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2020-12-18 西寧晚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注重飲食衛生、倡導使用公筷公勺得到社會廣泛關注。

近日,記者走訪西寧多家餐飲場所發現,不少商家已為消費者準備了公筷公勺,有條件的還實行了分餐制,公筷公勺已逐漸成了西寧餐桌的標配,公筷制已然成為當下餐飲業一種常態,也成了餐飲業的服務標準。

從特殊時期到持之以恆

「本店全面提供公筷公勺,歡迎使用。」5月18日,在北大街一家茶餐廳的餐桌上,記者發現了這樣的提示牌。此時店內有不少人就餐,記者發現,每上一道菜,服務員均會在菜品旁放上一雙比普通筷子略長的黑色公筷並給予提示。

「大約每三桌顧客就會有兩桌主動使用公筷公勺。經過測試,我們發現相比每個人配備兩雙筷子,每道菜旁都放置公筷的效果更好,客人大多接受這種用餐方式。我們也希望公筷公勺能在全市餐飲行業廣泛推廣。」該茶餐廳負責人章萬金說,過去也會將公筷擺上桌子,但是響應的顧客並不多,但這次效果特別好,應該與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和大家對傳染病風險的重視有關係。

「圍桌共食、不用公筷,這種看似親密無間的就餐方式,增加了疾病在人與人之間的傳播風險,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在聚餐、聚會的時候,分餐制、使用公筷和公勺,可以有效降低一些傳染病的傳播風險。」接受採訪時,市餐飲(食品)行業協會會長馬金泉說,「此次疫情讓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共餐制存在的健康隱患,此刻提倡『餐具專用、合理分餐、使用公筷公勺』,是提升『舌尖上的文明』的很好契機,我們應該大力宣傳推廣『公筷制』以及『分餐制』,讓每個人逐步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在公筷推行過程中,還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困擾——在餐館就餐時,面對著面前放著的兩雙筷子,顧客常常會分不清到底哪一雙是公筷。

市民馬俊福認為在公筷推行過程中,還應該做好一些細節的工作。「比如,在公筷的設計上,可以加入一些特製的標籤,讓顧客可以清楚地區分,同時,也可以把公筷的尺寸適當做得長一些,這樣,客人在夾菜時,使用起來也會更加方便一些。」

以「小公筷」換取「大健康」

在採訪中,記者發現,對於推廣「公筷制」,社會上在叫好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擔憂:公筷公勺不方便,餐桌上容易搞錯,難以堅持;餐飲企業嫌麻煩,覺得增加清洗工作量,不願意提供公筷公勺;外出就餐尚能做到,但家庭就餐採用公筷公勺,麻煩且沒必要,還擔心疏遠親情。

「分餐制和公筷制在我國已經推廣了很多年,但是成效不明顯。這其中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經濟成本和個人習慣的原因。」馬金泉表示,「文明在進步,習慣成自然。當每個人都能自覺成為餐桌文明的踐行者,『公筷』也會成為一種新文化風尚。使用公勺公筷,是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和關愛。」

「要讓全社會養成公筷制的習慣,不僅要讓餐飲企業從自身做起,提供好相關的硬體,也需要從軟體上做文章,比如,如何讓消費者一下子就能辨別公筷公勺,一張餐桌上究竟放多少公筷公勺為宜,相關標準都會在實踐中摸索出答案。」馬金泉也特別提到了對於消費者的宣傳。在他看來,可以將在推廣公共場所控煙、垃圾分類等工作的成功經驗複製到推行公筷制上,讓消費者真正接受並主動參與,以「小公筷」換取「大健康」,用「小餐桌」帶動「大文明」。 (記者 施翔)

