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圖)
中華鱘放進從荊州帶來的特殊水體中。 昨天,新洲一對漁民夫妻誤捕了一條長3.3米,重700多斤的巨型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漁民夫妻長江誤捕「國寶」 昨天上午11點,記者來到新洲雙柳牧鵝洲岸邊,雙柳漁業隊的漁民張錦夫婦講述了誤捕「大魚」的經過。
-
溫州漁民捕獲「奇怪大魚」 專家鑑定:是中華鱘本鱘!
今天(3月6日)中午溫州龍灣狀元一漁民在甌江裡捕獲一條奇怪的大魚尖頭歪尾,全身無鱗片和媒體報導的中華鱘非常像對於這條中華鱘後續將如何處理快點溫州客戶端將持續關注!新聞連結這不是溫州第一次發現中華鱘!據報導,2014年5月,一位漁民陳某在樂清市北白象鎮處東海支流的甌江口一帶捕到一條特大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據該執法大隊大隊長劉文勝介紹,這條中華鱘重40多公斤,長1.8米。因漁民捕撈時中華鱘的尾部有一點受傷,打算把中華鱘送到溫州市洞頭縣浙江省海鮮水產養殖基地養護一段時間,等恢復健康時再放生。
-
北京海洋館中華鱘回老家
昨日,湖北荊州,一尾小中華鱘停留在放流口,一位志願者小心翼翼上前救援(上圖)。在北京海洋館「療養」一年多的32號野生中華鱘被放歸長江(下圖)。昨天上午,長江湖北荊州段,6萬多尾大小不一的中華鱘回到了長江母親的懷抱。加上當天在其他江段放歸的數量,昨日共有11.3萬尾中華鱘回歸長江。 40萬尾珍稀魚類「回家」 昨天上午9時30分,長江水產研究所和北京海洋館的工作人員為28號中華鱘重新在背部的骨板上安裝了覓蹤器。
-
漁民誤捕60歲達氏鰉放歸黑龍江
10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上誤捕了一條重約300斤的大鰉魚。經過精心救治,這條鰉魚於20日被放歸大自然。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了解,近年來,我省流域水質明顯提升,許多與大鰉魚一樣的水生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回歸。
-
新洲漁民長江中誤捕巨型中華鱘 3.3米長重約700斤(圖)
圖為:長江中撈出大個兒中華鱘圖為:中華鱘頭部有明顯傷痕。(視界網曾吉清 王東升 攝)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揭明玥 通訊員王東升)昨日上午,新洲區雙柳街一漁民在長江打魚時,意外捕獲一條約700斤重的中華鱘。
-
溫州漁民捕到五六十斤重大魚像極了中華鱘
經縣漁政執法人員及水產技術人員初步鑑定,該魚不是中華鱘,是雜交鱘。為慎重起見,又請省內鱘魚養殖專家鑑別,也認定為雜交鱘,很可能是鱘魚鰉魚的雜交種。這是我縣漁民首次在甌江水域捕獲雜交鱘,可能是養殖水域逃逸或市民放生所致。漁政執法人員表揚了漁民的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和行為,並告訴漁民這是外來物種,不要放回自然水域。如何辨別雜交鱘和中華鱘?
-
湖北漁民捕獲長3.3米重700斤中華鱘(組圖)( 1 / 4 )
2014年11月15日,湖北新洲一對漁民夫妻誤捕了一條長3.3米,重700多斤的巨型中華鱘,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剛才還暴跳如雷的中華鱘,工作人員為他體檢時顯得還是很溫順的。佚名/東方IC中國網11月19日訊 這是一條與大熊貓一樣珍貴的「大魚」,屬國家一級保護的瀕臨滅絕動物長江中華鱘,它的體長3.3米,重量達700餘斤。昨天被漁民誤捕後讓周圍數百村民目睹了這條國寶的尊容。這條已經懷孕的「大魚」於昨晚轉運到荊州長江水產研究所,作進一步檢查、治療後將放生長江。
-
漁民從甌江捕獲中華鱘?專家:這是一條人工養殖鱘魚
漁民捕撈上來的鱘魚 昨天中午,龍灣漁民老林在甌江裡捕魚時,撈起一條長相奇特的怪魚,經上網查詢,發現它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很像,隨即報警。 劉鳴說,野生中華鱘的棲息地主要在金沙江、川江一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溫州的漁民經常能從甌江、東海捕撈到順流而來的中華鱘,溫州本地話叫它「龍鯊」,但近年來因野生中華鱘逐漸逝去棲息地,瀕臨滅絕。至今也沒聽說野生中華鱘找到新的棲息地,溫州附近的水域也不可能。
-
中華鱘,我們送你回家!
