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全民關注的話題。在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江北代表團提出的《關於在全市推廣垃圾分類的建議》被市委、市政府定為今年的重點建議。建議辦理情況如何?日前,部分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市人大代表走訪了試點小區。
二維碼識別身份,建立家庭環保帳戶
金砂水岸小區是試點小區之一。小區張宗智介紹,現在家裡的垃圾分類為廚餘垃圾和其它垃圾,這也是小區實施垃圾分類後,家裡逐漸養成的習慣。
垃圾分類可以減少環境汙染,還可以變廢為寶。以前,金砂水岸小區每層樓只有一個垃圾桶,沒法進行垃圾分類,居民沒有養成分類的意識。如今,小區每層樓的樓梯間,都有3個垃圾桶,清楚標註了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
去年4月,金砂水岸小區正式開始實施垃圾分類,由江北區環衛所負責指導,重慶綠思環保科技公司作為第三方執行,向居民登記發放廚餘垃圾桶、貼有二維碼的專用廚餘垃圾袋、垃圾分類資料,並進行實名登記,建立家庭環保積分帳戶。
金砂水岸小區共有11棟居民樓,常駐家庭1100餘戶。採用二維碼身份識別制,精確跟蹤每家每戶投遞的廚餘垃圾是否分類正確。對正確參與的居民進行積分獎勵,分類錯誤的居民進行一對一的上門講解。
828戶居民參與,正確分類率達97%
居民和小區完成了垃圾分類,只是完成了前端和中端,這些垃圾的分類處理才是後端。如果後端處理沒有分類,前面的都相當於白做。在小區外的垃圾站,分類好的垃圾會分別處理。每周六設立資源回收日,定時定點回收居民分類的可回收垃圾,並進行積分獎勵,居民可用於兌換香皂、洗衣粉等日常生活用品,提高居民積極性。以廚餘垃圾為例,廚餘垃圾桶裡裝的是貼有二維碼的廚餘垃圾袋,透明的垃圾袋可以直接看到裡面是否正確分類,掃描二維碼則可以得到居民編號。
截至4月底,小區登記家庭1043戶,知曉率94.8%,4月份參與居民828戶,參與率79%,廚餘垃圾正確分類率達97%。
主城三區部分單位開展強制分類
在今年1月召開的市四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江北代表團提出的《關於在全市推廣垃圾分類的建議》被市委、市政府定為今年的重點建議。垃圾分類如何提速?日前,市市政委相關負責人在向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市人大代表作建議辦理情況匯報時表示,目前已作了一些探索試點,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小區為例,政府投入資金來做,效果不錯,但一個千人的小區每年的花費在10萬元左右;還有的小區採取政府+社會資金模式,基本可以維持收支平衡。
今年,市市政委在渝北區、沙坪垻區、九龍坡區啟動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示範建設工作。目前,渝北區明確在遠洋航港小區、清麓雅園小區,沙坪垻區在重慶大學A區、重慶一中、沙坪垻人民醫院,九龍坡區在區政府機關大院、謝家灣小學、重慶建設醫院等開展強制分類示範建設工作。 本報記者 陳翔
(重慶晨報)