相關焦點

  • 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日前,記者走訪道裏區和香坊區多家飯店發現,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標配」,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正在成為餐飲企業「健康新食尚」。記者在道裏區愛建商圈一些餐飲企業看到,陸續有食客進入店內用餐,進門前商家會幫助顧客進行體溫監測、酒精消毒、人員登記,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食客就可以進來就餐了。「這裡提供公筷公勺嗎?」「有呀!」
  • 公筷公勺成標配?成都「餐桌革命」能否進行到底?記者走訪調查後...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對餐飲衛生和健康更加重視各地也大力倡導「餐桌革命」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改進就餐習慣,使用公筷公勺那現在成都餐飲業對公筷公勺的使用情況如何呢?市民對使用公筷公勺的態度如何?
  • 林街「防疫」行動,讓公筷公勺成為餐桌標配
    在全民抗「疫」的過程中,大家逐漸認同了勤洗手、常消毒,戴口罩等良好習慣,但推崇公筷、公勺、分餐等文明細節難以形成。為改變傳統用餐習慣,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林街鄉抓實「六個一」,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分餐分食制」。
  • 長沙開展新文明餐桌行動 讓「公筷公勺」走進千家萬戶
    圖片來源: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  「一席雙筷」成標配 「隔桌待客」成風尚  長沙,不僅僅是娛樂之都,還是一座美食之城,口味蝦、茶顏悅色等網紅美食早已勾起不少人肚子裡的「饞蟲」。圖片來源: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  「您好,這是這道菜的公筷公勺,請慢用。」在長沙市開福區芙蓉北路街道鳳亭社區沸沸茗品店內,餐廳工作人員正一邊上菜一邊提醒顧客使用公筷公勺。記者看到,餐廳的顯著位置被貼上「新文明餐桌」宣傳標語,並設置「使用公筷公勺」桌籤。店內要求每道菜旁都要放置專門的「公筷公勺」。
  • 使公筷公勺成贛鄱大地文明的「接力棒」
    活動現場,還為江南都市報小記者贈送了主辦方精心準備的按江西省地方標準《公筷公勺使用與服務規範》中的標準製作的公筷公勺。小記者化身為公筷公勺進餐桌的文明小使者,走上街頭,將公筷公勺送給商家和市民,向他們宣傳公筷公勺的知識,傳遞文明用餐的理念。
  • 廣州:使用公筷公勺 推進文明餐桌建設
    《廣東省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中對供餐服務要求提出「給予每桌客人提供雙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汙染」。  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安全又文明。近日,廣州市文明辦、廣州日報、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聯合發出「使用公筷公勺,推進廣州文明餐桌建設」的倡議,倡議市民消費者居家或外出用餐時,使用公筷公勺;倡議各餐飲企業主動提供配套服務設施,積極引導消費者使用公筷公勺。與此同時,廣州龍頭餐飲企業廣州酒家集團、九毛九集團旗下品牌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等多家餐廳表示加入共同倡議,支持使用公筷公勺。
  • 公筷、公勺成「標配」 青島7家餐飲單位入選山東首批分餐制示範...
    公筷、公勺、公夾成「標配」青島7家餐飲單位入選全省首批分餐制示範單位名單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日前,由山東省文明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山東省商務廳指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聯合主辦的
  • 推廣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時候了!
    人民網西寧6月29日電(劉沛然 陳明菊)最近,青海省內許多餐館在餐桌上擺放了公勺公筷,意在倡導推廣分餐制,鼓勵就餐使用公筷公勺,以降低包括新冠肺炎在內的多種疾病傳播風險。但是仔細觀察後發現,還是有不少外出就餐的消費者和在家用餐的家庭不會使用公勺公筷。分餐制的實行到底難在哪裡?
  • 公筷公勺進餐廳文明用餐新風尚
    我市也發出了《使用公筷公勺衛生文明就餐》倡議書。民以食為天,餐桌上的健康是重中之重,為改變餐桌上的陋習,本報將推出「公筷公勺新食尚」系列報導,倡導文明就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我市發起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行動後,各餐館、飯店迅速響應,把使用公筷公勺變為一種新時尚。
  • 如皋8家星級旅遊飯店集中簽訂「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公約!