在宜昌長江珍稀魚類放流點舉行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這是三峽集團在宜昌第62次放流中華鱘也是歷年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規模最大的一次聽聽專家怎麼說視頻來源:三峽小微中華鱘保護工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1982年,專業的珍稀魚類科研機構中華鱘研究所在湖北宜昌成立。
-
湖北潛江漢江大橋最新進展來了!通車時間是……
潛江漢江大橋潛江側引橋全部貫通啦 12月4日下午17時38分伴隨著短促的指揮哨聲一片長42米、寬1.75米、重約164噸的T梁從半空中緩緩降下>隨後穩穩固定在臺座上精準落位標誌著潛江漢江大橋潛江側引橋全部貫通為大橋早日實現建成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潛江漢江大橋是我省規劃的新S247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天門市張港鎮獅子橋村,止於潛江市竹根灘鎮王拐村
-
1萬尾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可調節野生中華鱘雌雄比例失衡
澎湃新聞從三峽集團了解到,4月22日,10000尾子二代中華鱘在湖北宜昌成功放流。這是自1984年首次放流以來,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連續實施的第62次中華鱘放流活動,也是自2009年首次開展中華鱘子二代放流以來,放流子二代中華鱘數量最多的一次。回歸長江懷抱的子二代中華鱘將對自然環境中的中華鱘物種資源進行補充。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
-
江西九江市彭澤縣一漁民在碼頭公然出售"中華鱘" 經鑑定屬人工養殖
江西九江市彭澤縣一漁民在碼頭公然出售"中華鱘" 經鑑定屬人工養殖2016-08-31 09:34:00 」之稱,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數量非常稀少,然而近期,在長江九江流域卻發生幾起漁民意外捕撈到「中華鱘」事件,甚至還出現了買賣現象,這引起了當地漁政部門的高度重視。
-
科普中國漢江流域與湖北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涉及陝西、河南
科普中國漢江流域和湖北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涉及陝豫鄂三省科普:中國漢江流域和湖北省漢江地區分別有哪些城市先來介紹一下涉及陝西、河南、湖北三省的中國漢江流域城市有哪些?早在2014年3月30日,湖北省相關文件就已明確指出漢江流域的主要城市有陝西省漢中、安康、商洛三市,河南省南陽市,湖北省十堰和襄陽、荊門、天門、潛江、仙桃、漢川(孝感縣級市)等市。
-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時間:2020-04-29 15:47 來源:河南都市頻道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3米長翻車魚後放生 眾魚連夜開會,商討改名事宜 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浙奉漁13035號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
-
重慶一漁民捕到「怪魚」 得知為野生中華鱘後放生
重慶一漁民捕到「怪魚」 得知為野生中華鱘後放生 原標題: 28日一早,巫山縣培石鄉政府接到了這樣一個電話,打電話的是當地漁民李尚平。聽聞情況後,鄉政府立即派人前往查看,後經農業部門工作人員驗證,李尚平所說的「怪魚」竟是一條野生中華鱘,最終這條野生中華鱘被帶到了離陸地較遠的深水區域放生。 李尚平說,當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樣開著張網船外出打漁,收網時發現漁網中有條外形奇怪的魚,魚嘴在腹下呈「一」字形,背部有菱形骨板,嘴前還有觸鬚。
-
「身高」2米9,觀察後將放歸自然
10 日,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正常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被稱為 " 水中熊貓 " 珍貴魚種——大鰉魚。記者從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了解,近年來,我省流域水質明顯提升,許多與大鰉魚一樣的水生旗艦物種和指示物種回歸。
-
特別策劃《湖北長江禁漁紀實》第一篇:《漢江漁民上岸記》
根據中央部署,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已於今年1月1號起全面禁漁,「一江兩湖七河」將從2021年1月1號起實行10年禁漁。坐擁三分之一長江岸線,加上漢江和清江,長江流域禁漁1/3以上任務在湖北。那麼我省的禁漁工作目前進行得如何呢?從今天起,湖北之聲推出系列報導《湖北長江禁漁紀實》,今天請聽第一篇《漢江漁民上岸記》。
-
洪水中大量鱘魚靠岸,各地頻繁有人釣獲,是中華鱘嗎?
這幾年,因為垂釣、捕魚,意外傷害、食用保護性魚種而獲罪的案例越來越多。 因此,許多釣魚愛好者在釣獲「怪魚」時,第一反是「這會不會是保護動物」?
-
漁民意外捕獲七彩「神蝦」
近日,漁民老郭在舟山附近海域下網,下午5點多收網的時候,就發現漁網裡除了魚和螃蟹,還意外撈上來了一隻大龍蝦。個頭非常大,據說價值100萬。值100萬!漁民意外捕獲七彩「神蝦」這條龍蝦全身五彩斑斕,身上有青綠色條紋,兩條觸鬚則是暗紅色,四肢黑白相間,還有不少黃色斑點點綴其中,很漂亮,和一般龍蝦的顏色不太一樣。經過省海洋與漁業廳相關專家,經多方專家確認,老郭捕到的確實是中華錦繡龍蝦,錦繡龍蝦是世界名貴的經濟蝦類,中華錦繡龍蝦身長最長可達55~60釐米,老郭捕到的中華錦繡龍蝦個頭很大,比較少見。
-
莆田漁民捕獲「龐然大物」!難得一見...
據網友爆料稱今天(10月11日)早上五六點的時候,在平海嵌頭有人捕獲了一隻特別大的超級馬鮫魚,非常難得一見。不僅是馬鮫魚,昨日還有漁民捕魚時發現一隻50公斤重的大海龜!電視臺都去採訪了!昨日(10月10日)下午,秀嶼區埭頭鎮石城村村民林少華和母親,在石城北碼頭,將一隻重約50公斤的大海龜放歸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