過,在得知巴西向英國訂購無畏艦之後(巴西米納斯吉拉斯級戰列艦),阿根廷也計劃建造無畏艦。經過徵集歐美多家造船廠的15個方案之後,決定由報價優惠的美國船廠承建2艘。
  • 德國戰爭海軍的第一級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海軍在凡爾賽條約體系下受到了嚴格限制,基本上不存在什麼主力艦,德意志級裝甲艦的建造才解了燃眉之急。而當希特勒上臺後,英國和德國籤訂了《英德海軍協定》。此舉促成了德國海軍第一級主力艦——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的建造,於是德國在1935年開始建造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這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正式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