    一菜一公筷、一湯一公勺4月1日下午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在深海藍鯨大酒店舉行如皋市星級飯店>「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公約籤約發布儀式倡導「文明餐桌·公筷公勺」方式引導顧客養成健康綠色生活和文明用餐習慣會上,我市八家星級旅遊飯店集中簽訂發布「文明餐桌·公筷公勺」行動公約。
  • 長興:公筷公勺成新「食」尚 打造文明示範街區
    為進一步提升文明餐桌水平,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在長興,越來越多的餐飲單位響應號召,主動倡導公筷公勺,積極引導文明用餐,公筷公勺使用深入人心。  試點推廣 引領文明用餐成習慣  傍晚時分,走進雉城街道五峰居民區縣前西街沿線,霓虹閃爍,一派忙碌與繁華景象,大大小小30餘家餐飲門店組成一道獨特風景線,成為城西範圍內規模最大的農家樂餐飲集聚區。
  • 武漢全面推行分餐制 餐廳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記者探訪 公筷公勺漸成餐廳標配楚天都市報記者昨日採訪發現,目前江城大部分餐飲單位中公勺公筷已成標配,也有餐廳推出位份菜、單人餐以倡導分餐,分餐模式也被食客認可。隨著4月份餐廳堂食的恢復,很多餐廳門口張貼「今日已消毒」溫馨提示,門口消毒液、洗手液和體溫計已成標配。昨日中午,記者在豔陽天酒店看到,餐桌每一個餐位上,都配有公勺和公筷。就餐前服務人員提示使用及講解:金色為公筷,銀色為私筷;鐵勺為公勺,瓷勺為私勺。
  •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2020-03-0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玉溪一餐廳人手一套公勺公筷踐行餐桌文明
    餐桌上的公勺公筷都是一人一套,其中紅色筷子就是公筷,勺子則是公勺,另配有一次性筷頭專用於私筷。今年以來,全國各地大力推行公筷公勺行動,積極倡導文明綠色健康用餐習慣,玉溪的餐飲商家也不斷出招「公」克陋習,踐行餐桌文明。
  • 餐飲企業紛紛響應「文明餐桌,公筷行動」倡議 讓公筷公勺就餐成為...
    黑龍江省食文化研究會積極響應哈尓濱市 " 文明餐桌,公筷行動 " 倡議 "。會長鄭樹國表示,餐飲業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是必然趨勢,省食文化研究會有責任讓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成為一種新時尚。這次疫情是推廣公勺公筷和分餐制的一個好時機。分餐制,還是同桌吃飯,但增加公筷,能有效減少疾病傳播, 增強衛生飲食習慣。關於公勺公筷、分餐的使用,以往說得多、做得少。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今天,我們不能只是說說而已,更要付諸行動。改變傳統的合餐習慣,關鍵要轉變觀念和認識,要積極踐行,更需要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久而久之,使之變成代代相傳的健康生活方式。
  • 倡導公筷公勺|用公筷親情不加折 使公勺健康更加分
    》》》市民 外出就餐提前擺好公筷公勺 陳先生是一家事業單位職員,在食堂吃飯都是使用餐盤採取分餐制,既乾淨又衛生。 到外面用餐時,他會提前向服務員要幾副公筷公勺,擺好位置。 這次疫情發生後,老秦家的餐桌上出現公筷公勺。根據自己家的特點,就餐前,老秦都會在餐桌上單獨放置了一份公筷和公勺。用餐時,家人會用公筷公勺將所需的菜或湯羹取到自己盤碗內,再食用。剛開始,家裡人的確有些不解,尤其是老人,總嫌麻煩,還經常吃著吃著就忘了。 但老秦和他們講解了其中利害後,大家也都慢慢接受了。 「不就多洗幾副碗筷麼,比起健康來是小事。」
  • 道裡香坊部分復工餐飲企業倡導食客使用公筷公勺
    日前,記者走訪道裏區和香坊區多家飯店發現,公筷公勺成為餐桌上的「標配」,使用公筷公勺就餐正在成為餐飲企業「健康新食尚」。記者在道裏區愛建商圈一些餐飲企業看到,陸續有食客進入店內用餐,進門前商家會幫助顧客進行體溫監測、酒精消毒、人員登記,完成這一系列的流程,食客就可以進來就餐了。「這裡提供公筷公勺嗎?」「有呀!」
  • 公筷公勺、分餐分食!省婦聯發出「家庭文明餐桌行動」倡議
    舉止非小事一勺一筷見文明在5·15國際家庭日來臨之際陝西省婦聯發出「家庭文明餐桌行動」倡議倡導健康、文明、衛生的用餐方式用「小餐桌」推動「大文明」守護舌尖上的健康三秦婦女姐妹和廣大家庭:民以食為先、食以安為先,家庭是婦女群眾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養成的重要陣地
  • 公筷公勺是什麼意思 怎麼用?
    原標題:公筷公勺怎麼用?白銀市率先出臺《「公筷公勺」服務規範》疫情當前,人們已然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的好習慣。但是,還有一個生活小細節往往被忽視,那就是家人、朋友聚餐時,餐桌上少了一副公筷,隱藏著巨大的交叉感染風險。
  • 思明文明餐桌流行一股「新食尚」:「公筷公勺,拒食野味」
    結合正在開展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思明區5月啟動「弘揚鷺島新風,文明有你有我」文明創建12項行動,思明區委文明辦聯合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區文旅局開展「公筷公勺,拒食野味」文明餐桌系列活動,向全區各單位、餐飲企業、居民群眾發出「文明餐桌,同心戰『疫』」「拒絕野味,健康生活」倡議,號召大家一起做「文明餐桌」的踐行者、示範者、推動者,將文明風尚延伸到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