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飯店國宴大廳門前,原有一對清朝光緒年間的大花缸。
北京飯店已有120年的歷史,作為「地標性」建築之一,見證了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
因為歷史遺留以及新中國成立後通過琉璃廠購買等渠道,北京飯店收藏了眾多古書畫以及古瓷器,用以裝飾餐廳及客房。再加上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不少知名書畫家曾住在北京飯店,他們也為北京飯店留下了眾多經典畫作。
如今,這些古瓷器以及眾多名家的書畫,成為北京飯店悠久歷史的一部分。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北京市的五星級大飯店很少,到北京的外賓大都會到北京飯店來兌換外幣。那時,凡是來兌換外幣或結算房帳的中外賓客,大多都會被懸掛在西牆壁上的一幅大潑墨《荷花圖》深深吸引,此畫是上海國畫大師、花鳥畫大家唐雲(1910-1993)於1977年所繪,畫面墨分五彩,水墨淋漓,大氣磅礴。畫面中荷葉畫地錯落有致,荷葉下,一朵白荷婷婷而立,水面上水草隨風而動,幾條小魚兒歡快地遊動著。我的辦公桌就在這幅畫底下。
那時國門剛剛打開,不少外國人對東方比較好奇,有兩個歐洲的外賓,見我用算盤噼裡啪啦地算帳,覺得新奇好玩,便從我手中買了兩個算盤留作紀念。一個是紅木做的,賣了5美元,另一個是紫檀做的,賣了8美元,折合成外匯券後我都交公了,還受到了領導表揚。
1982年的一個冬天,我和同事在帳務處值晚班,門外走進一對老年夫婦,他們用帶有明顯港澳口音的普通話問道:「這張潑墨荷花好呀!誰畫的?」我回答:「唐雲畫的。」老人說:「唐雲有名呀,是上海的大畫家。您賣不?」「不賣。」我的同事回答。
老先生指著我們身後東牆上南京國畫院山水畫家魏紫熙(1915-2002)所畫的《廬山含鄱口》,問我們賣不賣,我們也說不賣。老先生又指著櫃檯北牆邊上的一個小花盆問道:「這個賣嗎?多少錢?」我們經過一番討價還價,最終達成協議:500元。老先生拉著夫人回客房去取外匯券。
他們走後,我才仔細打量這個花盆:這是一個高只有八寸的小紫花套盆,裡邊有幾朵菊花正在盛開著。它非常不起眼,放在這兒有八九年了,大夥都沒注意。
雖然達成了協議,我和同事還是不放心,決定找琉璃廠賣古瓷器的專家邱震生先生(1908-1989)給把把關。邱先生在古玩業很有名氣,1949年之前是琉璃廠寶古齋的老闆,新中國成立後,他任琉璃廠商會會長,抗美援朝時,他曾帶領琉璃廠古玩業同行,向志願軍捐了一架戰鬥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琉璃廠東大街進行商鋪改造工程,北京市文物局經營古代瓷器的悅雅堂商店搬到了北京飯店西樓大堂經營。已經退休的邱先生,又被請回主理悅雅堂設在北京飯店的門市部工作。
邱老先生接過小花盆一看,馬上說:「這東西你們可不能賣,這件瓷器是粉彩,是大雅齋燒制的。大雅齋燒制的瓷器都非常精細規矩,專門供慈禧太后使用,而且大雅齋的瓷器質量,比當年署有大清光緒的官窯款瓷器還要好。這件紫地粉彩小花盆,是光緒皇帝大婚時,慈禧在景德鎮專門給他燒制的瓷器之一,同時燒制的還有光緒皇帝和皇后日常生活起居用的大小物件。這件是個套盆,裡邊還能裝花盆,是宮裡養花用的,這也叫官窯。但這個小套盆,比光緒官窯的質量還好。」
邱老先生還說,根據文物法規定,如果悅雅堂賣這樣的小盤,得有文物局打的火漆封印。沒有這個封印,不管是誰買了,也出不了境。
聽罷,我和同事才恍然大悟。正說著,那對要買小花盆的老年夫婦回來了,手裡還拿著500塊錢外匯券,我把情況給他們說了,他們怏怏而去。
第二天早晨一上班,我們就把昨晚這件事報告了領導。因為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東大樓剛營業時,北京飯店曾將古瓷、古字畫都收到庫房存起來。其中一位副總經理仔細地端詳後說,這件寶貝應是1954年,為了布置剛建好的北京飯店西樓,而到琉璃廠買的一批字畫和古瓷中的一件。
鑑於北京飯店悠久的歷史,飯店的庫存以及各廳堂、客房等處還散落著不少從上世紀末遺留下來的古瓷和古文物,而飯店又沒有專業人員識別古瓷和古字畫,1982年底,北京飯店邀請悅雅堂經理聶貴一(已去世),副經理雷文琳兩位古瓷器鑑定專家以及古書畫鑑定專家邱震生,為北京飯店鑑定這些古瓷器和古書畫。
經過鑑定,其中比較珍貴的有清光緒官窯「青花勾蓮尊」一件,清光緒官窯「粉彩百鹿尊」一件(行內也稱「百鹿大尊」,現市場多見仿者),「百鹿尊」是用粉彩畫滿形態各異的100頭鹿,且用兩個鹿頭做尊的左右耳。
還有一件比較珍貴的是當年放在西樓國宴大廳大門前的一對大清光緒年制粉彩大缸(如今已保存起來,不在原處),大缸一左一右放置在用漢白玉砌成的丹墀上,還用小葉紫檀木做成的花架子託住,大缸直徑近2尺,高近1.8尺,此缸造型與乾隆朝大缸有所不同,光緒朝的大缸為斜削唇,重心中偏上。乾隆朝則為圓唇,重心中偏下。大缸除畫滿粉彩圖案外,還多有描金,開光處(古瓷鑑賞術語,意指瓷器上主要圖案)為數叢蘆葦和幾隻蘆雁。
古書畫鑑定專家邱震生,曾在北京飯店鑑定過清朝康熙年大型山水界畫一幅(中國繪畫很特色的一個門類。在作畫時使用界尺引線,故名界畫)。此畫名為《春色先歸十二樓》,畫者是康熙、雍正兩朝擅畫山水樓閣的界畫大師袁曜,此人是在雍正朝做過宮廷內廷供奉的畫家。這幅界畫,尺寸不小,長6尺寬6尺。袁曜傳世的大型山水界畫本就不多,北京飯店收藏的這幅界畫是他傳世的山水界畫中尺寸最大的一幅,比故宮博物院收藏的袁曜界畫的尺寸還要大,其存世歷史有300多年。
我曾在北京飯店西七樓見過該畫:遠山近水,一葉龍舟蕩漾其間,亭臺樓閣遍布其中,各色古代人物在青山綠水中生活的場景,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觀者身臨其境。
邱老先生鑑定的這批古代藏畫中,年代最久遠的還有宋朝畫家仿同時代畫家胡奇的《蘆雁圖》。另外還有明清兩代大書畫家,如文徵明、仇英以及郎世寧等45人的六十餘件古代書畫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書法作品是清代乾隆皇帝親筆手書「御筆」書法一件,堪稱國寶級藏品。至於近現代大畫家如齊白石、劉海粟、張大千、傅抱石、徐悲鴻、李可染、吳冠中等人的畫作,更是不勝枚舉。
根據1985年北京飯店的統計,北京飯店共藏有古代、近代以及現代書畫作品共兩千餘件。三十多年過去了,這些書畫以及古瓷器也得到了較好的保存。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